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買宋 第二百六十七章 詩酒財氣大詞人

作者/參見大總管 看小說文學(xué)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xué)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當然,宋朝與酒有關(guān)的名人實在是太多了,除此之外,比如還有范仲淹。

    范仲淹二歲喪父,家庭貧寒,他自幼刻苦學(xué)習(xí),終于考取了進士。

    他為官,清正廉潔,走到哪里,就把善舉帶到哪里,為民興利,為民除害。

    他不懼權(quán)貴,敢于直言,一身正氣。

    而且范仲淹曾領(lǐng)導(dǎo)“慶歷新政”,提出“厚農(nóng)桑”、“修武備”、“減徭役”等十點主張,志在改變當時積弱積貧的現(xiàn)實。

    宋仁宗同意了范仲淹的建議,下詔實行。

    可惜只一年的時間,這些新政的措施大部分未來得及實施,就受到保守勢力的反對,范仲淹和他的支持者被指責為“朋黨”。

    范仲淹被離開朝廷。

    范仲淹領(lǐng)導(dǎo)的“慶歷新政”變革,是王安石變革的前奏。

    范仲淹推行新政失敗后,被貶斥到西北邊陲。

    當時西北方面的西夏國對內(nèi)地的騷擾日日嚴重,不但邊民不得安寧,還危及內(nèi)地。

    每當西夏軍來侵擾時,總是大官派小官去倉促應(yīng)戰(zhàn),搞得人人怯戰(zhàn)。

    范仲淹來后,改變以往的作法。

    他把1萬8千名士卒編成六隊,加強訓(xùn)練,無戰(zhàn)事的時候就種田,既鞏固了邊防,積蓄了力量,又節(jié)約了國家軍餉開支,西夏人也不敢冒犯,于是在1044年兩國達成和議。

    在這期間,范仲淹寫了一首詞,《漁家傲》:

    塞下秋來風景異~

    衡陽雁去無留意。

    四面邊聲連角起。

    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

    濁酒一杯家萬里~

    燕然未勒歸無計。

    羌管悠悠霜滿地。

    人不寐~將軍白發(fā)征夫淚。

    西北邊疆的秋天,和內(nèi)地不大相同,南飛的大雁也覺得荒涼,沒有留意。

    四面邊聲是指:“涼秋九月,塞外草裏,夜不能寐,側(cè)耳遠聽,胡笳互動,牧馬悲鳴,吟嘯成群,邊聲四起。”

    在重重迭迭的山嶺環(huán)抱中,在長煙落日下,孤城一座,早早就關(guān)門閉了城門。反映了邊塞生活的艱苦,邊塞形勢的嚴峻。

    下篇著重抒情。

    “濁酒一杯家萬里”是作者自述懷抱,自我感嘆~他身負重任,防守危城,天長日久,難免起鄉(xiāng)關(guān)之思。借一杯濁酒,消萬里思鄉(xiāng)之愁。但更叫人愁的是:“燕然未勒歸無計。”

    這句是用典,燕然,即杭愛山,在今蒙古人民共和國境內(nèi)。

    漢和帝永元元年(公元89年)竇憲大破北匈奴,窮追北單于曾登此山,“刻石勒功而還”。(《后漢書-和帝紀》)詞意是說,戰(zhàn)爭沒有取得勝利,還鄉(xiāng)之計無從談起。

    然而要取得勝利,又談何容易。

    羌管悠悠霜滿地寫夜景,在時間上是“長煙落日”的延續(xù)。

    羌管即羌笛。深夜里傳來羌笛悠悠,大地鋪滿了銀霜,將軍徹夜不眠,徘徊于庭。

    “將軍白發(fā)征夫淚”。

    由于自己想到戰(zhàn)士,既思念萬里之遙的家鄉(xiāng),想念妻子、女兒,又肩負著守衛(wèi)邊防的重任,責任重大,沒有歸期,在矛盾中,只好借助一杯濁酒,來消眼前之愁,來尋眼前之樂。

