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剛亮,李淵穿戴好正準(zhǔn)備入宮上朝,忽然門房來報,欽差到來,李淵急忙出來迎接。尚未到中門,就見一位內(nèi)監(jiān)急匆匆地走來;來者名叫楚東,是獨(dú)孤皇后的近身內(nèi)侍。由于李淵是獨(dú)孤皇后的姨侄。而且關(guān)系密切,時常入宮朝見。楚冬常為李淵通報,所以與李淵也算是老相識。當(dāng)然,私下里,楚東也得了李淵不少好處。
“李大人,咱家未經(jīng)通傳便私闖國公府,還望恕罪呀!”
“啊!原來是楚公公,未知清早到府,所謂何事?來人,快來人,給公公倒茶,看座。公公請!”
“李大人何必如此多禮,咱家只是前來傳旨,并無他意,李淵接旨。”
“臣接旨。”
“奉天承運(yùn);皇帝詔曰:自古賢不疏親,國要護(hù)民,近日隴州刺史古諺明年老力衰,不堪任用,致使隴州政務(wù)軍務(wù)多有延遲,隴州地處邊關(guān)要塞,漢夷雜居,又處于突厥門戶,致百姓多有兵禍,朕時心中不安,今令汝旨到即行,速到隴州視事。救民于水火。望汝勤于公務(wù),勿負(fù)朕恩!欽此謝恩。”
“臣李淵謝主隆恩!公公辛苦。”隨即下人馬上獻(xiàn)上了一盤白銀。“這意思請公公笑納。”
“呵呵!國公客氣了,皇后娘娘還有一句話讓咱家告訴國公,好自為之。咱家告辭了。”
“公公慢走。”
“不送不送。”內(nèi)侍走后,李淵對竇氏吩咐了一些事情,又李建成已經(jīng)大了,應(yīng)該出去歷練歷練,竇氏當(dāng)然同意,叮嚀李建成在路上多多照顧父親。在竇氏不舍得目光和弟妹的眼淚下,李淵和李建成踏上了去隴州的路途。
經(jīng)過十?dāng)?shù)天的行程,李淵與李建成來到隴州城下,隴州,位于隴山以西,一路走來,山青水秀,百鳥爭鳴,時不時還可以看到幾只受驚了的野獸從眼前躥走。比后世大片荒蕪的沙漠,風(fēng)中卷滾得沙塵不知要好多少。城門口分立兩列官員。
其中站在最前的一位官員,豐眉劍目,使人看上去感覺有些奸詐:“卑職隴州長使王仁,司馬程國宣率六曹參軍及下屬文武官員見過刺史大人。刺史大人一路鞍馬,請先回衙署休息。下官等設(shè)宴為大人接風(fēng)洗塵。”李淵急忙下馬回禮到:
“多謝眾位大人的好意,李淵初來乍到,日后還望諸位大人多多輔助李淵,不要辜負(fù)二圣與百姓的期望”。
“一定一定。”
“諸位大人請。”
“刺史大人請。”李淵客套完便在眾官員的陪同下步行入城。這時,一名身穿七品綠色官服的官員走到王仁身邊,“大人,聽這位刺史大人來頭不,日后我們可得心啊!”
“來頭大又如何,我王仁也是出身太原王氏,朝中根基不比他差,若是他不礙事便罷。若是擋路就由不得我了。哼!”
來到官署,與前任刺史交接完戶籍、錢糧、邢名、軍務(wù)等,李淵便正式成為了這里的新主人。“父親,依孩兒看,那位王長使好像不太歡迎我們的到來呀!”
“建成,須知人生在世,就是爭斗,與天斗其樂無窮;與地斗其樂無窮;與人斗其樂無窮。有人的地方就會有矛盾,有爭斗。另外你的眼力的確不錯,王仁此人一看絕非善類,其出身于太原王氏,在這隴州由法曹參軍做起,一直做到隴州長使的位置,已經(jīng)有十二年的時間了,根基不,其兄王儀在朝任吏部侍郎,官聲還算不錯。我父子初來要多看少,非不得已,不可與其爭鋒啊!但人在官場,有的時候又身不由己。所以,想在仕途中生存,就不能服軟,如果有朝一日你退了,就永無翻身之日了。”李淵面色凝重地對李建成訴著。
“是!父親教誨,孩兒謹(jǐn)記在心。另外父親,孩兒初來,想看看此地民風(fēng)民情,以便多長些見識,還望父親允準(zhǔn)。”
“很好,建成啊!你能有如此想法為父深為感動。須知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指的就是不能只在自己的家讀死書,要多到外面了解人情地理,這樣才能增長自己的才能,不讓別人看輕你,去吧!多了解了解。但有幾你必須答應(yīng)為父:“
一、出門不能走正門
二、出門后不得泄漏刺史公子的身分
三、輕車簡從,不得張揚(yáng),不得與人爭執(zhí)沖突。遇事要忍三分。”
“是,孩兒謹(jǐn)記父親囑咐,若無其他事情,孩兒先行告退。”建成退出后回到自己的客房,換上一身布衣,叫上隨從,出后門而去。
【精彩東方文學(xué)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fèi)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