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三邊鎮(zhèn)、大煤礦。
今晚的月色實在不怎么樣,時隱時現(xiàn)。初春時節(jié),萬物復(fù)蘇,山野間,不知啊什么蟲子,時不時的生一兩聲奇怪的聲音。
單調(diào)是單調(diào)了些,也算是一種點綴吧。
礦區(qū)確實挺大,還未靠近主區(qū),就隱約可見一些來回挪動的身影。
不用說,這些人,就是被鎮(zhèn)上人稱為看場的打手。
“就這么幾個人,頂多也就是做做樣子,圖個心里作用而已,想要擋得住我?呵呵”。
烏云遮住了月光,夜更靜了,對于經(jīng)常在這一帶混跡的人來說,今晚,無非又是個再平常不過的日子。
西北風(fēng)吹來,一道身影輕輕掠過,其之快,其聲之輕,猶如薄云遮日而過:在地面上,只是留下一道快的影動而已。
主礦區(qū)一帶掛著高高的燈籠,院內(nèi)豎起團團火把,在夜幕中,顯得極為矚目。
不用說,大煤礦,就是這里了。
院墻外的一棵大樹上,一只輕快的大蝙蝠穩(wěn)穩(wěn)落下。
“他么地?說了不聽,是不是?皮癢癢的不行”。
“啪啪”,幾道清脆的皮鞭聲落下,接著便是那聲聲慘叫。
院中數(shù)根圓圓的木柱,繩子繞一兩圈,簡單的捆綁一下,那便是一個小小的刑獄之地了。
顯然,如此捆綁,并非為防止有人要逃跑,而是擔(dān)心皮鞭酷刑之下:人,扛不住了。
“你們想想看,要是種地,一年能掙這么多銀子嗎?能經(jīng)常去三邊鎮(zhèn)下酒樓?逛窯子?知足吧,竟想著要逃?”。
一名男子正懶懶的躺在木椅之上,罵罵咧咧之后,那些打手再次揚起皮鞭。
仲逸這才想起,那晚在鎮(zhèn)上小攤前聽到的議論聲:礦上死了三個人,有說是壓死的,有說是被打死的。
現(xiàn)在看來,或許有被壓死的,但肯定是有被打死的。
此處勞力頗多,否則,不可能撐起三邊鎮(zhèn)這么多店鋪的持續(xù)火爆,而人多了,變故也就多了。
從現(xiàn)場來看,井口依舊有人來回走動,小木車上,一塊塊的黑炭被運了出來。
不用說,這是人歇活兒不歇。
從現(xiàn)在看來,進了這個地方,就不要再想著出去了。
“人間地獄,大煤礦竟是如此暗黑”。
仲逸心中暗暗道:“現(xiàn)在看來,已不僅僅是借此鏟除嚴士蕃的事兒了”。
相比師兄與師姐,三人中,無論劍術(shù)、武術(shù),仲逸都是墊底,即便如此,一柄利劍在手,對付眼前烏合之眾,還是綽綽有余的。
不過,這個想法,也僅僅是想法而已。
很明顯,此處苦力眾多,打手也不少:以一敵十,以一敵百,不在話下。
可是,若打手更多呢?
一旦出手,非死即傷,雖有人罪有應(yīng)得,但大多罪不至死,若傷及無辜,恐怕,也不是他這個翰林院侍讀的初衷吧。
說到根上,這些所謂的打手,也僅僅是不需要天天下井干活的苦力而已,相對于馬三爺?shù)热耍麄円彩翘嫒伺芡鹊慕巧?br />
退一步說,即便解決掉眼前這些看場子的,井下那些苦力,也無法逃脫大煤礦這個魔窟。
要知道,不是每個人都有他這雙腳底生風(fēng)、出神入化的輕功。
若打草驚蛇,受害的還是這些賣命的苦力。
“二頭,那家伙不動彈了,還打不打?”。
良久之后,皮鞭與叫喊聲終于停止,不過,看樣子快要死人了。
二頭?
這個稱呼聽著別致,卻并不難理解:算個看場的頭頭,不過卻有個二字,說明上面還有人。
現(xiàn)在看來,除了馬三爺外,這群打手的大頭,應(yīng)該就是大彪了。
仲逸不僅知道這個二頭的稱呼,而且還知道他的名字劉大順。
離京之時,就有人給他說過此人。
“拉下去,喂點藥,都打死了,誰做苦力?誰干活?”。
那個叫劉大順的二頭揮揮手,大聲說道:“都聽好了,好好干,有女人孩子的,多給家里攢銀子,光棍一條的,多給自己攢點酒錢、賭錢”。
“得嘞,保證辦的妥妥的”。
人群中,打手們一陣歡呼:“換班值守的人也到了,辦完此事,咱們?nèi)ユ?zhèn)子上喝酒、賭錢去”。
“老子晚飯還沒吃呢,先走一步”。
劉大順?biāo)坪醺保愿酪煌ê螅瑔緛硪黄ジ哳^大馬,片刻的功夫,便緩緩出了院門。
“噌”的一聲,樹上那道身影,也瞬間滑了下來。
“大順哥,走好啊”。
門口守衛(wèi)幾聲寒暄,劉大順隨意回了幾句。
月光下,馬蹄聲起,他直奔三邊鎮(zhèn)而去。
熟門熟道,經(jīng)常往來與大煤礦與三邊鎮(zhèn),雖是夜路,也無非抬抬腳的事兒。
看他這火急火燎的樣子,應(yīng)不單單是為了賭錢、喝酒。
怕是與暖香樓的女子,早就約好了吧?
