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度,說得對,荊州之地,人情好擾,加之州郡因戰亂而駭震,賊眾又互相煽動生事,使得荊州處處沸蕩動亂。”
蒯良向著劉表作了一揖,接著說道,“劉公貴為荊州牧,卻能招誘有方,威懷兼洽,令境內的賊黨、豪強亦為其效用,荊地自此萬里肅清,群民悅服,此乃仁德之舉。”
聞言,一臉愁容劉表露出了笑容,他看向對著蒯良、蒯越二人說道,“子柔,太高舉我了,若非汝和異度為我籌謀劃策,何以計殺宗賊蘇代、貝羽,若非德珪與黃君統兵御敵,何以斬殺孫堅,敗退袁術。”
“幸得劉公納諫如流,敬賢禮士,若非如此,何以成事。”蒯越行了一禮,對著劉表說道。
就這樣,三人互相夸了幾句,劉表便請二人入座,而他自己也來到上首,跪立在案幾旁。
待劉表坐下,仿佛想到了什么,看向二人說道,“這天下大亂,豪杰并爭,我雖肅清宗賊,敗退袁術,保一方安寧,但荊州乃楚國故地,東連吳會,西通巴蜀,又有漢水之利,乃重要的戰略要地,遲早會有野心勃勃之人,想占為稱雄。”
“劉公,盡管安心。”
蒯越作揖行禮,然后對著劉表微笑道,“這荊州有長江天險,進退自如,如今劉公愛民養士,據地千里,帶甲十余萬,何以畏懼他人進犯。”
聞言,劉表先是點了點頭,隨即又面露憂容說道,“如今宗賊被我肅清,袁術退出南郡,又有文聘、黃祖等良將為我南據江陵,北守襄陽,內憂倒是無懼,只是外患...”
“外患嗎!”
蒯越喃喃了一句,頓時讀懂了劉表之意,他沉吟片刻,然后說道,“那曹操能征善戰,用兵如神,雖因黃君殺禰衡之事,與我等不快,但他與名將呂布在爭奪兗州,根本自顧不暇,無需畏懼。”
“而徐州陶謙外慕聲名,內非真正,因曹操其父被殺,兩軍交戰,謙兵敗,死者萬數,泗水為之不流,此刻陶謙自保不足,何以出兵攻伐他人,不足為慮。”
“至于袁術勇而無斷,麾下盡是庸人,失去名將孫堅,在經歷三敗,如今屯于淮南,缺兵少糧,如拔了牙,失了爪的老虎,根本無力傷人。”
“而東邊吳地,劉繇、王朗各據州郡,傭兵自保,嚴白虎、祖朗等賊寇,聚眾山林,并無大志,此地勢力紛亂,難成氣候。”
蒯越善于兵略之謀,劉表單騎入荊之時,就是他出謀劃策,計殺張代、貝羽等人,減除內憂。
如今劉表擔憂的外患,在他的分析之下,局勢很快便一目了然。
見此,劉表看向蒯越,這位謀士,為他出謀劃策,讓他很是滿意。
“異度,不虧是荊楚才士,才智過人,這份審時度勢的眼界,讓我佩服不已。”
劉表夸獎了對方一句,隨即話鋒一轉,“不過,異度忘了西邊川蜀之地,益州那邊,與我等關系不太和睦,讓人難以放心,不得不防。”
“益州嗎!”
蒯越沉吟了片刻,然后說道,“越記憶猶新,那劉焉本有不臣之心,各郡豪杰起兵討伐董卓,他卻擁兵自保,其后造作乘輿車服千余乘,意欲稱帝,如今劉焉雖死,但其子劉璋心性懦弱,被視為傀儡,政權乃趙韙、龐羲等權臣掌控。”
聞言,劉表點了點頭,表示贊同道,“異度之言,與我不謀而合,益州土地豐沃,商業發達,乃戰略要地,如今落入這些權臣之手,若是以下犯上,這如何得了。”
劉表雖說的含蓄,但蒯越仔細一想,便知道他真實的用意。
“那依劉公之意,是要出兵伐蜀。”
“我正有此意,那劉璋新任,蜀地人心浮動,君臣不和,正是攻打益州的大好時機。”
“而且,朝廷有意換人接任益州,我必先下手為強,不能讓蜀地落入李傕、郭汜等人之手,助漲敵資。”
言畢,劉表看向二人,三人心中清楚,此刻的朝廷被把持,獻帝被視為傀儡,連自由都沒有,而昔日長安的圣地,只是被賊寇占為據點,而非真正的天下中樞。
“不可,荊州初定,人心不穩,此刻若出兵起戰事,百姓失和,郡內宗賊復反,屆時荊楚之地,將不負公所有。”這時,蒯良起身,一臉反對說道。
“劉公,越與兄長一樣認為,此時不宜出兵,而益州群山萬壑,地勢險要,易守難攻,道路難行,糧草難以運送,重重困難,若無接應,難以攻伐。”
而蒯越思考了一下,也認為不可出兵,因為他清楚,益州就是個烏龜殼,從外部難以打破,只能從內部破壞,才有可能成功。
而劉表為人性多疑忌,好于坐談,他一聽二人不同意出兵,心中便有些動搖。
“汝二人言之有理,只是不能出兵,便只能眼睜睜看著益州落入那些權臣之手,而自己毫無作為,不能改變,實在讓人氣憤。”
見劉表如此,蒯越絞盡腦汁片刻,頓時心生一計,然后說道,“劉公,雖不能出兵,但越心有一計策,若能成功,可不費一兵一卒,可得益州也。”
聞言,劉表兩眼一亮,立刻問道,“是何計策,快說來聽聽。”
“那劉璋雖懦弱無能,但也身懷仁德,聽聞他整治污吏,與趙韙不和,險些舉兵互攻,不如借此時機,趁君臣內斗之時,派一名能言善辯之人,攜帶重金,前去游說,若能成功,蜀地必定自亂,屆時可派兵入蜀,益州不攻自破,可平定也。”
蒯越微笑的看向劉表,一臉自信,此計策并非他空想,而是早有人實行過。
中平二年,董卓想染指益州,便派司徒趙謙入蜀,游說賈龍、任岐叛變,后被劉焉擊敗,斬殺龍、岐,使得這離間之計,功虧一簣。
“異度,善于出謀劃策,汝之計,可以說是臼犯之謀。”
又夸獎了蒯越一番,劉表面露笑意說道,“這荊州雖人才濟濟,但能言善辯者,鳳毛麟角,難以找尋,不知諸君,有何人推薦之。”
這時,跪立在一旁,許久未說話的蒯良開口說道,“良,倒認識一位能言善辯之人,此人名為劉闔。”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