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在想這個有什么用!靈州不能丟,咱們必須堅持住,等待援軍!”仁多楚青在葉孛麻耳邊大吼道:“不能這樣下去了!派兵出城反擊!不能讓漢狗繼續(xù)這樣轟下去!”
守城最忌諱悶守,黨項人守城經(jīng)驗不足,但也不至于連這點事都不懂。
“那就先讓撞令郎上!”
葉孛麻惡狠狠的說:
“讓漢狗先打漢狗吧!”
撞令郎是生活在夏國轄境內(nèi)的漢人組成的部隊,有時候也被稱為“前軍”,遇到戰(zhàn)事,他們總是沖在夏軍最前方,以降低夏軍的傷亡,實際上就是黨項人的肉盾部隊。
現(xiàn)在這種時候,仁多楚青和葉孛麻自然不會在意撞令郎離開城池強沖華軍炮兵陣地會損失多少,實際上他們連撞令郎能不能成功都不甚在意——反正是肯定無法成功的。
“只靠撞令郎拖不了多長時間。”仁多楚青叫道:“咱們的人也得上!”
這是要壓上老本了。
興靈之所以叫興靈,就是因為興靈兩州都很重要,丟了靈州,興靈就等于丟了一半。
打個比方的話,等于大白高國的心臟被別人切下一半來。
所以,與南方那些小堡壘不一樣,靈州必須守。
這一點,姓葉孛的知道、姓仁多的知道、姓沒藏的知道,姓嵬名的自然也知道。
所以葉孛麻和仁多楚青只是撤到靈州,而不是直接撤到興慶府。因為敵人到了這里,李乾順再怎么不樂意也得決戰(zhàn)。
嵬名家的兵早晚會出現(xiàn),只是暫時沒人知道到底是什么時候出現(xiàn),如此而已。
……
新式火炮的性能優(yōu)勢之一,就是它們可以以一個較快的頻率持續(xù)射擊好幾個小時而不用像舊式火炮那樣必須三五炮之后就停下來散熱。
因此,華軍的炮擊在防守的黨項人看來,簡直是如夏日的雷雨般毫無停歇的跡象。
在這無可抵擋的火雨中,靈州城南門城墻和城樓上的步拔子,以及附近的預(yù)備隊已經(jīng)全都完蛋了,葉孛麻和仁多楚青的反擊只能從別的城門抽調(diào)部隊。
此時,夏軍的軍紀還算可以,至少抽調(diào)反擊部隊的行動并未消耗很多時間,在下定決心后不久,一支四千左右撞令郎組成的部隊分別從東城出城(靈州西面正對黃河,沒有城門,而北門太遠了),避開華軍炮陣正面,嘗試攻擊華軍側(cè)翼。
緊隨這支炮灰軍背后的,是兩千七百鐵鷂子精銳。
城外有十萬華軍,沒人指望反擊部隊能瞞得住華軍形成偷襲,因此出擊的同時,葉孛麻和仁多藏青下令向天上打出數(shù)十枚信號火箭——這是仿造華軍的武器,實際上就是大號竄天猴,沒有什么殺傷力,但充當信號彈十分優(yōu)秀——而且技術(shù)水平不高,即使黨項人也能學會如何使用。
葉孛麻他們發(fā)射的信號,實際作用是告訴周邊肯定存在,但連他們都不知道現(xiàn)在在哪,為何不出來的友軍:“我們要開始反擊了。”
聰明的將領(lǐng),此時應(yīng)該做的是盡量配合,而不是繼續(xù)潛伏。
作為嵬名家年青一代的佼佼者,嵬名榮利當然知道靈州守軍慌慌張張打出如此之多的信號彈,意味著什么。
他錯愕的看著天上一朵朵炸開的彩色煙花,自言自語的說:“何至于此?這才多久?”
作為年輕的宗室將領(lǐng),嵬名榮利十分討厭仁多藏青和葉孛麻那樣不敬君上的老家伙,但他仍然愿意承認這倆老頭子指揮部隊作戰(zhàn)的能力——三十年前倆老頭子就曾經(jīng)指揮部隊跟周人交過手,后來又打過金人,再后來又去西域打過帕爾斯,也經(jīng)常入關(guān)劫掠。
三十年的戰(zhàn)爭打下來,再蠢的人也該成長為精明的將領(lǐng)了。
何況這倆能當上族長的老家伙本來就不蠢。
現(xiàn)在他們不管不顧向天上打這么多信號彈,只能說明兩個老家伙確實認為現(xiàn)在情況十分危急!
“大人!”副將焦急的提醒嵬名榮利:“這情況……”
“我知道。”
嵬名榮利再不猶豫,從侍從那里接過戰(zhàn)馬的韁繩,翻身上馬:“小的們,跟老子來!咱們?nèi)䲡切h狗!”
兩千嵬名家的鐵鷂子紛紛發(fā)出非人的嚎叫聲,控制馬匹跟在嵬名榮利身后,向著……,不是戰(zhàn)場的方向,而是華軍的后方猛撲過去。
嵬名榮利認為,若是靈州的六萬兵馬無法憑借城墻抵擋華軍,那么多自己兩千騎兵也沒什么意義——靈州的安危還是得依靠他們自己,以及興慶府的援軍。
而他的任務(wù),是在這種華軍全力攻打靈州的時候,攻擊華軍的補給車隊,切斷華軍補給。
嵬名榮利認為,這才是能發(fā)揮兩千鐵鷂子機動性的最好辦法,能夠起到四兩撥千斤的作用。
……
如果讓葉孛麻知道嵬名榮利的想法,大夏國的樞密使恐怕會火并這個宗室將領(lǐng)。
因為出城反擊的部隊,在離開城門后不久,就被華軍擊潰了。
堵在靈州東門的華軍兵力看起來并不多,也就萬多人的樣子,而且也沒有部署大炮(所有大炮都在南門),工事也很簡陋,只有一道矮矮的土墻和一條不算深的壕溝。
前者勉強可以防御弩箭,而后者算是能抵擋騎兵的沖擊。
看起來這似乎沒有太大問題,只要步戰(zhàn)擊潰華軍,通過壕溝和矮墻后,就能上馬沖擊南門華軍了。
看起來很簡單——如果面對這樣工事的是金軍,他們一定不會這樣想。
華軍陣地距離靈州東門只有八百步(1200米),然而華軍在陣地前三百步(450米)、二百五十步(375米)、二百步(300米)外,都有用生石灰涂抹過的石塊壘砌一堆堆小型標志物。
撞令郎越過最初的三百步標志物后,華軍步槍隊立刻開始射擊。
那些標志物可以解決士兵測距的麻煩,有表尺的華軍步兵得以通過觀察標志物來確定表尺射距,以更精確的射擊一一擊殺敵人——這次作戰(zhàn),華軍破天荒的沒有使用以前常見的排槍齊射,而是允許士兵自由射擊任何想要攻擊的目標。
在這種射擊中,擊發(fā)線膛槍和米涅彈的性能優(yōu)勢發(fā)揮的淋漓盡致,當撞令郎越過二百五十步表尺時,最普通的華軍士兵都能發(fā)揮出類似神槍手一般的威力。
甚至沒有人能夠接近二百部標尺,撞令郎部隊就在六千條線膛槍的打擊下崩潰了。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