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知名度提高,愿意接受,或者希望接受紀文昌專訪的人越來越多。
只有一個人一直拒絕她,這個人就是于大海。不管紀文昌通過什么方式,甚至請有關領導出面協調,都被他以違反警隊紀律,和一線刑警不應該接受采訪之名拒絕。
正常的人都有**,這是本性使然,與道德無關。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但表現方式都一樣。
對紀文昌來說,于大海越拒絕,采訪他的**越強烈。所以,到目前為止,她最大的**是用什么方式,迫使他接受自己一次專訪,哪怕是最簡單的回答,幾分鐘的時間。
于大海和紀文昌,因為相互了解成為朋友,又因為專訪一事,變成冤家對頭。
朋友們,包括于大海的同事都知道,他是個特別喜歡鉆牛角尖的人。只要他認準的路,十頭牛也休想拉他回來。
這是他的執念,不管對誰,是親是疏,他把朋友關系與職業原則分得很清,屬于職業信徒那類男人。
他認為一線干警,因為工作的特殊性,以及時時面對黑暗中的敵人,不應該接受采訪,暴露自己的外貌,為今后的隱蔽斗爭帶來危機。特別是在通信工具發達的今天,隱形斗爭顯得極為重要。
對采訪一事的拒絕,讓紀文昌耿耿于懷。這也是為什么,她會在短信中口無遮攔,還帶一點無賴口氣的原因。
他們兩個常玩彼此調侃的短信游戲。于大海覺得這不傷大雅,還能放松情緒,同時,讓紀文昌借此發發牢騷,撒撒小姐脾氣,這是小女孩的權力。
刑偵破案和藝術創作一樣,它們都需要靈感。靈感,來自精神放松。
公安工作的主要任務,是打擊犯罪活動,維護社會秩序,特別是一線干警,整天與犯罪分子打交道,面對的是社會陰暗面,他們的精神常常處于高壓狀態,很容易產生緊張、焦躁的情緒。
在這種非正常的狀態中,你不可能集中精力,面對處理各種疑難案件,有時還會因為情緒問題困住自己的思路。
前面已經說過,于大海性格中的幽默,來自于他的家庭生活。為了讓智障女兒高興,讓神經緊張、身虛體弱的妻子放松,于大海常用小品一類的詼諧方式,逗她們開心。
他理解紀文昌的焦慮,也知道自己的需要,他把這種詼諧幽默的交流,當作放松彼此情緒的手段。
現在,既然紀紀文昌暫時不再干擾自己,于大海正好集中精力,尋找半夜神秘人的線索。他需要從對方得到消息的來源中,尋找警隊泄密的漏洞,希望找到與大人物有關的線索。
來到煙海廣場南區后,于大海直接把車停在凱旋門廣場的地下停車場。
下車的時候,他看見李建國的司機李健陪著客人,走向大金帥公司專用電梯的通道。
于大海掃視了一下停車場的環境,決定從防火通道走到一層大廳,熟悉一下這棟大樓的內部結構。
這時的一層大廳,因為過了上班高峰,樓內顯得格外安靜。
有三、四名青年男女,小聲聊著天,等待電梯。
兩位清潔工,忙著拖地。
兩名保安用蹓跶方式,巡視大廳;一位坐在大門的一側,負責來客登記。
保安們看到從樓梯上來的于大海,并沒有上前盤問。在他們看來,能采用這種方式走上來的,基本都是內部人員。
同時也不得不承認,對方臉上那道明顯的傷疤,起到一定威脅作用,讓一般人不愿意靠近。
在現實生活中,從古至今,大家遵守的是叢林法則。
于大海走出大樓,站在樓前觀察環境,驚訝地發現自己所處位置,正好與對面橙色蘑菇狀電話亭,隔廣場相望。
根據記憶中的特點,他確定在天網屏幕中看到的,就是這個59號公用電話亭。于大海相信自己“眼睛抓人”的能力,不會出錯。
在靠近南區位置,廣場上豎立一個地標性的超現代主義雕塑海姑娘。
從形體上看,海姑娘更像嫦娥甩起來的衣袖,一個凝固的水袖動作,像是夢中游的女性。
圍繞在海姑娘周圍的,是一個大型音樂噴泉。
每當煙海市有重大活動時,比如明天,在孔子文化年國際論壇勝利召開的晚上八點時,一定開啟音樂噴泉,讓海姑娘享受一次沐浴。
