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她這樣子,姜瑜兒真不知道說些什么好。這小丫頭,才多大啊,知道這么護食,長大了還得了:“丫丫,姐姐你跟說,好東西要學會分享,你這五十顆糖全部分出去了,可能會得到更多也說不定。”
小丫丫聽不懂,姜子銘跟栓子也聽不懂,唯一能聽懂的,只有姜二柱跟兩個大一點的男娃子,至于大丫,她只能算得是一知半解。于是,她開口道:“姐,為什么都分出去了,可能還會得到更多?”
姜瑜兒也不知道怎么跟她說,只是說了一句:“千金散去還復來。這人窮一點不怕,怕失了人緣。都說,投桃報李,興許,你的一個無心的善舉,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大丫聽懂了,她點了點頭。“謝謝姐!我懂了。”
對于她這一聲謝謝,姜瑜兒還真有些意外,要知道,這個妹妹天生跟自己不對盤,每次見了,不懟兩句,好像嘴角都會痛似的。
姜子蘇跟姜二毛則是把姜瑜兒的話都聽進了心里,只是,每個人的想法都不一樣,每個人的做法也各不同。
姜二柱帶著幾個孩子過來,也是打算去掃墓的。姜瑜兒的父母是他的兄長,他作為弟弟的,去掃墓也是正常的,其他幾個孩子,去掃墓什么的,那也是很正常事情。
只是,姜瑜兒不懂的是,不是說古人都重男輕女嗎?怎么到了他們家,女兒都可以去掃墓的呀!
等姜瑜兒一行人到了山,她才知道,他們家真的一點都不特殊。因為山,她看了不少人家的女兒。一行人先去給姜家爺爺奶奶了香。
南北山頭多墓田,清明祭掃各紛然。可以想象一下,清明節這天,有多少人掃墓。
姜二柱跟兩個大一點的男孩說:“你們倆帶著弟弟妹妹們,把你們爺爺奶奶墳旁的那些茅草什么的給處理一下。”說完,自己去了不遠處的樹林里,去割那些小的樹枝去了。
姜子蘇帶著一群小的,還讓小一點的兩個弟弟爬到墳頭去拔草。看到眼前這個黑漆漆的墳墓,姜瑜兒心里多少還是有些害怕的。只能在心里不停地嘀咕著,自己雖然不是他們的親孫女,但希望他們見怪蘑菇,等家里條件好了,給他們把墳墓翻新一下,在給立個碑面什么的。
一邊拿著鐮刀,跟著大丫的身后,把墳邊的那些一人多高的茅草給割了。
不是說他們往年沒處理,而是這個時代,不像前世那樣,有水泥什么的。這茅草又長得特別快,一年的時間里,準能長得高高的。
而這里的人有一個說法,是墳頭的東西不能亂動。茅草什么的,肯定也是不行的。掃墓掃墓,顧名思義,是給死去的人打理干凈墳頭的那些茅草,還有給死人燒些紙錢,點香。清明節,還有一個很重要的環節,那是給墳頭面掛些紙。這里的人稱為掛清。所以,清明節掃墓,也有一個說法,是叫掛清。
等幾人弄得差不多的時候,姜二柱抱著些小樹枝回來了。
姜瑜兒看那樹枝枝條枝丫的,想要接過來修剪一下,卻被二叔打斷了:“妞妞,這樹枝可不能弄掉。”
姜瑜兒不明所以,但她也沒多問出來,而是把目光看向了一旁的哥哥。結果人家姜子蘇忙得帶著幾個弟弟去幫忙二叔理那些清,壓根兒沒有看她這邊。
只有大丫,輕輕地拉了拉姜瑜兒的袖子,低聲道:“姐,那樹枝不能修。我聽爹說,樹枝的樹丫越多越好,越多代表著后代人越多。”
姜瑜兒明了,只是不明白,為什么其他墳,有些人的清多一點,一些人的少很多。她指了指不遠處的幾所墳,問道:“那為什么有些人家的多一點,有些人的少一點呢?”
姜大丫很不客氣地嘲笑道:“真不知道你腦子是不是壞了,這么簡單的問題都不知道?”
姜瑜兒被她說得一囧,她哪里知道這些。她來這個時代,也不過是半年的時間而已。而且前世,家里掃墓,都是整個家族去的,每人做一樣事情,那么熱鬧,誰去注意這些東西。
姜大丫又道:“咱們掛清,是每個男丁一豎清,所以那些看起來多一點的,是家里后輩男丁多的,那些看起來少的,是后輩里,男丁少的人家。”
這下,姜瑜兒明白了。可她有疑問了,為什么每個男丁只能掛一豎呢:“大丫,為什么每個男丁只能掛一豎?”
姜大丫很不客氣地白了她一眼,解釋道:“不是說每個男丁只能掛一豎,而是每個男丁,至少掛一豎。只是,咱們張莊村的人窮,所以也每個男丁掛了一豎而已。”頓了頓,又道:“記得去年我跟我娘去外婆家那邊,有些人家,每個男丁掛了好幾豎呢!”是似又想到了什么事情,她臉色暗了下來。
姜瑜兒雖然不知道她為什么剛才還好好的,一會兒拉長著一張臉,但有一點她知道,那是二嬸娘家的人,不好相處。聽說那家人條件還是較好的,只是不知道當時怎么把二嬸嫁給了窮得叮當響的二叔。
姜瑜兒姐妹倆在這邊嘀嘀咕咕地說著話兒,那邊幾個男丁已經把清給全掛到了樹枝。今年家里條件好,清也買了不少。這一掛去,感覺熱鬧了很多。
姜大丫看了,心里也高興。往年爺爺奶奶墳頭的清是最少的,今年,終于不用墊底了。
看到這樣的場景,姜瑜兒想到了一首詩的一句話,叫做:風雨梨花寒食過,幾家墳子孫來?
二叔把掛了清的小樹枝全給插到了墳頭去,姜子蘇取了火種,點燃了一些紙錢,又點了一對蠟燭跟香。朝著爺爺奶奶的墳墓拜了拜,這才插到了土里。
看到地燃著的錢紙跟蠟燭,姜瑜兒心里又是一陣擔憂。這個天氣,還有些干燥,要是著了火可如何是好?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