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匠心 682 山中有堅石

作者/沙包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接下來的路,朱甘棠向許問詢問了一下逢春城現在的情況。

    他來得匆忙,只知道一個大概,并不了解詳情。

    許問當然是知無不言,有些問題,尤其是修路方面的,他還想詢問一下朱甘棠的意見。

    當初他可不僅僅只是憑著一個概念就參與了主官競選,對于當前大周整體的道路狀況和技術水平是有一個全面的了解的。

    于是兩人下車之后,之間的氛圍完全不同,閻箕第一時間留意到了,挑了挑眉毛,說:“你倆關系不錯啊。”

    “我已經拜朱老師為師了,要向他學習書畫。”許問如實以告。

    “哦?忙得過來?”閻箕問。

    “盡力而為。”許問的話很含蓄,但態度非常認真。

    “不錯,朱大人當代大家,書法自成一派,畫技不遜吳可銘,格局廣闊,堪為良師。”閻箕目光柔和,微笑了起來。

    “老閻,這可真不像你,夸得我臉都要紅了。”朱甘棠跟閻箕也很熟,在旁邊笑著。

    “人就是怪,不夸要說,夸也要說。”閻箕語氣嗔怪,聲音里卻是帶著笑的。

    按理說這時代不可隨意拜師,一定要告知前一個師父,但這時誰都沒有提連天青,顯然大家都知道連天青是個什么樣的人。

    意識到這一點,許問突然莫明地感到了一些驕傲。

    他們這次到天云山是來考察花崗巖開采與運輸情況的,粗略說起來,這涉及到兩方面的工作,一項是開采,一項是運輸。

    前期他們已經派了專業人士過來勘探天云山花崗巖的儲藏情況,那人已經被通知了他們什么時間會到,他們剛到,就見到了對方。

    這人名叫伍留,外號五六,是江南人,擅長地質勘測。

    這是這時代非常少見的工種,據說五六全是自學自研,僅靠著前人的筆記和自己的苦工做到現在這種程度。

    內物曾經想請他進來做個供奉,被他婉拒了,說自己更喜歡在野地里跑,不擅長在朝廷任職。

    但這次,內物跟他說了逢春城新建城的事情,再次邀請,他卻欣然前來,幾乎沒有多做考慮。

    五六\/四十多歲,外形有著典型的江南人特征,相貌清秀,身材纖細,因為長年在野地里跑,不可避免地膚色黝黑,臉布滿了風霜的痕跡。

    “是現在去看還是過會兒?”

    相互介紹了一下,五六對于許問的年輕明顯有些驚訝,但沒有多問,直截了當地進入了正題。

    “現在就去吧。”許問回答得也很果斷。

    “那走。”五六說。

    一群人也都沒有意見,跟著五六一起山。

    天云山非常陡峭,石居這一段尤其如此,當初許問跟許三他們完成任務,費了很多的力氣才到達石居。

    當時他們完全想象不到石居是怎么建成、材料是怎么運山的,后來發現后山的機關才算了解了一些。

    五六帶他們走的則是另一條路,跟他們當初山時候的不一樣,也不是后山那條。

    他一邊走一邊說:“你們說的那個地方我去看過了,挺奇妙,了不起。但我估算了一下,運載量有限。建座石居還可以,建個城肯定不行。這是我琢磨著找的另一條路,你們看看。”

    現在已是二月中旬,早春時節,天云山已不是他們次來時的模樣。

    許多山石間萌生了新綠,有的還開出了不同顏色的草花,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

    剛剛山,只覺心曠神怡。

    但走了沒一會兒,就明顯感覺到不對了。

    綠意迅速由濃變淡,取而代之的是灰色的巖石,他們常常要攀石附壁,非常艱難地才能去。

    第一個開始喘氣的是倪天養。在遇到許問之前,他是貨真價實的深度宅男,認識之后活動量稍微大了一點,但也僅止是活動,完全沒有系統的鍛煉,更沒有長年勞作,體力是真的不行。

    他氣喘吁吁地問道:“這,這種地方能,能修路?能運,運石頭?”

    祝石頭默不吭聲,伸手扶住了他。

    “怎么不能?把這里燒了就行了。”五六看著有點文氣,走起山路來卻非常輕松。他拿著一根長[煙雨紅塵 ]竿走在最前面,一邊說,一邊用竿子點點,圈了一大塊石壁出來。

    “這下都可以修路,這里燒了石頭,就能把下都連起來。”他一邊指點一邊說,凝視山壁的樣子就像已經看見了未來的道路。

    “關鍵是,這里,這里,這里,全是花崗石石脈,就地取材,就地運輸,豈不方便?”

