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抗聯薪火傳 第1410章 飯局

作者/老哲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把這血脖兒拿走,把那個肘子換過來!”老雷頭一指雷鳴面前的一盆菜說道。

    “就是,就是,哪讓咱們的大英雄吃這個呢!”雷老四也就是雷鳴的四哥忙附和著說道。

    他這么一說,滿桌子的人便都笑,忙站起來把那兩盆菜捯動了一下。

    所謂“血脖兒”那是指豬脖子上的肉。

    殺豬時都是用那殺豬刀一刀捅在豬脖子的大動脈上放血的,所以豬脖子上的那塊肉由于被浸了血那就是紅色的。

    東北人家殺豬是大事,右右鄰居都會去幫忙。

    而東北人豪爽,那幫忙也絕不是白忙的,所謂的殺豬菜那總是要做的。

    殺豬菜里也就是東北的酸菜、血腸、血脖什么的燉上那么一大鍋。

    可是血脖上的肉嘛,在口感上自然也就比別的部位的肉差了一些。

    誰家殺豬也不可能把豬都吃了,所以請那些來幫忙的人吃飯便都會習慣的把那血脖上的肉給燉了,至于其他的肉那都是留著以后自家人吃的。

    這也是一種風俗。

    現在已經是上午十點了,雷鳴老爹這里終于是成席了。

    桌子不夠大,就臨時拼的木架子上面放的板子,就如同有些村子弄出來的流水席的那種。

    那桌子上面大大小小卻是放了十多盆菜。

    這盆是真的盆,既不是碗也不是盤更不是碟。

    這菜都是硬菜,清一色的肉菜沒有一個小毛菜。

    東北人本就豪爽,吃菜未必會有固定的幾碗幾碟的那么講究。

    但量肯定是足夠的,吃餃子那是論盤子上的,也絕不會問你說你吃幾個餃子。

    更何況今天是雷鳴回來了,雷鳴媳婦周讓救了全村的勞動力那也就等于救了整個村子。

    所以,這飯菜怎么可能不豐盛。

    更何況,昨天夜里雷鳴就跟他老爹說了,這個村子不能再住了,全村人都得搬走!

    雷鳴老爹開始還震驚于雷鳴的說法,可雷鳴一解釋他就明白了。

    這仗都打到臥里屯家門口來了,說日偽軍要是查不出這個村子有情況那是不可能的。

    小鬼子那可不是什么慈善人家,屠個村子那還不跟玩似的。

    尤其象臥里屯這種在偏遠山區和外界本就沒有什么聯系的村子。

    可能全村人都被殺了一兩個月了外人都不會發現!

    那日軍殺人就更不會怕有什么影響而有所顧忌了!

    所以,不光雷鳴他家人要搬走,那就是全村的人都得搬走。

    雷鳴這么一解釋,雷鳴老爹也就懂了。

    涉及到全村人的生死,雷鳴老爹也不敢怠慢了。

    所以他才張啰著把家里人以外的活物能殺的都殺了,那不吃到肚里還給日本鬼子留著?

    而今天坐在飯桌旁的自然不光是雷鳴自己家的人,村子里各家的戶主卻也會被雷鳴老爹給叫來了。

    按雷鳴的想法是吃完這頓飯,各家就趕緊收拾一下該找地方躲就找地方去躲了。

    都說**隊伍是魚,老百姓是水。

    可是,這東北農村和南方農村那又絕對不一樣的。

    南方人口多,那大村子的人口都是成百上千的。

    現在日軍沒占中國南方呢,可就算是日軍占了中國的南方你給南方搞個歸屯并戶集團部落試試?

    不可能的,人太多搬不起!

    而且由于人口基數大,縱使日軍想把人口遷移走與抗日隊伍分割開也是很不容易的。

    由于人口多,抗日隊伍依靠群眾抵制日軍的活動也就好開展。

    日軍縱是再慘無人道他也需要老百姓干活,它只能殺一儆百殺幾儆百,不可能全給殺了的。

    可是東北則不同。

    東北抗聯始終只有密營只有游擊區卻沒有抗日根據地,固然和抗聯領導和中央失去聯系沒有建立抗日根據的經驗有關,卻也和東北的地理、氣候、人口有著莫大的關系。

    前頭說了,東北抗聯是魚,老百姓是水。

    奈何東北地大而人少,抗聯所有給養都需自籌,水太少卻養不了那么多的“魚”啊!

    “好了,今天是我老兒子回來,是個好日子,咱們村子小也沒有酒,所以把大家都叫過來吃頓飯。

    都是鄉里鄉親的,也不用客氣,都開腮幫子可勁兒造,吃完了我家小六子還有事和大家商量!”這就是雷鳴老爹的開場白。

    于是所有人都看向了坐在老雷頭旁邊的雷鳴。

    此時的雷鳴身上穿著的卻依舊是日軍的軍裝,可是日軍的帽子肯定是沒影兒了,那自然是他將那帽子當“誘餌”用掉了。

    而他肩膀上的肩章也被他撕下去了。

    雷鳴其實是不想撕的可不撕又不大好。

    此時的雷鳴心里卻是比任何人都清醒的很。

    昨天夜里日軍就在臥里屯南面幾十里的地方呢,說不定什么時候就殺到這里來。

    戰斗隨時都會發生,弄不好他還是需要日軍的這個身份的。

    可是,現在他又是抗日隊伍的代表,這穿著日軍軍裝和老百姓見面總不是那么回事。

    可昨天回來就半夜了,而他消耗了過多的體力就得睡覺。

    等他一睡醒,飯就好了,那他也只能穿著日軍這身服裝了。

    而為了在百姓面前和日軍有所區別他也只能把那肩章領章都撕掉了。

    此時,眼見自己老爹說到了自己,他知道自己終歸是要有所表示的。

    于是他站了起來雙腳一碰便給這滿桌子的人敬了個軍禮!

