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原有速生種子的成長周期大概只有一個月,但是那需要配合營養液培育,營養液的配方屬于保密配方,姜浩自然是弄不到的。
因此,在沒有配合營養液的情況下,種子的生長周期還得按照正常規律來。
不過,三個月的成熟期還是讓所有人都有些震驚,不是震驚于成熟期太長,而是震驚于成熟期太短了。
這個時候因為糧食品種以及生產條件的約束,糧食的生長周期還是相當長的。
打個比方來說,春小麥,他們只需要四個月左右就能成熟,但是冬小麥的話,那需要整半年。
水稻也是差不多。
這樣一來,對他們而言,三個月的成熟期可是比他們正常糧食種植的最短期限還要少一個月。
如此一來,怎能不驚訝?
怎能不欣喜?
大家就算再心急,三個月總還是等的起的。
這種事,就是得給對方一個準確的時間,對方才能安心。
如果就光跟他們說過段時間肯定會分點給你們,那他們還是不能安心,因為你這個過段時間實在是說不準是過多長時間,心情反倒更是懸浮不定。
就得給個準確時間,說哪年哪日之前一定給你們,他們才能真正的安下心來。
“真的三個月就能成熟嗎?”
季節不是不相信,只是驚訝之下不可避免的自我復述了一遍。
“是的,今天你們應該也看到了那一束直照我天靈的光柱,那是明王將一些相關知識灌輸進了我的腦子!
不然我又怎么可能會知道這些以前從未曾見過的良種的培育方法和具體產量呢!”
姜浩繼續睜著眼睛說瞎話。
反正神跡就是他弄出來的,還不是任他編,那道光柱原本是沒準備加的,但是姜浩因為想到以后可能還會拿出一些不好解釋來歷的知識。
所以,在祭祀前一天特地加了上去,順帶著還在明王說的那些話當中添加了一句“天識灌頂圣子”用來解釋那道光柱。
本來,從祭臺下來的時候,姜浩就已經準備好怎么解釋那道光柱了,可是誰知道沒有人問,現在也只能自己說出來了。
他這個圣子裝的也是夠苦的。
涉及到自身的神跡沒人問,還得他自己掐準時機,強行給他們解釋。
“是喔!天識灌頂圣子!
天哪,原來圣子您還被明王大人灌頂了,明王大人傳了什么知識給您?
有成仙的仙術嗎?”
一直等到姜浩提到這點,其他人才注意到這一句,畢禾更是十分熱情激動的圍上來問道。
華夏子民對宗教的理解和其他人對宗教的理解是不太一樣的。
其他人對宗教可能就是單純的祭祀神靈,供奉神靈,最多也就是想著死后能得個好下場。
可是華夏子民不一樣,他們還想著成為仙神!
華夏人對于仙神的執念,更是從春秋年間一直延續到如今,從周人一直持續到楚人,又從楚人融合進秦人血脈,最終一起灌輸到漢人血統當中。
哪個聽過仙神傳說的人,童年沒有想成仙逍遙的念頭?
就跟聽過俠義小說后,哪個不想做個行俠仗義的劍客俠士一樣。
夢想總是很執著的。
有的時候,自己可能明確知道那是不可能實現的事,但是,閑下來的時候,腦袋放空的時候,還是會想著萬一呢,還是會幻想著,要是自己真的這樣,又該如何如何。
“你就別想了,明王沒有傳授什么成仙之術,他只傳授了良種的種植方法以及一些技術!
想來,是不忍百姓疾苦,才會特地降下神跡!”
姜浩這些日子臉皮是越來越厚了,即使睜著眼睛說瞎話,臉也一點都不紅。
一本正經的忽悠著。
“技術?
明王大人還傳了精巧之術?
圣子大人,不知明王……”
張衛不好意思的搓了搓手,有些結巴的問道。
他家原本也是匠籍,祖上好幾輩都是精通技藝的大匠,所以此時聽到技術之說,難免有些心癢。
更想見識見識上頭的技術!
“明王灌輸的技藝頗多,我一時之間也梳理不過來,接下來一段時間,我會把明王賜下的技術逐一書寫下來。
到時候,張堂主有空可以過來看看,有些比較有用的技術,對戰爭有用的技術,寫下來驗證后,我也會讓人送一份給你的!”
姜浩從來沒有指望靠農民軍就能贏過那些正規軍,即使那些正規軍再low。
所以,提升他們的相關機械制作水平,增強他們武器的殺傷力和自身的防御力,自然也就是重中之重的事。
因此,技術提升,甚至于進行工業革命就刻不容緩了。
如此三五年后,糧食充足,工藝提升,哪還有造不下來的反。
當然了,這些都是指一切順利的情況下,如果中途出現一些不可避免的意外的話,那最終結果也的確是不太好說。
“真的嗎?
還有對戰爭有利的技術,明王大人想的也太周到了!
看來明王大人是真的看不下去這人間了,想要讓我們盡快推翻朱明,也好創造光明盛世!
我們必不能辜負明王厚望!
圣子,那些技術我們不知道可不可以……”
姜浩沒等季節他說完,就打斷道:“沒有問題。
等那些技術驗證之后,我會找人分別給你們送一份的。
你們不要忘了我教教義,凡我弟子,同心同德,我等皆是明教子弟,自當同心同德,共同對外!”
“是極,我等本當同心同德!”
其他幾個主事自然也是紛紛附和著,能得好處的事,又怎么可能不附和?
即使季節不問,他們回頭肯定也是要找機會詢問一下的。
雖然把他們撂下來的可能性不高,但是只有聽到切實的保證,才能算是真的安心呀。
接下來,他們幾個又詳細的商量了一下細節,各自規劃了一下他們各自的行軍路程,同時在姜浩的提議之下,確定了打擊土豪地主劣紳,分發貧民田地的基本方針。
等到這些都確立了,并且從姜浩手里拿到了幾顆玉米種子,了解到種植方法之后,他們這一行人就很快分散離開,各自騎馬匆匆回各自大本營去了。
厲巨這邊也于第二日,正式起兵。
炎康說
我查了一下,玉米生長周期好像就是三個月到五個月左右。
春播夏播和早熟晚熟,都會影響生長周期。
一般來講,春播晚熟的玉米生長周期最長,最長可能要五個月。
如果是夏播早熟的話,不到三個月就能吃了。
這里就設定成高產速成品種,不到三個月就能成熟,三個月就能拿到可以播種的種子。
耐旱耐寒,一年可以播種三次。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