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州通往開封的官道上,一匹快馬正疾馳而行,馬上的騎士連續(xù)揮鞭,恨不得馬上就趕到目的地。
忽然,一支羽箭從道邊的密林之中射了出來,馬上騎士大吃一驚,急忙閃躲,不過羽箭的目標(biāo)并不是他,而是他的坐騎。
“噗!”羽箭射中馬臀,馬匹一聲長嘶,將騎士從馬上掀翻下來。
幾乎同時,兩名騎士從密林之中疾馳而出,其中一人還張著弓箭,顯然剛才的羽箭就是出自他手。
掉落馬下的騎士在地上一個滾翻,爬起來就想要往道邊的林子里鉆。
但道邊的林子忽然又沖出兩個人,手里沒拿武器,而且拿著漁一樣的東西,順勢向前一拋,就將想要逃跑的騎士住了。其中一人大笑:“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jié),妙哉妙哉!”
穿著儒衫,不過下擺卻卷到腰中,皮膚白凈,年輕又英俊,卻是好久不見的侯方域。
那執(zhí)弓的壯漢當(dāng)然就是張名振了。
“干的不錯!”
縱馬馳來,見侯方域已經(jīng)將人擒住,張名振少有的夸獎了侯方域一句。
侯方域卻是不屑的哼了一下鼻子。
自從梁以樟入了小袁營,他二人搭伴在小袁營的為梁以樟傳遞情報以來,張名振對油頭粉面、總是一副公子哥打扮的侯方域十分不滿,不止一次的想要將他攆走,但侯方域偏是一個倔脾氣,你越趕我,我越是不走,再上他是河南本地人,熟悉周圍地形,說的一口標(biāo)準(zhǔn)的河南話,比之張名振和手下的七個兄弟更容易在這一片混跡。
為了行動的順利,張名振不得不留下他。而侯方域也看出了張名振對自己的鄙視,雖然改不了“油頭粉面”的性子,但他卻開始練習(xí)刀劍,開始朝文武雙全發(fā)展,想著給張名振“打臉”,今日更是自告奮勇的參加行動。
張名振哈哈一笑,對侯方域的臭臉一點都不在意。一揮手:“走!”
四人擒了那名騎士,清理現(xiàn)場,急急離開,連受傷未死的那匹戰(zhàn)馬都拖到路邊的密林中。
很快,身在小袁營的梁以樟就得到了消息,從那名奔往開封的騎士身上搜出了一份蠟丸密信,就像預(yù)料的那樣,騎士果然是李巖安插在小袁營的聯(lián)絡(luò)人,而在一番嚴(yán)刑拷打之下,騎士供出了蠟丸密信的來源,也就是他在小袁營中的聯(lián)絡(luò)人。
袁參,袁時中的本家同鄉(xiāng),小袁營的中層掌盤,算是袁時中的一名心腹,想不到他竟然是李巖的暗線。袁時中知道后憤怒不已,令人將袁參立刻拿下,押到帳中詢問。
證據(jù)面前,袁參沒有頑抗,老老實實地都說了。原來他是三個月之前被李巖籠絡(luò)的,這三月以來,固定每十天就向李巖傳遞一次消息,如果有特殊情況,則立刻匯報,今天是他特殊匯報的第一天,沒想到就露出了馬腳。
為什么要特殊匯報?因為袁時中傳下命令,要小袁營準(zhǔn)備撤退,這是重大消息,袁參要立刻稟報李巖。
找出了營中的奸細(xì),袁時中不但沒有放心,反而更加憂心了起來,因為袁參供述,他曾經(jīng)將營中來了一名龍虎山老道,和大掌盤密議很長時間的情報,報告給了李巖。一旦大軍回到開封,李巖提出要和他營中的老道見面,他可怎么辦?作為闖營的情報負(fù)責(zé)人,李巖成是認(rèn)識梁以樟的,一旦讓他認(rèn)出,計劃豈不是要敗露?
梁以樟卻搖頭:“大掌盤放心,李巖不會認(rèn)出我的。”
“為何?”
