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愿放棄嗎……或許真是這樣也說不定。”
記憶管理者不疾不徐的攪拌著紅茶與果醬,語調沒有任何變化。
“可也正是因為不愿放棄,才導致那樣的結局,不是嗎?”
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
蓋亞與阿賴耶識;
自然與知性生命;
創(chuàng)造與被創(chuàng)造;
且不管之后的關系怎么演變,最后怎么會走到令人唏噓的地步。彼此之間最初的關系確確實實是源于“愛和善意”。
想要讓自然系統(tǒng)繁榮,想要排遣寂寞——于是星球創(chuàng)造了知性生命。
想要繁衍子嗣,想要讓種群繁榮昌盛——于是知性生命崇拜著自然。
這種關系并不對等,出發(fā)點既不無私也并非是純粹的善意。但這世上本來就不存在所謂“純粹的愛與善意”,每個人在愛別人之前必須先愛自己,立足于自愛的基礎之上才能向其它人和對象投射愛。
愛本來就是不純粹且自私的感情,隨著時間、環(huán)境、立場的變化,愛的形式也會發(fā)生變化乃至扭曲,到最后,往往會發(fā)展成因愛成恨,不死不休。
人與人之間是如此。
人與神之間亦如此。
不愿放棄,害怕失去,因此產(chǎn)生恐懼、怨恨、憤怒、憎恨,最終一發(fā)不可收拾,相互撕咬著一起落入毀滅深淵。
“只要一切從未發(fā)生,就不會有任何問題。”
整個世界徹底清零,過去、現(xiàn)在、未來全部歸于虛無,不會產(chǎn)生任何東西,矛盾螺旋也會徹底消失。
或許這是徹底解決悲劇循環(huán)的唯一正解。
可是。
“這只是毀滅問題,而非解決問題。”
羅蘭絲毫沒有退讓的意思。
“不去相信就不會被背叛,不去創(chuàng)造就不會有毀滅——這些都是逃避問題的說辭。和用被子蒙住腦袋就不用面對世界,只要不走出家門就不會遭遇任何不幸是一個邏輯。”
逃走和破壞不會解決問題,只有直面問題,只有踏出最初的一步,不斷去掙扎去嘗試,才有走出死循環(huán)的可能性存在。
沒有開始,固然不會有哀傷無奈的結局,與此同時迎來的可能性也消失了。
“如果那時候這么干就好了——就是為了不會有這樣的遺憾,明知道等在前頭的可能是重蹈覆轍,人們還是會繼續(xù)前進,而不是待在原地。就連你們自己,不也是選擇踏出一步,而不是成為虛無的一部分嗎?”
叮——
茶杯和杯盞發(fā)出清脆的聲音,冷漠的紅瞳映出堅毅的紫眸,還有被手指抵住的嘴唇。
“如果站在你面前的是其他同類,這一瞬間,你已經(jīng)死得不能再死。”
這里是李林的意識領域,與任何人的意識領域都不同,在這里李林的支配權是絕對的,產(chǎn)生念頭的瞬間,羅蘭便會化為烏有。
“我只是記憶管理者。記錄、保存所有的記憶,當有造訪者抵達此處時回答他的問題,展現(xiàn)他想看的記憶。就像童話里登場的魔鏡或水晶球,只要敢問就會回答。至于在知道所有真相后會得出什么樣的結論,做出怎樣的選擇,那就不是我所知道和能夠干預的了。如果你還要繼續(xù)深入,最好記住,這個意識世界是眾多記憶和意識的集合體,一即是眾,眾即是一。你剛才的回答,在深層區(qū)塊很可能會丟掉性命。”
哪怕是衍生自同一個根源,基因和人格高度相似的人造生命體,情感反應還是會有著各種各樣的差異。
十幾萬亡靈之中只要有一部分被激怒,在世界被毀滅之前,羅蘭的意識會先被毀滅。
“知道這件事后,你還想要繼續(xù)深入嗎?還能說出同樣的回答嗎?”
“在回答之前,我想問一件事。你一直在這里等待著來訪者嗎?”
男子皺了皺眉。
“我沒有義務回答提問者已經(jīng)知道答案的問題。”
“原來如此。”
羅蘭聳了聳肩。是的,他能想象得到。即使是借助了母神和蓋亞的力量,能抵達這里也是奇跡中的奇跡。不管對未來的預測能力有多么強大,李林實在沒必要特意去為一件看上去不可能發(fā)生,發(fā)生了也不會改變什么的事情去特意安排什么。
記憶管理者——構建成李林精神世界一部分的男子一直存在于此處,靜靜等待著不知何時降臨的來訪者,直到毀滅。
這么說來。
“他……不,你們相信會有人造訪這里嗎?”
男子沉默了一秒,然后開口。
“也許會,也許不會。我們只是保留了‘終有一天會有人造訪’這一可能性,至于這個可能性是否會變成現(xiàn)實,取決于知性生命和世界的抉擇。”
:。: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