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京城,處理完一些瑣屑的事,休息了兩天,董宣武再次來到永定皇莊。
沒辦法,這是皇差,只要天不塌下來,他還是要打卡上班,想偷懶不是不行,但要分個時候,皇莊的事還沒搞定呢!
不過到了皇莊,董宣武現,他白來了,薛榮處理得很好。六百多畝荒地不但完全開墾好了,而且在薛榮帶來的熟手的指導下,已經分別種上了土豆、玉米和紅薯等高產農作物。
薛榮用的法子也很簡單,就是用銀子砸,簡單而粗暴。種一畝地,就獎賞一錢銀子,種地沒開荒那般大的勞動量,半大小子稍作訓練就能干,所以,用了不到一天的時間,全皇莊的莊民一齊上,就把莊稼給種上了。
好家伙,這一畝地一年種下來,澆水、松土、除蟲這要多少銀子呀!信王爺要知道他這么干,會不會撕巴了他?
董宣武正在愁時,薛榮又告訴他第二個好消息。
也許是兩次燒錢銀子的事情讓莊民覺得新來的董宣武和薛榮人傻錢多,他之前提出的那個聯產承包責任制,居然迅被莊民接受了。九十多戶農戶,每家按勞動人口,承包了相應數量的土地,立下了契約。當然,前提是薛榮也保證每畝收成時貼一兩銀子。
果然,還是靠用銀子砸!
慢著,這不是農業補貼政策么?后世各國鼓勵農業常用的政策啊!
董宣武眼睛一亮,可以推廣啊!可是轉過念頭一想,不成啊,現在大明還是農業社會,可沒進入到工業社會、商業社會,不向農民收稅,反而補貼,哪來的銀子。想到這里,董宣武又低下了頭。
不管怎么說,一個大問題解決了。賠點本就賠點本,反正也是信王的錢。木匠哥只說要做出示范,沒說不可以賠本。賠本賺吆喝,未必不是件好事。后世這種營銷策略也絕不少見。
皇莊這邊既然沒什么事了,可以放心交給薛榮處理了,董宣武又來到了水泥廠工地上。
別說,在大哥老郭的督辦下,這邊的效率也不慢。
橋已經架好了,幾排木頭茅草房也搭建好了,三百來名工匠已經入住,只是家人還沒遷過來。永定谷中的雜草大樹已經被除去了大半。水磨坊也在有條不紊的建設中。
不錯,不錯,看來這里短時間內也不需要董宣武操心。
董宣武決定回城休息,死里逃生,小心肝還在噗通噗通直跳呢,該養養身子,干干正事了。比如,探望探望驚魂未定的未來老婆,逗弄逗弄那兩只大鳥小白與大白了。
昨天,請來的養鷹人告訴董宣武,那兩只海東青終于開始進食了。于是董宣武就給這兩只大鳥起了名字,雌鳥叫小白,雄鳥就叫大白。
春風樓,還是那間精致的雅間,還是那三人,正圍案而做。
“此人果真不簡單!我可以斷言,當初他救熊公出獄,絕對不是偶然!試想,一個玩雞斗狗之輩怎么可能敢單槍匹馬,獨自一人去見莽古爾泰,立下如此大功?”汪文言說道。
明朝的朝堂沒有什么秘密可言,四處漏風,才兩天多工夫,董宣武救妻的事情已經傳得京城街知巷聞,各種小道消息滿天飛。當然,沒人敢說大明的小公主攪入了此事。對董宣武的評價,有高有低,有好有壞。當然,還是壞的居多,吃瓜群眾普遍認為,董二愣子是走了狗屎運,在他爹的運籌帷幄和朝廷兵馬的幫助下,才得此奇功。
左光斗皺了皺眉頭,說道:“過了,不是一個人,聽說帶了兩名惡奴,還特地請了一位不知誰的武林高手。況且,當時他也不知要見的是莽古爾泰。
莽古爾泰何許人?不過是遼東的一個野人,兇蠻是兇蠻一點,可哪懂計謀?有信王籌謀,出其不意,攻其不備,取勝也在情理之中。
這京城中誰不知道董二愣子?不過傻大膽,運氣好而已!”
“大人此言太過偏頗!”汪文言搖頭表示不同意,“若建奴只是一幫不通計謀的野人,怎么會讓朝中諸位大人束手無策?又怎么可能朝廷天兵屢遭折戟?楊鎬、袁應泰、熊廷弼、王化貞都決非無能之輩,也不都弄的土頭灰面?杜松、劉綎也是沙場征戰多年、可獨當一面的當朝良將,不也含恨而終?
董宣武能獨會賊又全身而歸,運氣當然是一方面,可若沒有人的計謀和膽識,決計是做不來的。
我倒覺得董宣武是一名可造之才,如果能將他拉入我們東林黨,日后對我東林人的展必定有莫大的好處。況且,此人最近跟信王爺也走得很近”
“文言,此話慎言,信王爺再受陛下寵信,那也只是一個王爺。董宣武乃是一名名不見經傳的武官,兩人同受陛下差遣,走在一起,相處多了那么一點,并沒有什么好說的。莫要給信王殿下招惹是非!”楊漣忽然打斷汪文言的話。
汪文言急忙低頭說道:“文言失言了,不過我們既已失去了熊廷弼,就不能再失去董宣武了。畢竟,遼東的局勢,總要有人主持。王在晉恐怕是不成,孫閣老雖然滿腹經綸,但不習武事,只怕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我有一種預感,遼東之事最終還是會落在董宣武身上。”
“哈?”左光斗冷笑了一聲,“滿朝大臣都沒法平定的事,你居然認為憑一個毛頭小子能搞定?他有那個本事嗎?他有那個資歷嗎?文言,我雖佩服你機變多謀,但這件事,他恐怕太想當然了!
至于遼東之事,我與稚繩兄即孫承宗看法相同,兵備僉事袁崇煥,豪氣傲人,敢于任事,可擔大任。輔葉大人也有此意。”
天啟二年即1622年,袁崇煥入京覲見,御史侯恂覺得他很有才華,破格提拔袁崇煥在兵部任職。不久,廣寧兵敗,于是朝廷商議應該派誰去鎮守山海關。袁崇煥得知后,隨即前往關外查閱地形。回朝之后,袁崇煥上言稱:“只要能給我足夠的兵馬錢糧,我一個人就可以鎮守住山海關。”
朝中大臣沒幾個愿意趟這潭渾水,于是紛紛夸贊袁崇煥的才能,天啟皇帝于是又破格拔袁崇煥為兵備僉事,督關外軍,并撥給帑金二十萬,并讓其招兵買馬。
正因為此事,左光斗對袁崇煥很有好感。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