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衍原本打算,是將這一處渾域融入布須天之內(nèi),盡可能消除自己主馭此間的漏洞。
只是到此之后,看到溟空渾域卻是連通其余三域,卻是暫且擱置了這個打算。
因為一旦如此做了,溟空渾域就將徹底與其余渾域隔絕,再不會有所連通了。
休說外間有那一位存在,就算現(xiàn)在他還能出得布須天,想在茫茫虛寂之中再度找到這幾處,也不是什么容易之事。
不過既然每一座渾域背后都是牽連有一處造化之地,那么就說明此間至少能有玄石生誕出來,而更進(jìn)一步,甚至有成就煉神之可能。
從羅湛道尊所知來看,玄澈道人方成煉神未久,只這般看來,其能有所成就,應(yīng)是借助背后造化之地,當(dāng)然,前提是此人沒有遇到了什么額外機(jī)緣。
余下那兩方界域,假設(shè)與這方造化之地相差不大,那么從道理上說,也有出得煉神的可能。
不過通常來說,一方造化精蘊(yùn)所在,也至多出得一個煉神,且成就此事,全看機(jī)緣造化,要不然這兩處也不會至今無有動靜了。
他心念一轉(zhuǎn),決定先去往其中一處所在作以察看。
不過渾域本是游離在造化之地外,唯有等待兩界相接才能去到那里。
他心下推算一下,四域之地與下界相接似有一定順序,清沉先至,而后溟滄,再是浮漓及濟(jì)源,在過一段時間后,又會逐漸相離。
清沉派那處就是玄澈道人所居之地,在理順渾域之事前他不準(zhǔn)備主動與其照面,所以率先排除。
下來只有浮漓、濟(jì)源兩處。
而浮漓派門戶開啟就在一日之后。
其實以他法力,完全可以在兩界未曾完全相接之前直接撞入進(jìn)去,可想及虛寂之中的那一雙眼睛,覺得還是盡量收斂動作為上,要是不小心引動那位存在注意,那就不好了。
在等待有一日后,兩界如他推算一般挨近相接,他當(dāng)即分出一縷意識,往那方天地投去。
一入至其中,他立刻起意掃視四周。
此處雖稱得上是浮漓派下界,可卻是諸派林立,浮漓派在此雖也稱得上是大派,但卻并非占據(jù)主導(dǎo)地位。
這里原因是自從渺玉成就真陽之后,為了避免上諭之中所提到的離空之劫,于是傳諭,下界凡是修至洞天之境的修士,立刻用符詔到渾域中來,而不得在下界多做停留。
這等事在九洲是做不成的,九洲天地關(guān)門格外堅牢,除非修到凡蛻之境,不然休想出去天外半步。
其實渾域本是寄住在造化之地上,造化之地若是被離空之劫所波及,那么浮漓渾域同樣也是跑不了,不過浮漓派仍是有退路的,因為四大渾域相通,所以其等大可以去到其他渾域躲避。
這般看來,渺玉、羅湛兩人應(yīng)該早就開始打溟滄一脈的主意了。
張衍在轉(zhuǎn)了一圈下來后,就把意識沉浸入這方天地深處,確認(rèn)這地界的確一方造化精蘊(yùn)所在,只是如先前所知的一般,此處遠(yuǎn)遠(yuǎn)比不上布須天,或許羅湛、渺玉也察覺到了這一點,所以才動起了占據(jù)同脈地界的心思。
他收斂氣機(jī),往現(xiàn)世之外看去,發(fā)現(xiàn)那里正有一股威壓正籠罩其上,卻是不難辨認(rèn)出來,這正是那一位存在的法力余波所致,盡管這位現(xiàn)在還未曾把這處定為目標(biāo),可這里終究沒有主馭之人,一旦那位存在把意識投注過來,立刻可將此奪了過去,成為增添其實力的籌碼。
只是這里短時內(nèi)是出不得煉神修士的,所以不可能有主馭之人,若是如此,為了避免此事,那就只能由他自己來代而為之了,
可要是全憑他自身之力,恐還有不少難處,好在現(xiàn)在有布須天偉力為后盾,要做得此事倒也不難。
他忖道:“倒是需得與三派之人談上一談了。”
洵岳、羅湛、渺玉三名道尊穿界渡空,在路上行有多日,才是到了溟空渾域之中。
在溟滄一脈山門之前俯身告罪,為示誠心,羅湛、渺玉二人還把百脈諸派掌門請來做了一個見證,不管是否心中如此想,至少姿態(tài)做足了。
彼此同脈,不好不給情面,終究此事溟滄派也無一人受得損害,元中子當(dāng)場言稱此事揭過,以后不再追究,門下弟子以后出去,也不許再提及此事,否則以不敬尊長論處,并且還將濟(jì)源派那一枚印信還了回去。
羅湛、渺玉以為玄澈消失后,連那印信被一并帶走了,可沒想到此物最后卻是落入了溟滄手中。
不過細(xì)想下來,他們發(fā)現(xiàn)這對自己來說反是好事,因為玄澈道人若是再來,也不會來找他們了,只會直接找持有印信的溟滄派了,至少用不著再卷入煉神太上的爭斗之中了。
