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王,當此時,我們魏國已經沒有了退路!”
惠施昂著頭,老氣橫秋地高聲道:“這些年我們魏國與秦、楚、齊、趙、宋、韓六國屢屢交戰,有勝有敗,然則敗多勝少,每一敗,便損兵折將,丟城失地不可計數!今日割兩城,明日割三城,長此以往,我們魏國還有多少城池可以割讓給敵國的?又焉能有不滅亡的道理?”
“大爭之世,凡有血氣,必有爭心!不爭即亡!自從桂陵之戰以來,我魏國吃的敗仗還少嗎?我們魏國總是想要息事寧人,或者是一戰再戰,卻總是戰事不斷,沒有時間和空間來發展國力,導致了如今這一蹶不振的國勢。”
“大王啊,大凡強國者,無不是寸土必爭!現在我魏國的疆域是越來越國力越來越弱了,總有一天,我們魏國會像已經滅亡的鄭國、蔡國、吳國那樣被別的國家吞并、瓜分的!”
“大王你若是移駕前線,無須上陣,便能給前方的將士們一顆定心丸,就能給天下列國都發出一個信號!我們魏國還沒徹底衰落下去,魏軍必勝!”
聞言,魏王瑩陰沉著臉,輕聲道:“惠施,只是讓寡人到前線去督軍嗎?”
老魏王有些匪夷所思了。想要鼓舞士氣,其實委派太子魏嗣去就可以了,為什么偏偏讓魏王瑩這個大王去呢?
無非是向宋國,向天下列國宣示魏國的破釜沉舟之心!
“這個不然。”惠施嘆氣道,“大王你又不是宋君偃那樣孔武有力的莽夫君主,自然不能以身犯險。我們魏國也還有精兵,還有良將,沒必要連大王都要上前線作戰的地步!”
“臣請大王修書一封,邀宋君偃會盟于黃池,磋商停戰議和之事。”
惠施的這番話一說出來,不光是陛臺上的老魏王懵了,就連魏國的群臣都是被弄得一頭霧水,有些不明所以。
忽而,老魏王看到了惠施那個眼神,便心領神會,揮了揮手說道:“退朝!”
魏王瑩喜歡開大朝會,享受那一種群臣俯首,眾星拱月的感覺。
不過大朝會為的便是廣開言路,雖然每個大臣各司其職,所考慮的事情都大相徑庭,只不過大家都是有頭腦有智慧的人,集思廣益,未必不能想出一些好主意啊。
開大朝會有開大朝會的好處,不過也有弊端,比如說人多嘴雜,難保群臣當中沒有暗地里投靠他國,或者是受了賄賂的家伙。這樣一些比較機密的國策就會泄露出去,給國家造成無法彌補的傷害。
所以惠施的計策看來是不便公開說出來的,傳說宋國的黑衣衛無孔不入,勢力滲透了其余各國,還收買了列國的不少的大臣,所以惠施這么謹慎肯定是沒錯的。
大朝會一結束,老魏王下朝,惠施和太子嗣便結伴而行,進入了平日里商議軍國大事的偏殿之中。
“惠施啊,你讓寡人移駕到前線去,究竟是意欲何為?你是否已經有了穩妥的計策可以應對宋軍的進犯了呢?”剛剛坐下,老魏王就迫不及待地問道。
聞言,惠施點了點頭道:“大王,此事知道的人越少越好。這個計策其實并不是很穩妥,不過對于現在的魏國來說卻是最好的計策了!”
“哎喲,寡人的相國大人啊,你可別賣關子了,有什么辦法快說吧!”老魏王頗為幽怨地道。
誰知道惠施的葫蘆里買的什么藥!?
惠施說道:“大王,方才臣請你移駕前線,邀宋君偃會盟于黃池,磋商停戰議和的事情其實不是什么疑兵之計。現在宋軍勢大,而我魏國相比之下則是勢孤力單,雖然現在有名將犀首在前線與宋軍激戰,但是宋國的增援部隊正源源不斷地從各地趕來,所以前線的魏軍抵抗不了太久,遲早會敗下陣來的!”
“無論如何,以我們魏國一己之力,是無法阻擋強大的宋國大軍的。想要擊退宋軍的進犯,必須要借助于外力。”
“外力?”這個時候太子嗣有些詫異了,說道,“相國大人,你說的外力是指齊國或者楚國嗎?”
“不,都不是。”惠施搖了搖頭道,“齊國去年剛剛結束攻伐中山國和滅亡呂國、郯國的戰事,獲益不少,將士們都已經卸甲歸田了。這個時候想要讓齊國出兵很不容易,而且齊國在經歷了幾場大敗之后已經開始埋頭發展國力,現在國力鼎盛,比之獲水之戰前的國力有過之而無不及!”