    這首詞,表達了邊塞將士同甘共苦的英雄氣概。

    范仲淹的另一首詞《蘇幕遮》,也寫得很豪放,意境廣闊。

    碧云天~

    黃葉地~

    秋色連波~

    波上寒煙翠。

    山映斜陽天接水~

    芳草無情~

    更在斜陽外。

    黯鄉(xiāng)魂~

    追旅思~

    夜夜除非~

    好夢留人睡。

    明月樓高休獨倚~

    酒入愁腸~

    化作相思淚。

    這是一首抒寫離愁別恨的小詞,寫出了酒入愁腸愁難消。

    白云蘭天,大地橙黃,秋色江波之上,籠罩著一層翠色的寒煙。

    夕陽映照著遠處的山巒,蘭天連著秋水綠波。萋萋芳草延伸到遠方夕陽之外。

    下篇寫思鄉(xiāng)的情懷黯然凄愴,旅途的愁緒重疊相續(xù),夜里好夢做得太少,長夜不能入睡。

    獨倚明月照映下的高樓,不免愁懷更甚。所以作者感慨地提出,明月高樓休獨倚。(因為夜不能寐,所以要借酒消愁。但酒入愁腸,卻涌流出相思淚,這就是借酒消愁愁更愁。

    包括我們偉大的人民領(lǐng)袖***于1《宋史》314卷《范仲淹傳》時,對范仲淹的上述兩首詞,都作了詳細的點評。

    ***評曰:詞有婉約、豪放兩派,各有興會,應(yīng)與兼讀。讀婉約派久了,厭倦了,要改讀豪放派。豪放派讀久了,又厭倦了,應(yīng)當改讀婉約派。我的興趣偏于豪放,不廢婉約。婉約派中有許多意境蒼涼而又優(yōu)美的詞。范仲淹的上兩首,介于婉約和豪放兩派之間,可算中間派吧;但基本上仍屬婉約,既蒼涼又優(yōu)美,使人不厭讀。

    婉約派中的一味兒女情長,豪放派中的一味銅琶鐵板,讀久了都令人厭倦。

    人的心情是復(fù)雜的,有偏袒乃是復(fù)雜的。

    所謂復(fù)雜,就是對立統(tǒng)一。人的心情,經(jīng)常有對立的成分,不是單一的,是可以分析的。詞的婉約、豪放兩派,在一個人讀起來,有時喜歡前者,有時喜歡后者,就是一例。睡不著,哼著詞,寫了這些。

    可見***同志不僅是一位偉大的政治家、軍事家、思想家,而且對中國古典詩詞有很深的研究和精辟的見解。

    他寫的詩詞,既豪邁、恢宏,又不失清麗、婉約,堪稱一代大家。

    他對范仲淹的這兩首詞,有如此高的評價,說明這兩首詞寫得確實是好,具有很高的藝術(shù)價值。

    除范仲淹之外,還有大名鼎鼎的歐陽修。

    要知道歐陽修4歲喪父,寡母教他讀書寫字。他家境貧寒,沒有錢買學(xué)習(xí)用品,媽媽就在地上用蘆葦教他寫字。

    二十歲后,歐陽修考取進士第一名。

    慶歷三年(1043年),有志于改革的宋仁宗皇帝,任用一些天下名士擔任諫官,歐陽修就屬于其中的名士之一,當上了諫官。他非常支持范仲淹的“慶歷新政”。新政失敗后,他幾次受到株連,被貶官。

    當有人說他和范仲淹等人是“朋黨”時,他毫無畏懼,并在“朋黨論”一文中,義正嚴辭地指出:朋黨自古就有,分君子的朋黨和小人的朋黨。

    小人為私利而結(jié)黨,無利則朋黨散,所以也可以說小人無朋黨。而君子之間,堅守的是道義,奉行的是忠信,愛惜的是名節(jié)。

    只有君子之間,才能同道相協(xié)。為了治理國家,能同心共濟,始終如一。所

    以說只有君子,才有朋黨。作為國君,只有貶退小人的假朋黨,重用君子的真朋黨,天下才能太平。

    歐陽修的“朋黨論”,見解深刻而切中要害,雖然遭到許多人的忌恨,但皇帝卻獎勵他敢于直言,當面賜給他五品官服,并對身邊的侍臣說:“像歐陽修這樣的人,到那里尋得到。”