“怎么?突然起風(fēng)了?不對啊”。
劉大順突覺身后一陣快風(fēng)襲來,胯下馬兒一驚,狂奔而去,才走幾步,只聽一聲長鳴,卻突然收住前蹄,像是被人牽出了韁繩。
“咦,我怎么,就到了地上呢?”。
劉大順一陣哆嗦,頭皮麻,半步也動不得。
不敢轉(zhuǎn)身,也不敢喊叫,他已明顯感覺到:身后有人。
說起來,從大煤礦到三邊鎮(zhèn)這條路,他也走了不少次,偏偏在這兒,晚上沒有打手看守。
難道,這是一種巧合?
雖出身山野農(nóng)家,也沒讀過什么書,但劉大順,并不相信鬼神之說。
這一切,只因一個很厲害的人,曾給他講過一句話:世上本無鬼,傳者居多、信者居多,皆因心中那道魔。
這個很厲害的人,曾在京城一個很大的衙門里做大官,雖然他自己喜好相術(shù)推演之術(shù),但他說這是閱人之術(shù)、經(jīng)驗之談,絕非鬼神之術(shù)。
劉大順相信這個大官說的,除了因為他是京城大衙門的,還有一個原因:這個大官,曾經(jīng)救過他老娘一命。
數(shù)年前,劉大順的老娘患了重疾,為抓藥,他將家中唯一一件祖?zhèn)髦镆粚τ窈颂遥航o同村一個富戶,換的現(xiàn)銀,二人約定:一個月后再來贖。
同時,需額外支付一筆利息。
一個月后,劉大順拿著銀子去贖東西,誰知那人卻坐地起價,多要三倍的利息,二人爭執(zhí)不下,最后鬧到縣衙。
此時,縣衙里正好來了京官巡檢,但這位京官并未插手此事,而是吩咐自己隨從,私下給了劉大順一筆銀子。
由此,劉大順將玉核桃高價贖了回來。而剩余的銀子,可繼續(xù)為他老娘抓藥。
有了這些銀子,劉母的病情也就慢慢好了。
同時,幾乎連鍋都揭不開的劉大順,也有了度日的口糧。
劉大順是個孝順的人,他與老娘相依為命,誰對他老娘不利,就是要他的命。誰對劉母好,那便是天大的恩德。
至此,他便將這位京城的大官,視為自己的救命恩人,并立下誓言:只要這位大人有吩咐,即便是豁出性命,也萬死不辭。
人終有一死,盡管兩年后,劉母壽終正寢,但她能平安度過余生,已是萬幸。
從那次之后,劉大順明白了一個道理:能救下她老母的,不是鬼神,而是那位恩人。
他的這位恩人,那位京城的大官,不是別人,正是仲逸在刑部大牢里的獄友,被獄卒稱為瘋老頭的原大理寺左寺丞倪庚輝。
“劉大順,我說的沒錯吧?”。
故事講完或,仲逸緩緩走了過來:大煤礦之事,不僅是倪大人的心愿,更是為千萬百姓指條活路。
“原來是恩公倪大人派來的,請受小的一拜”
這時,劉大順立刻上前拜道:“我不懂那么多大道理,但我老娘臨終前曾說過:倪大人是個好官,又對我劉家有恩,但凡他有所差遣,絕無二話”。
他望望四周,問候繼續(xù)道:“上次,倪大人來榆林府時,似乎就察覺道:回京后或有不測。當(dāng)時,他曾向我說過:若有人說出上述這番話,如他親臨,大煤礦的事兒,還要繼續(xù)調(diào)查”。
末了,劉大順有些不解道:“只是,他特意叮囑:讓我在大煤礦繼續(xù)原先的做法:該怎么做,就怎么做,千萬不能被人察覺,到時他會向衙門為我求情”。
“好,是條漢子”。
仲逸直言道:“倪大人說的對,你繼續(xù)原先的做法:該怎么做,就怎么做。到時,無論取證、作證,自有你出力的時候”。
末了,他補充道:此事辦成之后,我會設(shè)法為你安排去處。
【精彩東方文學(xué)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