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東,畢業于帝都電影學院,1999年從帝都電影廠副科長職位上辭職,與人合伙創辦帝都伯納文化交流有限公司。
第一桶金來自發行了黃建信的老片《說出我的秘密》,那是個在帝影廠放了3年的片子,票房位列年度前十。
2001年,于東做成了堪稱他創業初始階段最重要的一部片子,文娟的《你的兄弟姐妹》,當時大陸票房大約為2000萬人民幣,那一年的冠軍是馮大炮的《大腕》4000多萬。
于東通過《你的兄弟姐妹》又結識了文娟和施南聲,至此香港電影人的網絡一舉打開。
于東充當了港片在內地代理人的身份,進而為他后面順利拿下眾多港片內地發行權打下基礎,這也是伯納偏好港片、港導,被戲稱為港納的一大原因。
隨后,伯納先后得以發行《有間道》、《天地傳奇》、《兩雄》等電影,并在發行《天地傳奇》的時候引進了保底分賬概念,完成了創業初始階段的發展。
然后就是2003年保利伯納的成立,得到保利資源支持的保利伯納開始向電影的上游影片制作發力,當年就投資劉火華、舒其主演的《美女草》首次涉足電影投資領域。
真正讓于東決定加大力度進入電影投資領域的原因來源于兩部電影發行權的失落。
一部是徐可的《七把劍》,一部是大哥成的《baby計劃》。
這兩部香港制作的影片之前一般都是由伯納發行,這次卻因為有內地其他公司投資,故而發行權被其他公司拿走。
面對兩部電影《七把劍》和《baby計劃》發行權爭奪失敗的事實,于東希望保利集團增資,但此時保利影業分管領導無意增資,而且還要求利潤分紅。
這種不利于公司發展的意向促使于東回購保利集團手上的股份,并且開始尋找外在資金,至此兩家合作有破裂的跡象。
2007年7月,保利伯納引進紅杉資本中國基金和SIG海納亞洲創投基金。
這兩家對保利伯納進行了數額為1000萬美元的第一輪投資,投資比例各占50%,至此保利伯納全面打通影視制作、發行與放映全部環節。
時間來到2009年,這一年的6月14日,保利伯納發行有限公司在上海召開酒會,宣布融資、貸款成功并更名為“博納國際影業集團”,融資金額達1億元,首批項目貸款5500萬元。
新一屆博納影業董事會成員也集體亮相,其中包括董事長于東、海納亞洲創投基金合伙人及董事總經理龔挺、紅杉中國基金副總裁孫謙、經緯中國管理合作人徐傳升、陳永雄、施南、于海。
從這些董事成員來判斷此次融資成功后保利集團已經基本跟伯納影業脫離關系。
從2010年伯納發行的《槍王之王》片頭也可以看到伯納影視娛樂有限公司,而不再是保利伯納。
現在是2006年11月,距離保利伯納爭取發行大哥成的《baby計劃》失敗剛過去不到兩個月。
陳麟打車來到了CY區姚家園路宏成鑫泰大廈,看著帝都保利伯納電影發行有限公司的招牌走了進去。
陳麟剛走進大廈,就在門口看到了不少人在交談,就在大廈門口以一人為中心,形成了一個半圓,陳麟的進來顯得很突兀。
這一圈人見到陳麟進來看了眼,然后就偏過頭去。
“張大嘴又在放炮了?”
“是啊,這個張大嘴太囂張了,居然說要通吃年底票房!
“張大嘴囂張是囂張了點,但是面對國師的《滿城盡帶大波妹》,我們的勝算很小啊。”
“沒事,劉威強與麥朝輝的組合還是很有影響力的,加上有偉仔、金城五、許靜蕾和舒其的加盟,《商城》同樣不可小覷。
而且我們上映在前,可以占得先機,最后究竟鹿死誰手,還未可知!
陳麟看著中心那個自信滿滿的青年人,再聽到眼前這群人的對話,知道自己是遇上保利伯納的掌門人于東和其他管理層了。
在剛剛錯過了大哥成的《baby計劃》之后,于東需要一部成功的影片來繼續保障公司的發行票房和盈利。
從2002年到現在,于東公司發行的電影票房占據華夏內地年度總票房比例一直在不斷上升,于東看中了這部《商城》,做為公司2006年賀歲檔的完美收尾。
不知道是于東自信滿滿,還是想要碰瓷《滿城盡帶大波妹》,于東居然要和張威平打擂,展開了第一場戰爭“黃城之役”,正式開啟了兩人延續多年的恩怨。
恩怨的起因是今年國師的古裝武俠三部曲第三部《滿城盡帶大波妹》上映,妄圖橫掃賀歲檔,睥睨天下。
張威平由于在《八面埋伏》上映的時候,高喊“誰不哭誰找我”嘗到了甜頭,干脆這次陣前狂喊道:“我要通吃年底票房!”“《商城》會死得很慘的!”