這已經成為一個經典景觀,在《大海我的故鄉》音樂中,在五彩繽紛的燈光輝映下,先是從地下突然噴薄而出,瞬間從空中鋪天蓋地落下的噴泉,不停地變換水型,在音樂中舞蹈。
海姑娘是以凝固的水袖造型,始終如一地滯留在水霧中神游。
在煙海人的小道消息中傳說:當年,在地標競標會上,這位藝術家談到自己的創作靈感時,他動情地說,它源自我國古老神話中的嫦娥故事,結合弗洛伊德對夢的詮釋,根據人類反芻式地革命意識,在世界和平的理念指導下,以敦煌壁畫為造型手段,精心創作出這位兼具古今中外精神內質的海姑娘。
藝術大師這段宏觀創作理念,打動了時任煙海市主要領導人,當場拍板決定,以五百萬價格買斷創意,用一千萬元完成這座銅制雕塑。
城標落成剪彩時,這位領導指著猶如新娘一般被紅色綢緞蒙面的雕塑說:這位海姑娘,將象征著我們煙海人,開始走進現代世界的行列。
每次想起這段新聞,于大海感慨不已,他至今沒搞明白這位海姑娘是盜夢者,還是睡美人。
為了迎接國際論壇勝利召開,在廣場東西兩端,掛著許多標語彩旗。其中紅色主標語是:熱烈祝賀煙海市孔子文化年國際論壇開幕!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煙海人民歡迎你!
為了與城標海姑娘對應,增強喜慶氛圍,在廣場北部位置,用時令花卉組成一副巨大的孔子畫像。
隨著太陽漸漸升高,廣場上的游人,慢慢多了起來。
在西南角,有幾位晨練的老人沒有回家。有三、五個小孩子,奔跑嬉戲。
于大海站在綠化帶外沿,放眼觀察整個廣場與周邊關系,以及道路接壤之間大環境。
幾分鐘后,他開始向東移動,停在一個連接南北區的地下通道口前。
隨著大腦不斷積累的信息,于大海的思維開始高速運轉,根據現有線索,試著想象昨晚發生的大概情節。
逆向倒查,暫時把對方的動機和目的放在一邊。
為了方便記憶,于大海把這位半夜電話人簡稱為神秘人。
首先是,他是通過什么方式來到北區的。
二十三點整,本市公交車停止營運。
他或者步行,或者開車,或者坐出租車。
坐出租車,意味著留下人證。
司機將提供一下證詞:在什么地方上下車,是男是女,相貌特征、年齡、身高等,很詳細的個人資料。
這位神秘人,如此老謀深算,不會愚蠢地留下這么多線索。
于大海把乘坐出租車一項放在最后,一旦自己推斷出現斷裂后,再用它填補。
如果神秘人選擇步行,百分之八十的概率,他住在附近。這需要等會兒,根據周邊居民小區的實際情況,再做推理。
如果開車,對方開的是什么車?電動自行車,還是汽車?
在天網視頻中,附近幾條主要交通要道、輔道和人行道上,均沒有發現這幾種交通工具。假如使用,對方把它們停在哪里?
神秘人選擇59號電話亭,是隨機選擇,抑或是特意所為?
在手機幾乎普及到人手一部的今天,對方為什么選擇公用電話,而不用自己的手機?還是在半夜時分。
正巧當時手機電池沒電。更有可能,他擔心通過手機號碼找到自己。
通常情況下,根據《煙海晚報》獎勵制度,市民提供新聞信息一旦選用,將得到一定數額的現金獎勵。那么,神秘人會采用什么方式領取這筆獎金?
對方選用公用電話,是表示放棄這筆獎金嗎?
從人性的角度講,很多市民之所以熱心提供新聞線索,正是因為《晚報》這個現金獎勵制度。反過來說,獎勵利用的正是人性中的**。
有沒有可能提供消息之人,不允許神秘人暴露身份,以免間接追查到他?
如果這個假設成立,神秘人與消息供體就是相識的。
更大膽一點:有沒有可能,他們兩個實際是一個人?
于大海在附近幾棟大廈之間,仔細查看各個監控位置,與記憶中的視頻畫面比對,尋找它們之間存在的鏡頭死角。
如果通過廣場,從南區走到北區,空曠的環境,神秘人無法躲過天網的眼睛,于大海因此決定,通過地下通道,步行去北區。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