請罪過后,三人準(zhǔn)備就此告退,這時卻來了一名道童,言道:“三位道尊,太上有請。”
洵岳道人言道:“既然太上相邀,我等當(dāng)去拜謁。”
洵岳三人隨那道童來至一處殿宇之中,見張衍端坐蒲團(tuán),身后玄氣騰空,到了天穹之上,還有煌煌五色氣光,遮天蔽地,其明明坐在這里,可給人無處不在之感,
洵岳道人功行在三人之中最高,跟隨太冥祖師修道的時日也是最久,見識也是在另外兩位之上,明白修士到了這一步,已不是任何天地可以拘束的了,隨時可以抽身離去,不提對方身份,只這一身功行便就值得敬畏。
他當(dāng)即一禮,道:“太上有禮。”
羅湛、渺玉二人也是俯身一禮。
張衍卻是站起還了一禮,道:“幾位有禮了,”他擺開袍袖,作勢一請,“還請坐下言說吧。”
洵岳道人本就與溟滄一方和睦,當(dāng)?shù)盟欢Y,至于羅湛、渺玉這兩位,原來雖有齟齬,可現(xiàn)在雙方既已是和解了,那就再不必再以此前目光視之了,畢竟這兩位也是太冥祖師親傳弟子,當(dāng)給予一定臉面。
三人對視一眼,各是坐了下來。
張衍一擺袖,亦是坐了下來,道:“貧道方才已是看過,各位所居渾域之后都有一處造化之地,此地牽扯甚大,不可放任不顧。”
羅湛道尊接言道:“太上若是有用,盡管取去,按照祖師上諭所言,本當(dāng)有一位太上助我等避過離空之劫。”
渺玉道尊也道:“正是,太上修為遠(yuǎn)勝玄澈,想來做此事更是合適。”
張衍笑道:“非是我有用,我也不是要占據(jù)你等所在,而是此界存在,既能用以佑護(hù),卻亦有可能把那災(zāi)劫引來。”
洵岳道人問道:“太上所言,當(dāng)是指那離空之劫了,可是此地既能庇佑我輩,卻又為何會引來災(zāi)劫?”
張衍道:“這造化之地若需庇佑生靈,則當(dāng)需有一煉神修士坐鎮(zhèn),不然就是一無主之地,離空之劫乃是有一位威能莫測的存在所引動,其若是發(fā)現(xiàn)這幾處,那么隨時可以過來侵占,非但不能為我所用,反是徒然給其增添力量。”
渺玉道人聽到這里,一抬頭,拱手言道:“太上恕我斗膽問上一句,既然如太上所言這般,那玄澈太上所為,豈不是正路么?”
張衍淡笑一下,道:“若當(dāng)真能做到渾一四域造化之所,倒也的確算得上是好事,可惜的是,以我觀之,這位玄澈雖有此心,卻無此能。”
這四處造化精蘊(yùn)之中,布須天最是難以主馭,他能做到這一點,也是因為自身成就所用玄石本來就是從此間孕育出來的,而且本來身處現(xiàn)世就與布須天相連,雙方可謂契合無比。
玄澈道人乃是另一世之人,想要做到不是沒可能,但是付出將比他更多,更別說渾一造化之地了,恐怕還不等到其成功,那一位侵滅諸有的存在就已然殺來了。
當(dāng)然,若是玄澈道人背后非是一人,還有其他同輩相助,那么各人分鎮(zhèn)一處,倒是有一定機(jī)會做成此事,其實他以為,以其目的來看,這個可能反而是最大的。
因為這里涉及太多煉神偉力,對于下境之人而言無法說得太過詳細(xì),所以他只是對三人大致解釋了一下,還順便說了自己猜測。
洵岳等人聽到了這些,頓時意識到了問題的嚴(yán)重,離空之劫且不去說,要是玄澈背后還有其他人,那絕然不可能是祖師門下,四域以往再是如何相爭,也是同脈同傳,要是有外人摻和進(jìn)來,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他起身鄭重一禮,言道:“我等無力對抗上境大能,若真是如此,那便一切拜托太上了。”
玄澈道人站在法壇之前,神情沉沉。
本來上下兩界未曾相通之前,羅湛道人便就與之有所聯(lián)系,然而現(xiàn)在無論他怎么呼喚,都不見有任何回應(yīng)。
要么就是其不在宗門之內(nèi),要么就是不愿或不敢回應(yīng)。
現(xiàn)在他急于弄清楚那渾域之內(nèi)到底發(fā)生何事,他不是張衍那等主馭了布須天之人,正身無法往來,只能繼續(xù)派遣分身前往查探。
不過只要他分身入得界域,小心觀望一下,就能知悉一切,除非那消殺意識化身的對手一直等在那里,
要是這樣,就說明這處渾域很可能已被人先行占據(jù)了,那就是最為麻煩的一種情況。
他把意識一引,霎時一道化身走了出來,穿過兩界之門,再度往清沉渾域而來。
…………
…………
【精彩東方文學(xué)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