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說元文都入了宮后,倒也沒耽擱多久便陛見結(jié)束,迅速轉(zhuǎn)了出來。
畢竟此次他去黎陽所行之事,早就通過軍驛傳回了洛陽,實際上是真沒有什么可以多說的。
這當初李密等人轉(zhuǎn)戰(zhàn)關(guān)中,一路上不但是抄捷徑走小道根本沒帶什么輜重,且義軍本身又都是缺衣少食,基本上就是倆肩膀扛著一張嘴就過來了,軍裝被服都還是打下大興之后才解決的,哪有什么余力給全軍配置冬衣。
所以這次陛見自然也就沒什么好說,也就是說明一下此行軍中所見,言稱李密的軍隊確實冬裝不足,無法在冬季交戰(zhàn),只能等開春以后再做籌謀。
而這次元文都之所以被派了苦差,寒冬臘月的年都沒過就得走上好幾百里去黎陽打個轉(zhuǎn)回,自然也是因為李密乃是他出面招安的緣故。
也說元文都出來之后,便也叫上盧楚等人返回宅邸,洗去風塵之后便也設(shè)宴偏廳,就聽得盧楚等人將這元文都離洛之后城中發(fā)生之事細細道來,所言之物無非就是王世充的一言一行。
誰知酒正酣時,納言段達卻是匆匆趕至,與眾人道:“哎呀!吾等大禍臨頭矣!”
眾人忙也來問,才知道方才王世充送別元文都后便轉(zhuǎn)回了太尉府,與手下將領(lǐng)言道:“李密本是三番兩次作反之賊,雖打下大興卻成困獸之勢,只怪元文都那幫人皆是不知庶務(wù)的文官書生,如今將其招撫之后還任其做大,以至于使其擁兵數(shù)十萬之眾。我看今后事態(tài)的趨勢,他日李密得勢之時,其等必難幸免。再說我等多次跟李密作戰(zhàn),殺死他的父兄子弟,前前后后已經(jīng)很多,李密一旦朝中得勢,我們這些人豈能還有生路?”
元文都等人一聽,臉色都是勃然一變,這話的前半截倒也問題不大,說的問題也的確是事實,倒也叫人無從辯駁。可這段話的后半截問題就大了,他不但點出了一個近在眼前的巨大危機,也同時顯露了一種別樣的心思,那就是反心!
當即盧楚便一拍大腿,猛然喝道:“好野……野支,爾……爾等要反!”
元文都也是神色大變,他剛剛從黎陽返回,自然也是知道如今李密營中情況,雖然李密軍缺衣少食無法進行冬季作戰(zhàn),可人數(shù)、武備卻是十分充足,一旦天氣好轉(zhuǎn),這十數(shù)萬大軍便自然又是生龍活虎一般。
可李密要反倒也無法,只是王世充以此等言語刺激屬下,用意自然是司馬昭之心路人可鑒了。
也在這時,就聽一名盧楚身邊的客卿言道:“元公才歸洛陽,怕是不知近月以來,野支借故以重建左翊衛(wèi)之名,大勢搜羅民間青壯,僅是月余已得數(shù)萬之眾,又私開府衙,意圖不軌。”
聽得那客卿言之鑿鑿,旁人也是隨聲附和,元文都閉目沉思許久后,倒也干脆利落,直言道:“野支反心已生,自然留他不得,不知各位可有好計策?”
眾人聽了面面相窺,倒是盧楚哈哈一笑,道:“可……可……效當年,當年……專諸、聶政……之……之舊事爾!”
這大家都知道專諸和聶政就是專門搞的政治暗殺,所以盧楚所指不言自明,元文都等人一聽倒也覺得只有如此辦法才可,便決定就用這招,隨即商討起了動手細節(jié),很快便研究決定,要趁王世充上朝的時候,布下伏兵殺掉他。
一番商討諸事商定之后便也各回各家,只是段達歸家之后卻是有些忐忑不安,便把其婿張志叫來商議此事。
這段達本是武威姑臧今甘肅武威市人士,乃是前朝北周朔州刺史段嚴之子,
其人美須髯,且善于騎射,因襲封襄垣縣公,又是武將出身,曾帶兵攻打吐谷渾,鎮(zhèn)壓各地起義。
入朝之后,因為交好晉王楊廣,曾設(shè)計使人告發(fā)太子楊勇,隋煬帝為宇文化及所弒后,聯(lián)合元文都擁立越王楊侗即位于洛陽,被封為陳國公,是如今朝中“七貴
”之一。
只是,別看這段達是武將出身也曾領(lǐng)兵出戰(zhàn),但實際上此人性格平庸怯懦,加上此人為官極善觀風望色、選邊站隊,所以他對這次元文都等人的謀劃別有想法。
便也說這段達與女婿商議良久,還是他自己親自拍板道:“如今看來,大勢雖然在元文都他們這邊,但李密的大軍遠在黎陽,而王世充的軍隊卻盤踞在洛陽,所以他們要是敢在洛陽動手的話,肯定難以取勝,就算僥幸取勝也肯定是慘勝,對我們而言沒有任何好處。”
然后又說:“但如果我們反過來幫王世充的話,那么我等朝中七貴必然分裂,甚至要自相殘殺,如今朝廷既失了大興長安,也失去了黎陽倉,更被斷絕了運河漕運,被困在關(guān)中方寸之地動彈不得,這個時候還要內(nèi)訌的話,旦夕之間就會分崩離析,所以我們既不能幫元文都殺王世充,也不能去找王世充告密。”
結(jié)果思來想去,段達便做了決定,動身入宮陛見了楊桐,將元文都、盧楚等人計劃襲殺王世充的事情捅了出來,把這個燙手的山芋丟到了楊桐的手里。
楊桐在得知這個情況以后,當即頭也就大了,如今朝中“七貴”大致分為三派,一派就是以元文都和盧楚、趙長文、郭文懿他們?yōu)橹鳎沃鲝堉饕堑溗畺|引、借力御敵和搞政治制衡,力主招安李密等義軍,妄圖借著外來的兵勢穩(wěn)定政局一派則是以皇甫無逸、韋津、段達這些人組成的中間派,屁用沒有、破事還多。
至于最后,便是自成一派的王世充,瞧著他近一段時間又是開府建軍、又是禮賢下士的行為,其人的反心已然顯現(xiàn),雖然對于元文都和盧楚等人謀劃要將他暗殺的消息聽著很叫人感到刺激,但楊桐也不是傻瓜,自然明白萬一要是失手,后果將會非常嚴重。
而且就眼下來說,朝中“七貴”僅有五人在洛,其中皇甫無逸兵部尚書在正月初的時候就被派去黎陽犒軍,如今并不在城中,而郭文懿內(nèi)史侍郎也奉命前往回洛倉督辦糧秣事宜不在朝中。
所以,對于元文都他們計劃襲殺王世充之事,楊桐既然沒能力阻止,也沒能力事后控制局面,便只能問段達可有什么解決此事的良策。
這時段達倒是給他出了一個好主意,那就是引入第三方勢力來平衡洛陽城內(nèi)的各方躁動,他提議敕封留守大興的瓦崗將領(lǐng)翟讓一個左武衛(wèi)大將軍的官職,任命他為大興太守,并且對翟讓以下原瓦崗系的將領(lǐng)也各有犒賞和升遷,更將翟讓手下的戰(zhàn)將單雄信和徐世勣封了偏將軍,并用圣旨指派二人各領(lǐng)本部到洛陽擔任城衛(wèi)。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