    “看不出來啊?哪里有花崗石?”倪天養趁著說話的功夫喘了口氣,順著五六的指示東張西望。

    “我畫個圖給你。”五六脾氣溫和,再加這本來也是他帶許問他們來看的目的,聽見倪天養的話,他認真地點了點頭,說道。

    “這怎么畫……”這時候他們正不接天、下不著地地往爬,整個身體全靠兩只手和腳下的一點地撐著。

    這種環境,五六怎么畫圖?

    五六一只手抓著巖壁,另一只手從腰畔抽出鑿子,單手操作,當當當在山壁鑿出洞,釘釘子,扣皮帶。然后用皮帶捆住身體,把自己固定在了山壁。

    整套流程他全是一只手完成的,熟練而流暢,顯然是做慣了的。

    然后他騰出手,從背囊里拿出釘在薄木板的紙和筆,刷刷刷畫了起來。

    許問正在他右手邊,偏頭就可以看見。

    五六畫出來的有點類似于一種版畫,線條清晰,沒有明暗,有少量透視,重點是山石的走向與山峰之間的關系。

    他很快就畫好了,拿給他們看:“看見沒有,這一片都是花崗石。”

    “這是石頭?怎么看起來像是……”倪天養驚訝地說。

    “像水流?這就對了。”五六說,“石頭跟人一樣,是一片片長在一起的。挖出了一塊花崗石,就表示周圍有一片花崗石。只要找到這個走向,就可以琢磨出來往哪里采了。”

    “就是要找到石頭窩?”祝石頭突然問。

    “對!”五六樂了。

    許問有些驚訝。

    來之前,他專門研究過古代地質學的發展。

    跟其他學科一樣,古代的地質學也全部都是由經驗構成的,還充滿了風水和巫術等蒙昧的色彩。

    畢竟古代礦物最大的作用之一,就是煉丹。

    尋找礦物的方式也是如此,主要靠經驗和觀察力。

    礦物常常伴生有特殊的植物,有特殊的地貌,早在《管子》里就有寫到:“有赭者,其下有鐵。……有丹沙者,其下有鉒金。有慈石者,其下有銅、金。”

    在《酉陽雜俎》里也有寫到:“山有薤,下有金。山有薑,下有銅、錫。山有寶石,木旁枝皆下垂。”

    礦物中的成分會對地表與植物的生態造成影響,這是植物找礦的理論依據,中國人對此觀察并發現得非常早,但也僅止步于此,并沒有發展出更完整系統的理論。

    但五六卻發現了礦脈,這代表他在一定程度發現并理解了它們的生成與存在方式,這無疑是巨大的一步,在這方面,他已經領先于這個時代了。

    民間自有能人……許問在心里感慨,聽見倪天養問道:“燒石頭是什么意思?石頭也能燒嗎?”

    “當然。在石頭鑿洞,填入木炭,能把它燒軟燒裂,敲碎移走。開采石脈,也要這種手段。不過花崗石太硬了,開洞燒石都有點麻煩,得于想想辦法。”五六耐心解釋。

    這確實是古代開山取石的常用手段,許問也是知道的。

    在現代,則采用了更方便、更具革命性的手段……

    他抬頭,看向連綿不絕的山峰,想象著其中堅石,有些猶豫。

    他沒有留意到,他不遠處的閻箕,也與他看著同樣的方向,同樣的有些猶豫。

    \u000e\u000e\u000e\u000e\u000e\u000e\u000e\u000e\u000e\u000e\u000e\u000e\u000e\u000e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都安| 易门县| 延吉市| 华蓥市| 稻城县| 湘潭县| 汾西县| 蒙自县| 当涂县| 沽源县| 印江| 勃利县| 高陵县| 缙云县| 景泰县| 永定县| 平罗县| 瓦房店市| 长武县| 繁峙县| 大连市| 开封市| 黄平县| 府谷县| 当涂县| 原阳县| 定远县| 安庆市| 彭泽县| 社旗县| 焦作市| 焦作市| 奉化市| 北安市| 交口县| 台湾省| 嘉黎县| 雷波县| 赣榆县| 天祝| 奇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