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大道爭鋒 正文 第三章 凝氣筑元 神意為乾

作者/誤道者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酉時,張衍回轉居處。

    一回到洞府內,他就搬起封門石條將大門鎖死,著手閉關。

    眼前光線一黯,暗室中的張衍難掩心中喜悅,沒想到開脈之前最重要的筑元道法居然這么容易就到手了?即便以他的養氣功夫也未免有些激動。

    他并不急于修煉,而是洗手換衣,點上養氣香爐。

    寧神靜坐片刻,他取過一張白紙,將整篇法門重新默寫下來,隨著筆下的字跡一個個的出現,他的身慢慢放松,心緒也漸漸安定下來。

    當整篇《永川行脈法》寫完后,他的心身狀態也就逐漸調整到了最佳。

    筑元,即是將渾身練就的內氣凝入神闕穴內,與從母胎里帶來的先天一口元氣渾然合一,從而種下仙根靈種。

    有口訣曰內氣混成,一元始生。”

    這是開仙脈之前的必經之路,日后是否有所成就,這一步至關重要。

    在蒲團上坐下,將所有雜念逐一排出腦海,他先運起入門心訣理順氣息,如此默坐半個時辰之后,他心中已是一片安寧空靜。

    一切準備妥當后,這才開始默念口訣,引導內氣按行脈法徐徐而動。

    只是沒有多久,他卻停了下來。

    張衍眉頭微皺,往日他行氣走脈都是順暢自如,意到氣至,只是這一次卻感覺有些不對,不但氣息時斷時續,行走間也頗為滯澀,好像一個人跌跌撞撞的在前進,腳下總有磕絆。

    好在他才剛剛開始修煉,索性散去剛才所引導的內氣,定了定神,又重新從頭開始。

    可是這一次,所遭遇的情況與上次別無二致。

    張衍面色一凝,雙目睜開,果斷中止了行功。

    修煉一道絕對不可以勉強,若是一味逞強胡來,只會壞了的根基。

    難道是資質太差的緣故,所以無法修行這法訣么?

    他搖了搖頭。

    要資質的原因導致他練不成某門上乘法訣,那或許會,但連行氣走脈也這么不暢,那問題就絕不是出在這里。

    究竟是原因呢?難道是法訣身的緣故?

    張衍又看了一遍法訣,心中不解。

    法訣并沒有諸如逆行氣機,別走奇經,正反倒流之類的竅訣,一眼就可以看出是最正宗不過的玄門路數,每一步該如何走,行氣到哪里,穴竅配合,呼吸對應,都是得明明白白,詳細得不能再詳細了,就差沒有在老師一旁督導指點了,這樣的法訣難道還會有問題?

    如果這兩個原因都不是,那么就有可能是他的修煉方式沒找準。

    想到這里,張衍心中一動,拿起行脈法反復看了幾遍,一直看到“流水而下,其勢自然”這個八個字的時候,心中隱隱覺察到問題出在了哪里。

    或許正是因為法訣闡述得極為詳細,所以導致他修煉時太過刻意,而忘記了道書中水流自然的真意

    要,玄門真法有的注重神意,也有的注重法門,兩者都是缺一不可,相輔相成,但是這其中卻有君臣主次之分;而這篇法訣明顯是神意在先,法門在后,他修煉時只執著于“法”,卻忽視了“意”,主次顛倒,刻意雕琢之氣太重,自然就落了下乘。

    張衍將道訣放下,撫袖沉吟起來。

    盡管找出了癥結所在,但他仍舊沒有辦法繼續。

    只要他一心修煉這門道法,那執念就總是存在的,這就與神意自然相悖,如此一來,他勢必是無法強行修煉下去的。

    如果讓他就此放下,當然能就此去掉執念,可提升修為自然也無從談起。

    這仿佛是一個環中套環的死結。

    張衍站起身來,背手在室內來回踱步,思索該如何修煉。

    這修道一途上,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迷障難關,一個不慎就會墮入迷途,輕則修為不進反退,道基受損,重則走火入魔,有性命之憂。

