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老呵呵笑道:“那就是說,我們只能往國的b2戰(zhàn)略轟炸機這個方向發(fā)展嘍!”
林鵬點頭道:“是的,我認為在總體的布局是應該是這種飛翼布局。只有飛翼布局,才是最適合隱身戰(zhàn)略轟炸機的。當然,我們也不一定要照抄國的b2轟炸機,我們應該要有所創(chuàng)新,要有我們自己的特色,滿足我們的需要!”
陳老笑道:“與我所想一樣,我們確實需要根據(jù)我們掌握的航空技術,以及國家對戰(zhàn)略轟炸機的任務需求,來確實我們的遠程戰(zhàn)略轟炸機應該怎么著手設計。比如尺寸多大,重量和航程多大?飛行性能這些需求,都是與我國的戰(zhàn)略威懾力需要相適應的!你接著說。”
林鵬道:“我認為,我們的新一代遠程戰(zhàn)略轟炸機,首先應該具備跨洲際飛行的能力,那么它的航程至少要達到一萬二千公里甚至更遠。這樣有五千公里左右的作戰(zhàn)半徑,再加上未來空射巡航導彈的射程,就有七千公里甚至是千公里的作戰(zhàn)半徑。這是最低限度的要求吧,所以采用飛翼布局的話,在航程和作戰(zhàn)半徑方面也有優(yōu)勢。”
飛翼布局其實和鴨式布局一樣,在很早的時候就已經(jīng)有了。
世界第一架飛機,萊特兄弟的飛行者一號,就是采用的鴨式布局。
而飛翼布局,則是一九一年,馮普蘭德爾特博士在哥廷根發(fā)表了關于飛翼的理論之后,開始有人嘗試設計這種沒有機身和尾翼的怪異飛機。
當然那時候要設計一架飛翼布局的飛機,并且正常的飛行是很困難的,但這并不能阻止一些航空設計師對它的熱情。
因為飛翼布局,單純以機翼容納乘員和動力系統(tǒng),取消機身、水平尾翼和垂直操縱面,可以最大程度的消除飛行的阻力。
子的飛機設計師切拉諾夫斯基于1924年研制出世界上第一架飛翼型飛機,1926年成功試飛。
1929年國著名飛機設計師諾思羅普也設計制造出飛翼式飛機,并且命名為1929飛翼。
幾乎與此同時,德國的霍頓兄弟,也是最癡迷于這種布局的飛機設計師,這兄弟倆在三十年代初就設計了一種名為的飛翼滑翔機。
霍頓兄弟加入德國空軍后,就開始考慮飛翼在軍事上的用途。在二十世紀四十年代初,他們著手研究飛翼戰(zhàn)斗機的潛力,并設計出一種定名為229的飛翼機,這款飛機被定位為戰(zhàn)斗轟炸機,也是世界上第一種飛翼戰(zhàn)斗機。
這種看起業(yè)只有機翼沒有機身,機身和機翼融為一體的飛機,無疑是空氣動力效率最高的布局,因為所有機身結構都是機翼,都是用于產(chǎn)生升力,而且最大程度的降低了阻力。
但是,飛翼氣動布局是一種靜不穩(wěn)定的布局,靜穩(wěn)定性設計的飛機和靜不穩(wěn)定性氣動布局的飛機,有很大的不同。
靜穩(wěn)定性設計的飛機在飛行的過程中,飛行員可以手離桿、腳離舵,飛機仍然能夠維持穩(wěn)定的飛行狀態(tài)。
靜不穩(wěn)定性設計的飛機就不具備這樣的特性,也就是說在沒有任何自動輔助飛行控制系統(tǒng)的情況下,飛行員必須時時刻刻注意用舵面調(diào)整飛機的飛行姿態(tài),以防飛機從進入不穩(wěn)定的飛行狀態(tài)。
在計算機沒有出現(xiàn)的年代,是基本上不可能讓靜不穩(wěn)定布局的飛機,正常的飛行的。所以德國的那些飛翼機,都沒有投入實際的使用,在試飛過程中出現(xiàn)了很嚴重的事故。
20架還沒有來得及完工的229和它的最新改進型一起落入國人手里。當然還有整條生產(chǎn)線和“霍頓”計劃的全部飛翼機的技術資料。
諾斯羅普設計了b49和b35b2兩種飛翼布局的轟炸機。其中b35是螺旋槳動力,進入了預生產(chǎn)階段。
b49只在原型機階段。這兩種飛翼轟炸機都在四十年代末首飛,但是都未能投入現(xiàn)役。因為飛翼機的操縱存在固有缺陷,在沒有現(xiàn)代化的飛控計算機控制的情況下,飛翼機還是不成熟的。第二架b49原型機還出了事故,導致機毀人亡。
所以一直到了七十年代末,諾斯羅普公司終于憑借b35和b49項目積累的經(jīng)驗與技術成功贏得了國新一代戰(zhàn)略轟炸機項目的競爭,最終制造出了先進的b2“幽靈”隱身轟炸機。
有意思的是b2轟炸機的翼展與b49一樣是552米,諾斯羅普的飛翼傳奇終于成為了現(xiàn)實。
b2轟炸機這種飛翼機的機翼與機身融合,大大減小了干擾阻力和誘導阻力,使得整個飛機的機體形成一個巨大的升力體,這就可以大幅度提高飛機的續(xù)航時間、航程和有效載荷,因此b2轟炸機看著不大,但航程卻高達一萬二千公里左右。
所以飛翼布局的優(yōu)勢,只要是航空專業(yè)的人都知道。
陳老笑道:“那我們的遠轟,采用飛翼布局,又應該與b2有什么不同的設計,才能叫做創(chuàng)新呢?”
林鵬想了想道:“我認為我們還是應該讓我們的遠轟,兼顧一定的超音速性能。b2隱形轟炸機,由于采用了短機身大翼展的型飛翼布局,所以它不能進行超音速飛行。但是我們可以考慮,讓我們的遠轟機翼后掠角增大,機身加長,采用四臺帶加力的大推力渦扇發(fā)動機。這樣大致可以推算出來,我們的遠轟,將比國的b2擁有更長的機身,同時最大起飛重量也將超過b2的170噸,我們可以做到200噸以上,這樣可以攜帶更多燃油和武器,在不進行空中加油的情況下,理想的航程可以達到一萬三千公里,最大武器載荷三十噸。”
“并且我們采用了后掠角更大的設計,再加上四臺帶有加力的大推力發(fā)動機,遠轟就具備短時間內(nèi)進行超音速飛行的能力,這在突防的時候也是很有用的。”林鵬心里也在想著前世的時候,遠轟要揭幕的那一幅畫面,確實是太震撼了。
陳老也不禁感慨道:“不錯啊,如果真的是這樣,那咱們國家在戰(zhàn)略轟炸機領域,將從望塵莫及,達到并駕齊驅甚至是引領未來的地步啊!其實早在七十年代,我們國家也曾計劃發(fā)展我們的遠轟,可惜那時候條件不具備啊,所以最終下馬,現(xiàn)在再一次提出搞遠轟,咱們就必須要搞成功了!”6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