    雷鳴這身衣服已經臟的不象話了,好在這回他和日軍肉搏有限所以身上倒是沒沾上什么血。

    他是戰士,知道戰斗可能隨時都會發生他又怎么可能脫衣卸甲刀槍入庫?

    此時他那雙盒子炮卻依舊在身上挎著呢,手雷、子彈、軍刺那是一樣不缺。

    所以他這一站起來,那真的就跟中國古代穿著甲胄的將軍似的,渾身上下“嘩愣”就是一下子,一股沙場上培養出來的肅殺之氣是撲面而來。

    就這一下,雷鳴便把飯桌上這些實際上也真沒有見過什么大世面的村民給唬的一愣!

    要說沒被雷鳴唬住的,這飯桌上也就兩個人是例外。

    一個是他媳婦周讓,周讓對雷鳴穿什么根本就是無感的,這兩口那是一類人哪。

    另外一個則是雷鳴的老娘了。

    在娘的眼里,孩子永遠是孩子。

    你打小光腚的時候是孩子,你現在就是穿出個“花”來那不還是孩子?

    此時雷鳴老娘看著自己的老兒子滿眼都是慈愛,根本就沒有注意自己兒子那身軍姿。

    她卻是看自己這好幾年沒見已經變成一個軍人的老兒子還沒看夠呢!

    昨天夜里雷鳴進家,自然是和爹娘又說了一個來小時的話。

    倒是他老娘看出雷鳴已是很疲倦了才讓雷鳴睡覺有話明天再說。

    可是就在雷鳴爬上炕往炕上一躺的時候卻是“哎喲”了一聲。

    你說這一下把老太太給嚇的,還以為自己這老兒子和小日本鬼子打仗受傷了呢!

    而雷鳴自然說自己沒受傷,為了讓老娘放心他脫下衣服光上膀子時雷鳴老娘才看到,雷鳴衣服里子上盡是松針!

    這些松針那自然是打仗時從頭上落下又掉到雷鳴衣服領子里去的。

    這東西進衣服里,雷鳴打仗時也沒顧上,可是這一閑下來往炕上一躺,你說這老多松針扎聽不扎聽?!

    雷鳴老娘就忙著用掃炕的苕帚疙瘩把雷鳴那棉襖里子給掃了掃。

    可是這時她卻看到自己那老兒子卻是還坐炕上等著呢。

    非但雷鳴在那等著呢,就是自己那兒媳婦周讓卻也是穿著衣服在一旁等著呢。

    老太太就問,小六子你不困了嗎,你咋不睡啊?我出去你們兩個脫衣服就睡唄!

    雷鳴回答是,娘我等著穿衣服再睡啊!

    雷鳴的老娘卻怎么能理解其實他這個兒子自打打上了鬼子之后,已經和老百姓是兩種人生了。

    尤其日軍就在南面,雷鳴那是時刻準備戰斗的,他怎么可能脫衣服睡覺?

    于是,好不容易和雷鳴團聚了的周讓卻也是穿著衣服和雷鳴抱在一起睡了一宿,而雷鳴的老娘則也是在炕頭守了兒子和兒媳婦一宿。

    “大家都看著我嘎哈,該吃吃該造造啊!”雷鳴敬完了這個禮卻發現滿桌的人都被已經被自己給唬住了忙說道。

    “你多笑笑,你這一笑還有小時候的樣了,你要是不笑,我這心里都哆嗦。”這時雷鳴的四哥叨咕了一句。

    雷鳴四哥這句話那就是緩解氣氛了,于是在座的人就都笑了起來。

    現在雷鳴那就是這飯桌上的焦點,眾人看他也笑這才輕松下來。

    這樣才有健談的村民開始問雷鳴打鬼子的事,雷鳴不想再驚著他們就挑了些輕松的話說,于是這屋子里終是熱鬧了起來。

    “小六子你吃那肘子!”雷鳴老娘就用筷子給雷鳴叨肉吃。

    “老兒子大孫子老太太的命根子!”便有村民打趣道,眾人便又都笑。

    可是在這笑聲中雷鳴卻是一皺眉,而周讓隨即也看向了雷鳴。

    眾人見雷鳴的臉色不對剛想問咋了,雷鳴卻是已經一推凳子就站起來了。

    然后,他和周讓兩個人已是抽出身上的盒子炮就往門外跑去!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拜城县| 洮南市| 浏阳市| 平塘县| 武夷山市| 天津市| 郴州市| 和政县| 枞阳县| 沾益县| 关岭| 开化县| 景泰县| 勃利县| 汨罗市| 若尔盖县| 多伦县| 明光市| 巴青县| 志丹县| 南安市| 太湖县| 航空| 灵寿县| 吐鲁番市| 霍邱县| 桦川县| 武邑县| 博客| 德阳市| 蒙阴县| 四平市| 腾冲县| 平果县| 星子县| 木兰县| 丰镇市| 连州市| 友谊县| 晋江市| 德庆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