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牟明 第232章 附明

作者/自身小卒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高同知聽了,不敢怠慢,匆匆趕到堡里的官廳一看,臉都綠了。

    好家伙,代王、總理、巡撫、總兵,還有鎮守中官,大同鎮的五位大佬全都到齊了。

    高同知小心翼翼地向各位上官問好,又旁敲側擊地打聽所為何事,奈何這幾位根本不理會于他,幾句話將他打發走,連因全軍出堡操習,未能出現在堡內的高山衛眾將官都沒心思問。

    措手不及的高同知自此全副武裝,就在門外候著,里面的幾個大佬但凡有什么要求,都是他親自下令去辦,生怕行止有何差錯,惡了諸位上官。

    好在這些人的心思不在他身上,到了陽和堡后就支派手下到關墻之上打探消息,他們除了睡覺,整天都在官廳里待著,倒像有什么重大事件即將發生似的。

    陽和堡接近宣府地界,大同鎮這么大的動靜,自然瞞不過那邊。

    宣府巡撫葉盛和總兵孫安,都派人過來詢問,高同知位卑人輕,大同眾官員如何答復,他就不得而知了。

    讓高同知奇怪的,是這幫高高在上的大人物中間,竟然有一個貌似商販,又像農夫的人混跡其中,倒讓人有些納罕。

    不過他久歷官場,自是不會多嘴。

    整個官廳的氛圍不同尋常,緊張、興奮、擔憂,各種情緒不一而足,高同知雖是個武夫,還是看得出來的。

    就這么堪堪過了三天,第四天,午時,諸位大人正在進食,還未吃完,幾個人慌里慌張沖進官廳,都是大人們的手下。

    “來……來了!”個個都有些結巴,高同知也不知他們說的到底是什么意思。

    未料這些上官們一聽此言,都放下手中食物,爭先恐后地沖出官廳,直奔邊墻去了。

    慌得高同知也巴巴地跟在他們屁股后,生怕這他們有什么閃失。

    這幾人中,除了總兵石彪身強力壯,其余人等都挺文弱,孰料此番這一跑,卻是誰也不曾落下半步。

    高同知身著重甲,一時之間竟然追之不及,等他最后一個上得關墻,諸位大人早已站在女墻后面,望眼欲穿地看向草原。

    關墻外的茫茫曠野上,已然出現了一只不小的隊伍,有人有馬,有車有騾,規模當在萬人上下,正迤邐向著陽和堡而來。

    “敵襲!準備迎敵。”高同知大呼小叫地部署軍力,讓軍卒做好準備,有心在各位上官面前露個臉。

    其實陽和衛的軍卒身經百戰,眼前景象對他們來說,不過是日常戍邊生活的一部分,早做好了準備。

    兼且陽和堡地形險要,城防完備,別說眼前區區萬人,就是十萬人馬,也盡能守得住。

    高同知這番做作,實在是給各位大人看的。

    “行了,別一驚一乍的,就這么點人,怕得何來,做好戒備就是。”

    巡撫年富目光如炬,對高同知這點小心思心知肚明,沒好氣地制止了他上躥下跳的行為。

    高同知訕訕退到一旁,有意無意地站到了那個奇奇怪怪的面生之人旁邊,正好聽到大同鎮守中官馬慶開口問道:

    “譚……譚蒙是吧,這就是你說的,前來投靠我朝的也先子嗣?”

    也先……子嗣?

    高同知腳下一個趔趄,好懸沒有站穩,這是怎么回事兒?

    大名鼎鼎的瓦剌大酋也先,他的子嗣要來投靠朝廷,這可能么?那也先答應么?

    高同知心里難以置信,難不成諸位上官齊聚陽和堡,就是為的此事?

    看他們模樣,顯然也是半信半疑居多。

    不過此事若成的話,那是滔天大功,在場諸公,說不得就有人會因此高遷入京了,自己或許也能再進一步……

    高同知晃晃腦袋,把那些不切實際的想法拋諸腦后,凝神樹耳,細聽那漢子的回答。

    “正是,公公。”譚蒙恭謹作答。

    他雖然帶了幾個兄弟一同出發,不過到了大同之后,卻沒有讓其他人冒險,茲事體大,人一多,這些朝廷官員戒心也大,反而不美。

    而是冒險攔轎,一個人進了鎮守中官馬慶的府邸,不是他不想找點穩妥的法子,實在是事態緊急,拖拉下去,誰知道關外的周秦川他們又會遇上何等麻煩。

    好在宦官向來貪財,一包金銀珠寶雖然尚未使其放下戒心,卻也有了面見商談的機會。

    密室里,在馬慶侍衛的嚴密監控下,譚蒙把也失八禿最近發生的事態一說,又拿出譚蒙的親筆書信,表露了也先長子一脈親近大明,意欲內附大明,從此甘為驅策的意愿。

    這么大的事兒,這位中官大人不敢擅專,本想一一登門拜訪,又覺得耽誤工夫,干脆將代王、總理、巡撫、總兵等等全都請來,同他一道甄別。

    其余諸人同樣半信半疑,不過此事若不假,那他們的功績將大的不可想像。

    瓦剌大酋也先身死,大明的心腹大患去了一個,草原上從此進入多事之秋,再無犯邊之力。

    而也先的長子附明,更彰顯了天朝的煌煌國威。

    接納此人并扶助之,也與朝廷在草原上一向扶弱抑強的國策相符。

    更重要的,是信中所說,也先長子將獻上所有的北元印璽以表誠意,若對方沒有說假話,那這份功勞就海了去了。

    別看草原上的黃金后裔如今僅僅自稱可汗,那是藍玉捕魚兒海大捷之后,這些人覺得丟了先祖的臉面,才自去帝號,以可汗居之。

    因著傳國玉璽的存在,國號可是一直都沒有放棄的。

    一旦整合草原,有了再度南下的實力,隨時可以稱帝。

    大明一旦獲得這些印璽,就表明作為一個國家的北元將不復存在,那些前元的皇室后裔,身份再怎么尊貴,在草原上威信再高,從此也沒了稱孤道寡的資格,將徹底淪為不開化的夷狄之民。

    而傳國玉璽復歸中原,太祖就沒了遺憾,大明帝國的正統,就再沒有人能質疑,是真正意義上的受命于天,既壽永昌了。

    這份功勛,完全可以同封狼居胥、勒石燕然相提并論,甚至猶有過之,由不得大同諸公不心動,因此哪怕不完全相信,也要親身前往,一驗真假。

    這才有了封閉大同城門,集體前來陽和的舉動。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桂东县| 滦平县| 穆棱市| 灵石县| 台州市| 开封市| 凌云县| 巴东县| 凤城市| 锡林郭勒盟| 两当县| 玉树县| 三穗县| 西乡县| 车致| 吴忠市| 华容县| 庆元县| 九台市| 泾源县| 灌阳县| 尉氏县| 娱乐| 开阳县| 金塔县| 三门峡市| 黄浦区| 荔波县| 朝阳市| 凤翔县| 怀宁县| 庐江县| 富源县| 隆化县| 东明县| 高要市| 桃园县| 鄂托克前旗| 铜川市| 德格县| 道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