1111
謝菲爾德自己都知道的信息,思晶人自己自然更是清楚,就連太空近地軌道上的人類艦隊想要干什么,它們同樣很明白。
它們并不是來送死,或者說是來擊敗人類的,它們確實是想打一場勝仗,以最小的代價——對于思晶人來說,只要不損失太多星艦就不算損失,沒了再多的地面兵器,也不過只是損耗較大,而不是戰(zhàn)敗——和人類方面正式開戰(zhàn)以來,思晶人獲得的勝利并不多,大多都是以失敗而結束,這一方面除了思晶人自己并沒有一個合格的軍事指揮官,另一方面也是因為GDI內鐵鷹組織的不斷打擊,將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到與人類爭奪制宇權上了。
但是這一次,思晶人似乎改變這一現象,戰(zhàn)爭不取得勝利,那就沒有任何意義——
刺目的紅光從毀滅者炮艦的艦首部點亮,巨大的光團在短短數秒內便聚集而成,能量聚集帶來的高溫又在一瞬間令炮艦周圍的空氣發(fā)生劇烈扭曲,令這艘四百多米長的星艦身形出現了扭曲!
接著,五秒后,直徑超過十米的紅色光團脫離了艦首,以一個較大的弧度,落入下方的城市!
沖天的光柱升騰而起,宛如火山噴發(fā)一般,從光團落地處為主心,火焰和光波由內向外鬼擴散!
一個直徑兩公里的熔巖大坑出現在了這里!
范圍內的街道、車輛、人員,皆化為了烏有,就連那原本密集的建筑群,也只剩寥寥少數,以焦黑、殘缺的模樣,橫七豎八的倒在那還流淌著金紅色液體的大坑中!
城市的毀滅只是一方面,對人類方面最大的刺激,是這個被毀滅區(qū)域內整整一個團的部隊,隨著城市的毀滅而一同消失。
好在參與這次作戰(zhàn)的人類部隊大多都見過,整個費城被思晶人超級母艦催化炮一炮夷平的情景,比起這次的毀滅者炮艦的破壞,上一次才是真正令人絕望——雖然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度過那樣的絕望,但能從絕望中掙扎出來的人,在看到這樣的場景后,要么重新陷入相同的絕望,要么就會比其他人更容易接受現實——所以受到這巨大一擊而損失慘重的聯軍部隊,很快就從震驚中清醒了過來,迅速分散后退。
他們知道,在面對那艘待在數千米高空中的思晶人星艦,地面部隊什么也做不了,強行進攻也只是白白送死,倒不如先脫離毀滅者炮艦的打擊范圍,等到己方空軍和防空部隊擊落或者驅離(一線部隊中下層人員并不知道己方太空艦隊的動向)敵方星艦后,再重新展開攻勢——反而被毀滅者炮艦這么一轟后,變成了平原地貌的城市只會更方便重裝甲部隊突襲。
至于城市的毀滅?瑞士的銀行家以及金融家們會不會提出什么意見……讓他們去找思晶人抗議吧,我們是沒辦法了,反正破壞日內瓦的又不是我們。
一線部隊的主動撤退,雖然指揮中心方面沒有直接下令,但隨后也認可了他們的決定,讓不具備打擊能力的部隊去對付思晶人星艦,正常人自然不可能下達這樣的蠢命令。
就算是商人們,在看到這樣的情景后,頭腦正常一些的也只能自己哀嚎一陣,哀嚎自己在日內瓦的產業(yè)完蛋,只有不理智的才會蠢到去要求軍方保護住自己在城內的產業(yè),不過后者在這個時候,是沒人理會的。
受到毀滅者炮艦等離子主炮轟擊影響的,不只是人類那些地面部隊,他們之前發(fā)射的重型遠程防空導彈群也受到了沖擊,沒有被毀滅者炮艦激光點防御系統(tǒng)攔截的導彈,又有近半被干擾,要么蒸發(fā),要么失控墜地,最終只有原來三分之一的數量才成功命中懸停在空中的思晶人星艦。
但這個數量并不足以擊落一艘跨星際航行的大型宇航器。
防空導彈群只是在它的護盾上炸起團團火花,就像是節(jié)日的煙火一樣煞是好看,但也就只是這樣了,這些導彈連削弱護盾能量都沒能辦到——因為這些導彈并非鐵鷹自用型號。
畢竟,聯軍方面怎么做預案,都沒有想到過,思晶人會在戰(zhàn)場上直接派出一艘星艦參戰(zhàn),還是在人類方有一整支太空艦隊存在的情況下出動。這和費城戰(zhàn)役的情況可不一樣,費城思晶人是出動了它們超級母艦摧毀了整個費城,但同時超級母艦也被鐵鷹的軌道離子炮齊射,以及M軍核彈群所摧毀。
所以他們制定計劃的標準,也只是按著以往與思晶人地面部隊交戰(zhàn)時的經驗而進行制定的,早期部署的防空部隊也只是用來防御可能出現的馭風者戰(zhàn)斗艇一類戰(zhàn)機,而從未想到會面對一艘星艦,那些防空導彈本就不是用來對付星艦的,相比這些對付戰(zhàn)機、轟炸機的防空導彈,由重型反艦導彈改裝而來的專用導彈才更有效果。
