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份子!還是萬都督,是嗎?”這倒是個新鮮說法,他是從哪兒聽來的?郡守挑起眉毛,不敢深信地看著他。
“據報!”姚郎中很有把握地點頭道,臉色有些神秘。
這么突如其來,自然是他的親戚告訴他的,然而卻與事實不符。
米家產業全是自己的,萬時明本人沒投一個錢,也沒拿一份干股。說他是股東,你什么證據也沒有。
然而若說完全沒有利害關系,那也不對。整個米家莊園上下人等都已經把他看成了半個主人,但這卻是由于還沒有正式達成的婚姻關系。
郡守是銜命前來,既然有心攪混水,當然不肯細細解釋,跟他說破,反而默認似地正色道:
“老年兄!不管怎樣,圣人垂鑒,古有明訓:邦國有難,大臣須與國同休戚。萬都督既然貴為一州都督,官大權重,上頭要他捐獻,他怎能、又怎敢說個不肯?
“只是這也不是他一個人能說得算的。米家冶坊是本地世家產業,歷代相傳,樹大根深,盤根錯節,即在朝廷里也人脈極廣,利益牽連極眾,多有親王宿將于其中隱有份例的,只是不好明說。
“所以雖然如今米大姑傾慕他,卻也不能他一個人說捐就可以捐。就算他忠心無二,愿意全部報效,那些有份的功臣耆老肯依他么?”
親王宿將?功臣耆老?
還有這檔子事?
姚郎中聽了如雪水澆頭,心一下子涼到了極點。他萬想不到其間還有這樣一層利害關系!牽涉到那些人,這這份量可就太重大了!
他不由臉色發白,不安地看著郡守,不敢輕易置一詞。
見真把他鎮住了,郡守才又轉換了語氣,嚴肅起來說:
“然而老年兄,愚弟是說然而若是細究其職分,都督畢竟乃朝廷股肱,一方之寄,受恩極為深重,即使肝腦涂地都難以上答君恩,何況一點身外之物!
“如今為平海賊,為弭邊患,大的不動你的,單叫你把鑄炮的產業拿出來。此事又是事關戰守,正是都督職責所在,他哪里還有理由推托?”
“那那剛才老兄說的那些人呢?”姚郎中怯怯地問。
“那些人自然也不得不爾!”郡守將手斷然一揮,“道理明擺著:上頭單只喝你一口水,又非砸了你的缸,還留下許多水與你慢慢用,怎么能想不通呢?
“萬督占股最多尚且能上體君心,其他人均沾的有限,又不傷筋動骨,只要稍微有點良心,豈能不踴躍爭先,帶頭報效?這樣一說,不就都合情合理,易于措辦了?”
“承教了!承教了!十去其一,僅去其一,又是事關軍事,他等自然不敢推托了!”姚司官如夢方醒,站起來連連打躬道謝。
“多謝老同年指教,不然,這頂牛還不知要頂到什么時候!若是一直頂到劉尚書不耐煩了,閣部來話嚴催了,皇上家十分不喜了,那時,下官愚弟這個小小芝麻官也就做到頭了!”
郡守達到了目的,高高興興地告辭,回都督府匯報去了。這里姚司官想了又想,做足了思想準備,連夜草擬了一個折子,在內詳說:
查米家產業浩大,駁雜不堪,又不善經營,人浮于事,近來又有海賊肆虐,銷售更加不暢,業已連年虧損,不但難以收購,收購下來經營也會十分困難。
卑職不甘心,再多方打探,仔細查考,詢遍業內,竟無一毫起死回生之策。
卑職細思此事關系甚巨,與其耗費巨帑,收歸朝廷所有,反成偌大包袱,不如放棄收購,任其自我求生,較為適宜。
惟其鑄炮一節,關系軍事,為防尾大不掉,可即日單獨劃出,令其捐獻。
幸喜四都督仰體圣心,已先萌此意,業已與米家聯絡商洽。米家也識大體,愿意捐出炮場全部熔爐鑄模車輛吊臺,送往京城,遷地另建,永歸朝廷。
惟此事責任非輕,職請示尚書劉大人,劉大人不敢自專,特命下官以戶部辦事身份馳驛詳奏。不知是否得當,誠惶誠恐,靜候綸音。
寫完他親自揣了,坐車趕赴郡衙,找到郡守商量。
郡守看了他的奏稿,見正是四都督想要的結果,就裝得知心貼肉,和他一起斟酌,又趕到都督府去與那邊相商,來回奔波,做好做歹,終于把事情談成了個大概。
那就是朝廷放棄收購,米家捐出炮場,同時捐資助餉。
另外前次革職的冗員,擇優準其復職,惟只薪俸減半,其中就包括姚司官的親戚,那個既管關稅,也管不成關稅的糊涂大人。
雖然仍有些不大愜意,總還算是個皆大歡喜。
條件談就,請示了劉尚書。
劉尚書閱后先予首肯,次日偕同費公公到了議事堂上,便假裝生氣,訓斥下面不知道輕重,把這么重大的事情弄得拖拉不堪,難道非要等到朝廷實在不耐煩了發話來催嗎?
姚司官便恭恭敬敬站起來,回復說事情之繁雜,出乎意料,不敢不謹慎從事。
劉尚書不悅道:怎么個太過繁雜?我怎么不知道?你說!你說!
姚司官望望同儕,說:這情形大家都是無有不知的!
于是他就侃侃而談,把米家產業說得一無是處,說時還不斷向其他人征詢求證。其他人都是另外有人買囑拉攏好的,此際誰肯說個不字?
費公公在旁邊聽了,面無表情,卻也失望,但隨即又復坦然,始終不出一言。
劉尚書假作生氣又無奈,冷著臉說:真的這么不堪一用么?不至于吧?還是再看看吧!
又延捱了幾天,估計朝中等得也心焦了,他這才搔著花白的腦袋對費公公發牢騷說:不承想米家竟是這么個爛攤子!真是金玉其表,敗絮其中,徒有虛名了。
當下即由他本人出面復奏,姚司官那個詳詳細細的折子就作為附片夾在里面,算是具體說明,馳驛送了上去。
不久,朝廷回復說準奏,于是霹靂閃電般一天大事,終至瓦解冰消,算是有了個還算不壞的結局。
塵埃落定,米家便先捐了一大筆錢,送往京城。
途中接到諭旨,說圣上體恤,叫留其中一半作為西海防務開支,宮中只笑納剩余的一半,并給米家兩個小男士每人頒了一個低等世職,以資鼓勵。
那世職叫什么龍鑲尉,名目不顯赫,卻實打實屬于世襲身份,得了這個就算是貴族了。
世代經商,雖然在這新夏國不算賤業,卻也只是平頭百姓,因此圣旨頒下,米家上下喜氣洋洋,無不振奮,連郡守都到來道賀,說是圣眷如此優隆,將來更要發大財了。
本章完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