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咳咳,心經?”那和尚聽聞洛歡的話,雙眼都快瞪出眼眶了,猛地吞了一口口水,差點沒嗆住。
洛歡面帶戲謔的笑道:“對啊,大師。你只要能背完心經,我立刻給你奉上香火油錢,以慰你我今日之緣。”
這時就連左雪依也聽出洛歡話語中的戲謔之意來,掩嘴偷笑著站在一旁不出聲。
“那…那我試試…啊。”那和尚一臉尷尬的看著洛歡,語氣也變得毫無自信,不復剛才的高僧禪師的模樣。
“觀…觀自在…菩薩,行深…波若波…波羅…密…”那和尚滿頭是汗的結結巴巴的背誦著心經,剛背了兩句不到,就已經瞠目結舌,背不下去了。
“老實說,我是密宗黃教的,這些禪宗的經文,我不太熟悉啊。”那和尚一抹腦門的豆大汗珠,那雙明亮的眼睛微微一轉,隨即找了個理由便自己下了臺階。
洛歡聽聞后,似笑非笑的看著那和尚說道:“哦!?我怎么不知道什么時候五臺山寶光禪寺有密宗人士在內修行啊,你不怕兩派打起來嗎?”
那和尚一聽之下,頓時大感頭疼,慌亂中口不擇言的說道:“那什么…五臺山向來都是禪宗和密宗的圣地,混在一起也很正常,我也只是在寶光禪寺內借宿過一兩天,但那也是一種修行啊。”
洛歡聽聞更是臉帶笑容,忍俊不禁道:“這么說來,大師肯定是佛法高深了。”
那和尚一聽頓時來了精神,眼神變得深邃犀利了些,口誦佛號做了個揖,說道:“紅塵癡苦,愿以大慈悲解救世人!”
說完擺出一臉莊嚴肅穆的模樣,還真有點道德高僧的風范。
洛歡頓時啞口失笑,指著那和尚身后的方向,無奈的說道:“那么大師,離你身后不遠的景區片警也是你解救的一員了吧?”
只見那和尚連頭也不回,直接越過洛歡兩人,飛奔而去,口中直呼:“佛渡有緣人,我跟他們沒交情,我們有緣再見吧!”
景區的片警看見一個和尚快速的離開洛歡兩人,也發覺到不對勁,連忙趕到兩人身前。
“沒事吧,那人是個騙子,這幾天一直在這附近轉悠,別上當了啊。”一個片警恨恨地說道。
“沒事,那個和尚就是上來跟我聊兩句佛經,沒說什么不對勁的。”洛歡心平氣和的說道。
雖然那和尚一上來就想要騙洛歡掏香油錢,但是洛歡總覺得這個和尚多少有點熟悉感,也就沒跟片警多說些什么。
“好吧,沒上當就好,出來玩多張個心眼,別輕易相信別人,有事找我們警察。”片警很熱心的給洛歡提醒一句,見沒有其他事情,轉身就走開了。
左雪依看見片警走遠了,才對洛歡說道:“那個和尚有點不簡單啊。”
洛歡聞言,轉頭吃驚地看著左雪依,說道:“你也看出來了?!可是我卻說不出來,他到底有什么不一樣的。”
“你沒發現那個和尚身上是有道行的,是正經的修行者!”左雪依一語道破夢中人,恍如一道霹靂劈散了洛歡心中的疑惑。
洛歡額手稱慶,眼中恍然大悟,猛砸了一下手掌,說道:“我說呢,怪不得有些熟悉感,周身有靈氣環繞,怪不得跟別的和尚不太一樣。”
洛歡有些后悔沒有留下那個和尚了,自從開始修行以來,就沒見過像樣的修行者,幾乎都是騙吃騙喝的神棍,今天好不容易碰見一位有真正的修行者,心里當然激動萬分。
叔本華說過。人生,要么孤獨,要么庸俗。
對于修行者來說,超脫才是最終目的,能在孤獨的人生道路上,遇見可以結伴而行的同道,是極其渴望的心愿。
不過既然已經離開了,也就不強求了,至少證明了一件事,在這個幾乎靈氣斷絕的世界上,還有著一些默默修行的求道禮佛的特殊人群存在。
不去理會那個奇怪的和尚,洛歡帶著左雪依走進了龍門石窟的景區。
龍門石窟坐落在伊水河畔,這里兩山夾峙,形若門闕,伊水從中間像條白龍一樣穿門而過。所以這里古代成為“伊闕”,自隋唐以后,因為隋煬帝都落陽,皇宮大門正對伊闕,帝王又自稱真龍天子,故因此得名“龍門”。
龍門石窟始建于北魏,后經歷東西魏,北齊,隋唐,五代,宋等朝代連續大規模營造400多年,才形成這堪稱世界文化遺珠的石刻藝術寶庫。
“這龍門石窟南北全長近1公里,共有九萬七千多尊石雕佛像,據說有大大小小70多個洞窟,每個洞窟都精美絕倫,堪稱鬼斧神工…”洛歡一路上盡力的介紹著景區情況,說的口都快干了。
左雪依笑瞇瞇的看著洛歡竭盡全力的服務,即使口渴了,每到一個地方,還是會詳細的介紹一番,心中充滿了歡欣。
“其實,我以前來過,那個年代還沒有被破壞這么多,我都有些認不出來了。”左雪依眼神中流露出一絲回憶的神色,臉上一副撫今懷昔的傷感表情。
“呃…也是哦。”洛歡精彩的介紹一下子沒有了勁頭兒,像霜打的茄子一樣。
“也不全都看過,之前有很多厲害的修行者駐守在此,我們妖族想要光明正大的來這兒,可不太容易,所以我今天也是得償夙愿了。”左雪依搖晃著那潔白無瑕的手臂在洛歡眼前揮舞著,試圖引起洛歡的注意。
“再說了,這里全都是佛門的雕像,看得多了也就乏味了,沒意思了。”
哪料洛歡一聽到這句話,頓時來了精神,嘴角微微地一揚,露出一個神秘的微笑,轉頭對左雪依說道:“那可不一定哦…”
“我來帶你參觀一個很奇怪的洞窟,保你驚喜,大呼想不到!”
