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大明鐵骨 正文 第55章 人性(第三更,求支持)

作者/無語的命運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可不正是如此,若是沒有陛下力挽狂瀾拯救,恐怕這天下數千萬百姓至今還在受那韃子的欺辱呢。”

    “總之就一句話。沒有陛下就沒有我大明的今天,我漢人也勢必再為韃虜之奴。這杯酒應該是臣等敬陛下才是。”

    一時間,這宮殿之中,盡是眾人的恭維聲。面對這樣的恭維和馬屁,朱明忠只是略微一笑,為君者必須要給別人拍馬屁的機會,這同樣也是為君之道,而且他并不介意“突顯”出自己大明中興中的功勞。

    眼見眾人都舉杯回敬,朱明忠微微一笑,然后舉杯說道。

    “那里,當年朕不過只是一人,大明能夠中興完全是靠諸位的鼎立相助。這杯酒還是由朕先干為盡吧。”

    朱明忠說罷便一口將杯中的烈酒飲盡。在群臣見狀也隨著飲盡了杯中的酒的時候,他笑說道。

    “此次宴請諸位,一來是你我君臣已經多日沒有像今日這般齊聚,至于這二來,是因為朝廷不日將用兵安南,朕想借諸位告訴天下人,只有官兵奮勇,朕就絕不吝惜賞賜!”

    朕就絕不吝惜賞賜!

    這才是朱明忠宴請他們的根本用意,他正是想要通過這場宴會,向世人表明——書中或許有顏如玉,黃金屋,但是于大明,欲封侯,只有憑借軍功才有可能。

    “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請君暫上凌煙閣,若個書生萬戶侯!”

    徐徐秋風拂面而來,在宴會結束之后的第二,從宿醉中醒來的朱明忠,仍然略帶些許醉意,他甚至已經忘記了他是如何于殿中用這首詩告訴大家,大明的勛臣是如何獲得,甚至還信誓旦旦的與大明的勛貴們擊掌為誓——非軍功不封侯。

    皇帝一言九鼎,出口成憲!

    而這也意味著,從此之后,想要成為大明的貴族,就只有一種可能,就是通過軍功,除此之外,就再也沒有其它的渠道了。

    忍受著宿醉的痛苦,朱明忠仍然來到御書房,在他喝著濃茶,試圖緩解宿醉的痛苦時,便聽到閻爾梅于一旁說道。

    “陛下,這非軍功不封,著實會讓天下文臣為之心寒的,以臣看來,此言絕不應外傳。”

    閻爾梅當然不是在抱怨,而只是在講述一個事實。畢竟文臣也有為公侯的夢想,所以才希望這句話不至于成為大明的祖訓。

    “心寒?”

    揉著太陽穴,朱明忠皺眉說道。

    “文臣不是沒有封侯,隆武、永歷兩朝,封了多少公侯伯?其中不乏文臣,即便是現在,我大明襲爵的文臣之后,又有多少?”

    崇禎末期朝廷封了不少爵位,而到了弘光、隆武、永歷三朝,朝廷更是只能靠一紙圣旨去收買人心,那些封爵之中既有武將也的文臣,可以說是泛濫非常,雖說他們中的不少人都先后降了滿清,讓朱明忠明正言順的去了他們的封號,可是其中卻還有不少為大明付出生命的忠貞之士,對于他們不能不給予褒獎,而準其后人襲封。別說是這三朝,甚至就連魯王監國封爵,朱明忠也加以承認。

    “甚至如興國公的爵位,朕還特意準其外宗襲位,以免絕嗣。”

    朱明忠提到是“興國公”是王之仁,他是魯王監國冊封。魯王兵敗時,他派人把家屬近百人所乘大船在海上鑿沉,盡溺而死殉國。然后,他自乘一條旗鼓鮮明的大船,身穿明朝官服,大搖大擺駛向松江。之所以如此,并不是為了投降,在洪承疇勸降,要王之仁剃發降清。而王之仁才侃侃而言道出了他之所以前來的原因。

    “我乃前朝貴官,國亡應殉,我怕死于波濤之中,后人以為我逃亡躲避。現在,我自投網羅,只求死個明白!”

    臨刑,王之仁也是神色自若,對左右觀刑百姓講道。

    “活見人,死見尸,我不愧大明朝,青史有證,終不做負國叛賊!”

    滿清入寇后像全家闔門殉國而死的忠臣確實不少,但是像王之仁那樣幾乎死絕卻少之又少,所以在朱明忠登極后,為了表彰忠烈,才會命當地官府搜尋其親族,準王家親族一人襲封,以免其絕嗣。

    “所謂非軍功不封,這是必須的,就是獲得封爵的文臣,他們的子嗣將來想要襲封,也必須要去服役,那些只會舞文弄墨的勛貴,非朕之所以取……”

    喝了一杯濃茶之后,朱明忠沉吟片刻,然后又說道。

    “勛貴皆是與國同休之臣,不同于尋常文臣,所以為了大明而戰斗,在危機時刻貢獻力量,不僅是他們的職責,同樣也是他們的義務,否則國家要勛貴又有何用?”

