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文詔、黃得功、孫應元、周遇吉,這四人在歷史上能脫穎而出,能力自然無可置疑。
楊鐵牛,則是朱由檢微服私訪時帶回來的壯士,跟著高全高強習武一段時間后,已頗有猛將之風。
倘若讓楊鐵牛再次遭遇王世仁手下那十多位狗腿子,絕不會再寡不敵眾被對方所制,而是摧枯拉朽一般,眨眼睛就能打死那十多人。
除了這五人外,曹文詔還有個侄子曹變蛟,同樣是在歷史上留下大名的猛將,如今十八歲的他也跟著叔父來到四衛營中,據說勇力和楊鐵牛不相上下。
如今的四衛營,在將領這一塊堪稱全明星陣容,朱由檢對四衛營寄以厚望,將四衛營視為自己的王牌嫡系。
李邦華并未坐下,而是起身向朱由檢求戰,“皇上,臣和四衛營都已經做好了準備,隨時可以開赴陜西,鎮壓王二。”
朱由檢滿意一笑,雖然他還沒有看過四衛營的軍容,但李邦華的求戰之心表明:四衛營士氣高昂,軍心可用。
不過朱由檢還是擺擺手道:“朕對將士們急于殺敵立功的心情非常理解,但此時正值隆冬季節,并不適合大軍開拔。
這樣吧,二月二龍抬頭這個日子非常好意頭,朕便于崇禎元年二月初二舉行一次閱兵式,屆時四衛營和援陜新軍都來參加,朕親自為將士們踐行。”
李邦華聞言眼前一亮,大起爭競之心。
作為崇禎皇帝的親信重臣,李邦華當然知道皇上對新軍的重視程度不在四衛營之下,他也想看看,這皇上同樣寄以厚望的兩支軍隊,到底誰強誰弱。
對于四衛營的戰斗力,李邦華還是非常有信心的,在皇上的親切關懷下,四衛營的待遇是所有在京部隊最高的,訓練、裝備亦遠遠超出其他在京部隊。
首先是伙食方面,四衛營上至將領下至士兵全都一日三餐,且餐餐有肉,原來幾個月前還面黃肌瘦的四衛營將士,如今已變得非常雄壯。
至于少數一部分虛不受補天生體質差的將士,則轉為后勤,負責為四衛營養馬。
其次在訓練方面,由原來每個月難得一次訓練改為一日一小練三日一大練,如果放在以前,這樣的訓練強度將士們早就怨聲載道了。
但四衛營的伙食營養提上來后,將士們的精力正多的沒處發發泄呢,訓練強度越高,將士們反倒越興奮。
戰術方面,朱由檢為四衛營擬定的騎兵戰術是最簡單,也最有效的騎兵奔襲戰術。
西漢軍神霍去病率領的漢軍鐵騎早已給后世指明了騎兵的發展方向,那便是騎兵奔襲。
鐵木真效仿霍去病騎兵奔襲戰術征服了大半個世界,朱由檢將這一套戰術應用到四衛營身上,以他想來,打敗八旗鐵騎應該不成問題吧。
最后是裝備方面。
不得不承認,經過儒家近千年的腐蝕后,一漢當五胡已經成為遙遠的傳說,面對體魄、力量、兇狠都要遠超明軍的建奴,明軍唯一可以稱道的優勢便是在裝備上,朱由檢自然要把這一優勢發揮到極限,如此方有戰勝八旗鐵騎之機。
朱由檢把御馬監原本蓄養的六千匹馬全都拔給四衛營使用,他還派人遠赴蒙古,花了幾十萬兩白銀,從蒙古人那里買了一萬五千匹好馬回來。
而四衛營的將士也不過六千五百人而已,卻擁有馬匹兩萬一千頭,兵馬比率超過一人三騎了。
至于騎兵們的主要裝備,朱由檢并未像其他穿越者那樣,給騎兵裝備火銃短槍之類的火器。
歷史上,騎馬砍殺這一套直到二戰才被淘汰不是沒有道理的,在機關槍還沒有發明出來之前,騎馬砍殺流始終是戰場上決定勝負的關鍵。
朱由檢骨子里還是個騎馬砍殺黨,所以他給四衛營騎兵裝備的主要攻擊兵器還是頗具重量的馬刀。
只要有充足的訓練,雄健的體魄,精湛的騎術,精良的裝備,用沉重的馬刀來跟八旗鐵騎較量,朱由檢并不認為四衛營會差到哪里去。
當然了,馬刀作為四衛營主要的進攻武器,其余武器也不能放下。
比如洪武年間威力頗為不俗的三眼火統,可以在一小部分騎兵部隊裝備。
此外,馬匹和騎兵身上的重甲、軟甲,也是必不可少的。
雖然馬匹全部皮甲有難度,但騎兵們每人著甲卻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戰爭說白了就是一種保存自己殺死敵人的游戲,誰的保命能力更強,誰就贏得戰爭的一半勝利了。
在如此龐大資源的傾斜下,李邦華對四衛營的信心已經達到爆棚的程度,即使是八旗鐵騎現在就殺到北京城下,他也有信心率領四衛營和八旗鐵騎一戰。
不過即使李邦華戰意滔天,回答皇上的仍然是簡簡單單的一句:“臣遵旨!”
朱由檢看著李邦華,目光帶著期望,鄭重的道:“今年你主要負責帶領四衛營前往陜西剿賊,陜西剿賊主要注意減少無謂傷亡,萬不可以巨大傷亡去換取勝利。
朕對四衛營抱有很大的期望,每一個四衛營將士都是朕的心頭肉,朕希望兩千將士前往陜西征戰,回來時仍然是完好無損的兩千將士。”
李邦華心頭頗為感動,但他不是一個能說會道之人,他只是重重的道:“臣領旨!”
接下來,朱由檢又與李邦華交代了很久才放他離去,直到看著李邦華的身影消失在宮門,朱由檢沉吟許久,向王承恩問道:“朕的內帑還剩多少銀子?”
王承恩上前一步,道“回陛下,內帑尚有存銀一千萬兩。”
朱由檢微微頜首,手里有錢心里不慌,一千萬兩銀子足夠他做好多事了。
站在寒風中思索好一會兒,朱由檢道:“給秦良玉的白桿軍撥銀兩百萬兩,令秦良玉加緊進剿。
如果奢安兩部有意歸降的話,可以招撫奢安兩部,我大明陷入奢安之亂泥潭太久了,能早日結束便早日結束。
我大明能跟建奴硬碰硬的部隊不多,白桿軍就是一支。
可白桿軍這些年卻一直被拖在西南一隅,委實太過浪費,朕需要白桿軍早日奔赴山海關,和建奴一較高低。”
王承恩應道:“臣遵旨。”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