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確,如上所說,除聊齋志異外,還有詩、文、詞、賦,戲曲、俚曲和一些雜著,其中都有一些好作品。
特別是俚曲的創(chuàng)作表明了作者對通俗文學的重視,磨難曲根據(jù)聊齋志異的張鴻漸改編而更廣泛地描寫了社會生活,表現(xiàn)了廣大人民的悲慘命運,是俚曲中最有成就的一篇。
聊齋志異是蒲松齡的代表作,在他四十歲左右已基本完成,此后不斷有所修改和增補,是作者一生心血的結(jié)晶,也是他的文學創(chuàng)作的最高成就。
聊齋志異中雖有部分作品出自作者的親身見聞,如地震、跳神等,也還有承襲過去題材而加以創(chuàng)造性發(fā)展的。
如續(xù)黃粱本于枕中記,蓮花公主本于南柯太守傳等,但絕大多數(shù)則是記述當時民間和下層文士中間的故事傳說。并且這在聊齋自志中說得很清楚:“才非干寶,雅愛搜神情類黃州,作者對科舉制度的抨擊,雖然只限于揭露其弊端,還沒有認識到這種制度的反動本質(zhì)是為統(tǒng)治階級選拔忠實的奴才。
從而象后來的吳敬梓那樣,根本否定這一制度。
但需要說明的是,他對那些只以功名利祿為念而醉心科舉的人物,是有所認識和批判的。
如王子安中的王子安,在考試之后的醉臥中,夢見自己中了進士,殿試為翰林,便“自念不可不出耀鄉(xiāng)里”,于是大呼長班,長班稍稍來遲,他便驟起撲打,結(jié)果摔倒在地。
顯而易見,作者用這個醉夢的境界有力地嘲笑了這類土子。
續(xù)黃粱中的曾孝廉在高捷南宮之后,聽見術(shù)土說他有宰相之分,便興高采烈地說:“某為宰相時,推張年丈作南撫,家中表為參、游,我家老蒼頭亦得小千把,于愿足矣。”
后來在夢中作了宰相,卻變成一個無惡不作的權(quán)奸,作者最后也用地獄懲罰了他,并說:“聞作宰相而忻然于中者,必非喜其鞠躬盡瘁可知矣!
相反,作者對那些不肯向科舉制度低頭,不屑“易面目圖榮耀”的士子,則給予熱情的贊揚。
賈奉雉中的賈奉雉“才名冠一時,而試輒不售”。
后來他“戲于落卷中集其葛冗泛濫不可告人之句,連綴成文”,“竟中經(jīng)魁”。
可是當他回頭來看這些文章時,卻“一讀一汗”,自覺無顏見人,終于“遁跡丘山”而去。
賈奉雉的入山,說明作者對科舉制度的絕望,卻還找不到當時士子離開科舉之后的出路。
這在羅剎海市中表現(xiàn)得更為明顯。羅剎國所重,“不在文章,而在形貌”,而形貌又是以丑為美。
十四歲便有文名而又面目姣好的馬驥在這里被看作“怪物”。
與羅剎國相反,在作者所幻想的“海市”里,馬驥被視為“賢才”,“文學士”,得到龍君的賞識,拜駙馬都尉,名噪四海。
作者于篇末悲嘆道:“花面逢迎,世情如鬼。彼陵陽癡子將抱連城玉向何處哭也?嗚呼!顯榮富貴,當于蜃樓海市中求之耳”正說明這幻想的破滅。
此外聊齋志異的再一重要主題,是揭露現(xiàn)實政治的**和統(tǒng)治階級對人民的殘酷壓迫。
因為這類作品反映了封建社會的根本矛盾,具有更高的思想價值。
促織是揭露封建統(tǒng)治階級壓榨人民十分典型的一篇,由于皇帝愛斗蟋蟀,以及地方官的媚上邀寵,胥吏的借端勒索,遂至“每責一頭,輒傾數(shù)家之產(chǎn)”。
成名一家便是這無數(shù)受害家庭中的一個,這是由于成名因為買不起應(yīng)征的蟋蟀,受盡官府的杖責,奄奄待斃。
后來歷盡艱辛,捕得一頭,卻不幸又被兒子不小心弄死,兒懼,啼告母。
母聞之,面色灰死,大罵曰:“業(yè)根死期至矣而翁歸,自與汝覆算耳”兒涕而出。未幾成歸,聞妻言,如被冰雪。怒索兒,兒渺然不知所往既,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為悲,搶呼欲絕。大妻向隅,茅舍無煙,相對默然,不復聊賴。
可見這就是“天子偶用一物”造成的悲劇。
后來成名的兒子復活,魂靈化為一只輕捷善斗的蟋蟀,才挽救了一家被毀滅的命運。這只蟋蟀獻入宮中后,得到皇帝歡
心,撫臣受名馬衣緞之賜,縣宰也以“卓異”上聞。這不僅進一步揭露了封建
壓榨的殘酷,也充分說明了那些官僚是怎樣飛黃騰達的。
另一篇作品席方平則揭露了封建官府的暗無天日,人民在這里含冤莫伸。
作品寫誠樸的席廉得罪富豪羊某,為羊死后買通冥間的獄吏榜掠而死。
席方平代父伸冤,魂赴冥司告狀,可是從城隍到郡司直至冥王都受了羊某的賄賂,不僅冤屈莫伸,反遭種種毒刑。作品雖寫幽冥,顯然是影射人世。
我們可以從中看到,封建社會的各級官府沒有任何是非曲直,錢就是理。
正如灌口二郎判詞所說:“金光蓋地,因使閻摩殿上盡是陰霾銅臭熏天,遂教枉死城中全無日月!