    在提及勛貴的責任時,朱明忠想到了在另一個時空中看過的資料,相比于中國歷史上的勛臣貴族的后代逃避戰爭不同,歐洲的貴族向來有尚武精神和騎士傳統,騎馬打仗是他們的血液,立了戰功才能受到封賞,得到可以世代相傳的土地、財富、地位和權勢。在整個一戰中,入伍的英國貴族及貴族子弟五分之一死在戰場上,與之相比,在參加一戰的所有士兵中(包括貴族),八分之一沒有生還。當時英國著名貴族學校伊頓公學的參戰貴族子弟傷亡率,則高達45%。

    “陛下,勛臣確實是與國一體,榮辱與共,理應為國效命。可人總歸是自私的,如果勛臣長子嗣必須服役才能襲爵,他們甚至要冒著戰死的風險才能繼承爵位,可是反觀其它諸子,若是長子于軍中陣亡,他們豈不就可以憑空繼承爵位?如此,對長子,豈不是不公?況且,各家難免為了保護自家子嗣,不至于陣亡于軍中,于暗中循私,以保其安全,如此,豈不與陛下的愿望有違。”

    閻爾梅的話說的非常極為委婉,甚至有些隱晦,可卻也在告訴朱明忠一個事實——確實會有人暗中循私以保護家人安全的。

    “傳統、榮譽!”

    閻爾梅提醒,讓朱明忠思索片刻,然后說道。

    “所以,朝廷才有會設立勛臣子弟學校,旨在教育勛臣子弟,令其知曉勛貴的傳統與榮譽,通過的這種灌輸,將忠誠、勇毅、尊嚴、榮譽等品性于他們的心中養成,當然這絕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一個代代承繼,才有可能將這種精神內化到他們的骨子里,讓他們以逃避責任為恥,讓他們愿意為維護榮譽而犧牲,包括自己的生命。”

    培養貴族需要至少三代人的時間,而培養一個有榮譽感的勛貴群體需要多長時間?

    時間,也許,并沒有那么多時間,去培養出這樣的群體。

    見陛下在那里凝眉思索,閻爾梅便說道。

    “若能如此,那自然是再好不過,只是……既然不是一朝一夕之功,需要幾代人才能做到,那在此之前呢?難道我大明接下來百年間,必定是天下承天,再無邊患?若有邊患,萬一勛貴循私,只為保全家人,如此恐怕絕非國之幸事。”

    閻爾梅的提醒,讓朱明忠的眉頭皺的更緊了,他的提醒似乎是在告訴朱明忠,以勛貴領兵的錯誤,人性……人性都是自私的。

    誰能沒有兒子,誰又不是父親?

    父親為兒子,自然可以付出一切。自然愿意為其爭取利益。

    突然,朱明忠想到了另一件事,于是便反問道。

    “閻卿,知道為何五軍都督府反對以晉軍討伐安南嗎?”

    陛下的反問,讓閻爾梅一陣詫異,不過作為朝臣,他自然知道這件事的原因。

    “是因類都督府內左右兩督,皆不愿看到伐越軍功盡歸晉軍,所以,他們才希望派遣官軍,這也是為了對軍中官兵有所交待,畢竟,但凡軍人無不渴望軍功,利益驅使之下,自然不會坐視讓晉軍盡得伐越的軍功。”

    軍功在大明意味著土地,意味著財富。

    “既然如此,那如果說軍功……”

    沉吟片刻,一個想法隱約的于朱明忠的腦海中浮現出來。

    “在直接利益的驅使下,無論是將軍或者士兵都渴望得到軍功,因為軍功可以帶來土地,要知道,在大明,尤其是關內土地是非常稀罕的,幾乎很少有人出售土地,因為禁止官地出售、禁止百姓墾荒,這也導致現在地價上漲,可是官田同樣也會流入市場,比如軍功賞田,就是現在獲得官地的捷徑,假如……”

    皺眉思索著,仍然有些宿醉的朱明忠,他想到了那些勛臣,同樣也有面積不菲的勛田。

    “陛下,朝中勛臣,皆是大戶,少則有數千畝田產,多則萬余畝,區區數百畝軍功田,不少人勢必不愿意為這么幾百畝田地就讓兒子冒生命危險。”

    閻爾梅于一旁的提醒,讓朱明忠先是思索片刻,然后又搖頭說道。

    “不愿?如果要是有個好辦法的,那么他們不但不反對兒子們去爭取軍功,就連同他們自己,也會拼命奪取軍功的!”

    話聲略身一頓,朱明忠的唇角微揚,看著閻爾梅說道。

    “人性趨利,當年他們是為了什么奮勇殺敵,忠君愛國之心有之,可汗馬勞豐厚的回報,未嘗不是原因。”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盐源县| 松溪县| 临湘市| 当涂县| 贵定县| 兰州市| 北碚区| 台中市| 南雄市| 谢通门县| 探索| 北宁市| 漳州市| 新宾| 桐乡市| 金昌市| 凤台县| 青神县| 临澧县| 西乌| 金坛市| 石狮市| 樟树市| 长海县| 永清县| 乌拉特前旗| 安阳市| 醴陵市| 新丰县| 来凤县| 湖北省| 武冈市| 余庆县| 上林县| 樟树市| 衡南县| 高安市| 永春县| 稻城县| 蒲江县| 崇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