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7章征兒離開
大寶想都沒多想,直接說要去。
征兒則是緊緊地抱著姜瑜兒的手,什么話都沒說。
但姜瑜兒卻已經(jīng)知道了她的選擇。她之所以會這般黏自己,那證明她的選擇也是跟大寶一樣,選擇跟陸老去云山學(xué)武。
姜瑜兒雖然舍不得,但既然孩子們已經(jīng)選擇了,她就不能以愛的名義nbn了他們的步伐。
曾經(jīng),她聽過一個教官說過一句話,當(dāng)兵可能會后悔三年,但不去當(dāng)兵,就能讓自己后悔一輩子。
確實,她高中時也有過這樣的想法。只是當(dāng)時上大學(xué)的n占了大頭,她就選擇了上大學(xué)。
哪怕大學(xué)四年,她也時常會問自己,當(dāng)初要是去當(dāng)兵了,又會是怎樣一番景象。
現(xiàn)在看到孩子們這樣的選擇,姜瑜兒又如何能說不呢!
她伸手,抱兩個孩子抱入懷中,低頭親了親兩個孩子的額頭。開始給他們說睡前故事。
這睡前故事,大寶也就去無名山莊或者跟著姜瑜兒才有這樣的待遇。在張莊村,他從兩歲開始就自己一個人睡,睡前,最多也就只有丫鬟過來幫他洗個澡,抱他上床。
所以,每次一聽說要去姑姑家,他比誰都開心。
姜瑜兒心里有心事,但口中還是說著故事。
兩個孩子聽著聽著也就睡著了。
看著兩個已經(jīng)熟睡的孩子,她心里更加矛盾了。要讓她跟征兒分開,她感覺比割肉還難受。
孩子從生下來到現(xiàn)在,就沒跟她分開過。母女倆相依為命,至今未能分來。
可看到孩子的表現(xiàn),她知道,她們是要分開了。雖然不是說她不會回來,只是,她會什么時候回來?亦或者,她回來的時候,是不是也該成親了?
想到這些,她更加舍不得自己的孩子了。
五天后,姜瑜兒為兩個孩子收拾好了行禮,依依不舍地送她們離開了。
等馬車一走,姜瑜兒眼淚再也忍不住,流了出來。
姜子銘看到姐姐這個模樣,也十分心疼。他知道姐姐舍不得征兒,但為了征兒的未來,她還是選擇了跟征兒分開。
他伸手,把姐姐抱入懷中。這個時候,他才真正地感受到,他的姐姐,真的太瘦了。
只是,她這瘦弱的肩,是怎么扛起這么多的事情?又是怎么做到,把一個一貧如洗的家,變成這樣人人聞而嘆之的家。
“姐,你要是舍不得,我去把他們追回來!”姜子銘看著姐姐這般,開口說道。
姜瑜兒卻搖了搖頭:“征兒有她的人生。他們的人生需要人指點,但不需要別人為他們規(guī)劃!也許這條路不是最平坦的,但是他們自己選擇的。”
姜子銘點了點頭,就如他的人生,姐姐讓他,他去了。他愛,所以他選擇了參加科舉。哥哥上了幾年學(xué),他不想繼續(xù)讀下去了,他選擇了從商,姐姐也沒有說什么,只能盡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幫著哥哥。
現(xiàn)在,輪到孩子們做出選擇了。姐姐還沒來得及跟哥哥寫信,就已經(jīng)把兩個孩子送走了。
嫂子知道了,應(yīng)該會埋怨姐姐,但他卻能理解姐姐的所作所為。
這天筆試已經(jīng)放榜出來的了,姜子銘不是考得最好的,考了個第二名。
姜瑜兒陪著弟弟來看榜,看到這樣的名次,還有弟弟那一臉的不甘。笑著安慰道:“沒關(guān)系,咱們不是還有殿試嘛!”
姜子銘點了點頭,跟著姐姐回去了。
果然,在放榜出來的第三天,殿試時間出來了,姜子銘這幾天有些緊張起來。他不是沒見過皇帝,但跟皇帝相處的時間很少。皇帝在姜家的時候,也是跟李貴妃兩個人一個院子,很少有人能進(jìn)去。
姜瑜兒給他端來了一盤子已經(jīng)削好了皮的脆柿,這脆柿是她自己做的。味道很好。
“別緊張,緊張的人容易發(fā)揮失常,咱們順其自然,不必強(qiáng)求什么。”她笑著坐到了弟弟的對面。
姜子銘扯了扯,還是扯出來了一個笑容,只是他這樣的笑容,卻沒多燦爛。
“我知道的姐!”
“吃完出去走走,散散心,說不定心情就放松了。”
“恩!知道了,謝謝姐!”
看著弟弟出門的背影,姜瑜兒一頭扎進(jìn)了書房。征兒已經(jīng)離開好幾天了,可她一點都不習(xí)慣。仿佛整個郡主府,四處都是她調(diào)皮的身影。
很多時候,她能恍惚間,看到征兒在那邊調(diào)皮地喊自己娘。
想著想著,姜瑜兒眼眶一熱。都說兒行千里母擔(dān)憂,她這是孩子剛走,她就各種的不習(xí)慣。
孩子在身邊的時候,她沒感覺,現(xiàn)在孩子離開出去了。她各種的不習(xí)慣。
很多時候,她都想去云山看看孩子,可她知道,孩子需要成長,她何嘗也不需要成長呢?
為了適應(yīng)孩子不在自己的身邊,姜瑜兒帶著吳媽去了城外的靈泉寺呆了幾天。
都說寺里能讓人心靜下來,可姜瑜兒卻怎么都靜不下來。
這天,方丈帶著一個小徒弟走了過來:“施主是否還靜不下來?”
姜瑜兒也是十指合在一起:“師父!我擔(dān)心孩子。孩子從出生到現(xiàn)在,沒跟我分開過。以前不覺得有什么,但現(xiàn)在孩子一走,我就能清晰地感知到了孩子對于我來說,是多么重要的存在。”
“阿彌陀佛!”老方丈豎起來右手,一串佛珠卦在上面,從佛珠蹭亮度來看,應(yīng)該是被人時常撫摸的結(jié)果。
“子女與父母因緣聚在一起,但也會因為一些事情分開。他們來了,緣起,他們離開,緣散。所以施主萬事不比強(qiáng)求,事事順其自然,不必強(qiáng)求。”老方丈說得有些佛系,但這樣的道理,姜瑜兒又怎么會不知道。
她想,這應(yīng)該就是那所謂的習(xí)慣問題吧!
時間一久,她應(yīng)該也就習(xí)慣了這種沒有征兒在身邊的事情了吧!
“多謝大師!”雖然知道,但聽人這般勸解,姜瑜兒還是禮貌性地回了一禮。住了兩天后,姜瑜兒還是回了京城。
只是,短短四日,整個京城氣氛好像不一樣了。
尤其是郡主府,整個郡主府氣氛又變了不少。
本章完1
【精彩東方文學(xué)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