可見如果說促織表明了封建統(tǒng)治機構(gòu)各級官府是為皇帝掠奪人民服務(wù)的工具,那么席方平便表明了它同樣也是為地主豪紳欺壓人民服務(wù)的工具。
此外,聊齋志異還在不少作品里揭露了貪官蠹役、土豪劣紳種種壓迫人民的暴行。
潞令中的潞令“貪暴不仁,催科尤酷”,到任不過百天,便杖殺五十八人。
梅女中的典史為了三百錢的賄賂,便誣人為奸,逼出人命。
夢狼寫世上的貪官都是“牙齒饞饞”的老虎,蠹役都是吃人血肉的狼,在他們大吃大嚼下,出現(xiàn)了“白骨如山”的慘象。
土豪劣紳也和貪官蠹役一樣橫行霸道,他們的牛踐踏了別人的地,還要串通官府把別人關(guān)進監(jiān)牢成仙因為爭奪一個妓女,便隨便打死人向呆。
他們看上別人的東西,可以“舉付健仆,策馬竟去”石清虛看中了別人的妻子,就公然闖入人家搶劫紅玉。
作者通過這一幅幅畫面真實地揭露出了封建社會“強梁世界”的本相。
同時聊齋志異不僅揭露了統(tǒng)治階級的殘暴,而且熱情地歌頌了被壓迫人民的反抗斗爭,塑造了一系列富有反抗性的人物形象。
席方平是一個突出的代表,他為了伸冤,從城隍到冥王,層層上告,不肯罷休受到械梏,笞打,火床,鋸解種種毒刑,仍不屈服兩次被押送還陽,又都逃回去,直到冤屈昭雪為止。
席方平這種“大冤未伸,寸心不死”的頑強斗爭精神,表現(xiàn)了對壓迫者的刻骨仇恨。
也反映了我國人民傳統(tǒng)的高貴品質(zhì),向呆中向呆的化虎報仇也表現(xiàn)了同樣的精神。
尤為可貴的是作者塑造了許多反抗的女性形象,如梅女、俠女、商三官等。
這里面商三官的形象尤為突出,她為了給父親報仇,竟女扮男裝學做優(yōu)伶,終于在仇人誕辰,登場作戲,手刃了仇人。
這揭露了統(tǒng)治階級人物靈魂的丑惡,歌頌了人民道德情操的高尚,也是聊齋志異重要主題之一。
考弊司,公孫夏都暴露了統(tǒng)治骱級的虛偽面目。
考弊司司主虛肚鬼王實際正以割髀肉勒索賄賂,堂下卻立著“禮義廉恥”的碑碣。
某貴官以五千緡賣出一個官缺,卻勉勵買者做官要“清廉謹慎”。
竇氏則揭露了統(tǒng)治階級人物的卑鄙殘忍,地主南三復誘騙了農(nóng)女竇氏,生下孩子后卻不承認,竇父大怒,棄兒撲女,女夜亡,視棄兒猶活,遂抱以奔南。
款關(guān)而告閽者曰:“但得主人一言,我可不死。彼即不念我,寧不念兒耶”
閽人具以達南,南戒勿納。女倚戶悲啼,五更始不復聞。質(zhì)明視之,女抱兒坐僵矣。
這種滅絕人性的殘酷行為,正表現(xiàn)了地主階級的本性。
歌頌人民高尚道德品質(zhì)的作品更多,如嬌娜寫真誠的友誼,崔猛寫打抱不平,宦娘寫成人之美,都和統(tǒng)治階級人物道德的墮落形成鮮明的對比。
其中許多形象都優(yōu)美動人。
除了上述重要主題外,聊齋志異還有一些有意義的篇章。
如顏氏寫孤女顏氏女扮男裝,參加科舉考試,中進士而官至御史,大大超過了丈夫的才能,表現(xiàn)了作者的民主思想。
畫皮、黑獸等則是具有教育意義的寓言。
畫皮教人要透過外貌看到本質(zhì)黑獸說明面對強暴決不可延頸受死,對封建社會被宰割的人民有一定啟發(fā)意義。
賈兒塑造了一個有膽量、有智謀、勇于同惡事物斗爭的兒童形象,可作為兒童文學作品讀。
偷桃、口技描寫了當時卓越的民間技藝,表現(xiàn)了我國人民高度的藝術(shù)創(chuàng)造才能。
