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隱龍驚唐 第七十一章 童謠

作者/八無和尚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直到行軍至距離李承乾車駕十步外,李沐及護衛(wèi)營將士齊刷刷地單膝下跪,才讓戒備的禁軍將士松了一口氣,暗中抹了把汗,慶幸沒出什么事,實際上禁軍將士已經(jīng)心寒,這真要出事,出迎的三千禁軍哪是這群虎狼的對手?

    不過現(xiàn)在想想也是,李沐和他的護衛(wèi)營怎會在這種時候有不規(guī)的舉動?

    說來好笑,相比于如臨大敵的禁軍將士,遠處圍觀的百姓們都無畏懼之意,他們歡呼雀躍著,慶賀著大唐的又一個勝利,在百姓心中,只要是勝利,他們就能安居樂業(yè),不用擔心朝廷因兵敗而增加他們的稅,自己的孩子、丈夫就不用再被征募上戰(zhàn)場。

    更重要的是勝利讓百姓們有了尊嚴,哪怕這份榮耀實際上并不真正屬于他們,自古百姓就不是榮耀的主人,可就算如此,也不影響著百姓的自娛自樂,因為他們認為自己有著一個共同的名字唐人。

    李沐護衛(wèi)營強悍的出現(xiàn),讓百姓們心中那份自尊心上漲到了極點。

    他們用盡全身的力量歡呼著。

    “臣長安縣子、交通監(jiān)司監(jiān)、宣撫使李沐率護衛(wèi)營回京,特向皇上交令。”按規(guī)矩李沐跪的是李世民,李承乾只是代李世民出迎。

    所以李承乾受禮之后,下了車駕,上前幾步回道:“長安縣子、交通監(jiān)司監(jiān)、宣撫使李沐及麾下護衛(wèi)營擊破黨項逆賊、擒獲敵酋拓跋赤辭,功在社稷,皇上有旨,交割俘虜之后,李沐立即進宮面圣,不得拖延。另護衛(wèi)營將士暫回李家莊整修,待朝廷論功行賞。”

    “臣等遵旨。”

    這時李沐方才起身,與李承乾重新見禮。

    “臣拜見太子殿下。”

    “沐弟太見外了,路上辛苦,不必多禮。”李承乾很謙遜,直接上前扶住李沐。

    李沐此時抬頭看向李承乾,只見李承乾額角上汗水淋漓,眼神中還有一絲殘留的驚懼。

    原來你丫也不是不怕,李沐心中暗笑腹誹,惡作劇地想道,估計李承乾腿腳不便,跑不起來才勉強站著,也好表現(xiàn)出勇者無懼的姿態(tài)吧。

    “敵酋拓跋赤辭就在后面,請?zhí)拥钕屡扇私桓睿歼@就進宮面圣。”李沐急著回莊子,不愿與李承乾多費口舌,浪費時間。

    李承乾僵笑道:“沐弟說得是,本來今日我還想設(shè)宴款待沐弟,既然父皇有旨,那就不留你了,待過幾日,我再派人上門相邀。”

    李沐拱手道:“多謝太子殿下盛情,沐屆時定會前往拜訪。”

    交割之后,李沐讓李沂帶護衛(wèi)營回莊,自己只身去了皇宮。

    李沐及護衛(wèi)營的離去,沒有降低著圍觀百姓的狂喜心情。

    特別是與護衛(wèi)營有著千絲萬縷關(guān)系之人,他們載歌載舞著,在他們看來,護衛(wèi)營的榮耀就是他們的榮耀,頗有著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的自覺。

    有好事之人還編出了童謠,

    “昔日姑臧郎,今時魯縣男。

    朝堂罵韓相,無罪反升候。

    一戰(zhàn)吐谷渾,次屠黨項奴。

    麾下護衛(wèi)營,個個英雄郎。

    。”

    李沐一進承慶殿,就見李世民、房玄齡、長孫無忌還有李道宗四人笑嘻嘻地望著自己。

    “兒臣叩見皇上。”

    “起來吧。好你個李沐,又立新功,朕沒看錯你,哈哈。”李世民待李沐施禮后,笑著夸贊道,“來,賜坐,好好與朕說說是怎么擊敗黨項人的?”

    于是李沐將此戰(zhàn)的前因后果詳細地敘述了一遍,當然略去了從常玉處得知吐蕃進軍黨項的消息。

    李世民四人聽得如癡如醉,大有以身相代的意思。

    “皇上,此戰(zhàn)之后,黨項已不足為敵,但吐蕃對黨項虎視眈眈,朝廷不可不備。”

    李世民聞言點頭道:“朕知道了,只是眼下還不是與吐蕃開戰(zhàn)的時機,且待來日吧。對了,你在奏折中建議在無名峽谷建造城池之事,朕與諸位大臣商議之后覺得可行,只是依照原先的造城法太費時間,想用你的水泥建造,對此你有何建議。”

    李沐想了想道:“水泥用于建造城墻,其主要還是在于使用大量鋼鐵做筋,此時兒臣莊子里鋼鐵產(chǎn)量估計已夠建造一座小型囤兵軍寨,可以一試。”

    李世民大喜,道:“好,那此事就這么定了,回去之后寫個折子呈上來。”

    “兒臣遵旨。”李沐想起答應李道彥的事,便趁機道:“兒臣另有一事稟告。”

    “講。”

    李沐便將與李道彥的談話和懷疑大致復述了一遍,然后總結(jié)道:“皇上,李道彥所說,雖然沒有證據(jù),但兒臣判斷吐谷渾與黨項私下勾結(jié)之事寧可信其有。另外李道彥雖然有罪,但對皇上對朝廷的忠心還是可以肯定的,兒臣以為吐谷渾剛降,駐守伏俟城的李大亮都督身邊也缺幫手,李道彥畢竟是久經(jīng)沙場的戰(zhàn)將,不如讓他流放去伏俟城戴罪立功。不知道皇上意下如何?”