但他們事先并沒有提前部署,因為他們覺得沒有必要,他們覺得以現有的戰(zhàn)力已經足夠解決思晶人了——所以現在嘗到了惡果。
雖然還有防空導彈繼續(xù)升空迎敵,但數量和質量都沒有什么優(yōu)勢的情況下,它們能做到的也只是襲擾,而不能真正擊落那艘星艦。只能等到專業(yè)的對空艦導彈部隊展開部署后,才能形成有效攻擊。
除了地空導彈部隊,從日內瓦附近空軍基地緊急起飛的戰(zhàn)斗機群,也掛載著改進型反艦導彈,趕向了戰(zhàn)場上空。既然思晶人來的是一艘毀滅者炮艦,而不是行星突擊母艦,那么這些戰(zhàn)斗機、攻擊機們,就可以把絕大多數載重用來搭載先進反艦導彈,而不需要搭載太多的空空導彈——空空導彈打星艦,猶如隔靴搔癢一般。
人類不是沒有對付思晶人星艦的手段,但這都是需要時間來準備和部署的,只要能事前做好準備,就算沒有鐵鷹組織提供的武器裝備,也能摧毀一艘思晶人星艦,以前他們就辦到過。
但自從有鐵鷹太空艦隊在太空中攔截住思晶人星艦后,大氣層內作戰(zhàn)幾乎就見不到思晶人的星艦出現,這也是聯軍在制定作戰(zhàn)計劃時為何沒有把思晶人會出現星艦這種可能性考慮在內——當然這也是他們疏忽之處。
人類聯軍因為日內瓦出現了思晶人星艦而放棄了原本已經控制下來的區(qū)域,開始后退,思晶人自然也沒有傻站著不動,它們的地面作戰(zhàn)單位也跟著人類行動,去占領人類放棄的城區(qū)——不同于人類方面還要考慮對城市的破壞,以及可能存在誤傷自己人的情況,思晶人是絕對敢在雙方地面部隊糾纏在一起的時候,用等離子武器將敵我雙方的部隊一起干掉。
反而對于思晶人來說,它們的地面部隊都是低值易耗品,被敵人干掉或者被自己干掉都是一樣損耗而已。
總體形勢對于人類聯軍來說,都并不太好。
當人類部隊后退后,思晶人毀滅者炮艦艦首處再一次出現能量聚集的紅光。顯然思晶人并不打算放過那些撤退中的人類軍隊,它們打算就在這安全的位置,將出現在此地的人類軍隊一一擊潰甚至全殲,然后利用這個空隙,在人類控制區(qū)域內好好的扎上一根釘子。
“轟轟轟!!!”正當毀滅才炮艦聚能之際,幾十顆金色的光點,容若流星一般,砸到了艦體上部,炸出了一片片火焰,將這艘星艦的護盾給轟得出現了閃爍,表明了這一連串的爆炸對于這艘星艦的護盾有著極大的破壞力!
接著,不等那些爆炸的火焰消散,天空中的云層出現了多個肉眼可見的小孔,一束束難以用肉眼看清的光束從那些小孔中自上而下瞬間落到了毀滅者炮艦的艦體上部區(qū)域!
原本就在連環(huán)爆炸中受到不低壓力的星艦護盾,在受到這十多束光束的射擊后,短短數秒內,就被完全耗盡了能量消失掉,現在,毀滅者炮艦最大的保護層已經不在了。
“是軌道警戒艦隊開火了!”都不需要聯絡誰,聯軍地面指揮中心就已經知道發(fā)生了什么事,畢竟之前艦隊已經給他們打過招呼了,只是他們沒有料到軌道艦隊的火力支援居然如此有效,只是一次開火,就打掉了思晶人毀滅者炮艦的護盾!
軌道艦隊畢竟是一個新生事物,成立不到兩年不說,就連向地面部隊提供火力支援,也是在希格拉級驅逐艦大量入役,太空艦隊有多余的主力艦可以調動后,才增加的選項,實施時間連三個月都不到,而且不是每一場戰(zhàn)斗地面部隊都能獲得軌道艦隊支援的,也不是每次運用軌道打擊時都會遇上思晶人也有星艦支援戰(zhàn)場,所以對于大多數人類聯軍將領,都只能通過資料來了解軌道火力支援是怎么一回事。
現在他們親眼看到了軌道打擊的效果后,自然也感覺到了一絲震憾,但也就只有這些感覺了,向他們提供支援的畢竟只是一支不足十艘星艦的軌道警戒艦隊,而且只有一艘科迪亞克級星艦才具備近地精確打擊能力,其余八艘希格拉級星艦只有軌道轟炸的能力,并不能像前者那樣隔著幾百上千公里精準的命中某個特定大小目標。
只有謝菲爾德中將更加了解情況,一艘科迪亞克級星艦雖然能壓制,甚至可以說能輕易摧毀一艘思晶人毀滅者炮艦,但雙方隔著這么遠的距離,科迪亞克級又不能使用太多主武器的情況下,想要在短時間內摧毀毀滅者炮艦,也是不可能的事。
“聯絡上理事會了嗎?”所以中將看向負責與后方通訊的軍官,“思晶人都已經派出它們的星艦了!我需要他們同意開放我們武器使用權限!我們需要軌道轟炸!”8)
</br>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