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量溫度當然是用溫度計,可是這個時代沒有溫度計。溫度計的制造其實很簡單,就是把染成紅色的煤油或者水銀密封在玻璃容器中,利用煤油或者水銀熱脹冷縮的原理來測量溫度,煤油自然是沒有,但水銀并不難找,唯一的問題是如何制造出無色透明的玻璃。
一瞥眼,董宣武瞅見了信王腰間的那塊蟠龍琉璃配。
這只蟠龍琉璃配跟其他的琉璃制品可不一樣,這個時代流傳到東方的琉璃制品,都比較渾濁,透明度不高,而這只蟠龍琉璃配卻是難得的十分通透,基本上是透明的,做工也不錯,可以說是這個時代琉璃制品中相當不錯的精品。
朱由檢見董宣武眼珠動也不動盯著自己腰間的蟠龍琉璃配,于是隨手將那蟠龍琉璃配解了下來,笑著說:“你該不會沒見過琉璃吧?這只琉璃玉佩乃是小王最喜愛之物,色澤晶瑩剔透,乃是波斯國萬里迢迢進貢來的貢品,皇兄親手御賜于小王。董兄若是喜歡,小王愿贈于董兄!痹掚m這么說,朱由檢臉上還是顯出一絲肉痛的表情。
一個質(zhì)地不咋地玻璃制品,至于嗎?身為大明的王爺,隨身佩戴這樣粗制亂造的東西不覺著丟人么?
董宣武心中鄙薄,一把取過那蟠龍琉璃配,對著光看了看。
工藝不行啊,還帶著一股綠光,顯然是鐵雜質(zhì)沒除干凈,氣泡比一般市面上能看到的玻璃制品少得多,但仍有不少,所以透光性高出了不少。不過,如果融化了做溫度計,剔除掉一些雜色的部分,應該也勉強湊活。
“殿下真的把這東西送給我?我怎么處理都行?”董宣武問道。
“朋友有通財之誼,小小外物,何足掛齒?董兄既然喜歡,一塊琉璃玉佩又算得了什么”
小屁孩還在故作大方,卻見董宣武找出一只鐵錘,將那琉璃玉佩放在桌上,手起錘落,“啪”的一聲,把那琉璃玉佩砸得粉碎。
“董兄,你瘋了?”小屁孩心痛得心肝都在抖,真是暴殄天物啊,這只蟠龍琉璃配要擱在市場上,差不多能賣出上千兩銀子價格來。這個敗家子啊!
董宣武嘿嘿一笑,說道:“殿下,你別心疼,其實這玩意就是沙子做的,不值錢。殿下掛這東西,實在太丟份了!瞧我給殿下變個小戲法!”
說著,董宣武招呼周通去廚房搬來一只小火爐,又小心的把那些不含雜色的琉璃碎片挑了出來,放到了一只瓷碟中。
爐子搬來了,董宣武將裝有琉璃渣的瓷碟擱到火爐上烤,又找一段細長的銅絲。
在朱由檢驚訝的眼神中,那些琉璃渣逐漸的熔化成一團。
董宣武急忙用銅絲攪起瓷碟中那團玻璃液體,讓它在銅絲表面均勻地裹上一層厚厚的玻璃液體。冷卻以后,抽出銅絲,一只玻璃管就做好了。
用火燒熔玻璃管一端,將其封閉起來,董宣武又取來一些水銀,小心的注入其中,約莫注入了十分之三的樣子,然后又將玻璃管的另一端。一支細長的溫度計雛形就算是大體做好了。所欠缺的,只是刻度而已。
好了,那團玻璃液體還有剩余,別浪費了,董宣武一連做了四只這樣的溫度計。
“董兄,你這是要做什么?”眼前的一切太神奇了,朱由檢從未想過琉璃原來可以熔化,能像面團一樣捏成各種形狀。
董宣武嘿嘿一笑,也不答話,讓周通打來一壺水,又取來一些碎冰。將碎冰投入到壺中,過了一會兒,董宣武試了試,應該差不多了,將四只溫度計插入水中,等溫度計內(nèi)水銀柱面穩(wěn)定下來后,小心地一一做好記號。
接著,又讓周通把銅壺放到小火爐上。過不了多久,銅壺中的水徹底被燒開了,董宣武再次把溫度計插入壺中,等溫度計內(nèi)水銀柱面再次穩(wěn)定下來后,又小心地一一做好記號。
取出一張白紙,將兩次記號的距離拓了下來,董宣武利用尺規(guī)作圖的方法,迅把那段距離均分為兩百份,最底端標注為,最頂端標注為1,中間每隔2份就標注一個數(shù)字。標好后,將標注好的刻度剪了下來,刻度朝內(nèi)貼在了溫度計表面。
一只溫度計總算是完成了。
董宣武將溫度計夾在咯吱窩試了試,取出來一看,36到365攝氏度之間。還蠻準,只是精確度略差一些。
這溫度計的試制總算是成功了。
“董兄,這究竟是在干什么?”一只小貓不停的在信王朱由檢心中撓撓,心癢不已。
董宣武這時才解釋道:“大明現(xiàn)在對溫度的描述太籠統(tǒng),不直觀。所以我一直在考慮如何讓溫度的變化變得直觀起來。
這是我利用熱脹冷縮原理明的測量溫度的一種儀器,咱們不妨叫它溫度計。咱們暫且規(guī)定冰水混合物的溫度為,徹底沸騰的開水的溫度為1,這樣,利用溫度計,就能精確測量出到1之間的所有溫度。殿下你瞧,現(xiàn)在周圍的氣溫是18多一點點。這樣說太拗口了,干脆給它一個單位,就叫它攝氏度吧!”
董宣武毫不猶豫、恬不知恥地把溫度計的明權劃到了自己名下。他卻不知,此時在西方,溫度計已經(jīng)被伽利略明出來,只是溫度計的載體是水而不是水銀,頂端也沒有被封閉起來。這也在后世引起東、西方關于溫度計明權的大爭論。
這樣一解釋,朱由檢倒是明白了一點點,喜道:“那豈不是說,日后就可以測量氣溫的變化?”說到這里,朱由檢又問道:“董兄,那熱脹冷縮原理是什么?為什么單位要叫攝氏度,而不叫董氏度或者大明溫度?”
這熱脹冷縮還能解釋解釋,至于溫度的單位為啥叫攝氏度,我哪知道為啥叫攝氏度?
這熊孩子問題也未免太多了吧!
董宣武撓了撓頭,對于后者,他只能胡亂解釋說溫度計設計原理,還是以前一位姓“攝”的朋友先提出來的,為了紀念這位朋友,所以才將溫度的單位叫做“攝氏度”。
至于那位姓“攝”的朋友去了哪里,董宣武又胡扯說去西洋泰西之地游歷去了。反正天下這么大,你找去!
朱由檢長嘆一聲:“可惜了,這等人才,卻不能留在我大明境內(nèi)!”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