大有“我花開來百花殺”之勢,其余中小片唯恐躲閃不及,只有于東孤守合拍大片《商城》獨自迎敵。
這次交鋒中,占得先機的《商城》本應先行上映,但《滿城》突然宣布將檔期提前9天,瞬間將對方的“獨家檔期”擠壓至一周不到。
眼看《滿城》大軍“兵臨《城》下”,一時有些無措的于東昏招盡出:他竟將《商城》的檔期延后達半個月之久!
這樣不僅讓對手先行上映,而且將12月中旬的黃金時段也拱手讓出,令《滿城》霸占賀歲檔肥肉獨食十天之久。
盡管此后于東瞄準“《滿城》與數字院線簽訂的壟斷性獨家放映協議”進行了猛烈炮轟,但怎奈先機已失,大勢已去。
本應兩分天下的06年賀歲檔最終高筑了菊花臺,《滿城》以氣吞山河之勢橫掃票房2.9億。
在締造了華語影史票房新紀錄的同時,也讓僅僅收獲7400萬票房的于東,開始成為張威平日后死敵。
第一局,張威平大勝。
再來到3年后的09年賀歲戰,二人再度狹路相逢。
經歷前戰慘敗的于東此次與陳可欣合作,帶來電影《九月圍城》。
張威平的是國師奧運會歸來之后第一部作品《三槍拍案驚嚇》。
《三槍》大借奧運東風造勢,并推出相關游戲、策劃主創與觀眾吃面等活動大大加強了影片在宣傳期的互動性。
《九月圍城》更是極有針對性的展開了“抗三槍”的“專項整治行動”,針對試映場傳出的“國師史上最爛”的評價大造輿論聲勢,此招也為其后憑借口碑上演大逆轉埋下了伏筆。
為了擊敗《三槍》,伯納策劃了許多媒體和影評人的集體圍剿,而與此同時幾乎同時上映的《九月圍城》則被吹噓為十年最優華語片。
洪晃、香港電影金像獎前主席文娟都曾在公開的媒體和博客上對《三槍》及眾主創進行了一系列非理性的惡意攻擊。
洪晃女士在湖南《零點鋒云》節目對國師進行了一番人格侮辱,以此幫著《九月圍城》助陣。
接著,張威平沿用了前戰的策略,《三槍》在距上映一個月有余時,高調宣布將檔期提前一周。
而痛定思痛的于冬這次吸取了教訓,堅持不讓《九月》調整檔期。而看起來這是于冬“以不變應萬變”的策略,實則是《九月》一方“伺機而動”的遮掩。
不出所料,就在賀歲大戰即將爆發之際,《九月》一方突然將檔期做了微小調整:于東祭出了“搶點策略”,在原定首映日的前一天下午提前“點映”了《九月圍城》。
而就是這個微小的變化,就是這看似不足道的幾個小時為《九月》聯合觀眾與媒體大造“口碑輿論”贏得了充分的時間。
果然,于東和他的團隊上演了一次堪稱教科書式的翻盤好戲。
《九月圍城》憑借強大的“口碑效應”,后發制人的于《三槍》上映的第三周逆襲上位,豪奪09年最后一周的票房頭把交椅。
隨后也在跨年時段完成了對《三槍》的超越,并利用《阿凡提》君臨之前有限的幾天將對手甩開三千萬有余,令己方穩操勝券。
而于東最終在《三槍》面前拿回的2.9億數字正與幾年前《滿城》奪走的數字一樣,“出來混總是要還的”。
終得雪恥的于東也將二人的“票房遭遇戰”扳成了1:1平。
2011年,于東伯納集團終于又跟張威平舊畫面碰見了,《龍門飛乙》同日對抗《建康十三釵》成為了所有媒體熱議的對象!
徐可導演+功夫皇帝+迅公子+陳乾+李玉春+范小萱,IMAX+3D抬高票價是必然的,于東手里的牌就是《龍門飛乙》這個華語首部3D武俠巨制。
國師的《建康十三釵》,嚴歌苓劇本,好萊塢巨星貝爾壓陣,其它則是新人女星,對抗極有難度!
這是一場勢均力敵的宣發PK,于東伯納集團提前半天上了《龍門飛乙》。
由于是真3D制作的宣傳語,由于陣容太強勢,由于鋪天蓋地宣發手段,由于IMAX+3D抬高了票價,掩蓋了劇本的敗筆。
張威平和舊畫面的力作《建康十三釵》沒占到任何的優勢。
結果兩部叫囂過十億的電影,結局一樣,都沒打破《子彈》的票房記錄!《十三釵》接近六億,《龍門飛甲》則五億六!
看起來這最后一戰似乎張威平略勝一籌,但其實張威平敗了,因為張威平和國師決裂了!
這位極具江湖氣息的草莽英雄在宣傳這部國難電影的時候,居然用男女主的床戲為噱頭,引起了全國所有人的不滿,加之他對國師的電影插手的越來越多,也讓國師十分惱怒。
最終,張威平在這場大戰中輸掉了國師,也可謂是輸掉了所有。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