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幼蓉顯然也被憋壞了,自然沒有不同意的道理,二女嘰嘰喳喳的就要去換衣服,改裝扮。
周秦川深感頭痛,蘇幼蓉倒也罷了,在中原人眼中不過是一個鬼婆子,很少有男人會對她感興趣。
秦琪就不同了,她的容貌雖然在周秦川眼中只是普通,但卻非常符合漢人的審美。
要是被這些小公爺看上,出言討要,那樂子可就大了,雖然擺明身份后,不會有什么麻煩,但堂堂瓦剌衛(wèi)公主被人當(dāng)作丫鬟索取,這要是傳出去,瓦剌衛(wèi)大失顏面不說,就是秦琪本人也會被看輕。
只得虛言恫嚇,“幼蓉,琪妹,這些小公爺所看之戲可不簡單,說不定會出現(xiàn)香艷場面,你們確定要去?”
“切,好像我沒看過戲似的。”秦琪很是不屑,她雖出身塞北,但其母是漢人,也先也曾請過內(nèi)地的戲班子去唱過戲,“最多不過書生小姐月下私奔,才子狐仙古廟相會,且還都是男裝女扮之人,能香艷到哪里去?”
無奈之下的周秦川,只得結(jié)結(jié)巴巴地向蘇幼蓉解釋,“幼蓉,我們要去的地方這個不太方便,你看?”
他說的是實話,沒想到初經(jīng)人事的蘇幼蓉卻會錯了意,臉一紅,啐道:
“也不早說,害得我和秦琪妹妹空歡喜一場,罷了,我們就不去給你添亂了,你好生陪著那些小公爺罷,就是就是逢場作戲可以,可千萬別惹身腥臊回來。”
說罷拖著秦琪就往回走,邊走邊勸道,“秦琪妹妹,咱們就別給秦川哥添亂了,還是好生呆在會同館罷。”
見蘇幼蓉都這般說了,秦琪盡管不明所以,還是消停了下來,乖乖跟著去了。
周秦川滿意地點點頭,還是幼蓉好啊,不但知情識趣,還能幫著自己擺平秦琪,當(dāng)真是個賢內(nèi)助。
等會兒,好像有不對勁的地方,什么叫做逢場作戲可以,千萬別惹身騷回來?
該不會是蘇幼蓉領(lǐng)會錯了,以為自己要去那種地方罷。
周秦川有心解釋一二,他還真不是要去勾欄瓦舍里尋歡作樂,有心解釋一二,又怕弄巧成拙,再被二女纏上,就真脫不開身了。
罷了,等此事一了,她們就能知道真相了,無需自己解釋。
不過這明代女子還真是貼心啊,明知自家良人要去那種地方,卻也并不反對,最多有些吃味,不錯,當(dāng)真是男人的天堂。
周秦川喜滋滋地想著這些有的沒的,出了會同館大門,直奔定國公府。
“秦川兄,又去打獵?不是前日才去過的么,我這膀子還酸著呢,抬都抬不起來。”
一看到登門拜訪的周秦川,徐永寧就苦著臉抱怨:
“你看,天這么熱,日頭這么毒,歇幾天再出門如何?要不,今兒我叫上幾個人,帶你見識見識京師的繁華場所,找點樂子去?”
對他們這些勛貴之后來說,騎馬行獵偶而為止尚可,還算是一件樂事,可要是三兩天就來上這么一回,那就成了苦差事,沒幾個人能吃得消。
嘿,蘇幼蓉還真沒猜錯,徐永寧這廝還真打算去那聲色犬馬之地,嗯,穿越到大明這么久了,勾欄瓦舍還真沒去過,要不然,今日就跟著這個新晉的定國公去見識一番?
反正家里的兩個小娘子也不會反對,古代就是好啊。
周秦川明顯被徐永寧給帶偏了,樂滋滋地張開嘴就要答應(yīng),看到手中拎的那提茶,這才想起自己到此的初衷。
不成,今日可是有大事要辦,得請這些人去看場大戲的,怎么能一聽說有樂子,就全然忘了自己的目的呢。
在后世網(wǎng)絡(luò)上,各種絕色又不是沒見識過,說起來也是老司機了,居然被這些古人一句話就弄得心思不定,丟臉啊,得改!
周秦川一面暗自檢討自己,一面應(yīng)付著徐永寧:
“小公爺身份尊貴,豈能像我等武夫一樣成天打獵,今日前來,可不是尋你出城的。”
徐永寧大喜,一把摟過周秦川,“如此甚好,等我換身衣衫,咱們這就出門。”
“慢來慢來,小公爺。”周秦川趕緊出言勸阻,“要是偎紅倚翠的話,還是改天罷。”
徐永寧眨巴眨巴眼睛,“秦川兄,自古綠葉配紅花,美人慕英雄,你要跟我去的話,不知多受歡迎,看你這般不情愿,難不成”
話未說完,臉上露出了猥瑣的笑容。
這都哪兒跟哪兒啊,周秦川無心同他解釋,這種事情只會越描越黑,干脆挑明了自己的意圖。
“小公爺,廷勉兄張懋的字不是嗜茶如命么,不才購得滇南普洱府的一提好茶,”周秦川邊說邊把手中物件舉了起來,“今日是打算邀請幾位去品茶的。”
“品茶?”徐永寧眼睛一亮,看向周秦川手中用筍殼包裹著的幾餅團茶,“果然是滇南普洱府的樣式,京師之中也不多見,難得,走,秦川兄,咱們這就找個好去處,好好嘗一嘗這茶的滋味。”
周秦川暗自擦了把汗,總算把這廝的腦回路給帶回來了,還好之前功課做得足,知道這幫勛貴之后嗜好喝茶,且段位不低,有成癮的跡象。
他們的祖、父兩輩,都是沙場征戰(zhàn)之輩,不論是日夜顛倒的急行軍和夜間突襲,還是壓制身上的暗傷,都離不開提神醒腦、解毒去穢的茶葉,日子一長,個個都嗜茶如命。
這份喜好,也影響了他們的后輩,再加上這幫小公爺讀書不成,想要假裝高雅,就只能在茶之一道上下功夫,因此不但人人都是個中高手,且一聽說有好茶,就千方百計地要一飲而快。
尤其是耿彪給周秦川準(zhǔn)備的這幾餅滇南普洱府的團茶,就更為彌足珍貴。
大明建國之后,百廢待興,一向儉樸的太祖不喜前人茶道的繁復(fù)奢靡,恰好在此時,制茶的炒青工藝開始出現(xiàn),因此朱元璋倡散茶,廢團茶,極力簡化喝茶流程。
較為落后的蒸青工藝,甚至更為落后的曬青工藝制成的團茶越來越少,市面上難得一見,偏偏團茶的制茶工藝雖然落后,但是茶湯的滋味比之炒制出來的散茶要更為濃釅,提神醒腦的效力也更足。
真正的老茶客,心頭所好還是團茶,尤其是滇南普洱府的團茶,仍舊用的是最為落后的曬青工藝,濃釅的茶湯中帶著幾分霸氣,最合這些小公爺?shù)奈缚凇?br />
這就是徐永寧一見到周秦川手中的團茶,就連去勾欄瓦舍找樂子也顧不上的緣由。
“不知小公爺欲往何處品茶?”周秦川似有意似無意地問了一句。
【精彩東方文學(xué)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