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京城差不多近一年,董宣武沒有想到這么快他就又要回到京城來。
想趕在臘月回到京城是不可能的,千山萬水,縱使是快馬加鞭,趕到京城怎么也要到一月末。這個世界可不像是后世,相隔萬里,猶如在兩個天地。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董宣武的除夕就是在馬不停蹄的趕路中度過的。
正所謂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不知在媳婦兒在董府中過得怎樣,父母的身體可還硬朗。
想到家中的親人,董宣武歸心似箭。
一路上緊趕慢趕,終于在一月二十五日,董宣武趕回了京城。
剛剛踏入京城,還未回到府中,忽然,負責董宣武安全的董七臉色一變,忽然喝道:“小心,有殺氣!”
話音剛落,從臨街的一處四合院中“嗖嗖嗖”不斷射出數(shù)十支疾風驟雨般的弩箭,直奔董宣武一行人襲來。
“首長小心!”負責保護董宣武的戰(zhàn)士們都是偵查大隊的精銳,反應(yīng)何其敏銳,一部分人跳下馬來,用馬匹為擋箭,迅速將董宣武圍在中間,拔出兵刃,格擋箭矢。
另一部分人拔出兵刃,伏在馬上,策馬直沖向那處四合院。
由于猝不及防,還是有幾名戰(zhàn)士來不及翻身下馬,被箭矢射傷,倒在地上。
董宣武車隊旁邊的無辜百姓倒下的更多,足足有十多人。街上頓時亂成了一鍋粥。
“大家小心!箭上有毒!”一名中箭戰(zhàn)士大聲叫道。
十幾個呼吸時間,戰(zhàn)士們已經(jīng)翻墻沖進了那所四合院中。
董宣武身邊的這些戰(zhàn)士可不是一般人,都是身經(jīng)百戰(zhàn)的偵查大隊的精英,要不然也不可能迅速自發(fā)做出反應(yīng)。
四合院中早已經(jīng)是人去院空,院中一間房中躺著一些被綁起來的百姓的尸體,顯然是原本的房主人。
除此之外,院子中還散落地扔著幾部諸葛連弩。
顯然這幫刺客早有準備,一擊不中,就立刻逃走,絕不戀戰(zhàn)。
確認四合院中的安全,董宣武一行人,急忙將傷員抬入院中,緊急救治。
董宣武立刻派人報官并請大夫救治傷員與百姓,另外又差遣人通知家人,以免他們擔心,看來今天這事一時是結(jié)束不了的。
被弩箭射中的五名戰(zhàn)士,三名已經(jīng)臉色烏黑,等大夫趕來時已經(jīng)沒了氣息。另外兩人,總算搶回了性命,但也昏迷不醒。
至于街上那些無辜的百姓,就更加慘了。當成被射殺了十多人,僥幸救下來的不過五六人而已。
這幫刺客,下手真夠狠辣。
幸虧董七在戰(zhàn)場上練就的本能,在千鈞一發(fā)之際提前提醒了戰(zhàn)士們,要不然,傷亡會更大,即便是董宣武,也未必能幸免于難。
董宣武臉色陰沉,取過一把諸葛連弩,仔細觀察。
從諸葛連弩的工藝看得出,這些諸葛連弩是兵工廠的產(chǎn)品,是出售給朝廷軍隊的產(chǎn)品。
因為使用了標準的度量衡和弓臂都是由特種精鋼打造,諸葛連弩跟那些仿造品有明顯的區(qū)別。仿造出來的東西不但成本極高,而且威力和射程要小的多。
但是諸葛連弩表面上的所有編號及記號都已經(jīng)被磨去,由于諸葛連弩發(fā)射速度快,大明很多軍隊都喜歡用它,這一兩年賣出的真不是一個小數(shù)目。
要想通過武器,查出來源,還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大明各路兵馬的軍械管理,那不是一般的亂。
“沒想到我董宣武,從貴州到北京,數(shù)千里都沒有事,回到了京城,反倒是有事。是什么人這么急于想要我董宣武去死?下手夠狠的!”
一瞬間,董宣武想了很多,順手將諸葛弩交給了一名部下,讓他收好。
順天府知府帶著一幫衙役迅速趕到了,五城兵馬司的指揮使也帶著一批官兵急匆匆地趕來了。
在北京城內(nèi),刺客明目張膽地在大街上刺殺朝廷要員這是震動朝野的大案。
這件案子如果不盡快破案,給出一個交代,無論是順天府的知府,還是五城兵馬司的指揮使,官算是做到頭了。
就算順利破案,順天府衙和五城兵馬司也少不了一陣清洗。順天府的知府,還是五城兵馬司的指揮使貶職甚至外調(diào)幾乎是必然的事。
這種要案,順天府和五城兵馬司都不敢隱瞞,已經(jīng)緊急呈報給朝廷和皇帝,北京城各大城門已經(jīng)緊急被封閉了。滿街順天府的衙役和五城兵馬司的兵馬已經(jīng)逐家逐戶開始盤查、搜索可疑人員。
估計要不了多久,刑部和大理寺的官員也會趕來,或許還會有皇帝的欽差也會趕來。
董宣武不認為順天府與五城兵馬司的那些動作會起到什么作用。
刺客一擊不中,立刻撤退,十分果斷老練,顯然是早有預謀。這樣一伙刺客,在行刺之后,怎么可能沒有預計到官府可能做出的反應(yīng)而事先做出預備?
北京城這么大,而且魚龍混雜,想要藏幾個人,還不是件很容易的事。
刺客對董宣武從哪個門入城,入城后會走哪一條道路,去干什么,顯然了如指掌。這意味著,刺客背后一定有一個龐大的情報網(wǎng),他們隨時都掌握著董宣武一行人的動向,并且對董宣武十分的熟悉。
在這世上,董宣武得罪的人和勢力實在是太多了,誰都有可能向他下手。但是有一點卻令董宣武疑惑不解:按道理,刺客要刺殺他,京城顯然不一個合適的地點。
憑著刺客如此強大的情報網(wǎng),在董宣武進京城的路上,有的是刺殺他的機會。即使刺殺失敗,撤退也會容易很多,而且不會造成如此大的影響。
刺客不可能不知道,在京城行刺,會造成怎樣的影響。一旦暴露,那迎接背后之人的一定是滅頂之災(zāi)。
難道刺客是忌憚董宣武身邊那一百多名偵查大隊戰(zhàn)士和奢利的裝備?
這樣想也似乎是有道理的。
京城中沒有特別的旨意,是嚴禁攜帶各種火器、強弩和鐵甲的,違者以意圖謀反論處。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