梁以樟面露苦澀:“這兩月以來,梁某從生到死,又從死到生,尸山血海中走了一遭之后,早已經(jīng)不是過去的梁以樟了,每日夜里,梁某都會被噩夢驚醒好幾回,別說是李巖了,就是梁某自己照鏡子,都不敢相信鏡子里的是本人。”
袁時中楞了一愣,是啊,梁以樟現(xiàn)在瘦得像是一根棍,仿佛一陣風(fēng)就能吹走,胡須也斑白,容貌確實大變樣。
不過袁時中還是擔(dān)心,畢竟李巖不是一般人,而梁以樟的身份關(guān)系計劃的成敗和小袁營上上下下三萬人的性命,他不得不小心謹(jǐn)慎。
看出了袁時中眼中的憂慮,梁以樟補充道:“大掌盤放心,梁某自有對付李巖的辦法,縱使有什么意外,也絕不會拖累到小袁營。”
袁時中臉色一紅,抱拳道:“大人哪里話?若非大人撥云見霧,阻卻小袁營向毫州撤退的計劃,小袁營現(xiàn)在說不定早已經(jīng)死傷大半了,既然大人有信心,袁某絕對相信大人。大人休息吧,袁某先去殺了那個叛徒。”
梁以樟連忙阻止:“不。袁參不能死,袁參死了,李巖立刻就會懷疑小袁營,可令袁參將功贖罪,繼續(xù)向李巖傳遞一些無關(guān)緊要的假情報,以麻痹李巖。袁參家人都在小袁營,相信他不敢不從。”
袁時中這才醒悟:“還是大人考慮的周全。”
正要離開,腳步聲響,一人掀起帳簾,急急走了進來,壓低聲音報告:“大掌盤,闖營那邊來人了,要我們放棄陳州,立刻向開封撤退!”
卻是二當(dāng)家劉玉尺。
袁時中臉色一喜,目光看向梁以樟:“大人果然神機妙算。”
崇禎十五年六月十五日,小袁營三萬人馬從陳州撤退,急急奔往開封,其斷后的騎兵部隊和左良玉的騎兵先鋒在陳州北有接觸,雙方小打了一場,小袁營的騎兵部隊不支而逃。
六月十六日下午,官軍收復(fù)陳州。在陳州短暫修整一天后,十七日,繼續(xù)向歸德進發(fā)。留守歸德的流賊已經(jīng)撤退,但在撤退前,流賊發(fā)動賊兵和城中的百姓拆去了商丘城三段城墻,使歸德變成一座難以堅守之城,又將城中青壯年全部裹挾而去,只留下一城的廢墟和一堆走不了的老弱給官軍。
汝寧官軍進軍的同時,太子朱慈烺率領(lǐng)兩萬京營也向歸德逼來。
六月二十日,兩軍在歸德會師。
當(dāng)兩軍的先鋒部隊在商丘城外相遇之時,歡呼之聲響徹原野。
官軍士氣大振,不止是因為流賊望風(fēng)而逃,兩軍會師,順利收復(fù)了歸德,更是因為在太子殿下的軍中有七十萬兩的軍餉,欠餉許多的官軍終于可以發(fā)餉了。
二十日下午,丁啟睿、楊文岳、左良玉虎大威等文武官員都守在商丘城的東門外,等候太子車駕。作為先鋒部隊的三千營已經(jīng)于今天上午抵達(dá)商丘,主將賀珍全身甲胄,率領(lǐng)三千營將士列陣而立,等候太子殿下的降臨,其他武將,包括左良玉在內(nèi),都只是帶了百十個親兵迎接太子又不是兵諫,誰也不敢?guī)啾R。
田守信佟定方率領(lǐng)一百武襄左衛(wèi),緊鄰三千營的軍陣而立,兩人到汝寧傳達(dá)命令,督促各軍按照太子殿下制定的時間向歸德進軍,到今日,算是圓滿的完成了任務(wù)。
和當(dāng)日在汝寧迎接田守信不同,今日的文官武將都是精神抖擻,已經(jīng)連站一個時辰,卻也沒有人敢說累,同時也沒有人敢大聲議論,人人都遠(yuǎn)望東方的地平線,默默等待。
在場所有人,除了田守信佟定方和賀珍,其他人都還沒有見過太子。對這位年僅十五歲的大明諸君,眾人心中都充滿了好奇。治國四策、撫軍京營、又帶兵出京,參與解圍開封,當(dāng)今太子所做的事情,已經(jīng)超過了過去百年間,大明所有太子所做事情加起來的總和。所以眾人都想知道,太子殿下究竟是怎樣一副英明神武的樣子?
