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問直接去了棲鳳的陶窯,有些意外地發(fā)現(xiàn)她不在這里。
這是手工窯,會有一段溫度比較穩(wěn)定的空閑時間,但這個時候……她不要在這里看著火候的嗎?
許問打量了一下四周,走到陶窯跟前,往里張望了一下。
里面燒著火,棲鳳似乎早來過,往里面加了柴。
許問手在窯面貼了貼,又觀察了一下,感覺火溫有點低,于是又添了一把柴。
觀測陶窯溫度,是每一個窯工必備的技能。
添柴的時候他發(fā)現(xiàn)備好的柴只剩下了五分之一,感覺不太夠了,得去砍一點。
他操作完,又去觀察里面的情況。
窯里很暗,火苗炙烤著窯壁,把它燒成通紅的顏色。
許問看了一會兒就準備收回目光,但視線剛剛移開就又轉了回去。
他隱約看見,陶窯的內壁似乎有一些不一樣的東西,好像有一些斑斕的色彩,并不像普通土窯那樣色調單一。
他又湊過去看,不過觀測的口子太小,里面又很暗,還被正在燒制的陶像擋住,什么也看不清。
許問正在看,突然聽見后面?zhèn)鱽砺曇簟?br />
他轉過頭,看見棲鳳正挑著擔子往這邊走,擔子全是柴,看去非常沉重。
這感覺,有點像他偷偷摸摸干什么壞事被發(fā)現(xiàn)了一樣……
許問不知道為什么突然覺得有點不好意思,他走過去接過棲鳳的擔子,一邊解釋:“剛窯溫有點高,我調了一下。還有我看見窯壁好像有一些花紋,沒看清楚,是我看錯了嗎?”
“沒有啊。是我做的。”棲鳳沒跟他客氣,很干脆地把擔子交給他,說,“我心想,泥能燒成陶,窯能不能燒?那些顏色能燒進陶里,能燒在窯嗎?”
“結果呢?可以?”許問覺得這個想法很有意思,問道。
“不告訴你。回頭你自己看了就知道了。”棲鳳笑吟吟地說。
許問回想起剛才一閃即逝的畫面,感覺棲鳳確實是成功了,就是不知道具體會是一種什么樣的景象,不覺有些期待。
三天……三天后陶像燒成,忘憂花也將盛開。
到時候,會發(fā)生什么事情?
許問一邊想,一邊把棲鳳砍回來的柴攤開曬干。
棲鳳去檢查陶窯,回來對許問說:“多謝你,要不是你,沒準這窯就燒壞了。”
“你回來得快,這一會兒也不至于,不過這窯的溫度是有點不太穩(wěn)定,得多看著點。”許問說。
“確實有這個問題,最近一段時間都是。”棲鳳皺著眉頭說,“火溫經常突然就降了,得趕緊加柴拉回來。也是因為這個,柴用得特別快。奇怪的是,又不是一直這樣,第一天一般不會。昨天一晚火溫都是好的,今天早就熄火,看來今天晚也得睡這里了。”
“那證明窯的結構或者材質有問題,穩(wěn)定性不夠。”許問說著,又問,“這個窯是誰修的,你知道里面的結構是什么樣的嗎?”
“是我奶奶傳下來的,她那個時候就有了。不過好像也不是她建的,在之前就有。”棲鳳一邊說,一邊拿起一塊石頭,在地畫了個圖,
畫的正是這圓窯的結構。
窯雖然不是她建的,但她從小到大用了很多次,對里面的結構摸得還是非常清楚的。
她很快畫給了許問看,許問認真看了一會兒,說道:“我大概知道原因了。”
“這么快?”棲鳳非常驚訝,“哪里?”
“這個位置。”許問把那里圈了出來,“這里是整個圓窯結構比較薄弱的地方,又與外界接觸。現(xiàn)在看來,這里出問題的機率最大,而且你看,它這里還有一個支撐,所以剛封窯的時候可能不會出問題,燒了一陣之后,內外發(fā)生作用……”
他講得非常詳細,也很清楚。棲鳳對這座小圓窯本來就很熟悉了,一聽就懂,恍然大悟。
“那要怎么辦?單獨把那里加固一下嗎?”她皺著眉問。
“可以這樣做,等到這窯陶器燒完之后就可以。可以這樣加固……”許問邊說邊在泥土進行修改,說出來的方法簡便易行,可執(zhí)行度非常高。
“我懂了!”棲鳳舒展開眉頭,問道,“這樣加固之后就不會再出問題了嗎?”