    歐陽修在我國文學(xué)史上有重要地位,他在北宋文學(xué)革新運動中,做出卓越貢獻,成為北宋中期文壇上的領(lǐng)袖。

    又是一位有著多方面才能的作家。他的散文、詩、詞、史傳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宋仁宗慶歷六年(1046年),歐陽修被貶為滁州知州時,寫了一篇著名的散文,叫《醉翁亭記》,作者通過對優(yōu)美的自然環(huán)境與和樂的社會風俗的描寫,表現(xiàn)了自己治滁的政績,抒發(fā)了與民同飲,與民同樂的理想。

    文章寫的技巧很高,如行云流水,鏗鏘有聲。

    全文連用21個“也”字,把當時的情景,活靈活現(xiàn)在讀者眼前。文章的第一段,寫“醉翁亭”的來歷:

    “環(huán)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瑯琊也。山行六七里~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于兩峰之間者~釀泉也。峰回路轉(zhuǎn)~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誰,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太守與客來飲于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這一段是說,由于醉翁亭周圍山也美,水也美,所以太守與客來此飲酒,飲少輒醉,不是因為酒醉,而是因為山水之美而陶醉。

    欣賞山水的樂趣,只能心領(lǐng)神會,喝酒只是一種寄托而已。

    這就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這句成語,生活中經(jīng)常使用。

    第二段寫出山間朝暮和四時之景的變化。

    第三段重點描寫“醉翁亭”中飲酒之樂:

    “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釀泉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射者中~弈者勝~觥籌交錯~坐起而喧嘩者~眾賓歡也。蒼然白發(fā)~頹乎其中者~太守醉也。”

    雖然沒有管弦樂器,雖然都是就近釣的魚,就近拔的野菜,酒也是用就近的釀泉水釀成的。

    這樣的野餐野味,別有風趣。

    眾賓有下棋的,有投壺的,有坐的,有站的,眾賓歡樂,太守頹然醉乎期間。

    寫出了國泰民安,祥和的社會風俗。

    此文寫法錯綜有致,氣勢磅礴,行文流暢,音調(diào)和諧,是一篇膾炙人口的佳作。

    歐陽修不僅散文寫得好,他的詩詞也寫得好。

    歐陽修喜歡飲酒,自稱醉翁。他乘船飲酒游西湖,其中一首《采桑子》詞:

    畫船載酒西湖好~

    急管繁弦~

    玉盞催傳~

    穩(wěn)泛平波任醉眠。

    行云卻在行船下~

    空水澄鮮~

    俯仰留連~

    疑是湖中別有天。

    乘坐彩繪的游船,聽著急管繁弦演奏的音樂,朋友之間行令飲酒,玉盞催傳,一醉方休。

    就是喝醉了,在波平如鏡的湖面上,任船漂游,任君醉眠。

    下面寫醉后觀湖之樂。船在水上游,云在船下飄,“疑是湖中別有天”,把情和境寫活了,使人如臨其中。

    歐陽修的另一首《采桑子》:

    十年前是尊前客~

    月白風清~

    憂患凋零~

    老去光陰速可驚。

    鬢華雖改心無改~

    試把金觥。

    舊曲重聽~

    猶是當年醉里聲。

    這首詞是歐陽修退休后所作,是一首激烈的感慨之作。

    十幾年前,歐陽修任滁州太守,寫出《醉翁亭記》,徜徉山水之間日子過得像月白風清,很愜意,仕途也很順利。

    但轉(zhuǎn)瞬間十幾年的光陰已經(jīng)過去,光陰之快叫人吃驚~老來多病,好友相繼過世,政治上受誣陷,遭貶斥,憂患凋零,今非昔比。

    下篇說自己的容顏,雖然鬢發(fā)已蒼白,但心不老,心像十幾年前一樣,這也是老年人的普遍規(guī)律,人老心不老。

    手把酒杯,重聽舊曲,人雖衰老,把酒獨酌,情何以堪~

    歐陽修善于寫一些即景抒情的小詞,用清麗自然的語言,描寫生動優(yōu)美的風景,借酒抒發(fā)委婉深沉的感慨。

    如歐陽修的《浣溪沙》詞:

    堤上游人逐畫船~

    拍堤春水四垂天。

    綠楊樓外出秋千。

    白發(fā)戴花君莫笑~

    六幺催拍盞頻傳。

    人生何處似尊前:

    上篇寫景,每句一個“動詞”用得貼切,把景寫活了。

    逐畫船的“逐”字,說明春日游人之眾;四垂天的“垂”字,說明春水之遼闊;出秋千的“出”字,用得極精湛,詞評家晁無咎說:“只一個?出?字,自是后人道不到處”。

    “出”字突出了秋千和打秋千的人,具有畫龍點睛的作用。

    下篇寫作者在船上歡宴飲酒的場面。

    白發(fā)是詞人自指,這樣的老人,頭上插花,表現(xiàn)出狂放不羈,樂而忘形的狂態(tài)。

    “六幺”即曲名,“拍”是歌的節(jié)拍。

    在畫船,急管繁弦,頻頻舉杯,觥籌交錯,人生最快樂的時候,莫過于尊前歡飲了。

    歐陽修的一首《漁家傲》詞,寫采蓮姑娘,用荷葉當杯,劃船飲酒。

    寫盡了酒給人的生活,帶來美好。

    花底忽聞敲兩漿~

    逡巡女伴來尋訪。

    酒盞旋將荷葉當~

    蓮舟蕩~

    時時盞里生紅浪。

    花氣酒香清廝釀~

    花腮酒面紅相向。

    醉倚綠陰眠一響~

    驚起望~

    船頭擱在沙灘上。

    這首《漁家傲》描寫一群采蓮姑娘,蕩舟采蓮時飲酒逗樂,任船漂游,船擱沙灘的快樂情景,特別清新,特別富有生活氣息。

    首句“花底忽聞敲兩漿,”不寫人而自見人,不寫船而自見船。

    女伴聞聲而來,荷葉當酒杯,隨船搖晃,杯酒也晃。

    酒也香,花也香。少女的臉腮紅,喝酒后臉腮更紅,荷花是紅的,酒后的臉腮比花更紅。酒喝多了,不覺在綠陰下的船上睡著了,因無人劃船,船自漂游,船頭才擱淺到沙灘上。

    歐陽修任揚州太守時,在一個山丘上建造一座平山堂。

    他離開揚州回京城任職后,有一次送朋友劉原甫去揚州赴任,他寫了一首送別詞《朝中措》:

    平山闌檻倚晴空~

    山色有無中。

    手種堂前垂柳~

    別來幾度春風。

    文章太守~

    揮毫萬字~

    一飲千鐘。

    行樂直須年少~

    尊前看取衷翁。

    平山堂雖不算高,因為建的地勢高,所以從平山堂四面的窗望出去,都是晴空。站在窗前向遠處望,近處的青山歷歷在目,遠處的山巒,抹抹糊糊,山色似有似無。歐陽修親自在平山堂前種的柳樹,幾年不見,不知長得如何,

    要送別的客人劉原甫文思敏捷,所以稱文章太守,又能一飲千鐘,才能橫溢,氣度豪邁。末二句感嘆人生易老,要及時行樂。

    歐陽修任揚州太守時,每年夏天,他都攜客到平山堂中,派人采來荷花,插到盆中,叫歌妓取荷花相傳,傳到誰,誰就摘掉一片花瓣,摘到最后一片時,就飲酒一杯。

    這樣歡宴暢飲,直到深夜而歸。

    賈文元當北都太守時,常與歐陽修暢飲。

    賈知歐陽修飲酒時喜歡聽曲,所以預(yù)先叮囑一官妓,準備些好曲子來助興。

    不料這官妓聞而不動,再三催促,仍無動于衷。賈感到很惋惜。不料在宴席上,這位官妓向歐陽修敬酒祝壽,一曲又一曲地獻酒。歐陽修側(cè)耳細聽,聽完一曲,飲一大杯酒,心情十分痛快。