“齊人的胃口很大,沒有足夠的利益齊國是不會輕易出兵,去招惹宋國這個軍力鼎盛的國家的。現在宋國雖然還沒有霸主國的國力,但是具備了準霸主國所應有的一切條件,而且其軍力比之霸主國毫不遜色!誰都不敢輕易招惹宋國,秦齊楚亦然。”
“至于楚國。楚國的主力大軍現在還在跟越人激戰于廣陵,難分難解,一時之間也不可能抽調出多少的兵力援助我們魏國抗宋的,更何況,楚人貪婪成性,想要求得楚國的救兵幾乎是不可能的。就算楚人真的援魏,到時候只怕會跟無恥的宋人一般,尾大不掉,占著攻下來的城池賴著不走了。”
聽到這話,太子嗣點了點頭,又道:“那么相國大人你說的外力是哪個國家?韓趙兩國已經是不可能了,中山國這個時候也自顧不暇,該不會是秦國吧?”
“正是。”
惠施向著老魏王作揖道:“大王,臣知道你憎恨秦人,但是現在國難當頭,仇敵亦能化干戈為玉帛。還請你摒棄前嫌,與秦人一同擊退來犯的宋國大軍!”
聽到這話的太子嗣是目瞪口呆,而老謀深算的老魏王似乎早就想到了一般,鎮定自若地道:“寡人現在還舍得了這張老臉,遣使咸陽沒關系,求助于秦人沒關系,但是秦王真的會派兵支援我魏國嗎?去年的時候,三晉聯軍還和秦軍打得不可開交呢!”
“臣自當出使咸陽,不遺余力地勸說秦王。秦國一直銳意東出,爭霸天下,只是被我韓趙魏三國所阻擋,一直沒能如愿以償,迄今還縮在崤函之外稱霸一方。請大王許諾,只要秦王派兵增援我魏國,便承認秦軍所攻占下的所有城池土地,連帶著河內郡、東郡都讓給秦國!”
老魏王聞言,皺著眉頭道:“這個沒問題。河內郡和東郡現在都是宋國的疆土,但這是空手套白狼啊,能行嗎?”
“呵呵,這個大王不必擔憂。”惠施的嘴角掛著一絲神秘的笑意,說道,“其實這場劫難也是我們魏國復興的一個契機!秦王是不會在意我們魏國開的這個毫無依據的許諾的,他要的就是這個名分,便是秦軍名正言順地東出崤函,爭霸天下的名分!”
“大王啊,秦國受制于三晉,無法東出崤函,其實我們魏國又何嘗不是受制于秦人的兵鋒無力發展國勢呢?現在正是千載難逢的機遇啊!秦之銳士,宋之虎賁,俱是天下強軍,秦宋兩國都是軍力鼎盛的國家,一旦交鋒,不論誰勝誰敗,我們魏國都是可以從中漁利的呀!”
惠施這么一說,老魏王和太子嗣便茅塞頓開,什么都懂了!
不錯,秦宋兩國都是軍力鼎盛的強國,其軍隊都有著虎狼之師的稱號。兩者一旦交鋒,必然是兩敗俱傷!
秦國勞師遠征,中間假道魏國,殊為不易,也很危險,對于秦國和魏國都很危險。
秦國擔心軍隊遠征在外,與自己的疆土并不接壤,萬一糧道被截斷了可怎么辦?或者是魏人趁機攻擊秦軍怎么辦?
魏國也很擔心強大的秦軍會不會趁機進攻魏國,雪上加霜,將魏國打一個措手不及,到時候可能會引狼入室,假道滅虢的悲劇就要重演了!
不過老魏王很愿意賭這一把!
干了!
惠施說的沒錯,秦軍遠征在外,一旦出了什么意外,到時候糧道被截斷,或者是吃了敗仗魏軍就可以趁機發起進攻,消滅這股秦軍,這樣一來不僅大大的削弱秦國的有生力量,還能借著降卒迫使秦國將一些原本魏國的城池吐出來。
若是秦軍果真擊敗了宋軍,那就更好了!
魏國的軍隊直接坐收漁翁之利,馬上出擊,趁著秦軍因為戰勝而慶功的時候,一舉偷襲,必然能夠大敗秦軍!
這是一舉數得的事情啊!
老魏王很滿意,微笑道:“大善!惠施啊,你果然是寡人的肱骨之臣。你建議寡人移駕前線,與宋君偃會盟于黃池,磋商停戰議和的事情,想必是想拖延時間吧?”
“不錯。”惠施說道,“宋軍在黃池、高都一線的攻勢實在是太過猛烈了,臣怕咱們魏國還沒等到秦軍的支援便兵敗了,所以會盟,才是拖延時間的最好的辦法。而且這樣也能減少每天在前線傷亡的將士,保存我魏國的有生力量!”
魏王瑩點頭道:“你考慮得很周到。秦宋相爭,我魏國漁利!惠施啊,出使咸陽的事情就拜托你了,你去跟贏駟說,只要他出兵,寡人愿意負擔援魏秦軍的一干糧秣,并且承認在此前所有的戰爭當中秦軍所攻占的魏國城邑都是秦國的!”
老魏王這么大方真是出人意料,惠施聞言,也是兩眼放光,有了這么優渥的條件,相信秦王贏駟應該是不會拒絕的了!
“諾!”惠施鄭重其事地拱手道。
本章完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