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崇禎十五年 第三十六章 鹽茶弊端

作者/韭菜東南生 看小說文學(xué)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xué)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也就是說,各地并不缺鹽,以一人一年需要五斤鹽,我大明一共七千萬人口計算,我大明去年一年消耗了多少食鹽呢?這個算數(shù)很簡單,一共是三億五千萬斤,以一引鹽430斤,納銀三、四錢,十引鹽為三到四兩銀子計算,加上人口鹽稅,哪位先生幫我算算,我大明朝去年一年的總鹽稅,應(yīng)該有多少呢?”朱慈烺看向眾臣。

    反推法!

    首輔周延儒眉毛一跳,看向朱慈烺的目光里,忍不住有驚異。

    雖然已經(jīng)知道太子不是一般人,但太子的聰慧,還是超過他的想象。

    一片沉默。

    半晌之后,一大臣回答:“大約……780萬兩!”

    朱慈烺看了一眼,是刑部右侍郎孟兆祥,看來,他對心算還挺精通。

    轟!

    朝堂上徹底騷動了。

    其實鹽政弊端并不是秘密,從朱元璋到萬歷皇帝,都曾經(jīng)大力整理鹽政,鹽稅也經(jīng)過好幾次的改革,不過其間的弊端卻始終無法杜絕。萬歷皇帝后,不論光宗、天啟帝,一直到現(xiàn)在的崇禎皇帝,都已經(jīng)沒有氣力再整頓鹽政了,鹽政唯一發(fā)光,每年為朝廷收取250萬白銀的時間段,竟然是天啟年,臭名昭著的五虎之一的崔呈秀出任淮揚巡撫,大力支持兩淮鹽道使袁世振改革鹽法,執(zhí)行綱鹽法的時期。

    后來閹黨垮臺,崔呈秀在薊州被梟示,淮揚巡撫不再由崔呈秀的閹黨親信出任,改由東林黨人李三才接管。李三才廢除了閹黨的綱鹽法,結(jié)果明朝鹽稅從200萬兩急跌至每年100萬兩。

    戶部尚書陳演的額頭已經(jīng)滲出細(xì)汗了。

    首輔周沿途也是臉色鐵青。

    照朱慈烺所說,200萬兩都是少收了,何況100萬兩?

    鹽稅的弊端陳演不是不知道,鹽商和各地官員相互勾結(jié),加上富商巨賈還有各地的文武勛貴,組成了一個巨大的利益群體,將每年的鹽稅悄無聲息的分掉了大半,因為這個團(tuán)體太龐大了,真要清查下來,非動搖國本不可,因此,歷任的首輔都是睜只眼閉只眼,只要每年的鹽稅不是少的太離譜,都不會過于追究,或者也追究不起。

    這一屆的內(nèi)閣當(dāng)然也是如此。

    而陳演也的確沒有細(xì)想過,每年的鹽稅竟然應(yīng)該有780萬兩之巨!

    這是一個何等恐怖的數(shù)字。

    如果有780萬兩,不要說遼餉,就是厘金稅也不必征了,只靠鹽稅加上田畝賦,大明朝就能運轉(zhuǎn)起來。

    朱慈烺說,鹽稅一度曾經(jīng)占到朝廷收入的六成,一點都不夸張,宋朝時,鹽稅收入最高曾經(jīng)占到朝廷收入的八成。

    《兩淮鹽法志》記載,清代乾隆時期,兩淮鹽商每年上繳鹽稅達(dá)600萬兩,占全國鹽稅的一半以上,也就是說,乾隆時期,每年鹽稅有1200萬兩,相比大明的100萬兩,這是多么恐怖的差距。

    龍座上的崇禎已經(jīng)滿臉怒氣。

    他從來都不知道,每年的鹽稅竟然差了這么多。

    “但朝廷卻沒有收到這么多的鹽稅,那么,消失的鹽稅哪里去了呢?”

    朱慈烺問。

    答案很明顯,被偷稅漏稅了,有些商人沒有納銀就拿到了鹽,然后在市場上大肆販賣。

    這也就是所謂的私鹽。

    當(dāng)然了,780萬是一個理想數(shù)字,永遠(yuǎn)都不可能收到,但一年兩三百萬的鹽稅,總該是有的。

    “臣彈劾兩淮鹽道使!”

    “臣附議!”

    “兩淮鹽道使貪污舞弊,應(yīng)交由刑部徹查!”

    那一群的言官又激動的跳了出來,或許是780萬兩的數(shù)字給他們刺激太大,他們一個個咬牙切齒,面紅耳赤,如果兩淮鹽道使就在面前,他們估計能生吃了他。

    “傳旨,楊顯名還有兩淮鹽道使馮導(dǎo)延即刻進(jìn)京!”

    崇禎早已經(jīng)是怒不可遏。

    楊顯名是崇禎派往兩淮的總理太監(jiān),鹽稅出了問題,楊顯名當(dāng)然要負(fù)責(zé)。

    歷史上,這個叫楊顯名的太監(jiān),最有名的事情就是彈劾袁繼咸,使袁繼咸官降兩級,原因只是因為袁繼咸在淮陽任上時,沒有像過去的官員一樣,對楊顯明表示順從,并奉送見面禮。

    袁繼咸是明末名臣,在明末亂局中,其英勇不屈,慷慨赴死的氣節(jié),與史可法、左懋第齊名。

    朱慈烺今天也算是為袁繼咸出了一口氣。

    “臣等有罪!”

