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第一輪的接觸,鳳軍這邊就吃了大虧。
這一輪倭軍的七個戰陣里,共計蹦出了大約三十來人突入鳳軍戰陣,而也就這三十來人,卻在鳳軍戰陣中造成了接近一百人的“負傷”。
按照軍演的規則一旦負傷便要下場,因此原本雙方的勢均力敵也在此刻出現翻轉,從人數來說倭軍頓時占了優勢。
說實話,這些個身高不足一米的小矮人要真是在戰場玩這一招的話,你要說能讓他趁亂砍傷七八人的可能性倒也是有的,但很大概率在下一秒就會被亂刀分尸或者被亂槍扎成了肉串,可偏偏這是軍演,只要他能用染著白灰的木刀挨著你染上灰,就算是你輸了!
“有點意思!”
黃娜的智商肯定是在水準以上,自然迅速反應過來,如果按照正常的軍演規制來判定勝負的話,無疑王義的倭軍是占了大便宜。
或者說,是他的倭軍更善于鉆規則的漏洞,只是犧牲了三十幾個“沖陣死士”就干掉了鳳軍這邊接近一百人,單從此點來看,這倭軍的戰陣、戰術、戰技倒也算是練得不錯了。
也就說這時,吃了虧的鳳軍這邊倒也愿賭服輸,在點出了“傷亡”人員后,便要重新布陣準備發起二次攻擊,只見倭軍這邊卻是把原本的七個小陣解了,然后迅速重編成了三個稍大一些的小圓陣,并且還將盾牌連在一起,形成了猶如烏龜殼一般的盾陣。
如果說剛才派“死士”沖陣是攻的話,那么這個造型應該就是守了,鳳軍這邊在軍陣前指揮的幾個排長一對眼,也忙下令變陣,然后迅速將原來連成一線,以排為單位的魚鱗陣也變成了大型的圓陣,用盾牌也結出同樣的烏龜陣后,便直接以圓陣的形態齊步往倭軍的三個小陣撞了過去。
這一次自然沒了什么花俏,鳳軍這邊的大陣直接懟上了倭軍正中的小陣,大盾牌直接碰上了小盾牌,在噼里啪啦的一陣爆響中,在體重和力量上都不戰優勢的小矮人們頓時被撞了人仰馬翻,陣型也頓時潰散自解。
只是這邊鳳軍的圓陣剛懟翻了倭軍的正面小圓陣,邊上的另外兩個小圓陣卻是迅速動了起來,直接貼上了鳳軍圓陣的兩腰部位,就看著雙方貼近的一瞬,倭軍的小圓陣瞬間自解,持盾的矮人盾牌手們紛紛狂叫著從地上蹦起對鳳軍盾陣發起沖鋒撞擊,而同時更看見在他們腳下有矮人刀斧手,居然打著滾也躥了出來,揮舞著木刀直往結陣的鳳軍腳面劈斬。
你還別說,這一回合又叫倭軍的小矮人們占了便宜,鳳軍戰士們倉猝之下顧得了上顧不了下,看見小矮人們扛著盾牌一蹦老高似要撞擊的時候,都是紛紛下意識的舉起盾牌準備來個硬碰硬,結果舉起盾牌的瞬間露出的小小縫隙便成為弱點,一個不慎就被滾地而來的倭軍刀斧用木刀剌到了腳背、腳面。
接著雖然噼里啪啦一陣盾牌碰擊的爆響過后,跳起來沖陣的倭軍盾牌手十有七八被撞得倒飛回去,可結陣的鳳軍盾牌手卻是有多半人被滾地而來的矮人刀斧手剌了腳面,在鞋褲上沾染了白灰。
待得將中招的鳳軍盾牌手點出,場面頓時就有些不好看了,但見鳳軍這邊的總人數已經不足二百,而倭軍方面還接近三百出頭,依舊能組成三個小圓陣的樣子。
“且住手!”見此狀況,黃娜忙也叫停,因為如果規則不改變的話,第三陣不管怎么打,估計都得是鳳軍這邊輸。
聽得黃娜叫停,兩邊倒也老實罷手,王義更是滿臉得色的出陣見禮,黃娜笑道:“不錯!此次演陣,便是你們勝了!”
王義忙也下拜道:“不敢言勝,義愿領倭軍上下,為大元帥效死!”
隨著王義表態,列陣的三百六十名倭軍士兵也齊齊下拜,齊聲喊道:“愿為元帥效死!”
想來這些道州矮民,一開始是因為長相奇特,于是被當做小丑玩物一般送來給楊廣取樂,后來更是被當做貢品年年進獻,使得人數越來越多,然后楊廣窮極無聊之下也才突發奇想把他們訓練成軍,養在宮中玩樂。
只是沒想到楊廣巡幸江都一去不復返,泱泱大隋潰于旦夕之間,如今天鳳軍入主洛陽,王義跟他的族人為了求活,不得不自謀出路,這才弄了一把毛遂自薦。
不過顯然,王義的想法和策略用對了地方,從這場軍演中不難看出他不但極善謀略,也懂得如何運用規則漏洞,是一個智勇皆全的人才型將領。
黃娜忙也來扶,道:“將軍快快請起!我鳳軍今得將軍加入,亦是如鳳添羽!來人,速速整治營帳,為倭軍新設一營!”
聽得黃娜當真愿意接受他們的投效,全體道州矮民們皆是歡呼雀躍激動不已,也不知誰人帶頭,竟自發的喊起了“萬歲”來,結果迅速帶動起了整個廣場營區之中的鳳軍兵將也跟著喊起萬歲,一時場面險些失控。
虧得黃娜急忙命曹輝娥叫人去敲響戰鼓發布整備號令,以鼓聲號令全軍整備肅靜,才把這股亂喊萬歲的風潮平息下來。
之后,黃娜便把王義叫入中軍帳中細細詢問,也才得知有關這批道州矮民的詳細情況。
這一開始,最早是大業四年時王義參加科舉考中了秀才,但因為身材奇特的關系,被道州學政上疏稱形象有礙觀瞻,不宜與其功名,隨后便將王義貢入京都。到了陛前楊廣見他生得眉濃目秀,身材短小,行動舉止,皆可人意,又口巧心靈,善于應對,楊廣便問道:“你既非絕色佳人,又不是無價異實,有何好處,敢來進貢?”
王義對道:“陛下德高堯舜,道過禹湯,南楚遠民,仰沐圣人恭儉之化,不敢以傾國之美人,不祥之異寶,蠱惑君心,故造侏儒小臣,備役驅使。臣敢不盡一腔忠義?望圣恩收錄。”
楊廣聞言大笑,道:“我這里無數文官武將,那一個不是忠臣義士,何獨在你一人?”
王義則答道:“忠義乃國家之寶,人君每患不足,安有厭其多而棄之者況犬馬戀主之誠,君子所取,臣雖遠方廢民,實風化所關,陛下寧忍棄之乎?”
楊廣聽了大喜,遂重賞貢者,便將王義留在左右充用。
自此以后,楊廣凡事設朝,或各處游賞,俱帶王義伺候,而王義每事小心謹慎,說話做事,俱能體恤人心。
楊廣因此十分喜愛他,后漸用熟了,時刻要他在面前,道州地方見王義竟在宮中得了楊廣寵幸,遂每歲都往洛陽進貢道州矮民,經年累月下來竟使人口暴增至八百余。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