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世有一位居住在杭州非常有名的財經(jīng)學家曾經(jīng)說過一句話:任何制度的革新,都不是一廂情愿的,而是多方博弈的結果。
這句話的內(nèi)在含義是,革新的制度不是某一個人憑空想象出來的,最后能夠推動下去的,一定是多方激烈對撞,最后各方勢力妥協(xié)后的結果。
趙桓也充分認識到了這句話的正確性,例如他要一刀切的廢徭役,廟堂尚未正式發(fā)文公布全國,南方士族們已經(jīng)按捺不住。
這件事若立刻執(zhí)行下去的后果便是南方失火,新軍南下滅火。
新軍戰(zhàn)斗力肯定牛逼,但是南方可是大宋的糧倉,江浙路和荊湖路都是大宋稅收最高的兩個地方,一旦王軍與這兩個地方開戰(zhàn),蜀地的士族們保不準也會伺機而動。
這些地方離京師相對遙遠,不好控制,僅憑新軍戰(zhàn)斗力強,即便是最后打贏了,也是大宋自己的損失。
北方剛剛經(jīng)歷了戰(zhàn)事,南方一定不能再直接動刀子了。
趙桓一天一夜未眠,終于在六月初的清晨,雨露未干的時候,喝完一杯安神茶,舒緩了情緒,緩緩睡過去,這一覺睡到下午。
趙桓剛用完膳,翰林大學士楊時便帶著一群翰林院的老頭子急匆匆跑來面圣,趙桓想了一下,從后門開溜了,他可不想被一群老頭子圍著跟他大談圣人之道。
翰林院的學士們等了半天,小太監(jiān)以皇帝陛下不在宮中為由,將這些怒火焚燒的人打發(fā)走了。
翰林院現(xiàn)在是哀鴻一片,用翰林院老學究們的話來形容便是,石洵小兒在翰林院橫行霸道,目無尊長,每一日在大宋邸報刊登的言論都在指著圣人的鼻子大罵。
這些邸報分發(fā)到了東京城,在城內(nèi)引起了非常大的震動。
因為邸報平民化了,這些平民可并不都是儒學的信徒,他們看見這類文章大呼過癮,尤其是有手工藝人,看見邸報上罵儒生,贊揚公輸機關學,簡直是激動得熱淚盈眶。
國朝這是要復興百家?
不知為何,就連酒樓里的說書先生們也都隱約有偏向反儒的趨勢,不過,有極少一部分有心人會留意到,這些說書先生都被皇城司請到衙門里喝過茶,喝茶的當天,有一個年輕人也進了皇城司的衙門,皇城司里的事都是絕密,一般的細作無法打聽出來,便也只能亂做猜想。
這不做猜想還好,一猜想,各方實力便是又坐立不住了,新政一事剛剛出臺,學術又起了爭辯。
并且,邸報的發(fā)展勢頭相當猛,才短短幾天,京西路和京東路,陸陸續(xù)續(xù)有邸報的報社開張,進奏院原本的官員據(jù)說皆因有貪污之事,被督察院查了出來,投進牢獄。
新組建的班子從東京,到京東西兩路,迅速占領各個府、州、縣,下一步甚至深入到了村里,村里的邸報全部免費。
下一步,邸報開始向河北、河東和燕云滲透。
與此同時,兩府也出現(xiàn)了微妙的人事調(diào)動,因軍政改制的復雜,皇帝借口將禮部尚書張叔夜掉到了樞密院,任簽書樞密院事,與種師道、李綱一起改制軍部。
張叔夜被調(diào)走的第二天,皇城司便在東京的妓院里抓住了禮部侍郎劉同知,以侵占良田、偷稅貪污的罪名打入了天牢,在同一天,因“言鹽鐵利”而被貶謫的前任禮部侍郎陳旸已經(jīng)抵達京師,接任了禮部侍郎的位置,暫管禮部。
與此同時,科舉政、學校開辦的權力從禮部分離出來,歸到翰林院。
這一系列的變化,在民間并未引起關注,但卻預示著一場大宋教育體制改制風暴的到來。
翰林院本就是皇帝的顧問團,現(xiàn)在科舉政和學校開辦劃歸到翰林院管轄,相當于是皇帝直接抓到了手里,可以說是進一步從東府剝離了一部分權力。
另外,一個新的部門也單獨被擰出來,暫時掛靠在了翰林院下,這個部門叫伶政司,里面都是當朝出名的伶人,這些人背負政治任務,開始在新政所在之地出演戲劇。
這些戲劇以金賊入侵,宋軍在英明神武的皇帝率領下英勇抵抗,成功收復燕云為主,又以肅王侵占良田,魚肉百姓,當今天子震怒賜死肅王為主。
還有名為《浣家女》的戲劇,講述的是河北隆德府管轄下的一個小村里,一名為羅桑的美麗少女經(jīng)常在河邊洗衣服,被同村惡霸張家少爺看中,強行納為小妾,羅桑心愛之人周澤知道后,去張家評理被亂棍打死,羅桑遂投河自盡。
這樣悲慘的故事突然在鄉(xiāng)村之中流行起來,伶政司下面迅速招募人員,開始編排故事,將這些故事深入到鄉(xiāng)村里。
與此同時,在每一級的行政中加派了一名御宣官,無論是府、州、軍、監(jiān)還是縣,甚至到村,這名御宣官由督察院統(tǒng)籌,專門負責對各個州縣的軍民進行忠君愛國的教育宣傳。
在所有人都還在溫水里沒有反應過來的時候,京東路和京西路,發(fā)生了大案,上到知府,下到縣丞,在半個月內(nèi),有三十幾人,先后被查出有貪污受賄,殺人違法的劣跡,盡數(shù)被皇城司帶入京城。
舊官員剛被抓走,新官員已經(jīng)在路上,后腳便就任,就任的同時,便開始徹查本州府的過往,一時間各個地方的大家族人人震動,他們面臨著新官的壓制和來自下面的普通百姓的抵抗。
這種局面很快開始出現(xiàn)爆發(fā),在六月二十日這一天,河東之地,發(fā)生了一起看起來很小的命案,曲阜為孔家種田的一個叫李小二的農(nóng)民被打死了。
被誰打死的呢?據(jù)調(diào)查被當?shù)匾粋叫王金隆的惡霸打死的,這件事若是擱在以前,一個小浪花都不會有一個,偏偏現(xiàn)在不僅僅是河東的幾個州府都在議論這是,連東京城也開始議論起來。
皆因為邸報上一行大字:試問兩府相公,欺壓百姓之惡霸幾時休?
無論是大宋開國,還是前朝各代,都未曾出現(xiàn)過一個平民被打死之事出現(xiàn)在州府和京師的輿論中,可偏偏在本朝就出現(xiàn)了。
并且不知為何,這件事立刻引起了廣泛的爭論,出現(xiàn)了兩個派別,一方認為一定是那個平民偷了東西,另一方認為,施暴者是遠近有名的惡霸,這種惡霸與當?shù)毓倭殴唇Y,為虎作倀,朝廷當徹底鏟除!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