    內(nèi)閣四臣跪了下去。

    他們是內(nèi)閣,兩淮鹽道使出了問題,不管有沒有他們的責(zé)任,他們都得自請有罪。

    內(nèi)閣一跪,其他的文官還有勛貴也跟著跪了下去。

    朝堂上黑壓壓跪了一片。

    朱慈烺依然站立,繼續(xù)說:“鹽稅如此,茶稅也是如此,神宗皇帝時,每年茶稅尚有10余萬兩,但去年茶稅卻連兩萬兩都不到,各地的茶稅已經(jīng)是名存實亡!然我大明一年輸往海外的茶葉,何止千萬?就算是一百取一,也不應(yīng)該只這一點。”

    “兒臣聽說,南方茶省的官員以治下州府納稅少為榮,在他們看來,少納稅就等于他們?yōu)榈胤綘幍搅藱?quán)益,百姓們愛戴他們,他們就是好官。然在兒臣看來,這種官員最是惡劣,猶勝貪污**!如果天下官員都像他們一樣抵制朝廷的賦稅,那朝廷豈不是一兩銀子都收不上來了嗎?沒有了銀子,我大明還能繼續(xù)擁有天下嗎?”

    “該死!”

    崇禎臉色通紅,已經(jīng)氣的快要摔東西了。

    “臣等有罪。”底下官員一片請罪之聲。

    “鹽政茶政已經(jīng)到了非整頓不可的時候,因此兒臣懇請父皇派一直臣代天巡狩,徹查南方鹽政茶政之弊端!”朱慈烺大聲道。

    朱慈烺對現(xiàn)在的南方官員,從巡撫到縣令,都不敢太信任,原因很簡單,南方是東林黨的大本營,很多官員都是東林出身,而東林跟商人們往來密切,鹽政潰爛如此,號稱“清流”東林人卻從沒有提出過異議,反倒是“閹黨”經(jīng)常在南方搞一些動作,能從商人手里榨出一點錢來。

    現(xiàn)在閹黨不在了,江南東林一手遮天,要想改革鹽政和茶政,唯有派欽差大臣這一條路了。

    派誰呢?

    朱慈烺心里有一個人選。

    那就是左懋第。

    左懋第出身于復(fù)社,嚴(yán)格算起來,其實也是東林黨一脈,但左懋第是山東人,一直在北方為官,跟南方東林人交集不多,加上他正氣凜然,性格耿直,曾主持韓城保衛(wèi)戰(zhàn),在任上頗有政績,從而被拔擢為戶部都給事中,因此,朱慈烺認(rèn)為,給左懋第一個代天巡視的身份,左懋第應(yīng)該能鎮(zhèn)住南方的那群東林黨。

    崇禎怒氣沖沖的踱了幾步,目光看向兒子:“派一直臣?你說的是誰?”

    “戶部都給事中左懋第!”朱慈烺朗聲說:“同時再派一內(nèi)監(jiān)以為協(xié)助,兒臣以為,司禮太監(jiān)方正化最為合適。”

    崇禎思索了一下,像是在回憶左懋第是誰?然后他看向戶部尚書陳演。

    陳演趕緊回稟:“回皇上,左懋第巡視漕運,算日子,這幾日就可以回京了。”

    “讓他不必回京了,直接傳旨,令他代朕巡狩,方正化為副使,賜尚方寶劍,徹查江南鹽稅和茶稅,有不法者,可先斬后奏!”

    崇禎也是怒了,自己每日在宮里省吃儉用,為了幾萬兩的軍餉,都會愁的徹夜難眠,但想不到在自己治下,每年鹽茶稅就流失幾百萬,如此,自己再省吃儉用又有什么意義呢?

    “遵旨!”

    崇禎沒有讓群臣起身,他心里有一股火:每年鹽稅少這么多,居然沒有一人向他提過,滿朝文武,全是庸人,說不定還有奸人!如果不是春哥兒今天點出鹽稅的弊端,自己還不知道要被他們蒙騙多久呢,所以就讓他們跪著吧!

    ====

    第一次試水推,誠惶誠恐,如不能殺出重圍,恐有夭折的危險,韭菜在此懇求大家,請多多宣傳,多多收藏。尤其收藏是衡量本書能否繼續(xù)前進(jìn)的重要指標(biāo),如有只看未收藏的同好,請記得一定收藏----拜托大家了。

【精彩東方文學(xué)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fēng)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xué)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wǎng)絡(luò)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本溪| 鄄城县| 海宁市| 偃师市| 岳西县| 舒城县| 婺源县| 金坛市| 进贤县| 清河县| 琼中| 天峨县| 咸宁市| 临汾市| 湘西| 苍梧县| 连平县| 大关县| 新闻| 丹巴县| 吴堡县| 利津县| 河南省| 将乐县| 三都| 洪雅县| 鹤壁市| 江西省| 临江市| 沁源县| 巴南区| 黑山县| 昭通市| 孝感市| 长宁县| 杭州市| 开封市| 界首市| 大竹县| 丹棱县| 曲沃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