揍完馬順,群臣們覺著意猶未盡,又將平時跟馬順關系比較密切的兩位宦官連拉帶拽地從殿外揪進來。這兩個倒霉蛋還沒弄明白是怎么回事,就被雨點般的拳腿淹沒,史載“眾又捶殺之,血漬廷陛”。
大臣們打紅了眼,看皇帝的眼神也頗為不善,似乎也有拉下來開練的架勢。
正統皇帝朱祁鎮哪見過這陣勢,嚇壞了,驚恐萬狀,好在于謙及時建議,趕緊給這件事定性為“見義勇為”,才將此事平息了下來。
因為這件事,大臣們可是風光了好一陣子,沒事時還將王振的侄子王山也被抓過來海扁一頓!
感情董宣武今天上朝并不是來接受滿朝大臣們批評與自我批評,忠君愛國再教育的呀,原來是打算上演全武行?看他從頭到腳武裝到牙齒,誰打得過他?
今天朝會可算是來著了,吃飽了沒時干的武官勛貴們頓時轟動起來。
反正看熱鬧不怕事大,這種事可遇而不可求,遇上了回頭吹牛可以吹好幾個月。別人說這話他們未必會信,董宣武說這話,他們信。在北京城打聽打聽,董宣武在這方面信譽是耿耿的,像當初汪文言、孫之獬之流這種小角色不提也罷,熊廷弼的大公子熊兆璉他打過,小侯爺他揍過,就連陛下最寵信的信王爺,也挨過他一大耳瓜子。至于其他挨揍的人,數都數不過來。
有幾個膽大包天的好事者甚至當場開出了盤面,賭今天會打死打傷幾位大臣。
武官們那邊亂糟糟一片不說,文官們特別是東林黨的文官們聽到這個消息,臉都白了。千算計萬算計就是沒算到董宣武這一語不合就開練的二愣子性格。他們沒準備呀!早知如此,就該多帶幾個年輕力壯上朝,就算打不過,也能扛揍啊!
秀才遇上兵,有理也說不清,可憐他們一把老骨頭,下朝之后還不知道有幾根是全的。
難怪剛才才到午門,董宣武兩巴掌一拳頭就揍趴下一位,原來不是光嚇唬人,是玩真的呀!
有性格老成的大臣很想過來告訴董宣武,舌戰群儒不是這么解釋的,不過始終沒能落下這臉面。更多的人開始琢磨他么在朝堂上的態度,至少言辭是不是不要那么激烈。被陛下打、挨庭杖那是光榮,挨這二愣子揍只會留下笑柄,根本是兩回事。
很多大臣未必怕挨揍,但挨揍是小,丟面子是大,不覺紛紛打起了退堂鼓。
今天的朝會,天啟皇帝十分感興趣,他很想看看董宣武是如何對付那幫嘴皮子賊利索的東林黨大臣,早早就來到了太和殿后殿休息。
朝會的時間快到了,一陣喧鬧聲從殿外傳進了太和殿后殿。
朱由校眉頭一皺,吩咐人去打探一下太和殿前究竟發生了什么。太和殿朝廷重地,什么人敢在太和殿前喧鬧。魏忠賢魏公公急匆匆從一側的小門走出了太和殿。
過了沒多久,魏公公回來了,伏在皇帝的耳邊把事情說了一遍。
“董宣武?又是董宣武?”天子的眉頭展開了,臉上露出了一絲笑意,這家伙果然不出所料,狗膽包天啊,還未上朝,就在那里嚇唬起大臣來。虧他想得出,穿著盔甲上朝,原來這家伙也怕挨打呀!
居然然開出賭局,這些人是唯恐天下不亂啊!
“皇上,要不要派人制止這荒唐的舉動?”魏忠賢勾著身子小心翼翼地問道。
天啟皇帝想了想,擺了擺手,搖頭說道:“不用,他們愛鬧,就讓他們鬧去吧!去找幾個御醫來,可別真鬧出人命來!”
天啟皇帝臉上的笑意越來越濃,這不正是他期待的么?他不好動手懲治一番這些大臣,那頓庭杖人家巴不得還來不及呢,完全是成全這些刁臣的名聲。
借董宣武之手揍他們一頓也未嘗不可,最多是后,正正經經地打董宣武一頓板子,以消群臣之氣,反正董宣武挨板子也不是第一次了,屁股上該起繭了吧!
反正大臣們在太和殿上上演全武行已經不是第一次了,我天啟朝如果少了這么一出,似乎也少了一些大明朝堂的味道。
“奴才這就去辦!”魏忠賢立刻出殿張羅著請御醫,心中的忽然豁然一陣亮堂。
原來陛下是在責怪我辦事不利,對這幫東林黨下手不夠狠啊!看來,是時候該給他們來點狠的,讓他們知道知道厲害。
魏忠賢眼中露出了兇光。
當八名御醫被請到太和殿前時,太和殿前的氣氛頓時被推向了**。
這是啥意思?
這些御醫肯定不是來給皇帝看病的,要不然不會呆在太和殿前,而且木匠皇帝身體賊棒,范貴妃前些日子剛為皇上誕下一龍子朱慈焴,只可惜生下沒有多久,就跟他的哥哥,張皇后所生的長子朱慈炅一樣,夭折了。
那找這些御醫來干什么?
答案不言自明啊!木匠皇帝這是打算放任董宣武大干一場啊!
武官們紛紛憐憫地望向另一邊的文臣,特別是東林黨的大臣,如同看一群可憐巴巴的小雞。
文臣們也慌了,除了原本兩邊都不得罪的中間派,只有以顧秉謙為首的魏黨大臣們還怡然自得,笑嘻嘻一副幸災樂禍的模樣。
為了今天的朝會,東林黨人精英盡出,接著各種名義,安排了大量的官員參加這次朝會。這里的大半文臣都屬于東林黨陣營。
“昏君……”左光斗憤怒地罵道,卻被一邊的楊漣一把堵住了嘴巴。
這句話是可以隨便罵的嗎?好在這是大明,要是商紂王那個時代,就憑這兩字,就足以讓左光斗受那炮烙之刑。
文臣們議論紛紛,彷徨無主。
突然之間,他們中的不少人意識到了一個嚴酷的事實:原來他們所有的一切,其實都來自于帝王的恩賜,如果天啟皇帝不再愿意保護他們,他們連最基本的生命安全都難以保證。原來公平與正義在真正的武力面前,是那么脆弱與無力。
“肅靜,肅靜!”負責排序的太監終于來了,操著公鴨嗓子大聲叫著。
董宣武沒有想到,他第一次上朝,竟然被排在了武官的第一位。沒有人敢站在他的前面,今天的朝會,注定他才是真正的主角。武官們在他身后規規矩矩地站好,猶如一群被雄獅帶領下的綿羊。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