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天門上,鼓樂聲中,隨著御林軍鹵薄儀仗,錦衣衛(wèi)首先出現(xiàn)在承天門上,班劍、斧鉞、弓矢……等司注1分成左右向兩邊延伸開來,在各自位置站定。
接著,十二名虎背熊腰的甲士手持十二龍旗,也分左右貼著承天門城樓上一字排開。
在此之后,六十四桿布旗也依次展開。
黃麾仗、黃蓋、華蓋、曲蓋、紫方傘、紅方傘、雉扇、朱團扇、羽葆幢、豹尾、龍頭竿、信幡、傳教幡、告止幡、絳引幡、戟氅、戈氅、儀閎氅、幢節(jié)、響節(jié)、金節(jié)、燭籠、青龍白虎幢、班劍、吾杖、立瓜、臥瓜、儀刀、鐙杖、戟、骨朵、朱雀玄武幢等,在承天門城樓上排開。
城樓上早設(shè)好金交椅、金腳踏,大明天啟皇帝一身龍袍,頭戴皇冠,緩緩下了步輦,走到御座之上,圓蓋、團黃扇、紅扇緊跟其后。
在他身后,是宗室、勛戚、文武百官一眾達官顯貴,也分班次站好。
承天門下,兩側(cè)數(shù)里內(nèi)不許百姓靠近。
御林軍將士看到皇帝入座,全部持械跪倒在地,垂頭高呼:“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動作劃一,聲音整齊,也不知道習(xí)練了多少次,猶若山呼海嘯,震耳欲聾。
朱由校帶著微笑,抬手示意,歡呼聲在空中回蕩,許久方才止歇下來。
看著這個場面,望著遠處擁擠的人潮,數(shù)十萬上百萬的子民,朱由校這些日子的煩悶消散一空,環(huán)顧左右問道:“該開始了吧?”
山呼萬歲之聲,遙遙傳到永定門外。
禮部負責(zé)儀式官員忙不迭的跑到中軍,大聲說道:“馬將軍、張將軍,陛下已登承天門,開始吧!”
馬世龍沉著臉,揚起了手中馬鞭,鼓號聲四起。
各營前排都是精心挑選出的彪壯大漢,齊舉著旗幡,邁步前行。其后數(shù)千甲士隨著軍將號令,次第開步。在山海關(guān)這么些時日,在五行衛(wèi)的指點下練下來,關(guān)寧軍的隊形也頗為整齊。行進中只聽得見甲胄、金戈碰撞之聲,隱隱中帶出一股子煞氣。這讓周遭百姓頓時又爆出一陣歡呼聲。
“獻捷了,獻捷了,大明威武!”
歡呼聲從永定門外響起,傳入到了永定門內(nèi),沿街的百姓也跟著高聲歡呼。歡呼聲一浪高過一浪。
沿街高處的那些官宦士紳,紛紛來到窗前。街面上的萬千百姓,推推攮攮朝前涌。還有那些喜事的閑漢,也是怪叫不止,故意將人朝前推。直將值守的官兵衙役,累得滿頭大汗。
人群當(dāng)中,不知道發(fā)生了什么事的小孩嚇得“哇哇”大哭,維持秩序的衙役更是破口大罵,顯得格外地雜亂。
隨著關(guān)寧軍入城,眾人的熱情頓時又增高了十倍,整座北京城都似乎躁動起來,將這場難得的盛事,變成了一個人人都可以狂歡的節(jié)日!
關(guān)寧軍的數(shù)千將士,這個時候無一不抬頭挺胸,眼中閃爍著驕傲的光芒。一營一營的次第前進,每營二十列,每列二十余人,將寬闊的正陽大街塞得嚴嚴實實。
行進當(dāng)中,歡呼之聲此起彼伏。鮮花瓜果、金銀銅錢,不斷擲于馬前,其中還有姑娘的香巾。
對于關(guān)寧軍將士而言,這個時候哪里還記得自家只是打醬油的輔軍?人人都笑得合不攏嘴,行軍的鼓號之聲早已經(jīng)也聽不太清了,原本還有些模樣的隊列有些散漫起來,不少軍漢在隊列當(dāng)中還不住左顧右盼,搜索著周圍美貌的姑娘。
“記著俺關(guān)中大俠的名號,八大胡同走一遭,耍樂什么,只要報我關(guān)中大俠的名號,一貫只收你三百文。可憐在遼東打拼,恐怕母豬也賽過貂蟬了!就算是腰里沒銅,俺全招待了,也不算什么!”
人群當(dāng)中,一名花胳膊看著軍漢這般模樣,當(dāng)下就大笑著喊道。這位關(guān)中大俠,看來在京師江湖上頗有地位,身邊站著幾十位壯健的大漢,其中還有穿著官軍服色的,周圍的百姓不敢靠近。
聽到他高聲打趣,附近百姓哄笑成一團。
馬世龍眉頭一皺,他本是一個有血性的漢子,這個時候看到京城百姓竟然將他們當(dāng)作猴兒般戲耍,心中不由暗暗惱怒。但此時此刻也只能扭過臉去,當(dāng)沒有看見也沒有聽見。
開國日久,世風(fēng)日漸輕薄,大明官兵的地位一日不如一日,這里又是天子腳下,承平已久,享樂之風(fēng)盛行,又怎么能體會到遼東廝殺之慘、風(fēng)霜之痛?有怎么體會道女真人襲破自己城市堡壘的家國之殤?
也許在京師百姓眼中,其實不過如此!在朝堂上那些大人眼中,只怕更是不堪。他們這兩支關(guān)寧軍,也只是用做打壓董家軍的手段罷了。用過了,那些文臣們,可還會想起他們來?
馬世龍轉(zhuǎn)頭望向張寶,卻見張寶也朝他望來,兩人心中都有些涼。
在廣寧城頭,在寧遠城外,他們都曾為大明死戰(zhàn)過,血染戰(zhàn)袍。現(xiàn)在大明軍伍除了出了一支董家軍,能戰(zhàn)之軍越來越少。如今董家軍被調(diào)往西南平亂,如果哪一天,女真人再次起兵,留在遼東能跟女真人抗衡的恐怕只有他們這兩支隊伍。而這個被繁華與享樂浸透了的京師,能不能支持他們死戰(zhàn)到底?如果哪一天他們戰(zhàn)死了,這里的百姓還有沒有人記得他們?
走過正陽大街,穿過正陽門,經(jīng)過棋盤街,又從大明門下魚貫而過,眼前是寬闊甬道,甬道的盡頭就是承天門,皇帝就在承天門上等著他們。
來到承天門前,為首的兩營頓時朝東西長安大街兩邊讓開,捧出中軍來。
馬世龍、張寶在前,諸位軍將緊隨其后,頭盔上紅纓獵獵飄動,眾將策馬直而向眼前承天門而去,紫禁城城墻上,幾十名御林一齊吹響了號角。承天門上,奏響煌煌雅樂。
鼓樂聲中,天啟皇帝正襟危坐,眾人肅然端立,看著大隊關(guān)寧軍將士,盔明甲亮,整齊地肅立于承天門前。
注1:明代錦衣衛(wèi)包括錦衣中、左、右、前、后五所,又分成擎蓋、班劍、斧鉞、弓矢、馴馬等十司。
【精彩東方文學(xué)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