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興漢使命 第154章 陳留矯詔

作者/開先洞人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建安二年一月,曹操在陳留郡立旗招兵,首倡大義,矯詔天下。

    曹操等陳留義士,謹以大義布告天下:

    董卓欺天罔地,滅國弒君穢亂宮禁,殘害生靈狼戾不仁,罪惡充積!

    今奉天下道義,書此奇詔,大集義兵,誓欲掃清華夏,剿戮群兇。

    望興義師,共泄公憤扶持漢室,拯救黎民。

    檄文到日,可速奉行!

    劉正看著手中的檄文,心中就有了定計,苦苦等待的時機,終于來到了。

    建安二年二月初二,劉正于中山城中心廣場閱兵,并且誓師出征。

    魯肅以興漢軍首席執政官,總攬九郡政事。

    興漢樓前的廣場上,大軍魚貫而入。

    劉正站在觀禮臺上,左右分別是郭嘉和賈詡。

    身后站著陳到,典韋,趙云,黃忠,馬超,廖化和龔都。

    董奉和王越,都沒有出現在觀禮臺上。

    劉正命人抬出興漢軍的大旗,由陳到的紅衣衛,派出一個營,作為護旗營。

    緊接著的,又請出了另一面大旗。

    在第二面大旗上,寫著“討董”兩個大字。

    同樣也出動一個營,作為護旗營。

    兩個護旗營,走在閱兵式的最前方。

    所有的人都高喊著:“興漢!討董!”

    廖化龔都的特戰營,一身迷彩衣,臉上也是花花綠綠的,身上散發出冰冷的氣息,恍若鬼神。

    特戰營沒有喊口號,只是握緊了手中的一尺短刃。

    在兩個護旗營,身后的中間位置上,站成了一個小方隊。

    緊接著,三千紅衣衛,在各自營長的帶領之下,站在了預定的位置上。

    三千黑衣衛,黑甲罩面,馬蹄聲重。

    三千神弓軍:一千強弩,兩千張硬弓。

    三千白馬軍,銀n白馬,就是三千個趙云。

    一千學生軍,穿著制式軍裝,騎著高頭大馬。

    董奉的一千醫務兵,照樣整隊入場,白衣白帽,與冰天雪地,融為了一體。

    討董支隊,經過長時間的磨合訓練,配合得天衣無縫。

    劉正看著,一萬六千多名,興漢軍戰士,一種自豪之情,油然而生。

    一萬騎兵,六千多名步兵,就是討董支隊的人員構成。

    劉正說:“興漢軍的弟兄們!”

    大家在幽州,吃香的喝辣的,每天按時訓練,按時吃飯,按時睡覺。

    然而在興漢軍,控制范圍之外的土地上,漢室百姓正過著,水深火熱的日子!

    更有大奸賊董卓,和他的董卓軍,禍害百姓,無惡不作。

    典軍校尉,魏武鄉侯曹操,陳留立旗聚兵。

    我等作為興漢軍的主力,響應義舉,當仁不讓。

    為了漢室百姓,不滅董卓,誓不罷休!

    命令:

    各部按照計劃,依次出發,參與陳留會盟。

    建安二年三月。

    劉正帶著興漢軍,進駐燕縣,得知三師兄曹操,屯兵封丘,負責接待各路諸侯。

    二師兄袁紹,屯兵酸棗,正在布置會盟營地。

    大師兄陶謙,屯兵小黃,一萬陶謙軍,全是丹陽精兵,大將曹豹,謀士陳登。

    安城令劉備,帶著一千劉備軍,馬弓手關羽,步弓手張飛,還有謀士簡雍。

    劉備駐軍浚儀城外。

    四師兄袁術,屯兵開封,轉運糧草。

    說到討董會盟故事,就得說起北軍校尉,長沙太守孫策。

    由于他們,在西涼平叛的過程中,損兵折將。

    返回長沙的時候,已經是元氣大傷了。

    周瑜絞盡腦汁,奈何出產不足,所以省吃儉用,才湊出了五千孫策軍。

    當孫策接到曹操的檄文之后,就找周瑜前來商議。

    孫策問:“公瑾,曹操在陳留郡聚兵,發出矯詔,邀大家討董,我們應該怎么辦呢?”

    周瑜說:“伯符志在天下,這諸侯討董是大義所在,必須要去參加!