    賈文元感到奇怪,過后一問,才知道官妓所唱的曲,全是歐陽修作的詞。

    晚年的歐陽修,自稱有藏書一萬卷,琴一張,棋一盤,酒一壺,陶醉其間,怡然自樂。可見歐陽修與酒須臾不離。

    如果是歐陽修是大名鼎鼎的話,那么柳永就是眾所周知了,的確,他也是宋朝一個愛好喝酒的大名人。

    柳永,字耆卿,1034年登進士第,官至屯田員外郎,世稱柳屯田。

    大家都知道,柳永出身官宦之家,為人放蕩不羈,常出入秦樓楚館,是有名的風流才子。

    據(jù)葉夢得《避暑錄話》記載,他“為舉子時,多游狹邪,善為歌辭。

    教坊樂工每得新腔,必求永為辭,始行于世,于是聲傳一時。”當時有人說,凡有井水飲處,即能歌柳詞,言其流傳之廣。

    柳永是北宋第一位專業(yè)寫詞的作家。

    其詞多寫歌妓愁苦,離愁別恨,羈旅之情。

    詞寫得纏綿細膩,但格調(diào)不高。

    擅長白描手法,情景交融,能以俚語入詞,使詞的語言通俗化,口語化,因而有人稱柳永是詞中白居易。

    在詞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胡適稱柳永的一首《蝶戀花》詞,在他的詞里,要算風格最高的了。

    獨倚危樓風細細。

    望極離愁~

    黯黯生天際。

    草色山光殘照里~

    無人會得憑闌意。

    也擬疏狂圖一醉。

    對酒當歌~

    強樂還無味。

    衣帶漸寬終不悔~

    為伊消得人憔悴。

    這是一首寫離愁之苦的相思艷詞。

    主人公一個人,久久佇立在高樓上,細細的風迎面吹來,無盡的離愁,極望生天際。

    夕陽下,草色山光雖美,可誰了解作者相思之苦呢~

    為了解脫無限的離愁,放縱飲酒,對酒當歌,結(jié)果呢,強樂還無味。

    這正是借酒消愁愁更愁。

    到底為什么這樣苦,這樣受煎熬呢,最后一語道破:為伊消得人憔悴。

    原來是為了她~作者最后表示,為了她,衣帶寬了,人憔悴了,值得~甘心情愿終不悔。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被詞論家王國維稱為“專作情語而絕妙者”,“求之古今人詞中,不曾多見”。

    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說:古今之成大事業(yè)、大學(xué)問者,罔不經(jīng)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此第一境界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眾里尋她千百度,回頭驀見,那人正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界也。此等語皆非大詞人不能道出。

    柳永的一首《雨霖鈴》詞,是描寫與一位戀人惜別之佳作,寫得委婉凄惻,意情盡致,讀之叫人心動:

    寒蟬凄切。

    對長亭晚~

    驟雨初歇。

    都門帳飲無緒~

    留戀處、蘭舟催發(fā)。

    執(zhí)手相看淚眼~

    竟無語凝噎。

    念去去千里煙波~

    暮靄沉沉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別~

    更那堪冷落清秋節(jié):