積極的內(nèi)容是聊齋志異的主要部分,但由于作者思想的局限,也存在許多消極落后的東西。
如尸變、宅妖等都純粹是記錄怪異,宣傳迷信思想。
畫壁、績女等則是宣揚佛教的色空觀念。
珊瑚中歌頌對兇暴婆婆逆來順受的珊瑚,邵女中歌頌任嫡妻蹂躪的邵女,金姑夫中對寡婦再嫁頗有微辭,又表現(xiàn)了作者肯定愚孝、貞節(jié)及一夫多妻等封建倫理觀念。
此外,在聊齋志異中還有一些色情描寫,它們甚至在最優(yōu)秀的愛情小說中也不免出現(xiàn),因而有損作品的光輝。
至于因果報應(yīng)、地獄輪回以及宿命論思想幾乎彌漫全書,其中雖有勸善懲惡的意旨,但畢竟容易削弱人們對現(xiàn)實的反抗斗爭。
聊齋志異是一部具有自己的藝術(shù)特點的短篇小說集。
它的藝術(shù)特點和它的創(chuàng)作方法密不可分。
聊齋志異雖有少數(shù)現(xiàn)實主義的作品,如細侯,念秧等,但大多數(shù)是現(xiàn)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結(jié)合的作品。
它們一方面把花妖狐世界等非現(xiàn)實事物組織到現(xiàn)實社會生活中來,又極力把花妖狐魅人格化,把幽冥世界社會化,通過人鬼相雜、幽明相間的生活畫面深刻地反映了現(xiàn)實矛盾。
一方面充分利用花妖狐魅和幽冥世界所提供的超現(xiàn)實力量,突出地表現(xiàn)了作者理想的人物和生活境界,并給好人以美好的結(jié)果,給惡人以應(yīng)得的懲罰。
這種特點構(gòu)成了作品想象豐富奇特,故事變幻莫測,境界神異迷人的風格。
這是作者繼承了六朝志怪和唐宋傳奇以來,以狐鬼幽冥等超現(xiàn)實事物反映現(xiàn)實,表現(xiàn)理想的傳統(tǒng)。
并加以創(chuàng)造性的發(fā)展的結(jié)果。聊齋志異的藝術(shù)成就首先表現(xiàn)在塑造了一系列令人難忘的人物形象上。
這些人物既屬于一定的社會階層,有其社會本質(zhì),又都有鮮明的個性。
例如同是年青的女性形象,有感情纏綿,拘于叔父嚴訓而行動謹慎的青鳳青風,也有天真爛漫,肆意言笑,不受任何禮教約束的嬰寧娶寧。
有愛詩善歌,“談詞風雅”,卻心境凄苦的林四娘林四娘,也有不懂世事,頑皮憨跳,樂不知愁的小謝小謝。
有“瘦怯凝寒”,無力自衛(wèi)的連瑣連瑣,也有“艷如桃李,而冷如霜雪”,只身為父報仇的俠女,等等。
這種成就的取得是和作者重視人物性格特征的描寫分不開的。
作者往往讓人物所代表的一定社會本質(zhì)通過鮮明的個性表現(xiàn)出來。
僅以嬰寧為例,真?zhèn)是她到那里,笑聲就跟到那里,良久,聞戶外隱有笑聲。姐又喚曰:“嬰寧,汝姨兄在此!
戶外嗤嗤笑不已,婢推之以入,猶掩其口,笑不可遏。媼瞋目曰:“有客在,咤咤叱叱,是何景象”
女忍笑而立。生無語,目注嬰寧,不遑他瞬。婢向女小語云:“目灼灼,賊腔米改”女又大笑,顧婢曰:“視碧桃開未”遽起,以袖掩口,細碎連步而出。
至門外,笑聲始縱,通過這樣層層渲染,嬰寧天真爛漫的性格特征就躍然紙上。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