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永世帝唐 第四百四十五章 燕氏秘史

作者/清風逸之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上元節的晚飯后,玉娘、殷清栿、李蕓、幼娘和薛禮為一撥先出發,而殷清風六人匯合了呂才兩口子,再趕去燕府將嬌淑接了出來。

    就在嬌淑臨上馬車前,殷清風又把她拽住,示意她看向跑過來了的兩個男孩子。

    “弘亮、弘信拜見亙姑。”

    兩個小家伙也不怕生,規規矩矩的行禮。

    殷清風微微一愣,好扎實的家學啊。

    有句老話叫做:姑舅親輩輩親,打斷骨頭連著筋兩姨親不算親,死了姨娘斷了親。

    國人自古就把“姑舅親”看做是父母雙親之外最牢靠的親屬關系。

    “亙”是一個偏僻字,本義是指空間和時間上延續不斷,“姑”字中有“古”,代表舅母的“妗”字中包含“今”字。

    而“亙古”的含義是:從古至今永遠也不會改變空間和時間上延續不斷。

    于是,古人把“亙姑”引申成姑父與姑母的合稱、把“亙妗”引申成舅父與舅父的合稱,以此來形容永恒不變的親屬親情。

    亙姑與亙妗這兩個稱呼不但久遠而且使用面兒也不寬泛,除了極少的書籍中有記載,大多世人對這兩個名詞是一無所知的。弘亮能熟練的使用,可見燕敬嗣是相當的博學。

    嬌淑道:“出來時可曾稟明阿耶阿娘?”

    弘亮臉上閃過狡黠的表情,很快就板住臉說道:“弘亮已經向阿耶稟明過了。”

    他好像知道弟弟臉上露了怯,不動聲色的將弘信擋住,向殷清風哀求道:“弘亮可否請姑丈帶著弘亮與阿弟一同游街。”

    殷清風忽有所感,“你和你阿弟叫什么名?”

    弘亮響亮的回道:“外侄名燕弘亮、阿弟名燕弘信。”

    自家兄的兒子叫侄子,妻子的侄子叫外侄。有外就有內,但內侄也是指妻子的侄子由“內人”而來。

    殷清風注意的不是外侄的稱呼,而是這哥倆的名字。

    燕弘亮與兄弟燕弘信是誰?這哥倆后來可都是李佑幕僚啊。

    李佑本來只是個從未想著要奪嫡的紈绔,但舅舅陰弘智以“太宗多子為由,勸他招募壯士以自衛。”并推薦了妻兄燕弘信為他招募不法之徒。

    李世民聽說李佑喜好游獵,又結交奸邪之人。認為長史薛大鼎對其管教無方,就以吳王李恪的長史權萬紀代之。后來,李世民又把謹慎正直的京兆校尉韋文振派到李佑的藩地監管他。

    權萬紀見韋文振盡職盡責,又為了能得到李世民的賞識,不但對李佑管教越發嚴厲,而且還將李佑身邊兩個時常慫恿他出外打獵的人給放逐了。

    懷恨在心的李佑開始密謀要殺死權萬紀。

    李佑就不是一個成事的人,密謀的事情很快就泄露了出去。

    權萬紀得到消息后,興奮的發現他又找到了一個在李世民面前露臉兒的機會,他立刻就向李世民報信。

    李世民于是命令刑部尚書劉德威前往齊州處理。

    劉德威經查明屬實,要求李佑與權萬紀返京說明。

    權萬紀奉召先行走后,李佑感到非常恐懼,于是派燕弘亮等人射殺權萬紀,并將其肢解。

    事已至此,李佑身邊的人就勸他起兵謀反。

    李佑叛亂,旋即失敗。有人抓住燕弘亮與燕弘信,挖出他倆的雙眼,并將他們鞭打至死。

    史書上沒有交代燕弘亮與燕弘信出身的家族,上次來燕府時殷清風也沒注意這哥倆的名字,今天才知道,原來禍及燕氏就是這二人。

    再細想史書上記載嬌淑的一些往事,也就能理解她那時的苦衷了。

    乾封元年,正月初一,泰山之上,李治施展天子威儀,第一個把祭品獻上祭壇。

    初獻完成之后,只見時為皇后的武氏在太監宮女的簇擁下,緩步登上祭壇,第二次把祭品擺上去。

    這個禮儀程序叫亞獻。

    在古代的時候,一直講究“牝雞司晨,惟家之索”。女人是不能干政的,只能在家相夫教子。即便是皇后,也不能干政,武氏不但大搖大擺參加了封禪大典,還頂替太常卿主持了亞獻。

    武氏亞獻之后,接下來就是終獻了。

    主持終獻的人,是誥命為越國太妃的燕嬌淑。

    依照泰山封禪的禮制,光祿卿應為終獻。

    武氏見李治身體每況愈下,通過泰山封禪來試探和完成她“君臨天下”的夢想。

    她把嬌淑推出來做終獻,便是要嬌淑為她做靶子。

    群臣奈何不得武氏,憤怒的情緒只能找向好欺負的越國太妃。

    而嬌淑有求于武氏,不得不向表妹低頭。

    嬌淑的父親過世早,兄弟不曾出仕,兩個侄子又牽連到李佑造反而被誅殺。她想看護燕氏一脈,就繞不過權勢滔天的武氏。

    繼泰山封禪上做了終獻,她又不辭千里為楊牡丹奔喪。可最后的結局是,她死在鄭州的驛館里,兒子也被武氏給弄死了。

    雖然她這些不理智的行為不能全歸罪與燕弘亮與燕弘信,但侄子的不爭氣的確有很大的原因。

    既然弄清楚了這哥倆都是燕氏的罪人,不用說了,跟他回城南吧。

    殷清風找機會問向嬌淑,“你兄長的女娘中可有婚配的?”

