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滿清世祖與滿清皇父攝政王等宗親貴族的車輦也率先來到了太廟正門外,開始下來步行進入太廟正門,其余的文武百官與朝貢使們才匆匆忙忙趕來,眾人在進入太廟之后都按照等級依次排列開來,最前面站著的是滿清親王、郡王、貝勒、貝子們,在到正一品和正二品以下的文武百官們,最后站的才是朝貢使們,而滿清皇父攝政王與滿清世祖、滿清孝莊皇太后這三人在太監們的攙扶下緩慢走上臺階。
兩旁的宮女與太監們則手持四團傘與儀仗站立著,上臺之后滿清皇父攝政王就對旁邊的太監詢問道“女真語:祭品可都準備妥當了?”太監們小聲答道“女真語:回皇父攝政王殿下的話,一切準備就緒!
微笑著的滿清皇父攝政王轉身面對臺下眾人揮手示意,而站在周圍的八旗軍們就開始吹響號角嗚、嗚、嗚聲音響起時就見到滿清薩滿教跳著神秘的舞蹈手里還拿著撥浪鼓,嘴里念著咒語走了出來在臺下跳動著,滿清皇父攝政王就讓太監們拿來兩個酒爵裝滿酒,一杯遞給他、一杯則遞給小皇上,而滿清孝莊皇太后則在一旁手拿玉佩對天祈禱著。
滿清皇父攝政王拉著小皇上的手把酒爵往地上灑了一半還留一半,自己的酒爵則全部灑完,這是想讓小皇上不敬天地緊接著開始下跪朝拜行焚香三扣首,臺下諸王貝勒、文武百官、朝貢使們也一起下跪跟著扣首,跪拜過后就到了上祭文的時候了。
只見太監捧著祭文走上來卻不知道送到誰的手上?只好跪倒在滿清皇父攝政王與小皇上身邊低著頭高舉祭文。
這讓小皇上見了就想伸手去拿,但卻被滿清皇父攝政王一把接過說道“女真語:此等小事就由孤來宣讀吧!不勞煩皇上了!
接過祭文的滿清皇父攝政王開口念道“女真語:大清順治元年正月初五日,皇皇上天照臨下土。集地之靈降甘露風雨,各得其所庶物群生,各得其所靡今靡古,維矛朕一人敬拜皇天之祜薄薄之土,承天之神興甘風雨,庶卉百物莫不茂者,既安且寧敬拜下土之靈,明光于上下勤施于四方、旁作穆穆。”臺下眾人們聽著這段流利的閱讀都在議論紛紛著,其中李氏朝鮮使者義州郡守就認為滿清皇父攝政王這是代天子行事!要是因此惹怒能小皇上導致兩人爭鋒,那么這正是他們想要看到的。
焚燒祭文之后滿清皇父攝政王繼續攜帶小皇上與滿清孝莊皇太后去東、西配殿祭祖,并讓太監們挑著十三擔裝好的泥土上來,準備行敷土禮既由滿清皇上穿鞋走上太廟寶頂添土,為地宮里死去的祖先們敬一點孝心,由于太廟里面也葬有滿清皇父攝政王最痛恨之人先帝滿清太宗崇德文皇帝:愛新覺羅皇太極,的遺骸與排放著的靈位。
故此滿清皇父攝政王不太愿意親自去為他添土,他只想為他的父皇后金天命汗清太祖高皇帝:愛新覺羅努爾哈赤添一把新土而已,所以他這次才故作姿態的對小皇上說道“女真語:皇上既然是敷土禮,那么理應由皇上帶頭先行登上寶頂,孤也愿意陪皇上一同前往?”
小皇上一聽自己的皇父攝政王也要去添土就答道“女真語:好吧!既然阿瑪王想要隨朕一同前去,那么就請走在前面吧!”
這話瞬間就難到滿清皇父攝政王了,他仔細想了一下雖然眼前這個6歲的小皇上對自己特別的謙讓,但他卻不敢在文武百官與朝貢使們面前做出太過份的事情,便拉著小皇上的手一起走了上去添土,其余宗親貴族、諸王、貝勒們見狀紛紛下跪朝拜。
到了正月初6日吳俊振與幾位知縣們相繼趕到了寧山衛城外,這天辰時太陽光照耀在城門口,負責正在此接待各路祭祀官員的明寧山衛鎮撫:于寧濤,帶著一隊明軍士兵在疏散城門外的來往人員以保持暢通無阻,來到此處的吳俊振與劉瑞林指著城門上掛著的牌子說道“快看,咱們到達寧山衛了!”
三位知縣們高興極了連忙下轎走出來望著城樓上豎起的錦旗與站崗的士兵,說道“還是像去年一樣,來祭祀的人員們比較多,走咱們也進城吧!”說完眾人開始排列著走過去,吳俊振與劉瑞林也下馬步行,在明寧山衛鎮撫的帶領下進了城,之后直接來到城內軍營中的旗纛廟外,只見遠處高掛著許多鞭炮和煙花,一位身穿方心曲領祭服的官員站在臨時搭建的棚舍旁邊指揮眾人。
待吳俊振跟隨知縣們走上前時,明浮山知縣就問道“敢問這位兄臺是?”旁邊的明寧山衛鎮撫就介紹道“這位是衛指揮使大人!”