    這個時候就看出有老師的好處,他們不但能時常耳提面命,關鍵時刻還會出手護法扶持,修煉時的危險性自然大大降低。可是張衍只不過是一個記名弟子,既沒有老師,又沒有同道指點討教,所以只能依靠慢慢摸索,破除心障礙難了。

    張衍,這個時候是急不得的,反而更要心緒平和,否則一旦被魔障蒙蔽靈臺,只會在泥潭中陷深。

    在思索了良久之后,他倒是有一個辦法是可行的。

    那就是出門遠游。

    游覽名山勝境,觀摩山水意境,在忘憂止心中等候天時,待時機一至,自然水到渠成,功行圓滿,這也可以是最契合道家真性的修煉方式。

    然而這個方法緊接著被張衍否定了,一來是太長,二來是變數太多。

    這還只是在開脈之前,如果今后得到類似的高深法門,難道他每一次都先去游山玩水?這未免也太過浪費。更何況他之所以選擇立刻閉關,那是因為他冥冥中感覺到今夜是筑元的最佳時機,如果過了,下次不還等要時候。

    他不禁閉目沉思起來,既然從游記中看出了法訣,那么就已經算是“有緣人”,那位前輩沒有道理會留下這么一個明顯的缺陷。

    一定有辦法,而且肯定就藏在書中

    他盯著紙張上那密密麻麻的文字來回看了幾遍,直到兩眼酸疼的時候,忽然,他背脊一聳,腦海中突然靈光一現

    對了忘了這道書原是蝕文寫就的呢

    蝕文似簡實繁,意涵廣大,每一字都映照天地至理,寥寥幾筆便能道盡天下萬物生死枯榮,這篇道書的法門經過他這一解讀,變成洋洋灑灑數千字,可是用蝕文來寫,不過也就區區六百字而已。

    這六百字已經將法訣盡數了個明白通透,著書的那位前輩所用的蝕文已經是最為粗淺直白了,他反而參照著解讀后的抄修煉,那豈不是借鏡觀月,舍近求遠么?

    如此……

    張衍雙目一閃,干脆提筆蘸墨,取過一張白紙,將整篇“永川行脈法”用蝕文重新默寫下來。

    整篇行脈法剛剛寫畢,他體內原僵固的氣息居然莫名一動。

    張衍不由精神一振,找對了方法,他筆下不停,一口氣將整篇法門寫完,寫完后不見他停歇,繼而又抽出一張白紙,提筆再寫了一遍。

    漸漸的,渾身原如死水一般的厚實內氣像是被一條潛龍攪動了起來,往四肢百脈擴散噴張,流轉游動起來,待在周天行走一遍后,又在丹田處匯聚抱團,如此循環往復,生生不息。

    整個過程自然而然,憑真氣自動,張衍絲毫沒有刻意追求,他的心神已經部沉浸入了筆下蝕文當中。

    身氣息開始還是如同涓涓細流,綿綿密密,隨著行脈法寫了一遍又一遍,氣息也愈發壯大,待到后來已經像是大江奔涌,長河起浪,在周身上下鼓蕩奔騰不止。

    然而張衍心中無喜無悲,然不去管它,寫到最后,手中之筆已然沒有半點墨水,然而他在眼中,一個個蝕文卻仍然自筆下涌出,即便沒有他的意念引導,內氣也循照著法訣在氣脈中周而復始,將淤塞的經脈一處處沖開。

    如此周天三百六十五轉之后,身上下的內氣如海潮般時起時落,一般一波*擠壓著各處竅穴。

    當這股浩大的氣息到達頂點的時候,原位于臍內深處,自出生后便緊閉竅門突然一震,居然打開一絲縫隙,澎湃的內氣如同找到了宣泄的途徑,紛紛往里涌入,片刻之后便消失的一干二凈,一,體內變得空空如也,整個人惶惶然如蕩在虛空。

    如果沒有明師指點,修道者一旦遇到這樣的情形不免慌亂猜疑,心神不寧,從而導致功虧一簣,但張衍經歷過生死輪回,心志堅定,依舊鎮定如常,內心深處波瀾不起,對身體中所發生的一切不問不聞,任其自然。