“嗯……”許問沒有馬回答,而是托著腮又沉吟了一下,道,“其實如果可以的話,我會建議你重建一座窯。”
“嗯?”棲鳳偏著頭問。
“這種圓窯形制已經比較落后了,升降溫都比較慢,而且窯內溫度不均勻,容易出次品。聽你說的存在的時間也比較長了,可能還會出問題。到時候未必能查出來問題出在哪里,檢修起來比較麻煩。”許問思考著說。
陶瓷自原始時期就已存在,發(fā)展時間非常長,不同的陶瓷品類數(shù)不勝數(shù),相應來說,燒成它們的窯的種類也很多,變化非常大。
技藝發(fā)展就是這樣,后面出現(xiàn)的東西通常都比前面出現(xiàn)的更先進。
但同樣在手工業(yè)的環(huán)境下,不是最先進的技術也并非就不能用了,因為它們通常還能適應另一些條件,可能使用起來比較簡便,可能可以滿足另一些需求……等等。
所以,許問思考過后,給棲鳳推薦了兩種新窯。
一種是階級窯,它顧名思義,是建在21度左右的斜坡的。由窯門、火膛、若干個窯室以及煙囪等部分組成。沿著斜坡,它的各個組成部分層層疊疊,仿佛梯級一樣,所以被叫作“階級窯”。
它容易控制溫度,產量大,還非常節(jié)省燃料,是燒制德化窯的主力。
另一種則是蛋形窯,它主要是用來燒制景德鎮(zhèn)陶瓷的。它的結構非常合理,不像階級窯那樣對地形有嚴格的要求,結構非常合理,建起來也很容易,適應性很廣。它燒成時間短,產品質量也好,非常適合棲鳳的需求。
不過它的最大優(yōu)勢,是可以同時燒制多種品類的瓷器,這一點棲鳳好像不太能用得。
而且相對來說,有光村多山,處處可見合適的梯級,階級窯嚴格的地形要求反倒變成了一種優(yōu)勢。
“這兩種窯各有各的好處,你可以考慮一下。當然,圓窯也是很經典的造型,你還是可以繼續(xù)用。就是下次用之前,要再全面檢修加固一下。”許問說道。
棲鳳左看看,右看看,拿不定主意。
最后
她還是沒想好,對許問說:“我要再想想!不過我怕我一會兒就忘了,你畫在別的地方給我存一下吧?”
“行。”許問很干脆地說。
他依照木匠的老習慣,去做了木板,用炭筆把兩套新窯的設計分別畫了出來。
他畫得很快,非常熟練。
畫完之后,棲鳳接過來用手摸了摸,擔心地問:“這樣時間長了,不會掉色嗎?”
她想了想又說:“不然這樣,你幫我用刀再刻一遍吧?牢一點,存得久一點!”
“炭筆很穩(wěn)定的,你就放在有光村里,稍微留意一下不要浸水之類的,一般不會掉色。”許問說。
但棲鳳很堅持,許問還是幫她用刻刀加固了。
刀尖在木板移動,纖維紛紛切開,有一種流暢的美感。
棲鳳托著腮在旁邊看,突然問道:“這兩種窯,也是可以燒瓷器的吧?”
“陶瓷不分家,兩種都可以燒,就是火候和時間不太一樣而已。其實你做的陶器面也可以加一層釉,原始青瓷就是這樣的。”許問頭也不抬地說。
“釉什么的,我也就是聽說過,根本不會弄。”
“釉是一種礦,需要調配,我一會給你一個方子,回頭你可以試一下。”
“我沒錢給你。”
“哈哈,一個方子而已,不用錢。我學它的時候,也是大師們免費教的,沒收我錢。”
“你怎么學的?”
許問一邊刻線,一邊給棲鳳講了逢春城,它是一種什么樣的情況,大師們是怎么無私地建設它,并且把技藝傳授出來的。
在那里,學習的其實不止是一個許問,只是他有基礎也有天賦,學得更快而已。
逢春城跟別的地方都不一樣,你想學什么都可以,都會有人教、樂于教。
他們唯一需要的,就是你要最后把學到的東西反饋出來,用來建設這座城市。
也正是因這種情況下,逢春越建越好,到現(xiàn)在幾乎成為了西漠的一個傳說。
“圣城……”棲鳳喃喃道。
“什么?”
“是我們的一個傳說。據(jù)說青諾女神將亡之際,生靈涂炭。那時會有圣城出現(xiàn),容納萬民,帶著他們走向新生。”
“那倒也不會。只是一座比較好一點的城市而已,拯救不了世界。”許問笑了一聲,接著又注意到她話里的重點,“女神將亡,生靈涂炭?這是什么意思?”
“對啊。女神也是有壽命的,她造了人,給了他們生命,但她也會死。她死的時候,這世所有人都會跟她一起去。”
棲鳳平靜地說著,好像這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一樣。
許問聽著,問道:“什么時候死?”想了一想,他又換了個奇怪的問題,“怎么死?”
“那誰知道?”棲鳳眨了眨眼睛,奇怪地看他,“只是一個傳說而已。”
“我以為你們信這個。”許問有些意外。
“當然信。女神,是生命的神,也是死亡的神。這世,哪里沒有生,又哪里沒有死呢?”棲鳳輕聲說。
許問靜靜地聽著,突然問道:“你聽說過七劫嗎?”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