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國變法了?!”
當宋王偃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不由得呆立當場。
宋王偃依稀還記得,自己在后世的時候看的一篇關于屈原的文章。屈原的確是大才,不可多得的大才,可惜生不逢時!
歷史上的屈原變法是指戰國中期屈原在楚懷王初期施行的一系列革新。
楚國自春秋時期以來就是強國,戰國時經楚宣王、楚威王的耕耘,國力逐步強大,又經過屈原一番改革,楚國在政治、軍事、經濟上都有了新氣象,成為與秦國、齊國并列的強國。
楚國的情況最為復雜。楚國雖然是雄霸南方帶甲百萬的泱泱大國,但國家大政歷來為老世族和老貴胄的手中所把持,楚王如果需要調兵,還是需要和這些老世族和老貴胄廷議商量!
自從楚悼王時期利用吳起改革以來,倒是很快的改革弊端,移風易俗,雷厲風行的消弱了世族與貴胄的許多權利。
不想在楚國剛剛有所起色的時候,老貴胄和老世族秘密的結成聯盟,連楚王宮的內侍也被這幫老世族所把握住命脈!
楚國的老世族買通宮中的內侍,讓內侍偷偷的在楚悼王的飯菜內連番的數次下毒。
這種慢性毒藥無色無味,身體強健魁偉的楚悼王起初在頭腦發脹的時候,以為是傷風感冒,不想在數月再后竟然是在沉疴在榻,更令人不可思有的是,楚悼王在無聲無息中竟然的薨去了。
吳起在楚悼王的葬禮上被世族貴胄群起而攻之,聰明的吳起伏在楚悼王的尸體上,貴胄們亂箭齊發,吳起被射成了刺猬。
但老貴胄的利箭也射向了楚悼王的遺體!
楚國律法規定,對王不敬者死吳起在臨死的時候,還幫了楚國一個大忙,楚肅王繼位后,大力徹查這次bn的貴胄和老世族受此次的牽連,楚肅王竟然誅滅了七十多家世族貴胄,楚肅王此舉無疑的奠定了楚國強大的基礎。
但到了楚懷王時期,又漸漸的形成了昭、屈、景三大家族把持朝政的尾大不掉之勢雖然楚懷王繼位之初能夠保持清醒的頭腦禮賢下士,革故鼎新,但對于上述三大家族的勢力的觸角延伸到楚王廷的內部還是無可奈何。
昭、屈、景三大家族之所以能把持朝政,一定原因上還是因為他們和楚王室的同姓宗族關系,當時的昭陽是楚王的令尹相邦,屈原為楚國的左徒。
僅僅拿屈原這一族來說吧。
屈原的先祖是楚武王熊通的兒子,名為瑕,因為被楚武王封到“屈”這個地方,所熊瑕就以地望為氏,從此就叫屈瑕了。
屈瑕的這一支人脈以后就成了屈氏族了。昭氏和景氏和楚王的關系和屈氏的關系大同小異,都是從楚王族宗室中分封出來的。
雖然楚王利用蘇代和陳軫迅速的組成了五國合縱攻秦事宜,但楚國的調兵權利都在三大世族家里,以左徒屈原為首的屈氏家族早已經把生死置之度外,早已經把國家的事情nbn的自己的身上了。
屈原從小就是聽從楚國先祖斬荊披棘,一路衣衫襤路的走來,所興旺發達的成為泱泱大國的,但凡是有什么威脅到楚國的地方,楚王要動員楚國甲士保護楚國,屈原當然是舉雙手贊成的。
包括上一次的五國攻秦,作為左徒的屈原也是出了最大的力氣的聯絡宋國,促成宋、楚的軍事同盟等等。
但往往事與愿違,剩下的三個大世族為了家族封地的利益倒是爭的不可開交。
令尹昭陽是個和稀泥手,誰也不愿得罪,故而,這些協調彌合三家世族的要務便都壓在屈原的身上,屈原的性格剛正不阿,耿其脖頸來連楚王都敢頂撞!
所以說呀,楚王把三大世族的老族長們請來郢都廷議會商,不但沒有達成協議,反而是鬧得三家失和,三家老族長大袖一揮,也不再協商了,都撅撅的走了。
楚懷王性子穩當,脾氣隨和,剛有余而柔不足,這樣的人作為普通百姓還是比較合適的,但作為執掌一國朝堂的君王來說就缺乏了那種獨斷專行的霸道之氣,朝堂上廷議的時候往往拿不定主意。
一旦以為那位大臣的建議,與自己內心的意思接近的時候,熊槐便不顧一切的力挺這位大臣!
說白了,這位性情中人的楚王熊槐一向以性情做事。
故而熊槐很受朝臣的蠱惑,喜歡上屈原這位弱冠貴胄,也是屈原作的詩詞在楚國民間傳唱的時候,自己莫名其妙,身不由己的就寵愛上了這位自祖父時期,家族就敗落的文采少年。
歷史曼妙的機遇,就這樣的把屈原這個風流不羈的詩人政治家,推到了楚國的風口浪尖處!
和屈原談過之后,楚王當機立斷的賜封屈原為執圭之爵位,左徒之職位,這樣的職位和這樣的爵位令昭陽都羨慕過一段時間。
但是昭陽和屈原接觸過一段時間后,發現屈原是位“盡公不顧私,極心無二慮”的忠君愛國之才!
