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百姓們的要求并不高,盛世百姓,求的是吃飽穿暖,若是手里還能攢點兒余錢就更好了,相比于盛世來說,亂世百姓則連癡心妄想的權利都沒有,對他們來說,只要能夠活著就行,茍延殘喘也好,賤如芻狗也罷,總之就是一句話,好死不如賴活著!
突遭戰亂,蒙元百姓出于本能,想要逃避,想活下去,哪怕活的很卑微,但總好過死無葬身之地!
這時,突然站出來一個人,告訴他們,你們亦可如夏人一樣活得很好,有衣穿,有飯吃,有田種,除此之外,還能攢下一筆用于救急的過河錢,而人家對自己提出的要求,僅僅是要求自己做一個遵紀守法的良善之民,僅此而已!
楊再興的話猶如之音般,令一眾逃難百姓久久不能平靜,對于楊再興提出的要求,他們一百個愿意,他們沒理由拒絕,他們求之不得!
無論在哪里,百姓都得守法,而大夏則是眾多逃難百姓最好的選擇!
老話說的好,人比人得死,貨比貨得扔,相比于虎狼之秦來說,大夏簡直不要太好!
秦法之重,令人指,動輒砍手跺腳,削鼻切耳,想想都會令人感到不寒而栗,至于黥刑那些就不值一提了,在臉上刺字,總比落下殘疾強!
在李孝誠看來,秦國最輕的刑法應該是髡刑,剃光犯人的頭和胡須,主要是以人格侮辱的方式對犯者所實施的懲罰!
對于現代人李孝誠來說,這不算什么,但對于古代人來說,此等懲罰不可謂不重,古人認為身體膚,受之父母,不敢毀也,孝之始也。
在古人眼里,剃頭幾乎等同于砍頭,就算沒那么嚴重,但也屬實挺丟人,此等鶴立雞群,不要也罷!
相比于秦漢等國來說,大夏則是一個十分講理的地方,他們律法完備,采取的是輕徭薄賦之政,他們沒有沉重的徭役,更沒有繁重的賦稅,大夏是世外桃源,這已是不爭的事實,各國百姓嘴上雖然不說,但他們心里卻跟明鏡似的!
憤青很多,但貪生怕死膽小怕事之人更多,此乃人之常情,很多憤青在看到戰場上的恐怖之后,他們立時變成了溫順的綿羊,曾經吹過的牛,裝過的均被其一股腦拋在了腦后,變臉比翻書還快,就是這么沒出息,就是這么識時務!
蒙元不乏豪勇之士,但是,經過與秦國一場大戰之后,蒙元卻平白多出了許多的貪生怕死之徒,俗稱孬種!
虎狼大秦,這可絕不是隨便說說的,戰爭帝國,底蘊之深厚遠遠出了蒙人的想象!
若來家中沒找到我,說明我正在前往戰場的路上,若在通往戰場的路上找不到我,說明我已抵達戰場,若在戰場上還找不到我,別找了,我已經死了!
這在秦國乃是常態!
在秦國,或許你走狗屎運,歷經十戰而不死,但是,你絕逃不過第十一次,第十二次戰爭,總有一場戰役會要了你的小命,這是秦國士伍的宿命,終逃不過一死!
秦人寧愿戰死也不做逃兵,因為秦國的逃兵叫亡人,沒錯,死亡的亡,就是字面的意思,逃兵的家人會被連坐,當真是一人逃命全家跟著一起遭罪!
在對待逃兵的問題上,大夏與秦國的處置方式并無二致!
白起很牛,王翦很猛,但在李孝誠看來,真正牛的是秦法,是商鞅,秦法將秦人的思想與行為禁錮得死死的,令其不敢有絲毫的逾越之心!
易地而處,給白起十萬燕兵,韓卒,讓他面對當世最強的虎狼大秦,他是否仍能做到百戰百勝?是否還會成為無往不利的殺神?時也運也,有實力的同時還得有機遇!
國運,明主,強兵,秦法缺一不可!
十年前,蒙元面對秦國時,或有一戰之力,但十年后的今天,在秦國傾全國之力,對其動滅國戰爭時,蒙元想要戰而勝之,其可能性,微乎其微!
蒙元與金國你來我往的打了幾十年,雖說勝多敗少,但也被其消耗了不少的戰爭潛力!
蒙元與大夏之間更是進行了三場大戰,第一戰術赤領兵猛攻開原府,久攻不下,損兵折將,被夏軍打的灰頭土臉,最終以罷兵敗走而告終!
第二戰,大夏兵援金,兩國合力抗蒙,此戰蒙元損失慘重,折損近十萬,最終以敗走求和而告終,此次蒙元損傷極為慘重,休整數年才將將緩過勁來!
第三戰,忽必來與者勒蔑于四平府以北的山林中設伏,結果被岳飛識破,岳飛將計就計,一把大火將蒙軍燒的哭爹喊娘找不著北,此戰蒙元幾近全軍覆沒,逃出生天者寥寥可數,領兵大將者勒蔑更是被宗翰斬于兩軍陣前,其損失不可謂不重!
蒙元與秦國之間的戰爭那就更不用說了,兩國比鄰,積怨日久,數十年來,秦蒙間,五天一小打,半月一大戰,秦蒙之間的戰爭從未間斷停歇過,尤其是,自打嬴政登基主政以來,兩國間的戰爭變得越的頻繁起來,直致今日,秦蒙間的戰爭已然展到了不死不休的地步!
鐵木真從父輩的手上接過孱弱不堪的蒙元,數十年來,率領部眾南征北討,最終成就了今日的蒙元帝國,成吉思汗之名傳遍天下,世人聞之,無不側目,小兒聞之,立時止啼!
老話說的好,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十年,沒有永恒的王朝,只有新崛的梟雄,長江后浪推前浪,老一輩的強者,終將被新一代的梟雄以他們曾經用過的方式所取代!
嬴政與李孝誠將于浪頭處,與垂垂老矣的鐵木真完成新老交替,而后書寫下屬于他們的傳奇!
王帳中!
身形消瘦的老人俯身高坐,滿頭的華,昭示著他已不再年輕,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他那雙銳利且炯炯有神的雙眼,老人正目光炯炯的望向帳外,似乎是在等待著什么!
良久之后!
一個如雄獅般的身影步入王帳,來至老人坐前,右手貼于左胸,單膝跪地行禮道“父汗!”
高坐于王位之上的老人正是成吉思汗鐵木真!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