得知是主持旗纛祭祀的衛指揮使大人,三位知縣與吳俊振等人一同行禮并站到一旁就位,等待其余知縣們的到來,直到巳時軍營內的司號員吹響號角聲之后旗纛祭祀大典正式開始。
身穿祭服的明寧山衛指揮使:蘇志葵,就下令士兵們點燃鞭炮和煙花轟隆。〉囊贿叡ㄒ贿吷湎蚩罩袌雒媸謮延^,看得吳俊振與官員們很是激動,吳俊振忍不住說道“我大明帝國果然是禮儀之邦?小小的祭祀都能如此莊嚴華麗。”
一盞茶的功夫過來煙花與鞭炮就放完了,接下來就是準備升朱雀旗的時刻了,站在棚舍里的明寧山衛指揮使就吩咐明寧山衛總旗:羅振林,下去讓士兵們把朱雀旗扛上來,臺下的眾人則靜靜地看著。
站在臺上左側的明寧山衛鎮撫揮手示意讓十個火銃手上前,迅速裝填火藥用杖來回壓火,很快一面2寸大的朱雀旗幟就被士兵們扛了出來,由明寧山衛總旗負責把旗幟掛在事先準備好的高桿上面用繩索拉上去,在這的時刻明寧山衛鎮撫就喊道“放!”
瞬間砰、砰、砰十個火銃手們同時朝天射擊,在硝煙彌漫下朱雀旗緩緩地升到了高桿之上,臺下眾人們紛紛開始下跪行禮,吳俊振與劉瑞林也跟著拜了三下,就連臺上的明寧山衛指揮使與士兵們也跪下對著朱雀旗行跪拜禮。
隨后再由明寧山衛知事:唐黎昆,率領士兵們拉了一尊真武大帝的銅像上來鎮妖驅邪以示風調雨順,吳俊振看著士兵們用推車拉著這尊銅像,就對身邊的人問道“哎!快看這是怎么回事啊?”
旁邊的明翼城知縣就答道“這你就有所不知了吧?此乃迎神禮,分別需要把旗頭大將、六纛大將、五方旗神、主宰戰船正神、金鼓角銃炮之神、弓弩飛槍飛石之神、陣前、陣后、神祗、五昌神眾,等全部迎接過來是為庇佑衛所一方水土的神靈。”
聽著這復雜的大明衛所軍祭祀大典簡直讓吳俊振大開眼界,劉瑞林也贊不絕口的說道“咱大明就是講規矩,條條框框都是制度。”就這樣眾人整整忙活了一天參加此次的旗纛大典。
次日另一邊的大明帝都外城天壇西天門齋宮內的明毅宗正在齋戒沐浴,并穿著素服潛心拜佛為大明祈禱,將近子時初明司禮監秉筆太監才帶著太監們端了許多素的御膳上來給皇帝陛下享用,而閉著眼睛用心祈禱的明毅宗就問道“準備得怎么樣了?”一旁的明司禮監秉筆太監回答道“回萬歲爺的話,一切都以準備妥當就等萬歲爺移駕天壇圜丘祭祀了!”
明毅宗聽后連忙睜開眼睛拿起眼前素的御膳吃了一些點心,在讓明司禮監秉筆太監幫自己更衣又換上了天子冕服十二章在戴上平天冠,乍一看過去顯得甚是霸氣側漏,皇帝擺駕天壇圜丘時太監們就負責傳話讓文武百官們一同前往參加祭天大典,來到天壇之時祭桌案幾上面分別擺放著牛頭九只、羊頭三只、豕頭三只、鹿頭一只、兔頭六只、左右祭酒兩杯。
首先由明太常寺奉祀:紀有余,負責拿起一杯酒爵遞給皇帝陛下讓他一祭天下行三扣首眾臣也一起,再由明太常寺祀丞:晉原軒,拿起祭天祝文走上臺念道“嗣天子臣代皇帝稱呼:信王崇禎皇帝敢昭奏昊天大帝,時維冬至、六氣資始敬遵典禮,謹率臣僚,恭以玉帛犧齊粢盛庶品、備此禋燎,祗祀于上帝,奉高皇帝配帝侑神、尚享!弊N男x完畢之后就交給皇帝陛下拿到大鼎面前焚燒。
接著就是請神位了由南北鎮撫司錦衣衛隊與宮女太監們手捧著犢案一斗、蒼玉一塊、青色郊祀制帛十二緞、豋一個、簠簋各二個、籩十二只、黃豆十二筐、蒼玉爵三只、酒尊三只、青漆團龍篚一個、白色奉先制帛一緞、云龍篚一個、青瓷爵三只、白色禮神制帛一緞,以明太常寺奉祀設香案於丹墀正中,明禮部尚書:王鐸,帶頭上香率各官員們行一拜三叩頭禮。
然后太常寺寺卿、少卿、寺丞、博士、主簿、協律郎、奉禮郎、太祝,錄事,這九位官員站在不同的方位開始請從位神牌出龕,分別請雷師、風伯、雨師、云師、周天星辰、二十八宿、七十二星將、五星大神、夜明,等等神仙捧至丹墀引神位從東華門、西華門進入皇城內。
明毅宗又移駕去太廟祭祖,前面的南北鎮撫司錦衣衛手持四團傘,以身穿飛魚服、斗牛服、麒麟服級別的錦衣衛隊們依次按照等級在穿著蟒服的明錦衣衛左都督帶領下執行儀仗隊禮節,從行的還有親軍26衛以及隨行的文武百官公親大臣們也都紛紛前往。
來到太廟享殿之后只見大殿里面分別擺放著長陵二案、獻陵二案、景陵二案、裕陵三案、茂陵四案、泰陵二案、康陵二案、永陵四案、昭陵四案、定陵三案、慶陵四案、德陵一案,從案則為皇妃祭案。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