    孫策借機甩鍋,讓周瑜想辦法籌糧。

    周瑜心里很清楚,長沙地方,戶不足三萬,民不足十萬。

    即便是掘地三尺,也滿足不了大軍所需。

    人都是被逼出來的,周瑜冥思苦想了三天,終于想到了辦法找荊州刺史王睿,借糧。

    孫策留下程譜看家,帶著周瑜和黃蓋、韓當二將,以及五千孫策軍和數日的軍糧,北上襄陽。

    王睿見孫策入襄陽,忙迎接進城,雙方在襄陽刺史府坐定之后,周瑜拋磚引玉,說出了借糧的意圖。

    周瑜還反復的強調,這是為了天下大義,還請王睿,務必要支持孫策軍。

    王睿也接到了,曹操的檄文,正愁無將可用。

    見到孫策軍缺糧,于是就顧左右而言他,暗示孫策,向刺史府效忠。

    孫策習慣了說一不二,怎么可能投奔王睿,于是就虛以委蛇。

    借糧可以,投靠免談。

    王睿見孫策,沒有投靠之意,他的熱情就冷了。

    王睿推脫說:“孫太守,本刺史也是有心無力!

    正在這個時候,劉表派來催糧的信使到了。

    王睿忙寫下了,撥糧的手令,安排人替劉表送糧。

    黃蓋見王睿,有糧不借,以為他是故意的怠慢孫策軍。

    匹夫一怒,血濺三尺。

    手中的鐵鞭一砸,王睿頭破血流。

    周瑜忙喚人救治,只可惜黃蓋用力過猛,王睿死于非命。

    得,孫策討董,尚未成行,先枉殺上官的惡名,是跑不掉了。

    孫策見事態嚴重,忙命令親衛,將刺史府中的大小屬吏,一并誅殺。

    十余口人,死于非命。

    其中有荊州大家的精英人物,也無罪遭屠。

    至此,荊州豪強,深恨孫策,認為他不講規矩。

    劉表絕了糧草,與賊再戰失利,后來得知孫策搶了南軍校尉部的軍糧。

    本來“往日無怨,近日無仇”的兩個人,那一絲淡薄的,西園同袍情誼,從此煙消云散。

    劉表立誓不殺孫策小兒,劉景升誓不為人!

    孫策和劉表之間的仇怨,就這樣結下了。

    孫策拿著手令,出了刺史府,命令韓當去官倉,提取糧食。

    荊州蒯越,知道了孫策的惡行之后,只得如數撥付,送走惡人。

    然而孫策不過是長沙太守,蒯越卻是刺史府長吏,這口惡氣,得出!

    于是蒯越,故意不撥付南軍糧草,反而寫信告訴劉表,是北軍孫策搶了糧草。

    劉表心知肚明,對蒯越也恨上了,才有了重蔡家,而輕蒯家的決定。

    孫策得了糧草,整軍北上陳留,直奔酸棗大營。

    諸侯大軍,云集酸棗,共同謀劃誅董方略。

    第一鎮,征北將軍,興漢侯劉正,兵一萬六千。

    大將:趙云,陳到,黃忠,典韋,馬超,廖化,龔都。

    謀士:主簿郭嘉,行軍司馬賈詡。

    第二鎮:巨鹿太守,任縣侯袁紹,兵兩萬五千。

    大將:顏良,文丑,高干,張南,蔣義渠。

    謀士:田豐,許攸。

    第三鎮:典軍校尉,魏武鄉侯曹操,兵一萬三千。

    大將:夏侯惇,夏侯淵,曹仁,曹洪,曹純,樂進,于禁。

    謀士:荀彧,戲志才,程昱,司馬朗,滿寵,毛玠。

    第四鎮:徐州牧,丹陽侯陶謙,兵一萬。

    大將:曹豹。

    謀士:陳登。

    兵強而將寡,陶州牧無能!