    今宵酒醒何處,

    楊柳岸曉風殘月。

    此去經(jīng)年~

    應(yīng)是良辰好景虛設(shè)。

    便縱有千種風情~

    更與何人說,

    詞的上篇,寫一對戀人餞行時,難分難舍的情景。

    暮色沉沉,滂沱的暴雨之后,寒蟬凄切叫個不停。他的戀人在都門外,長亭帳里,為他擺筵送別。面對美酒佳肴,毫無情緒。

    無心于酒,有心于情。留戀處,蘭舟催發(fā)。君淚盈,妾淚盈,流淚眼看流淚眼,斷腸人對斷腸人,只能是無語凝咽。

    之所以如此,是因為要千里之別,天南海北地分離。也是由于惜別的酒,使人的感情更無法控制。

    多情自古傷離別,特別是,在這冷落清秋節(jié)時候,孰能無情,誰能無恨~

    今宵酒醒何處,詞人想酒醒后,舟臨楊柳岸邊,曉風一吹,殘月掛在柳梢頭。

    “楊柳岸、曉風殘月。”是本首詞的警句。

    這個景色,這個場面,誰都見過,誰都經(jīng)過,誰都能想象到,最普通、最平常的景物,卻給人留下最深刻、最難忘的印象。

    據(jù)俞文豹《吹劍錄》云:“東坡在玉堂日,有幕士善歌,因問:我詞何如柳七,?對曰:柳郎中詞,只合十七、,17歲賜進士出身。

    宋仁宗時官至宰相。

    其詞多寫四季景物、男女戀情、飲酒吟詩、離愁別恨反映富貴悠閑的生活。

    語言婉麗,音韻和諧,工巧凝練,意境清新。善于捕捉事物特征,熔鑄佳句,膾炙人口。

    《宋史》三百十一卷稱他“平居好賢,當世知名之士,如范仲淹、孔道輔,皆出其門。”

    《宋史》又稱他“性剛簡,奉養(yǎng)清儉。文章瞻麗,應(yīng)用無窮。尤工詩,閑雅有情思”。

    葉夢得《避暑錄話》中說:“晏元獻公雖早富貴,而奉養(yǎng)極約。惟喜賓客,未嘗一日不宴飲。每有佳賓,必留,亦必以歌樂相佐,談笑雜出,稍闌,即罷譴歌樂,曰:?汝曹呈藝已遍,吾當呈藝?。乃具筆禮,相與賦詞,率以為常。”

    晏殊的詞寫得高雅富麗,帶有一種凄婉的情調(diào),風格自高。

    如他的三首《浣溪沙》詞。

    《浣溪沙》其一:

    一曲新詞酒一杯~

    去年天氣舊亭臺。

    夕陽西下幾時回,

    無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識燕歸來。

    小園香徑獨徘徊。

    作者悠閑地在小園亭臺下,聽一曲新詞,喝一杯酒。

    想到去年,也是這樣的天氣,也是這里的小園亭臺。

    然而在一切依舊的表象下,又分明感覺到“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歲月流失,夕陽西下,都是不可逆轉(zhuǎn)的。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是這首詞的名句。對仗工整,文詞美麗,又富含很深的哲理:一切美好的事物,都無法阻止其消失。

    春去春會再來,燕子飛去還會歸來。

    但今年的春天,今年的燕子,似同去年,不同去年。

    一個人在寂靜的小園里,在飄香的花徑上,獨自徘徊,窮思深究。

    《浣溪沙》其二:

    一向年光有限身。

    等閑離別易消魂。

    酒筵歌席莫辭頻。

    滿目山河空念遠~

    落花風雨更傷春。

    不如憐取眼前人。

    一向即一晌,一會兒。

    感嘆人生的短暫,在短暫的一生中,還常有離別,光陰易失,歲月易消。

    在有限的生年,還是盡情地享受酒筵歌席,對酒當歌,自遣情懷吧。

    “滿目山河空念遠,落花風雨更傷春。”

    這也是晏殊的名句,氣象宏闊,意境蒼茫,令人感傷春光易逝,人生易老。

    一切感傷都沒有用,還是多參加酒筵歌席,多欣賞歌妓舞女,多珍惜眼前的大好時光。

    本詞反映了作者人生觀的一個側(cè)面:悲時光之有限,感世事之無常,嘆消失的時光不能追回,認識到生命就在現(xiàn)在,要過好現(xiàn)在的分分秒秒。

    《浣溪沙》其三:

    小閣重簾有燕過~

    晚花紅片落庭莎。

    曲欄桿影入涼波。

    一霎好風生翠幕~

    幾回疏雨滴園荷。

    酒醒人散得愁多。

    這首詞通過描寫眼前即景,表達了作者酒醒人散后寂寞悵惘的心情。

    燕子穿堂過,閣中人目隨燕子,看到晚花紅片,飄落在綠茵地上,池邊的曲曲欄桿,倒影在碧水涼波中。

    閣中的主人感到一陣好風吹過,接著是幾滴疏雨,灑落在嫩綠的荷錢上,聲音極細微,但閣中人卻都聽到了,因小園里太靜了。

    酒醒了,人散了,孤身獨處,又添幾分閑愁。

    晏殊的一首《木蘭花》詞,寫出春光易逝,人生易老,勸人要趁好花尚開的時候,爛醉花間,能得幾回,

    燕鴻過后鶯歸去。

    細算人生千萬緒。

    長于春夢幾多時,

    散似秋云無覓處。

    聞琴解佩神仙侶。

    挽斷羅衣留不住。

    勸君莫作獨醒人~

    爛醉花間應(yīng)有數(shù)。

    春去秋來,天回地轉(zhuǎn),鴻雁過后,燕鶯歸去,回首往事,千頭萬緒。

    人生好比一場春夢,過去的時光,像秋云散失,無處尋覓。

    下篇寫像神仙一樣的伴侶要離去,挽斷他們的羅衣也無法留住。

    宋仁宗慶歷三年(1043年),晏殊任宋朝的宰相,這時范仲淹為參知政事,相當于副宰相。

    歐陽修為諫官。人才濟濟,盛極一時。

    范仲淹提出十條改革朝政的主張,史稱“慶歷新政”,政治上頗有振作氣象。

    可惜宋仁宗不能果斷明察,又聽信反對派的攻擊之言,終止改革,把范仲淹、歐陽修相繼外放,逐出朝廷,晏殊也被罷了相。

    晏殊為此痛心疾首,把范仲淹、歐陽修的被貶,比為挽斷羅衣而留不住的神仙侶,因而他感慨激昂地喊出:不宜“獨醒”,只宜“爛醉”。

    這可能是這首詞的寓意。

    晏殊在另一首《木蘭花》詞中,感慨人生如夢,讀來不禁叫人惘然若有所失:

    當時共我賞花人~點檢如今無一半。

    晏殊在一首《踏莎行》中寫道:

    一場愁夢酒醒時~斜陽卻照深深院。

    午間小飲,酒困入睡,一覺醒來,已是日暮時分,夕陽正照著深深的院落。

    這里點明“愁夢”,愁的是對春光流失的惋惜和惆悵。作者富貴的生活,縱有閑愁萬種,不過是淡淡的輕愁。

    晏殊的一首七言律詩《寓意》,是一首描寫男女相愛,以及離別后無限思念,借酒消愁,酒醒后更加孤獨寂寞的愛情詩。

    全詩生動地描述了封建社會時代,男女戀愛生活基本面貌和內(nèi)心感情。

    油壁香車不再逢~峽云無跡任西東。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風。

    幾度寂寥傷酒后~一番蕭索禁煙中。

    魚書欲寄何由達,水遠山長處處同。

    乘坐油壁香車的意中人,再也見不到了。

    分手后,你就像巫峽的彩云一樣,不知去向。

    回憶我們相見的時候,梨花院里的月色溶溶如水,池塘邊的柳絮,隨著柔和的春風飛舞。分別以后,我曾幾次在無限的思念和寂寞中,喝傷了酒,借酒消愁,酒醒后更是孤獨寂寞,如今到了寒食節(jié),更感冷落蕭條。

    我想給你寫信,又不知向哪里投寄,水遠山長,處處相阻相隔。

    ……

    ……

    ……

【精彩東方文學(xué)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xué)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wǎng)絡(luò)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关岭| 平远县| 敖汉旗| 九龙坡区| 蛟河市| 准格尔旗| 陕西省| 繁昌县| 闽清县| 犍为县| 罗定市| 进贤县| 建阳市| 扶余县| 定远县| 平罗县| 凯里市| 凭祥市| 汉源县| 龙海市| 垣曲县| 苍梧县| 高台县| 南陵县| 乳山市| 三原县| 武邑县| 炎陵县| 通山县| 通许县| 盐山县| 蕲春县| 万宁市| 台前县| 湘潭市| 桃源县| 杭锦后旗| 措美县| 武义县| 牙克石市| 盐边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