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
袁長文突然大喝一聲,不過是在心里。
不得不,早晨的太陽似乎上升很快,這一會的時間,竟然已經完金黃,跟中午的太陽似乎沒有多大區別。
袁長文心里大喝一聲,是因為發現自己依舊沒有放下希望。
剛才內心的對話,講來講去,還是抱有某種希望。
從來就沒有聽見誰過,放下希望。
但袁長文心里有種感覺,保持希望的那種狀態,在覺醒之路上毫無意義,甚至會阻擋覺醒的進程。
因為希望這種東西,就是一種相信。
相信“這件事會過去,會有美好的明天。”
可惜,這種相信跟相信西方極樂世界存在,跟相信好人有好報,跟相信努力就有回報等等,并沒有任何質區別。
都是相信某些毫無由來的假設。
都是狗屎!
相信希望存在,這身就需要被斬殺。
但自己有勇氣揮刀斬殺這種相信嗎?
(沒勇氣就不要強撐啦!少年,回去吧,還有大好的人生等著我們。繼續下去,不定真的有一天直接瘋掉也不奇怪。)
看來,是我自己的憎恨不夠強烈,如果真的對于虛假“自我”恨之入骨,那么這種所謂的希望同樣可以斬殺。
呵呵,從來沒有想過,有一天自己會祈禱憎恨的來臨,會祈禱自己內心對“自我”充滿憎恨。時候老媽的教育,做人要開開心心,負面情緒就像壞人一樣,必須遠遠的才對。
至于勇氣,不過是恐懼的另一種變裝表演罷了。克服某種恐懼,這種行為的驅動力身就是恐懼。當我們以為克服恐懼是某種成長的時候,惡魔正在角落里暗暗發笑。
(反正就是沒法放下一切希望,反正就是腦中依舊有期待。)
沒事,我已經看到它了。就算現在沒法立刻斬殺,至少它也無法繼續成長。總有一天,我會厭煩牢牢抓住希望,那時就是放手斬殺的時刻。
(我就不明白了,有勇氣斬殺自我編織的定義,有勇氣拋棄家庭責任,卻沒有勇氣繼續努力掙錢?)
不管在這個世界上做什么,只要自己依舊認同,只要自己依舊將其他事物當作自己的一部分,那么就是在“自我”的爪牙之下。
的確,袁長文突然想起曾經的一名同事,遇到澳洲打工旅行簽證,果斷辭職。我們都在贊嘆,他好有勇氣,居然敢辭職一個人去澳洲打工旅行。
打工旅行當然是一個很好的間隔年,會遇到不同的人,做一些完意料之外的工作。比如農場清洗綿羊,工地抹灰,果園采摘,流水線上做包裝。
但是這些,也僅僅是一年的體驗罷了。心里懷著見見世面的想法,內心深處抱著鄙視他人的懦弱,以及宣揚的種種勇氣精神。這些都是夸大其詞,想要獲得別人的關注而已。
如果打工旅行這種行為,可以持續一輩子,會有人愿意一輩子都打工旅行嗎?不管澳洲的風景多么好,食物多么健康,工資的購買力多么高,一輩子在澳洲打工旅行誰愿意?
沒人會愿意。
打工旅行意味著漂泊,意味著自己永遠沒有辦法買房安定下來。沒有一個穩定的工作,銀行是不會貸款的。
那么我們繼續假設,不再漂泊,找了一份工作一直干下去。貸款買房,結婚生子。但是這樣的話,相當于換了個國家為房貸奮斗。
又有什么區別呢?
所以,僅僅是出去浪了一年罷了。根不是媒體宣傳的,仿佛不去打工旅行的年輕人都是懦夫。
最關鍵的是,出去打工旅行回來的人,聽不慣有人否定他們的行為,一旦有人不認可這種打工旅行,他們就會開始炫耀自己在異國他鄉的經歷。
不管是美好的風景,有趣的人和事,甚至那些悲傷的故事,所有的潛臺詞在,“看,這些經歷你有嗎?怎么樣,羨慕不?我可是經歷了這些的人,你們都是渣渣。”
如果這還不夠,打工旅行回來的人就會大談自己的感悟,把國內的工作生活貶低得一無是處。就算是美食,也只是在味道上堪堪打平。
沒人會覺得他們有什么不妥,仿佛一個打工旅行回來的人,夸夸其談講述各種見聞,這種事情是很正常的。
只要炫耀不是太過分,似乎還不錯。
都是“自我”啊!
(正是這種情緒,才推進社會發展,人類文明的進步。我們假設,當斬殺結束之后,能夠不被情緒拉扯。這也就意味著,將不會對任何事情執著。但這樣的人,還有什么意義活在世界上呢?造糞機器嗎?)
從就被教育,要做個對社會有用的人。做人要活出意義,要活得精彩。但我為什么要對這個社會有用?
(無用之人,最后就會被社會淘汰,被時代淘汰。難道愿意做這樣的人?難道不想成為時代的弄潮兒?)
被社會淘汰?這不過又是一種恐懼,利用這個恐懼,所有人似乎都不愿意被社會淘汰,然后做一些自己都不知道在干什么的事情。仿佛這樣就可以不被淘汰,大家一起加油努力。
在我眼里,曾經的自己就是被恐懼的鏈條捆綁,然后還在勸自己一切都很好,不停的服自己努力奮斗,而從來不問這些究竟是為了什么。
再,就算被社會淘汰又怎樣?難道有一個叫做社會的怪物,在驅趕我們,一旦淘汰就會被社會這個怪物吞噬?誰能告訴我,被社會淘汰了會怎樣?
(當然是找不到好工作,掙錢困難,交不起房租,不敢去吃餐館,甚至買什么東西都要猶豫再猶豫。)
也就是,依舊處于“自我”的狀態,被各種恐懼牢牢控制。自我編織的定義,“沒有錢的我,不可能做任何事情,只能這樣悲慘的生活一輩子。”
其實就是“自我”在產生恐懼,在吸收情緒的能量。它才不在意我們是有錢還是沒錢,只要有情緒存在,它就可以壯大自己,就可以一直存在。
如果沒有“自我”,如果我能完臣服,那么這些所謂被社會淘汰的后果,還是后果嗎?明顯不是,沒有“自我”也就沒有人來判斷。
曾經的我總是認為這種事情發生了不好,那種事情發生了不好。但真正不好的,是“自我”的存在,它才是一切恐懼的源泉,它構成了袁長文,它身就是恐懼。
(難道真要到了撿垃圾的時刻,才能幡然醒悟?)
這種假設毫無根據,仿佛依據我們腦中的信息,我這樣下去必然會經歷撿垃圾這個環節似的。
(當然會!難道不工作,天上會掉錢下來么?!)。
a
</br>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