    只解決了燕弘亮和燕弘信還不夠,燕氏危機的源頭還沒找到。

    世上有奸佞就有忠臣,有造反的就有保皇的。

    李淵父子要造反,陰世師要保皇,生在亂世,沒有誰對誰錯。

    但世受君恩的陰世師把事情做絕了。

    楊堅當上了北周的丞相,陰世師的老爹陰壽為丞相掾國務院辦公廳大秘書。

    陰世師本性忠厚,相繼得到楊堅父子的重用。至楊廣南逃揚州,留陰世師輔佐代王楊侑鎮守京師。

    及李淵渡過黃河進逼大興城,陰世師選擇殉葬大隋。

    陰世師的做法本無可厚非,若他只止于此,李淵在開國后也不得不表彰他的堅貞,封爵他的后人。

    偏偏,他不止于此,

    他下令砍了李淵當時最小的兒子李智云,又尊從楊廣傳來的圣旨派人掘了李淵的祖墳。

    李淵為了當皇帝,犧牲掉一個兒子的性命還是舍得的,但祖墳被人挖掘了,這事情就沒了回旋余地。

    殷清風當初讀這段歷史的時候,他認為李淵是應該感謝陰世師的。

    世人都說李淵出身鮮卑,不是隴西李氏的后人,是冒名的等李淵接受道士的蠱惑,認老子李聃為先祖,就更是鄙視他。

    但陰世師把李淵幾代祖先的墳墓給挖了,墓志銘等能證明李淵家世的證據統統不見,自然是李淵想說啥就是啥嘍。

    憤怒之下,李淵殺了陰世師、殺了他的幾個兒子、把他的女兒賞賜給李世民做婢女唯獨留下年幼的陰弘智。

    不是李淵不想殺陰弘智,而是出于政治考量。

    陰世師的惡是針對“謀逆”的李淵,對楊隋來說他是蓋世忠臣。若是把陰世師一脈誅絕,李淵的嘴臉就太丑陋了。而且,為了大興城里民心的安穩,他也不得不給陰氏留下獨苗血脈。

    家破人亡時又年幼的陰弘智已經淪為無依無靠的茍活小犬,命不該絕的是,李世民把他姐姐的肚子搞大了。

    李世民再無情,看在他姐姐的面子上,也不得不對陰弘智施以關照。

    再后來,他娶了燕氏的族女燕嬌淑的侄女。

    念念不忘殺父之仇的陰弘智,奈何不得李淵、奈何不得李世民,就把目光放在了外甥李佑的身上。

    但長安城里稍微有些權勢的人誰不知道陰弘智并不得寵?誰愿意燒他這個冷灶?于是,他把目光瞄向了妻族。

    燕弘亮剛才應對得體、功底扎實,為何卻成了不分是非之人?

    大概是因為燕楊氏和燕敬嗣死后,沒人約束他們,他們又親近陰弘智的緣故吧。

    燕、陰兩家同樣有族女在宮中,族女在宮里同樣不得寵,他們的仕途同樣不順利陰弘智又心懷鬼胎這些因素合在一起,就此改變了燕氏和燕嬌淑的命運。

    嬌淑道:“大兄的長女年不過十一,尚未定下婚約。”

    殷清風松了口氣。

    歷史上,李世民登基、他姐姐封妃以后才給他定下親事。所以,哪怕陰弘智現年已是十五六甚至十七八,也還是條單身狗。

    “你兩位兄長都有出仕的機會,你那侄女也不要急于定下婚約。”

    嬌淑有些呆萌的點點頭。

    殷清風見她還是沒明白自己的意思,索性說道:“你那侄女的親事包在我身上,等過幾年我幫他定一個滿意的夫婿。”

    嬌淑眼睛彎成月牙,“多謝郎君”

    解決了燕氏危機,殷清風開心的跟著朋友跟著自己的妞兒一起游玩兒。

    梧桐新村的一千多村民也參加了今晚的游街,雖然襄城她們早就看過無數遍他們的表演,但今晚她們還是興奮的在游行隊伍里尋找村民們的身影。

    等梧桐新村的隊伍經過時,襄城和月眉倆像兩個迷妹一樣,歡呼雀躍不止。

    殷清風這一晚雖然一直與呂才夫妻交談,暗中卻在不停的觀察著嬌淑。

    當他發現嬌淑就是一個沒有自己主見的性子后,才恍然明白她為什么在歷史上那樣的逆來順受。

    “既然跟了小爺,你和你的家人小爺也要盡份兒心意。”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靖宇县| 闸北区| 揭西县| 贵定县| 赤峰市| 四川省| 永善县| 万载县| 丰镇市| 吉首市| 阿勒泰市| 诸城市| 南溪县| 高密市| 揭东县| 运城市| 武宁县| 聊城市| 湖州市| 延津县| 雷波县| 梧州市| 汝州市| 双桥区| 陕西省| 永安市| 井陉县| 台南市| 富平县| 泰州市| 迭部县| 梁山县| 万年县| 嵊州市| 镇雄县| 读书| 赣州市| 梁河县| 芮城县| 金湖县| 北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