    李世民聞聽心中甚慰,深感李沐就是他的心腹,自己早就有意赦免李道彥,只是為眾臣所迫,無法為之周旋,如今李沐的建議正中下懷。

    李世民板著臉,看向房玄齡等人,問道:“諸卿以為如何?”

    房玄齡等人在李世民身邊這么久了,粘上毛比猴都精,哪會領(lǐng)會不到李世民的意思?

    “臣等附議。”

    李世民道:“那就如李沐所奏,將李道彥流放伏俟城戴罪立功。”

    “至于李道彥所言,黨項與吐谷渾勾結(jié)之事,朕以為如今吐谷渾已平,李沐又克黨項,就不必再費心追究了。”

    李沐聽懂了李世民的言外之意,如今吐谷渾、黨項已經(jīng)不足為慮,而李道彥也已經(jīng)伏罪,加上西邊吐蕃環(huán)視在側(cè),需要吐谷渾和黨項做為與吐蕃的緩沖之地,就算查明真有此事,恐怕也無法追究。

    果然,長孫無忌和房玄齡都沒有出言反對,而是一致贊同李世民的意見。

    如此政事,自然不是李沐區(qū)區(qū)一個縣子能插嘴的,就算能插嘴,李沐也不樂意,沒有任何好處的事情,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李世民見眾人并無異議,于是道:“接下來再議議敵酋拓跋赤辭如何處置,諸卿都說說吧。”

    李道宗出列道:“拓跋赤辭陽奉陰違,屠殺我數(shù)萬大軍,其罪不可恕,臣以為當斬。”

    長孫無忌道:“斬是容易,可拓跋赤辭一死,黨項各部落紛亂遂起,如何抵擋吐蕃的進襲?”

    李道宗爭辯道:“朝廷再另選一人進行冊封便是。”

    長孫無忌毫不相讓,道:“另選一人?李尚書可有人選?又如何保證新選之人能服眾?”

    李世民見二人有爭吵起來的苗頭,連忙開口對房玄齡道:“玄齡可有良策?”

    房玄齡原本不想說話,這時見李世民垂詢,倒也不敢藏拙,說道:“臣以為輔機與承范所言皆有道理,拓跋赤辭屠我軍民,與國威而言,不殺不足以平民憤,可與國家利益而言,卻是殺不得。”

    長孫無忌二人受不了房玄齡和稀泥,皆準備出言反駁。

    李世民追問道:“那依玄齡之見,殺還是不殺?”

    房玄齡思忖道:“臣以為還是訓誡一番,使其服罪,然后放他歸去,令其為大唐抵擋吐蕃東進。”

    房玄齡的話引起所有的不滿,不但李世民使勁搖頭,就連不同意斬殺的長孫無忌也不同意。

    長孫無忌皺眉問道:“玄齡此諫,老夫不敢茍同。如此輕易放其歸去,朝廷顏面何在?”

    李道宗更是憤怒,他責備道:“中書令所言,實是羞辱我大唐軍威,皇上,切不可采納。”

    李世民看著房玄齡道:“朕明白愛卿所言,也是為了朝廷,可承范所言也在理,放拓跋赤辭回去確實不妥。”

    房玄齡嘆道:“臣知道所言欠妥,可皇上與諸公細想,如果殺了拓跋赤辭泄憤,那黨項必亂,黨項一旦生亂,大唐邊境必被波及,更重要的是,如果吐蕃趁此東進,一部分黨項部落懼怕吐蕃兵勢,就會俯身投靠,如此一來,吐蕃東進之勢就會勢如破竹,不可阻擋啊。”

    此言一出,殿中一片沉寂。

    長孫無忌和李道宗也在深思,這確實是個難題,不是大唐懼怕吐蕃,而是大唐還沒有做好與吐蕃一戰(zhàn)的準備。

    單純從兩國國力上來比較,大唐與吐蕃就象是一個穿鞋的一個光腳的。

    以國力,大唐足以輾壓吐蕃,可問題是,從來都是光腳不怕穿鞋的。

    大唐承平二十余年,可以說是國泰民安,那就擔心戰(zhàn)爭會打碎這種安逸。

    李世民見眾人都不說話,一時也思索不出良策,這眼角的余光里正好蹩到那個正在悄悄打哈欠的混小子,氣便不打一處來。

    “李沐,你倒是說說,拓跋赤辭該如何處置?”

    李沐猝不及防,他正無聊地打算告退,卻被李世民突然襲擊。

    “這。”李沐臉上露出一絲為難。

    “有話直說,朕不追究你妄言之罪。”

    有李世民的這話保底,李沐膽子就放開了。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wǎng)絡(luò)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丰市| 南郑县| 双流县| 洛阳市| 桐乡市| 金门县| 米易县| 南川市| 迁西县| 娄烦县| 太康县| 库尔勒市| 刚察县| 屏山县| 上栗县| 同江市| 望都县| 育儿| 达日县| 禹城市| 宾川县| 昌江| 宣武区| 嘉义市| 罗平县| 县级市| 肥城市| 龙州县| 厦门市| 团风县| 历史| 呼图壁县| 嘉定区| 望都县| 新和县| 唐海县| 灯塔市| 永善县| 巴塘县| 南木林县| 高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