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書友們節(jié)日快樂!
ps:感謝書友“1n”、“小巷近暮靄、枯萎誰的年華”、“東哥”投的月票,今晚為他們加更一章。
李沐向眾人揮揮手道:“英國公、衛(wèi)國公、蘇將軍、李沂四人留下,余者皆回吧。”
李師偷偷看了一眼李靖。
祖孫倆在此事上意見的不統(tǒng)一,讓李師有些膽顫。
可李靖低頭垂目,如入定的老僧一般。
這讓李師有了些底氣。
李師倒不是天生反骨,非要將李世民拉下皇帝的寶座。
只是李師從被祖父送到李沐麾下之日起,就成了李沐的幕僚。
李沐未來能走多遠(yuǎn),就代表著他能到何種高度。
更重要的是李師年輕,見識了神機(jī)衛(wèi)的強(qiáng)大、江南的富饒和李沐治下政令之清明。
朝堂中那些暮氣沉沉的老臣和私底下的齷齪,讓李師心中唯一的一層顧忌也消失了。
李靖的沉默讓李師鼓起勇氣。
“殿下,以臣之見,如今殿下應(yīng)該靜觀其變,如果長孫無忌兵變成功,陛下不幸駕崩,殿下正好以為陛下復(fù)仇的名義,攻入長安,由此一舉蕩平城中奸倿與宵重建朗朗乾坤。”
盼著天子被害,而興復(fù)仇之師,這話太叛逆,有違眾人的認(rèn)知。
在場的人都被李師的話驚呆了。
就算大家心中都明白李沐所圖,可如此公然赤果果的“叛逆”之言,還是第一次當(dāng)眾說出。
李師的話,如同一把匕,割開了這層薄如嬋翼的遮羞布。
將真正的圖謀顯露在眾人的目光下。
我們,就是為了推翻皇帝,造反而來。
眾人面面相覷,目光從震驚、慌亂、躲閃漸漸變成平靜和坦然。
甚至嘴角慢慢顯露出一絲笑意來。
李沐平靜地看著眾人情緒的變化。
這些人中,唯一例外的便是李靖。
他一直沉默著,臉色如古井無波。
連李沐都猜不透李靖心里究竟在想什么?
李沐只能等,李靖的影響力太大了,如果他登高一呼。
足以影響到城內(nèi)三成以上的禁軍。
李靖仿佛感受到李沐熾熱的目光。
他慢慢抬起頭來。
“殿下,臣有一言不知當(dāng)講不講?”
“衛(wèi)國公但說無妨。”
“臣受太上皇遺旨輔佐殿下,如今殿下大軍兵臨城下,臣本應(yīng)諫言殿下靜觀其變,這無疑是眼下最好的辦法,殿下可輕松地得到大唐天下。可臣心中有結(jié),不吐不快。殿下身為宗親,若用此等方式得到天下,必會被天下詬病。況且,長孫無忌若掌控了長安城,想必定會下令滿城禁軍拼死抵抗殿下大軍,臣可以想象,到時的戰(zhàn)斗會何等激烈。城中百姓和軍隊皆是我大唐軍民,可與殿下為敵,也可為殿下所用啊。”
李沐平靜地看著李靖,沒有說話。
他在等著李靖繼續(xù)往下說。
李靖指著李師道:“師兒所說沒錯,可他年紀(jì)尚只懂勝敗,卻不知天下人心。臣知殿下所圖甚大,絕非僅僅是太極殿中那椅。故臣懇請殿下,若陛下傳旨,殿下當(dāng)興師勤王,如此雖會讓殿下奪取皇位之路有曲折,卻能讓殿下仁義之名,傳揚(yáng)天下。”
李靖的話說完,帳中一片寂靜。
所有的眼睛都看向李沐。
李沐此時很為難,真的為難。
李師說得沒錯,如果長孫無忌真弒君,那自己到時以為天子復(fù)仇的大義率軍攻入長安。
必能得到天下的認(rèn)可,登基之路一片坦途。
甚至連那些忠誠于李世民的大臣們,都會從此依附李沐。
可李靖說得也沒錯,為了一己私欲,坐視天子被害,這必將成為李沐此生最大的污點。
更重要的是,李靖所說,長孫無忌一旦掌控長安城,必會拼死與自己一戰(zhàn)。
長孫無忌的心性,李沐太了解了。
他明知李沐進(jìn)城,長孫氏便再無活路。
自然想與李沐拼個你死我活,哪怕是同歸于盡,也在所不惜。
如此一來,城內(nèi)數(shù)十萬將士何辜?
城外三十萬大軍又將遭受多少傷亡?
破城容易,占城難。
攻入城后,城內(nèi)大軍如果與李沐打游擊,就算最后李沐勝了,遭受的傷亡也是不可估量的。
西天取經(jīng)過了八十難,就差這最后一哆嗦了。
若真打爛長安這個大唐都,李沐于心不忍。
兩害相權(quán)取其輕。
李沐左思右想之后,艱難地開口道:“李帥所說,乃老成謀國之言。罷了,孤等三日,若陛下傳來旨意,孤便依李帥所言,起兵勤王。”
李靖聽了長吁一口氣,三日足夠了,若三日李世民還沒有旨意傳來,恐怕十有**被害了。
“殿下英明。”眾人皆長揖稱頌。
。
有道是口說無憑,立字為據(jù)。
白紙黑字才能服眾。
那邊李沐等著李世民的旨意,這邊李世民和房玄齡、李道宗也愁煞了如何將旨意送出去。
已經(jīng)被困承慶殿兩天了,明日便是禪位大典。
錯過了今晚,怕是覆水難收了。
因為明日李治登基之后,長孫無忌將以輔政身份,徹底控制朝政。
李世民做為太上皇,將移居大安宮。
很顯然,李世民會被長孫無忌圈禁起來,隔離在皇城之外。
雖然眼下長孫無忌沒有限制李世民在承慶殿的行動。
但三千叛軍將承慶殿圍得是嚴(yán)嚴(yán)實實。
不僅如此,長孫無忌還派人幾個宮女,以服侍李世民的名義,待在承慶殿門口。
君臣幾人的一舉一動皆在長孫無忌的監(jiān)控之下。
房玄齡、李道宗連出皇宮都不可能,莫說是傳出旨意了。
饒是象房玄齡這種善謀者,也想不出什么辦法能將旨意傳出宮去。
唯一行動自由的只有李治。
他是長孫無忌未來依仗的對象,所以,對李治,長孫無忌開一面。
但也僅僅是允許去東宮,而東宮也在皇城之內(nèi)。
自由活動的范圍就在東宮與承慶殿,兩點一線。
就在君臣竭盡枯思之能事時,李道宗回憶起之前去嗣王府傳信,常綠云以信鴿的方式向城外李沐稟報。
可如何去嗣王府呢?
殿中三人皆無法離開承慶殿,只能委托李治。
李治自然是肯的,這個時候的他最希望做的,就是替李世民辦事,哪怕要用性命為代價,也在所不惜,他想以此來向父親證明,自己是忠孝之人。
【精彩東方文學(xué)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