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祿國王都之。
其實說是王都,但其實也是個石頭砌筑成的寨子,東西大約寬三里,南北至多五里,連大明一個縣城都不了。
而且王都城墻很矮,有些地方都已經垮塌了。
至于城內街道,都是典型的天方教風格,連街道來來往往的百姓們也大多是天方教徒,他們頂著白色與,身著白色長袍,看去有一種走在天方國的感覺。
而蘇祿國王室則住在內城之,這內城有點像是一個石頭砌筑的大院,整體規模還不如大明一個地主大院落。
王海濱率領著使團穿過幾道守衛,很快便見到了蘇祿國的東王。
其實這蘇祿國一直都是三王共治制度,其東王權力最大,西王與峒王次之。
換而言之,蘇祿國王室其實是有三支,他們有著各自領地屬民,平時有合作,也有對立,更有互相爭權奪利。
而在王室之下,還有許多貴族,這便是達圖,貴族之下是商人與國民,手工業者等。
此時接見王海濱等人的自然是東王。
如今的東王乃是一任東王的長子,他在永樂年間與他父親一起前往過大明朝貢過,能夠說一點華夏語。
因而與王海濱簡單交流是不成問題的。
當王海濱說明來意之后,這位東王目光緊縮,沉默了片刻后道:“貴使言及此事實在太過重大,還請使者稍作休息,吾會與一眾大臣商議再給貴使答復!”
“哦那在下便告辭了!”王海濱一聽,也不意外,他很清楚這是必要的流程,畢竟他深知這蘇祿國也不是東王一人獨大的,他肯定是找那兩位王商議去了。
果然三日之后,有一自稱東王侍從的人再次引導王海濱進入王宮,說是東王將再次接見他。
原本王海濱以為這次應該十拿九穩了,可沒想到得到的答復卻是不同意,這位東王說了一大堆恭維話,什么多謝漢華王國的好意,什么心領了,總之是婉拒了。
“拒絕了!這不對吧!難道這其出現了什么變故?還是大統制失算了?”
出了王宮之后,王海濱越想越不對,他吩咐手下即刻出去打聽,很快一個消息讓王海濱徹底愣住了。
“居然會是這樣,渤尼國與呂宋國插手了!這兩國不是都跟蘇祿國不對付嗎!為何那位東王會同意與這兩國合作?”
“莫非是因為天方教”
不得不說王海濱真猜對了,天方教在西洋亦或是東洋都有很大勢力,幾乎所有的土著小國都多多少少跟天方教有關,可以說如果沒有大明的影響,與后來的西歐傳播,恐怕整個東南亞早是天方教天下了。
“看來必須得改變策略了,這蘇祿國東王若是鐵了心不與漢華王國合作,恐怕也不會讓吾這個漢華王國使者司好過,吾還是即刻離去為好。”
想到這,王海濱即刻率領眾人朝著碼頭港口而去。
而他卻不知道,在他率領眾人離開后不久,他們的住所被蘇祿國東王的衛隊給包圍了。
但他們注定是一無所獲,因為王海濱他們已經坐船離開了。
離開蘇祿國王都的王海濱自是不會輕易放棄,既然一計不行,那施展第二計,他決定改變之前與蘇祿國王室合作的策略,改為支持蘇祿國叛軍。
你沒聽錯!王海濱決定支持那些藏在森山老林之的叛軍,只要叛軍消滅蘇祿國王室重新建立蘇祿國,那許多利益可以從拿到了。
何況,蘇祿國越亂,削弱的乃是整個蘇祿國力量,連帶著支持蘇祿國王室的渤尼與呂宋兩小國也會因此受其連累。
而這自然是王海濱,或者說是李江想要看到的。
畢竟這幾個小國都處在漢華王國北大明的航路,若是不將其實力削弱,恐怕今后會威脅到航路安全。
只是此事畢竟關系重大,王海濱雖然覺得李江肯定會同意,但他還是為了保險起見,將此刻變故與決議寫下,派遣同行的飛剪船回東陽港送信,而他則率領船隊繼續尋找叛軍蹤跡。
一晃五日過去了,東陽城。
當王海濱順利找到叛軍幾位首領時,李江也接到了王海濱的來信,看完信之后,李江唏噓不已,他沒想到事情居然會變成這樣。
“渤尼與呂宋插手了!這可真是意外之的意外呀!沒想到滅掉了許家,會把這呂宋這頭狼給放出來了!”
嘀咕了一句,李江搖頭繼續自言自語道:“算了!放出來放出來唄!正好一打盡!將北航路徹底掌控在手!”
很快,又是三日過去了,找到叛軍的王海濱順利與之達成了合作,而后他即刻率領船隊返回了歷州港與木百將匯合。
而此時的木百將已然得到了李江的指令,讓他一切聽從王海濱的命令。
于是,在第二日,王海濱再次率領船隊離開了歷州港,而這次與之同行的還有木百將所統帥的五百精兵以及大量武器。
在這之后,隨著木百將等人的到來,叛軍們迅速得到了武器裝備與戰術指導訓練,其戰斗力那是噌噌往漲,很快便打得蘇祿國王室大軍連連敗退。
蘇祿國王都之。
得到大敗消息的蘇祿國東王大罵著底下跪著的一將領。
“混蛋!你們是干什么吃得!居然被一群烏合之眾打得潰不成軍!”
“東王,不是吾等無能,而是叛軍們似乎得到了其他勢力支持,不管是武器還是戰術都有了巨大提升,吾等完全不是其對手!”
“什么!還有這事!莫非”這位東王一聽此話,頓時眼珠子轉了轉,似乎想到了什么,臉色大變,他踱步走了幾圈,似乎在思索著什么。
片刻之后,他像是做了什么決定似的,立即吩咐侍衛道:“去!通知渤尼國的哈密將軍與呂宋國的阿巴斯泰將軍,讓他們即刻趕到王宮之,商議軍情!”
“是!東王!”那侍衛立刻應聲退了出去。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