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歉。昨日798章人物名稱有誤,楊修應(yīng)為羊祜,已更正>
修武十年的深秋,司馬懿建立在瀛洲九州島的晉朝遷都到狗奴國的熊本城,并將熊本城改名為新安,并著手擴建。這新安與新鄴一樣,意指新的長安城。
曹丕在司馬懿遷都到熊本城的前夕,卻意外的溺死在茅廁之中。晉國朝廷對外公開宣稱的情況是曹丕飲酒過多,如廁時不慎掉入茅坑中,被沼氣迷昏后沒能再爬出來。但實際情況如何,怕是只有幾個知情人知道,天下人就不得而知了。
司馬懿對狗奴國的舊貴族也沒留絲毫情面,遷都到新安后,第一件事就是找由頭將狗奴國原有的統(tǒng)治階層鏟除了個七七八八。即使狗古智卑狗的權(quán)力也被剝奪了個干凈,此時他真真切切成了司馬懿的一條狗了。
司馬懿用了短短兩個月的時間,以快刀斬亂麻的形式鞏固了自己內(nèi)部權(quán)力。就在他要松口氣歇一歇時,卻傳來了兩個壞消息。梁魏聯(lián)軍已在對馬島準備完畢,并且渡過了對馬海峽,以早前占據(jù)的下關(guān)為大本營開始了對九州的征伐之戰(zhàn)。
盡管司馬懿對此早有預(yù)料,但消息傳來還是讓他緊張萬分。他立即在簡陋的皇宮大殿上召開了朝議,商論如何擊退梁軍。
“眾卿,據(jù)前方斥候來報,如今偽梁偽魏聯(lián)軍大舉渡過對馬海峽。屯兵下關(guān),要伐我九州。諸卿認為該如何是好。”司馬懿見眾臣到齊,便開口問道。
他的大哥司馬朗首先說道:“我們須將敵軍趕出瀛洲,乃至驅(qū)逐出對馬島方是萬全之策。若讓敵軍在瀛洲站穩(wěn)腳跟,有占據(jù)天下真正九州的梁國支援,以天下之力對我們九州島,那我們遲早會有敗亡之危。這瀛洲四面環(huán)海,只有強大的水師方能完成這個目標。水師攻可以輔助步騎將敵軍驅(qū)逐出瀛洲,守則可拒敵于海外。所以我們須多多壯大水師。”
司馬懿嘆口氣道:“這個道理朕自然是懂得的,早已委派專人精心打造一支強大水師。可是這也需要時間啊。現(xiàn)在你們要替朕多想想當下該如何應(yīng)付梁軍。”
司馬懿話音剛落,他新提拔起來的大將鐘會道:“圣上,敵軍渡海而來,僅占據(jù)下關(guān)一地。據(jù)臣所知,那下關(guān)田畝貧瘠,人口稀少。所以他們還是得從對馬島轉(zhuǎn)運糧草以供大軍用度。所以若是久戰(zhàn)利我不利敵。我軍可以以守為主,憑借堅城地形固守,小股襲擾敵軍海上陸上不給線為輔。時間一長,敵軍必疲。同時這個時間,我軍的強大水師也打造完成,然后大舉反擊,一鼓作氣便能將梁軍驅(qū)趕出瀛洲。”
司馬懿連連點頭贊道:“士季所謀所思與朕所想的頗是相似。若真能與敵軍陷入長久對峙僵持,那么等我軍打造出強悍水師,可以從海上直接長途奔襲對馬島,截取他們后路。輕則可以逼迫他們退出瀛洲,重則甚至能夠聚殲他們于這九州島上。”
此時又有一人說道:“陛下,那邪馬臺也不能閑著。陛下可下一道詔旨,讓邪馬臺的軍隊從下關(guān)海峽對岸渡海不斷襲擾屯守下關(guān)的梁軍,便能對他們起到牽制作用。”司馬懿眺目一看,原來是有逼迫曹丕退位之功的羊祜。他連連點頭道:“羊侍郎提醒的是,朕這就詔令邪馬臺出兵下關(guān)。”
司馬郎捋著胡須道:“光詔令不行吧,我們還需表示點誠意,否則有可能將邪馬臺推向敵人那邊。”
司馬懿說道:“那就給他們送去一船金銀吧。”
司馬朗搖搖頭道:“不妥。這倭人之地商貿(mào)落后,金銀對他們而言沒什么大用。即使送其他貴重物品,也起不到太大的效果。當初那邪馬臺是指望我們幫他們滅掉狗奴國,才愿意向我們繼續(xù)稱臣并提供支援的。如今狗奴國被滅掉不說,我們還改朝換代了。他們是否還會繼續(xù)以往和我們的關(guān)系不是靠一點金銀財寶能夠保證的。而且,當下敵軍占領(lǐng)了下關(guān),他們的船只也進入到瀨戶海。我們運送金銀財寶的船只也很容易遭劫。我們得依靠另外一個方法與邪馬臺結(jié)成更牢固的關(guān)系…”
司馬懿打斷司馬朗的話笑道:“朕其實已經(jīng)知道汝想說什么了。汝是不是想要我們大晉皇室與邪馬臺結(jié)成姻親關(guān)系?可現(xiàn)在問題是如何匹配呢。難道讓朕去娶他們的女王卑彌呼不成,可卑彌呼已是六十有余的老太婆了。”
司馬郎道:“陛下當然不用娶卑彌呼,但是據(jù)臣所知,那卑彌呼有一侄女,年方十五,正是豆蔻年華,即刻快到了婚配的年齡。這邪馬臺可以女子為王。而那卑彌呼一生未嫁,無子無女,日后必是這侄女承襲王位。如此邪馬臺不是順其自然的就歸于我大晉治下了嗎?”
司馬懿點點頭道:“可是某膝下已最年長的大皇子司馬師都還未到及冠之年,要誰去娶這邪馬臺女王的侄女呢?”
司馬朗笑道:“毋須皇子,陛下自娶了這豆蔻年華之女便可。”
司馬懿點點頭道:“好,就如此辦。傳朕詔旨,即刻照此行事。”
……
近十天后,幾條晉軍水師的船只終于來到了大和城。因為梁軍衛(wèi)溫水師幾乎控制了西邊半個瀨戶內(nèi)海,所以他們是在東躲西藏中,曲折繞行的狀態(tài)下一路行來。這只船隊帶來了司馬懿的詔旨,還有一船金銀財寶,此外還有司馬懿的特派御使,他的六弟司馬進。這也是司馬懿為了表達對邪馬臺的鄭重,方才派他親弟前來。
只是邪馬臺方面就沒有那么客氣了,并沒有以以下國對上國的君臣之禮來迎接這位御使。只是委派了個職位很小專門負責接待的小吏將司馬進引入館舍中住下。
不過,這都是在司馬懿預(yù)料之中的事情,而且他早就給司馬進交待過。讓邪馬臺承認晉是魏的繼承者并延續(xù)此前的君臣之國的關(guān)系,本就是司馬進的目標之一。
所以司馬進也見怪不怪,耐心的等著卑彌呼的召見。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