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旭日東升之帝國霸業 第二百一十七章【借兵東虜】

作者/子玉墨染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了解到這點之后他手下的明山海衛參將:馮有威,就帶領幾個士兵偷偷的來到明寧遠衛總兵寫信的密室外面,用手捅破窗戶紙透過窗戶看向里面。

    透過窗戶可以明確看出,明寧遠衛總兵在給東虜滿清皇父攝政王:愛新覺羅多爾袞,的借兵求救信中,明寧遠衛總兵與另外兩位吳家兄弟是以亡國孤臣的名義,在信中屢次稱大明帝國為我國、我朝。

    而對于東虜國卻是勉為其難的尊稱為北朝,畢竟從后金到滿清以來,南方的大明帝國是從來沒有承認東虜的獨立,因為東虜建奴是以大明建州女真左衛指揮使身份發布反明七大恨造反的。

    這點是不得到大明帝國朝廷同意的,因此東虜也常常在外交時頭疼,畢竟被大明稱為叛徒,分裂大明國土獨立之人,也就是說在信中吳家三兄弟是以大明臣子的身份向東虜國求援,借兵之目地是滅流寇使得大明帝國得以中興,而不是讓東虜建奴入主中原。

    并且信中提到在消滅流寇軍隊之后,將以子女玉帛和部分土地指山海衛關外的土地,畢竟這也是他們守護的土地作為對東虜借兵的酬謝和報答。

    而在東虜進關配合作戰的路線問題上,吳家三兄弟要求東虜建奴八旗軍隊直入中協、西協而他們三兄弟則自率本部兵馬合兵以抵到都門。

    也就是說只允許東虜建奴八旗與蒙古八旗軍隊從薊州鎮的喜峰口、龍井關,以及密云后衛的墻子嶺、將軍石關等處進入明境。

    因為這些地方都是以往歷次東虜曾經進入大明帝國內地走的舊路,又是目前大順帝**隊駐扎之處,按照信中的這一規定,吳家三兄弟這么寫不但可以保護自身安全,防止東虜乘機行其假途滅虢之計,而且還可以促使東虜與大順主力進行火拼,他自己則可以坐收漁翁之利。

    這就是明寧遠衛總兵勸說兄弟們最初實行的聯虜擊流的政策,因為明寧遠衛總兵當時還不是真的想投靠清廷的,而且他對故明仍存在眷戀之心。

    就這樣書寫完畢之后經過大哥明廣寧前屯衛指揮使與三弟明廣寧中前備御千戶的觀看之后,大笑道“呵呵呵!妙、妙不可言啊!想必東虜這下應該沒話說了吧!”

    隨后立刻讓人快馬加鞭送去關外,而窗戶外面的明山海衛參將得知他們三兄弟還有心向大明的意思?就低下頭對左右士兵小聲嘀咕了幾句便離開了。

    出了關的傳令兵背上掛著令旗換上了遼東戰馬,快速行進往遼東都司北境跑去,在跑了半個時辰之后,來到了一片密林地帶也是地域的交界處,奔馳在道路上的傳令兵突然睜大眼睛,驚恐的看著前面不知所措,很快就被地上出現的絆馬索給弄倒在地!

    遠處有幾個穿著白色綿甲的滿清正白旗士兵吹了個口哨,紛紛起身說道“女真語:快看是明軍?”

    另外幾個滿清正白旗士兵覺得大明士兵無緣無故跑來關外傳令必定是有急事?便走過去用關東大掃子架在脖子上面,詢問道“女真語:漢人來此有何貴干?”

    其中一個滿清正白旗士兵反應過來推開他們,說道“女真語:哎呀!他哪里聽得懂我們女真語啊?有沒有誰懂江淮官話的?”

    眾人都表示搖搖頭!無奈之下滿清正白旗士兵們只得拉起他往前面拖去,被拖拉的傳令兵很無奈的喊道“放開我!我有緊急軍情要去沈陽中衛面見你們的攝政王。”

    然而聽不懂大明江淮官話的東虜士兵只管拉著走,絲毫不理會那么多,被拖拉時還經過一處石碑可以明確看到,石碑上面刻著高臺堡三個字。

    這邊的東虜清軍大營內頭戴正五品玻璃頂戴花翎的滿清漢人大學士:洪承疇,正在對著遼東都司地形圖分析戰局,就聽到營外有士兵們的喧嘩聲?

    好奇的他當即讓下人出去看了看,掀開布簾的下人立刻就看到了滿清正白旗士兵帶著一個明軍傳令兵過來,還順勢走入營帳內用說了一句“女真語:麻煩洪大學士審問一下他!”

    略懂一點女真語的滿清漢人大學士回復道“女真語:塞因好的!”

    就這樣明軍傳令兵被安排坐了下來,滿清漢人大學士還很有禮貌的讓人倒茶給他喝,在用熟悉的江淮官話開始詢問道“不知這位小哥是哪里人士?要傳達什么指令啊?”

    一聽到對方說的是大明江淮官話,傳令兵才放松心情喝了一口茶壓壓驚,慢慢說道“哦,我是奉三位總兵大人之令前去沈陽中衛向攝政王傳達旨意的。”

    這話一眼就被滿清漢人大學士看穿并且識破了!他抬頭笑笑道“難道大明帝國還不知道大清帝國已經把遼東都司的沈陽中衛改為帝都盛京城了嗎?”

    明軍傳令兵卻反駁道“東虜國雖然改了地名,但這是我們大明的衛,所以我等依舊習慣自稱為沈陽中衛,對了聊了這么久還不知你是東虜國的何人?”