“來了。”站在第一排的丁啟睿眼力極好,一眼就看見前方地平線上升起的一面軍旗。
站在他身邊的楊文岳和左良玉同時張目向前看去。
只見官道的正前方,京營的飛龍大旗之下,一支千人的隊伍正從遠(yuǎn)方緩緩而來。距離遙遠(yuǎn)之時,眾人尚沒有覺得這支部隊有什么特別,只覺得這支隊伍盔甲很齊備。等到越來越近,特別是那齊整的腳步踏動大地,發(fā)出霍霍的聲響時,如左良玉虎大威這些久經(jīng)戰(zhàn)陣的將領(lǐng),立刻就感覺到了這支部隊的特殊和強大之處。
清一色的鐵鱗甲,笠盔頂上的紅纓像是沙漠深秋里的胡楊林,耀眼而奪目,遠(yuǎn)遠(yuǎn)望去,隊伍行進的速度始終如一,長n如林,精鐵的n尖在陽光下面閃動著耀眼地光澤。
等到再近了,看得就更是清楚。單縣到歸德的官道算是比較寬敞的,可容四輛馬車并排行走,所以這支官軍的行進隊列正好是十人一列,一個是背著長盾的長盾手,一個圓盾手,剩下全是長n兵,再后面的一排則全部都是扛著鳥銃、腰間系著n袋的火n兵。但不管是什么兵種,所有人都目視前方,挺胸抬頭,一張張黝黑的面容上滿是肅殺之氣,已經(jīng)是六月底,正是一年之中最熱的時候,又久旱沒有下雨,氣溫極高,不要說身背鐵鱗甲,就是光著身子在中原大地上行走也會滿身是汗,令人受不了。左良玉虎大威他們的部隊雖然是精銳,但在這種天氣里,在沒有敵情的情況下,也不會要求士兵全身甲胄,但眼前的這支部隊卻令人驚異的做到了這一點。
行進之中,有士兵摘下掛在腰間的椰瓢椰子殼制成的軍用水壺或者是葫蘆制成的水壺,往嘴里猛灌清水,但腳步不慢,依然能跟上全軍的行軍步伐。
走在隊伍右側(cè)的軍官們都騎著馬,全身鐵鱗甲,腰懸長刀,不時停下馬來,檢視部下的行軍速度和隊形。
氣溫太高,每個人都熱得滿頭大汗,但卻沒有人敢摘下頭盔。
“強軍啊!”
雖然不如左良玉和虎大威,但丁啟睿從巡撫到督師。一直都在軍中打滾,見到士兵多了,經(jīng)歷的戰(zhàn)陣久了,是不是可戰(zhàn)之兵,他也是有相當(dāng)判斷力的,所以當(dāng)這支隊伍的前鋒走到五十步之內(nèi),大約一千多人的隊伍全部進入視線之后,望著那整齊的隊列,一面面在空中飄揚的三角軍旗和那如林長n之后,丁啟睿忍不住就發(fā)出了一聲贊嘆。
楊文岳也是點頭:“不愧是殿下?lián)彳娭碌木I!”
左良玉和虎大威包括眾總兵都沒有吱聲。
京營兩萬多人,眼前這支隊伍只有一千余人,就算是十里挑一,選出這么一支精銳也不算什么難事。為了應(yīng)付上面的檢查,左良玉虎大威他們就經(jīng)常這么做,有時甚至是帶著自己的親信家丁在督撫面前表演戰(zhàn)陣沖殺,以博督撫們的開心。京營兩萬多人,有這么一支一千人的精銳,一點不奇怪。
“屬下精武營千總徐文樸,拜見督師、總督大人。”
那一名身材精壯、滿臉胡須的帶隊千總在五十步翻身下馬,快步上前,到丁啟睿和楊文岳面前抱拳見禮。
丁啟睿捻著胡須,頜首笑問:“徐千總辛苦。殿下何在?”
“殿下已到十里之內(nèi),諸位大人稍后即可。”
徐文樸大聲回答,然后快步返回,翻身上馬,帶領(lǐng)隊伍繼續(xù)向前,往城南方向扎營。
徐文樸之后,又過來了一支隊列整齊、長n如林的精銳步兵。
這一次帶隊千總是魏闖。
丁啟睿和楊文岳又稱贊。
左良玉虎大威等千總都心想,原來京營的精銳不止一千,而是有兩千。
但等到第三支甲胄齊整、士氣高昂的千人隊伍從他們面前經(jīng)過時,除了左良玉神色不變之外,虎大威等總兵都是驚奇了,難道京營兩萬士兵都是這樣嗎?裝備齊整,士氣高昂,如此高溫之下行軍,也沒有一人露出疲憊或者是不滿之色。卻不知道太子殿下使用了什么“邪術(shù)”。竟然將不堪一戰(zhàn)的京營練成了如此強軍?
本來,眾總兵心里最大的倚仗就是左良玉的部隊,都想著大樹底下好乘涼,現(xiàn)在心思卻有了一些微妙的變化京營有如此精銳,怕也不會比左良玉部差吧,或許開封之戰(zhàn)未必全部要倚仗左良玉。當(dāng)然了,京營基本都是步兵,騎兵只有一千余,比起左良玉部將近一萬的騎兵,相差實在太遠(yuǎn)。在這個騎兵碾壓步兵的時代,步兵再是精銳,也經(jīng)不起騎兵的迂回背攻。
這一支千人的帶隊千總是楊軒。
楊軒行禮如儀的向丁啟睿楊文岳見禮,丁啟睿也行禮如儀問太子殿下何在?
“殿下已到里之內(nèi)。”
楊軒回答完畢,上馬離開。
在他之后,又有三個精銳的步兵千人隊從東門外經(jīng)過。
這一來,連左良玉都微微色變了。
感謝“鐵血名工”的打賞
【精彩東方文學(xué)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