這才對這位年僅十六歲,楚王的新封貴胄忌憚全無。
此后的昭陽和年青的屈原合作過幾件事情,事情辦的都相當的妥帖,故而令尹昭陽和左徒屈原就成為支撐朝堂政局和邦交事宜的股肱大臣。
楚王熊槐了解屈原后,便留下屈原在的郢都王宮中促膝長談過幾次,楚王向屈原提出幾個問題,無論楚王的問題多多么的深晦難懂,在才思敏捷,頭腦靈活的屈原那里,也可輕而易舉的迎刃而解。
慷慨激昂,精神飽滿的屈原,就像一永遠也不困不累的自動發條一樣,只要有了國計民生的大利益,便會口若懸河,滔滔不絕的向楚王到處無數條建議。
最終,又條縷分析的歸納總結為最切實可行的計策,和對策供給楚王拍板。
對屈原絕對信任的楚王熊槐,就像父親信任兒子一樣,對屈原最后的歸納分析出來的對策和計策,楚王無不應允照辦。
有時候屈原的失態和失禮,楚王也覺得可愛至極。
“諸卿,爾等以為楚國的屈原變法,可慮否?”宋王偃向著幾個重臣垂詢道。
在這偏殿之內,除了宋王偃,便是黃庸、匡章、子干、蘇賀、蘇秦與鄒衍六大宋國巨頭。
讓宋王偃沒想到的是,這一回黃庸、子干等人都沉吟不語,平日里總是最后才發言,一槌定音的蘇秦卻第一個站出來。
蘇秦說道:“大王,臣以為不足為慮也。”
“哦?何以見得?”宋王偃倒是極為詫異。
“楚國的屈原變法,其頒布的變法內容有六條。其一,獎勵耕戰其二,舉賢能,唯才是舉其三,反壅蔽其四,禁朋黨其五,命賞罰其六,移風易俗!”
“這些變法的內容,沒什么問題,其變法的內容都是針對楚國的國情而定的。若是楚國能一直奉行屈原變法的話,臣相信,不超過二十年,楚國的國力將更上一層樓,一躍成為一個強于齊秦兩國的超級大國!”
“但是屈原變法實在是有一個缺陷,一個致命的缺陷!”
“是何缺陷?”宋王偃饒有興致地道。
“那就是無法持久!一個只堅持了幾年的變法又有什么成效呢?”
聞言,子干一臉不解地道:“蘇秦大人,你何以說楚國的屈原變法無法持久?”
蘇秦笑著道:“眾所周知,變法是需要國君的鼎力支持的。秦國的商鞅變法如是,韓國的申不害變法如是,我們宋國的李敖變法如是!楚國的屈原變法亦不例外!”
“屈原的背后站的是楚王,若是沒有楚王熊槐的支持,鼎力支持,你們覺得屈原還能在楚國施行變法嗎?”
子干疑惑地道:“這不對吧。蘇秦大人,我聽聞屈原變法,乃是得到了楚王以及昭陽、昭魚等一干大臣的鼎力支持的!若是變法的效果顯著,楚王怎么會不鼎力支持屈原?大好的皇圖霸業豈會付之東流?”
蘇秦云淡風輕地道:“子干大人,你們都太過在乎屈原變法,畏懼于楚國的強盛了。若是楚國的變法不成功,我們何懼之有?”
“若是屈原沒有了楚王的支持,你覺得楚國的屈原變法能成功嗎?”
聞言,子干等人還是如同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地道:“蘇秦大人,難道你認為此次楚國的屈原變跟楚悼王時候的吳起變法那樣中道夭折嗎?楚國的那些老貴族難不成真的有那么大的膽子,敢對楚王下手?”
“自然不會!”蘇秦說道,“現在的楚國,軍國大事大致上由昭、屈、景三大貴族把持,而三大族都是楚國的王室所出,同宗同源,自然不會對楚王下手。而其他的老貴族只怕想這么干,都沒這個能力,唯一的可慮者便是楚王!”
“呵呵,楚王這個人的脾性大王是再了解不過的。臣相信大王應該是知道楚國的屈原變法是不會成功的吧?”
宋王偃聞言,笑瞇瞇地道:“知寡人者,季子也!”
“楚王這個人,寡人很清楚。性子隨和,優柔寡斷,偏聽偏信,這樣的人做一個普通黔首還好,卻當不得主宰一國之命運的大王!何以也?因為他缺乏如寡人這般乾綱獨斷的霸道之氣!”
“在朝堂上面對群臣之時,楚王熊槐會生氣,會咆哮,但是他并沒有也并不會拿出一些實質的鐵血的手段震懾群臣!”
“久而久之,楚王就會厭倦,加上楚國的朝堂上讒臣可不少,一旦如令尹昭陽這般公忠體國的老臣都故去了,楚王到時候連一個商量事情的人都沒有,他豈不會疏遠屈原,對屈原敬而遠之?”
似乎是這么個道理。
宋王偃隨即擺了擺手道:“不管楚國的屈原變法能不能成功。現在我們宋國依舊奉行李敖之法!發展吧,等到我們宋國真正強大起來的時候,就會讓天下再一次在我們宋國的天命玄鳥的旌旗之下,瑟瑟發抖!”11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