    果然沒過多久,消失的內氣又復被丹竅徐徐吐出,只是其中似乎混雜了一絲先天元氣,繼而又被丹竅再次吸入,如此往返呼吸八次之后,內氣已和先天元氣渾然一體,不分彼此,當內氣第九次緩緩歸入丹竅之中后,位于臍內的神闕穴忽的一跳

    轟

    張衍后腦似被玉槌輕輕敲了一記,耳邊傳來一聲清鳴響,眼前先是白茫茫一片,再是光明大放,口內津液自生,泊泊入喉,隨著一股熱氣往下沉墜,最后落在臍內深處,終于安然不動。

    張衍筆下驀然一停,抬起頭時,滿地俱都是他書寫的紙張。

    前方洞壁上留出的孔穴有一道白光透入,不知不覺中,原來已經過了一夜了。

    此刻他非但不覺疲累,反而神清氣爽,五感清明,心中一片寧靜。

    他整個人的氣質也為之一變,隱隱然有出塵之氣。

    如果他能看見,就能他的面孔上此時浮出了一層晶瑩玉色,在頭面上流轉不停,雙目更是亮如星辰,這明,從今日起,他已一步踏入了筑元中“凝元顯意”的境界,距離筑元最后一步“元成入真”也不過是一線之隔。

    張衍將手中毛筆一甩,快走了幾步,拿開封門石條,拉開大門,一步跨出。

    走出兩步他才頓住腳步,訝然看了看雙手,這條封門石重達三百多斤,盡管他身強體健,但往常搬動時也頗覺費勁,但剛才只是輕輕一抬,就將封門石挪到一邊。

    他不禁恍然,之前常聽人,修道者筑元之后,“雙臂自生千斤之力,目能透重煙迷霧,耳能辨蟲行鳥語,幾近仙人”,看來這個傳是真的了?

    張衍雙手握了握拳,深深吸了一口氣,暗暗提醒,這只是大道之途第一步而已,萬萬不可得意忘形,后面還有更多的險關絕隘等著,此時歡喜未免太早。

    這時,一聲清悅鶴唳傳來,久久不絕于耳。

    張衍轉頭看去,此刻正值旭日初升,云霧開散,山間林木盡染金霞,崖下蜿蜒長河宛如白線玉帶,時不時有三兩只白羽丹頂的仙鶴自腳下棧道飛過。

    他神采奕奕站在崖邊,清冷的晨風拂過,身上雖僅只是一件道袍,卻絲毫不覺寒冷,任由衣袂在風中擺動。

    苦練了三年入門心法,上乘法訣一朝入手,一夜之間便凝氣筑元,可謂厚積薄發,水到渠成。

    他不禁思索,如果此時還是每日在巖洞中苦練,只等天道施舍,一味講究機緣,那還有今天的際遇么?

    答案顯然是不能的。

    修道之途,譬如千軍萬馬獨木橋,無可退讓,唯有前行,任他千難險阻,也要視若坦途。

    前世易經曾“終日乾乾,反復道也”,不正是君子要自強不息,不論順境逆境都要反反復復的堅持,這才能合乎陽剛正道嗎?

    可見銳意進取,砥礪奮發,正是上合天道的舉動。

    一句話,人必自助而天助之

    想到這里,他又若有所悟。

    此時,他神色一動,突然扭頭往棧道的另一頭看去。

    現在他五感敏銳,遠遠就聽到有人在急步向這邊走來。

    不多時,一個十七八歲的女子身影映入眼簾,她頭上挽著道髻,身上窄袖長衣,一副男子裝束,腰間還別著一把佩劍,一眼望去倒是英氣勃勃,只是下巴略微尖細了一點,給人不好親近的感覺。

    她一路來到張衍面前,看向他的目光里充滿了不善,問你便是張衍?

    張衍平生沒有見過這個女子,答道正是鄙人,姑娘何人?”

    “我叫趙英。”女子冷著臉,擺手道速速收拾行禮隨我下山,遲則生變。”

    張衍只覺莫名其妙,疑問道趙姑娘何意?”