    還是笑了笑道的滿清漢人大學士繼續說道“什么東虜國!老夫乃是大清先帝賜封的正五品漢人大學士:洪承疇,你有什么事大可以向我匯報,我還可以放你回去。”

    得知他是背叛大明帝國的漢奸洪承疇?傳令兵頓時忍不住吐了一口唾沫在地上,罵道“呸,大明皇帝陛下有何事對不起你的,你居然要投降東虜當蠻夷?”

    慚愧的滿清漢人大學士低下頭久久不敢答話!身邊的隨從則補話道“當年松錦會戰,哦不你們大明叫松廣會戰,之時大清先帝皇太極雖然偷襲了我軍囤積在筆架山的糧草,導致八鎮總兵無糧潰敗!但是我主可是與祖總兵一起堅守廣寧中屯衛七日的,期間大明朝廷可曾派遣過一兵一卒前來救援?根本沒有!最后城破為了不讓軍民受苦,才無奈投降東虜的。”

    說完之后傳令兵有些懂了!但他還是不太情愿的告訴他吳家三兄弟要向東虜國借兵之事?

    滿清漢人大學士一聽說這事,立馬感覺時機終于要來了?他高興的請傳令兵下去好吃好喝的招待著,并讓營帳外面的滿清漢軍鑲黃旗士兵去向滿清皇父攝政王通報消息。

    在了解到情況之后精明能干的滿清皇父攝政王就覺得這封信有詐?實際上就是一個巨大的圈套?為何這么說呢?因為一旦按照信中約定進軍的話那么他們就要承擔好遠途行軍的糧食,其次就是入關之后正式與大順正規軍交戰,這是滿清八旗有史以來從未有過的接觸,讓滿清皇父攝政王不敢輕易答應,只得詢問身邊的洪大學士情況。

    深知流寇勢力的他介紹道“啟稟皇父攝政王殿下,老臣曾與中原內地流寇交戰過,他們基本上就是屬于混日子的兵種,戰時凝聚在一起共同打擊敵人,一旦兵敗他們就會迅速潰敗,并且是一潰千里毫無組織可言!正常情況下只要有大規模騎兵的話,是可以明確的對他們展開追殺攻勢的。”

    得到分析之后滿清皇父攝政王有了一些把握,可是另外一個問題又來了?雖說是借兵但是吳家三兄弟似乎并不是怎么信任自己?否則也不可能讓他們繞道漠南蒙古喀喇沁部南下了!

    這明顯就是對自己不信任,而且萬一要是一個圈套呢?那么后果就是自己的軍隊進入內地之后會遭到關寧鐵騎、地方順軍、明軍等雙重夾擊,風險特別大非常不劃算。

    要是真正有意借兵的話大可以讓出山海衛入關滅流寇,但是估計他們不肯,畢竟東虜是蠻夷,而吳家三兄弟依舊是以大明臣子自居,所以這條也不成立!

    最終分析來分析去滿清皇父攝政王就想出了一條妙計?他看出明寧遠衛總兵的如意算盤,于是他決定將計就計同意出兵,但不是借兵而是要求吳家三兄弟其中的二弟明寧遠衛總兵:吳三桂,先接受大清皇父攝政王殿下賜封的平西郡王封號這樣才同意出兵。

    也就是說大清帝國現在已經不把明寧遠衛總兵當作對等的合作伙伴了,而是要他接受收編作為大清的奴才!因為吳家三兄弟中就屬明寧遠衛總兵手下的關寧鐵騎最厲害,也是大清重點拉攏的對象,至于廣寧前屯衛與廣寧中前備御千戶所的士兵,論戰斗力的話是遠遠比不上關寧鐵騎與寧遠衛明軍的。

    所以滿清皇父攝政王鑒于大明帝國的劇變,再加上滿清漢人大學士的勸進讓他看到問鼎中原的時機來了,他已經不在滿足吳家三兄弟的借兵要求,什么答應打敗流寇后就給他部分金銀財物和部分土地,這對于他來說還遠遠不夠!

    他現在想要的山海衛內的北直隸紫禁城以及整個中原地區,實現像金國那樣追逐南宋的霸主國家,畢竟從東虜起兵以來都是一直不被大明帝國承認是獨立國家的,所以現在他們終于有機會證明大清是獨立的強大帝國了。

    但是眼下單憑滿清正白、正黃兩旗以及漠南蒙古喀喇沁兩旗軍隊、李氏朝鮮兩道軍隊是完全不夠南下進攻的,畢竟以往是攻城搶劫占幾座城池,而這次是問鼎中原打下的土地都是需要士兵去守的,并且攻城也是需要軍隊和后援的。

    所以綜合考慮之后滿清皇父攝政王決定寫信回去帝都盛京,讓滿清孝莊皇太后在發四旗軍隊,并讓士兵傳旨漠南蒙古各部讓他們發兵配合作戰一起南下攻城掠地。

    其次就是最重要的一點該當如何回復吳家三兄弟呢?關于這點滿清漢人大學士提出道“老臣認為當以寧遠衛總兵率兵出城在廣寧中后備御千戶所與我軍先鋒部隊匯合,這樣一來可以防止明軍與順軍有詐?二來他們離開了山海衛之后,到時候我軍突破山海衛將更加容易?皇父攝政王殿下您看如何?”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杨浦区| 桐城市| 涪陵区| 曲靖市| 当涂县| 吉隆县| 于田县| 烟台市| 独山县| 马关县| 囊谦县| 林甸县| 明星| 准格尔旗| 湖口县| 肇庆市| 开江县| 仲巴县| 常德市| 泗水县| 虞城县| 新田县| 高唐县| 明光市| 济阳县| 梓潼县| 扎囊县| 邯郸县| 清原| 永川市| 福清市| 长泰县| 手机| 理塘县| 孝义市| 华阴市| 上虞市| SHOW| 云安县| 磐石市| 荥经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