    第五鎮:南陽太守,右軍校尉袁術,兵一萬。

    大將:紀靈,張勛,雷薄,俞涉,劉勛。

    謀士:楊弘,閻象,李豐。

    第六鎮:長沙太守,新野侯孫策,兵五千。

    大將:黃蓋,韓當。

    謀士:周瑜。

    第七鎮:安城令劉備,兵一千。

    大將:關羽,張飛。

    謀士:簡雍。

    第鎮:北海太守,孔融,兵三千。

    大將:武安國。

    第九鎮:冀州牧韓馥,兵一萬。

    大將:潘鳳,韓猛。

    謀士:審配,郭圖,辛評,辛毗。

    第十鎮:平北將軍,白馬侯公孫瓚,兵千。

    大將:嚴綱,公孫越,公孫紀,鄒丹。

    謀士:魏攸。

    第十一鎮:上黨太守張揚,兵三千。

    大將:穆順。

    其余刺史太守,各將兵一萬,大將均是無名之輩,不值得一提。

    共計二十一路諸侯,大軍二十萬。

    按照各自的級別,公推劉正首座。

    劉正沒有退讓,他已經想好對策了。

    正在眾人排定坐次,想要商討會盟大計的時候。

    許攸進了中軍大帳:“主公,不好了,袁司空一家,被那董卓老賊殺害了。”

    原來是那相國董卓,得知曹操n,袁紹等人,紛紛響應之后,心中驚懼。

    又怕袁隗等人,勾連豪強,與聯軍里應外合。

    于是就在洛陽城中,殺司空袁隗、太仆袁基,及其家中身高三尺以上者,共計五十余人。

    殺完人之后,董卓余怒未消,派一名與袁家親近的小官,帶著五十幾顆人頭,到酸棗大營,向袁紹等人示威。

    為了避免劉正誤會,還寫了一封信:

    經查:司空袁隗,太仆袁基,舉家兵以為內應,試圖擾亂洛陽城的秩序。

    本相國迫于無奈,只得抓起來殺掉。

    這應該不算是禍連家人吧?

    袁紹不看則罷,看過之后,氣得一口老血,噴涌而出。

    袁紹仰天怒吼:“董卓老賊,我袁本初和你,誓不兩立!”

    說完,跪在袁隗的首級前,放聲大哭。

    急怒攻心,暈倒在地。

    劉正和曹操,忙上前相救。

    袁紹醒轉之后,哭著對劉正說:“七郎,你一定要替袁家,報仇雪恨哪?”

    劉正說:“二師兄,國恨家仇,這酸棗會盟,得你來主持!

    正在這個時候,郭嘉來報說:“侯爺,董卓老賊,殺完袁家之后,余怒未消,一把火燒掉了,洛陽城中的,興漢侯府。負責看門的老人,不愿意逃離,與侯府一同化為灰燼!

    劉正大怒說:“董卓老賊,毀我家園,害我家人性命。這筆賬,我先記下了,一定會有清算的一天。大家都聽我說”

    大家與董卓,都是國恨。

    二師兄袁紹,家人遭戮,國恨家仇,集于一身。

    我劉正蒙大家錯愛,忝居主位。

    本來不應該推辭的。

    然而袁門遭難,袁家雙子,尚且健在。

    若是我越俎代庖,占了盟主之位,那豈不是,置兩位師兄,于不忠不孝的境地嗎?

    劉正提議:

    任縣侯袁紹,為盟主。

    右軍校尉袁術,總督糧草,支應各方。

    興漢侯劉正,徐州牧陶謙,魏武鄉侯曹操,均為副盟主。

    其余各路諸侯,自行選擇盟友,聽盟主號令行事。

    大家都有什么意見嗎?

    曹操說:“本初,這袁家的仇,得你親自去報,我這一萬三千人,都聽你的調遣,為了報仇,曹操軍上下,義無反顧!

    袁術哭著說:“大哥,什么都別說了,兄弟同心,其利斷金。我的一萬人馬,也聽你的!

    陶謙說:“二郎,沒什么可說的,我的人,也歸你調遣!

    劉正說:“二師兄,盧門七郎,共同進退!”

    有了盧門中人的領頭。

    其余眾人,一致同意推舉袁紹為盟主,報家仇國恨。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ǖ馁N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崇礼县| 婺源县| 丹凤县| 东至县| 山丹县| 门头沟区| 建阳市| 青海省| 海晏县| 类乌齐县| 亚东县| 荆门市| 永安市| 保德县| 和林格尔县| 明溪县| 临城县| 庆阳市| 阳泉市| 庄浪县| 梁山县| 襄垣县| 榕江县| 兴国县| 繁昌县| 陵水| 临猗县| 万宁市| 花莲县| 蒲城县| 芦溪县| 荥阳市| 勐海县| 大姚县| 馆陶县| 黄梅县| 保山市| 娄烦县| 江源县| 金溪县| 青冈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