說完,拉起左雪依的小手,一路狂奔到最南端的的一處洞窟門口。
古陽洞,這是一個由天然石灰巖溶洞開鑿而成的洞窟,洞窟不大,高約11米,寬約7米,深約11米,洞內正壁造有一尊佛像二尊菩薩像,洞內四壁及窟頂雕刻各式佛龕,少說有上千個,每個里面具有一尊佛像,造型各不一樣,神態各異。
洞內碑刻題記近千品,名聞海內外的魏碑作品“龍門二十品”有十九品就刻在古陽洞內。康有為曾經稱贊,魄力雄強、氣勢渾穆、筆法跳躍、點畫峻厚、意態奇逸、精神飛動、興趣酣足、骨法洞達、結構天成、血肉豐美。
現在并不是旅游的旺季,所以這里根本就沒有游客前來欣賞拍照,只有洞窟外的一個算卦看相的攤子,擺在樹蔭下,孤零零的等待著顧客上門。
“要說整個龍門石窟,除了那個最大的盧舍那大佛之外,就屬這里的雕像最為奇特了,而且一般游客還都不清楚奇特之處在哪兒。”洛歡甚是自得的說道。
左雪依疑惑的看了一眼洞窟內部,轉頭問道洛歡:“沒什么不同的地方啊,很普通啊。”
洛歡對著正中的佛像努了努嘴,說道:“你仔細看看那尊佛像。”
左雪依聽聞之后,才把注意力集中到了位于正中的那尊佛像。正壁的佛像為北魏孝文帝所造的三尊像,佛祖釋迦牟尼居中坐,通高7.82米,頭作高肉髻,面相長圓,體軀較瘦削,身披褒衣博帶袈裟,雙手疊壓呈禪定印。經歷了多次劫難,雕像已經破敗不堪,裂紋滿布,令人惋惜。
“咦??這佛像似乎有須髯,太奇怪了吧?!”左雪依仔細觀察了半天,終于發現了這尊佛像的怪異之處。
原來這尊佛像周身的裂紋有些并不是天然形成的,好似是人為特意刻畫上去的,特別是那須髯,更是栩栩如生,宛若真人一般。
“這其實是一尊老君像!”洛歡語出驚人,直接道出這尊雕像最大的秘密。
“本來是釋迦摩尼像,但是好像到了明朝以后這里就整體荒落了,古陽洞無主把守,后來有道人不忍這里繼續破敗下去,就自己改動了佛像,將釋迦摩尼像改成了太上老君道德天尊神像,之后就一直流傳了下來。”
洛歡如數家珍的說起了這段密辛,聽得左雪依一愣一愣的,心里的震撼足夠波瀾壯闊。
要說宗教信仰的傳播,最大的影響力絕對在于統治階層,普通老百姓也只是跟隨大流信奉膜拜。在明朝,雖說道教和佛教并存,可是立為國教的只有道教,更有幾任帝王在宮中出家投入道門,更是服用金丹企圖長生不死,所以這里的改動雖然有些匪夷所思,但是也是符合了當時的宗教信仰的潮流,合情合理。
“太不可思議了吧,你要不說的話,我根本就看不仔細,就不會發現這些細微的差別。”左雪依一臉興奮的說道,就像小孩子找到珍惜的塑料珠寶一樣。
“嘿嘿嘿,要說整個古陽洞最奇特的倒不是這尊老君像,畢竟要是有人細心地話,還是能夠發現的,再說了,景區的詳細介紹上就提到過,不算最稀奇。其中最神奇的秘密全天下知道的,不超過一掌之數,其中就有我…”洛歡一副小人得志的樣子,看的左雪依牙根直癢癢,最討厭這種說話說一半的的習慣了。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