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人與其他民族,或者說漢文化與其他文化,最大的區(qū)別便是我們是神鬼文化的忠實信徒。
我們常跪倒伏拜祈禱說“祖宗神靈護佑后人”,這句話便是最好的應證。
其實這句祖宗神靈包涵著不同領(lǐng)域的文化信仰。
即:鬼,祇,靈!
天神曰靈,地神曰祇,人神曰鬼。
我們?yōu)榱斯┓钸@些信仰興建了祠堂與廟觀。
祠堂供奉的是先祖,也就是鬼;廟觀供奉的是神,也就是靈和祇。
《封神演義》,姜子牙敕封天神,讓天神位得完滿,但是神祇之位卻是空缺,于是便有這本書的立書旨要。
當然封神不是這本書的主要的目的,而是讓大家明白一個問題,《封神演義》其實他的真實歷史背景不是武王伐紂,而是東漢末年。
東漢末年,道家內(nèi)斗,方才使得西域的沙門大量東渡,宣傳小乘佛,譬如安息國王子,安世高,月氏國王子支謙,他們這幫人帶著大量印度人波斯人進入華夏,宣傳佛。
又譬如小說當中出現(xiàn)的皮業(yè)韓林笮融嚴佛調(diào)騎都尉安玄等人都是其信徒。
其實關(guān)于佛教進入華夏爭論歷來不一。
佛教典籍說,佛進入華夏,最早的時候是在秦始皇時代,例證是印度阿育王派大量信徒擴張宣傳佛教,其中有大量僧人進入了大秦帝國,像秦始皇的金人十二便是例子,還有說焚書坑儒其實坑的不是儒,是佛徒(十八羅漢)。
但是此觀點不得儒家認可,儒家認可的佛教進入華夏是在東漢漢明帝時期,漢明帝夢見金人,方才有了白馬寺駝經(jīng)。
華夏人主動取經(jīng)文是在三國鼎立時期,潁川人,朱士行,號八戒,此人進西域求法,后來好像是坐化在了涼輔地區(qū)。
其實信奉佛的有很多歷史名人,特別是三國時期,當然這個時代多數(shù)是佛道雙修,譬如曹植,譬如孫權(quán)。
曹植早年比較喜歡黃老道,特別是一些房中術(shù),他的好友圈子里也可以見一斑,后期因為曹丕稱帝,人被打壓,變的意志消沉,開始信奉佛教。
孫權(quán)是佛教的絕對大恩人之一,因為他的支持,江東的佛寺是遍地開花,更是為后期“南朝三百八十寺”打下了堅實的基礎(chǔ)。
唯一沒有和佛教掛邊的是劉備,可惜劉備的漢政權(quán)很快覆滅了。
三國鼎立,晉朝統(tǒng)一天下,正式拉開了五百年的社會動亂,道德淪喪黑幕。
在那段時期,看看儒家人寫的歷史,看看小說家寫的歷史,看看文學家寫的歷史,你會發(fā)現(xiàn)它們擁有一個共同特點,那個時代大量的印度人波斯人甚至羅馬人涌入了華夏,在北方霍亂。
閔冉大帝的故事,還有在四川發(fā)現(xiàn)的那個時代外國人墓葬群都是例證。
直到隋一統(tǒng)。
隋滅唐興,漢文化再次占據(jù)主流,可惜這個主流早已經(jīng)不是魏晉以前的主流,而是三分天下的主流。
儒道釋!
不過好在華夏人的基因有強大的頑固性,它不僅把那些外族人融合成與華夏人外觀無異,更是把他們的信仰活生生的把小乘釋改成了大乘佛。
這才有了如今信徒們口誦或阿彌陀佛,或觀音菩薩,地藏王菩薩,文殊菩薩,等等一系列。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