    “你這……”一聽這話趙英怒從心頭起,欲破口大罵,不過看張衍器宇軒昂,氣質神采更是出眾,后面那個“賊”字便罵不出口,只狠狠瞪著他,道你還有臉問?就是你害苦了家兄”

    她心中暗罵這廝倒是生了一副好皮囊,難怪能騙得了家兄

    張衍聞言一怔,看了看這女子的容貌,依稀和趙元有幾分相似,轉念一想,登時恍然大悟,問可是趙師兄有甚不妥?”

    趙英冷哼一聲,臉上滿是怨氣。

    張衍了然,暗暗一嘆,他早就看出趙元這個人喜怒形于色,心思不定,告誡過他要慎重修行,沒想到還是出了問題。

    原來昨夜趙元對張衍的話開始倒是也聽進去了,只是道書拿在手里又忍就忍得住的?反復觀摩之后就不知不覺修行了起來,誰知這篇法訣別有關竅,他用功過急,于是出了岔子,連吐數口鮮血后昏了。

    因為這幾天蒼梧山有件大事發生,他原在泰安觀修行的妹趙英恰巧也山上,聞聽后大怒,以為張衍只是一個騙子,跑去質問閔樓為何害了兄長?

    來張衍的事閔樓也只和幾個交好的師起過,許多人并不知曉,這下子為了維護名聲,不得不站出來為張衍張目。

    這結果又引發了連鎖反應,蒼梧上山現在聚集了三觀弟子,德修觀的入門弟子胡勝余也在其中,而那個賣出“永川行水書”的卞橋正是此人的管事。

    卞橋得知這件事后,第一個反應是有人招搖撞騙,并不在意。后來閔樓一出面,他就覺得事情不簡單了,閔樓早被上師看中,遲早是德修觀入門弟子,他絕對不會信口開河。

    居然有人私下里解讀蝕文?

    他心中驚怒不已,三觀的仆役也是經常往來,雖然沒有口頭挑明,但誰也沒有撈過界,張衍幫助閔樓和趙元等人解讀蝕文的舉動在他看來那是要斷財路啊

    只不過張衍是善淵觀弟子,他并不好直接出手拿人,后來一想,趙元這件事正好給了他一個借口,便假惺惺上門探望一番,讓趙元寬心,他定要為德修觀討個公道。

    趙元不久醒來,得知這件事后大驚,將趙英喊劈頭蓋臉大罵了一頓,讓她立即與張衍道歉,并讓她安排張衍下山避避風頭。

    趙英哪里肯道歉?心中還認定張衍是個騙子,又不敢違背趙元的話,只想著把張衍趕下山去就算了事。

    趙英又與張衍不情不愿了幾句,雖然言語中遮遮掩掩,張衍還是大致明白了前因后果。

    這件事一發生,看來已經提前引起了某些人的注意,這倒是比預想之中還要來的快,趙元能連夜派出人來告知,沒有畏危避難,明此人倒是值得深交的。

    張衍神色淡定,道你告訴趙兄,此事我已知曉,多謝他及時告知,請他不必憂心,我自有安排。”

    趙英打心眼里是不愿意為張衍忙活的,現在見他不肯下山,那么她更樂的如此,也不算違了兄長的囑托,心下更是暗道不知死活的賊不卞橋的厲害,等那惡奴一到,到時候有你的好戲看”

    ……

    ……

    是由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巩义市| 化隆| 会泽县| 博客| 沙田区| 南丹县| 霍林郭勒市| 乐清市| 柞水县| 宁阳县| 芜湖市| 出国| 宜阳县| 出国| 鄄城县| 弥渡县| 北流市| 北辰区| 桑植县| 闻喜县| 新巴尔虎右旗| 甘肃省| 都安| 青州市| 临泽县| 本溪| 定州市| 霍州市| 衡阳县| 武宣县| 耒阳市| 晋宁县| 柯坪县| 永登县| 昭平县| 石台县| 如东县| 黔南| 清新县| 丰镇市| 吉木萨尔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