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正看著,漸漸入甕的華雄,覺得沒有什么意思,就轉身離開了。
華雄不是五銖錢,也不可能讓所有人,都喜歡他。
然而抓了人,放了是不可能放了,這輩子都不可能,放了他的。
殺掉也不行,畢竟華雄也算是漢室精英,殺一個少一個。
劉正,舍不得呀!
算了,養著吧!
什么時候養熟了,什么時候再說。
劉正一面搖了搖頭,一面惋惜不止的,離開了思想教育基地。
回到中軍大帳之后,劉正召集一干文武開會。
賈詡主持了會議。
賈詡說:“侯爺,大事不妙啊!”
劉正不解,忙問:“文和,此話怎講。俊
董卓先任命李肅,為虎賁中郎將,難道僅僅是,為了說服呂奉先嗎?
再說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李肅可以與呂布相交,僅靠同鄉之情,只怕以呂布的個性,也不會給他太多的禮遇吧!
難道是這其中,另有不為人知的隱情嗎?
正在這個時候,真定鄉侯趙云站了起來。
趙云說:“侯爺容稟!”
趙云山中學藝十五載,藝成下山。
n神童淵,立下師囑:
若不封侯拜將,不得透露師門信息。
趙云謹遵師囑,一直以來,都沒有提及恩師童淵。
如今達成了師命,解除了禁言。
又見同僚們,對虎賁將軍李肅,心存疑惑。
這才站了出來,說出一段不為人知的故事。
漢室天下,以武為尊,邊境討胡,義士不絕。
江湖武林,大義爭先。
有四君子,威震一方。
劍王王越:
孤身入狼穴,斬殺羌人首領,化解邊患危機。
畫戟李彥:
五原隱蹤跡,坐鎮邊關二十年。
n神童淵:
常山國中覓良材,真定鄉間起草廬
弟子門人同應命,三分天下展宏圖。
先有大弟子張任入幽州,輔佐幽州刺史劉焉,抗擊烏桓鮮卑。
再有二弟子張繡,藝成進入西陲邊地。
到趙云藝成下山的時候,張繡已經闖出了,北地n王的名頭。
大弟子張任,反而寂寂無名。
童淵這才知道,劉焉非良主。
然而幽州邊患年年急,作為n神傳人的趙云,必須要肩負起保衛幽州的重任。
本來童淵有意,讓趙云投了公孫瓚。
然而師命一出,又怕誤了弟子終身。
張任的前半生,已經毀了。
反而是張繡,得了很多出戰的機會,更是揚名天下。
童淵這才給了趙云,一個有選擇余地的師門任務入仕幽州。
至于趙云會選擇誰,童淵也不強求。
后來趙云下山之后,恰逢趙家村驚變,與興漢侯劉正,不打不相識。
這也是趙云,為什么會被劉正,輕而易舉的說服呢?
大刀李進:
表字進先,濟陰郡乘氏縣人。
善使大刀,路過河東解良的時候,點撥過關羽幾句,并沒有收徒之意。
李進認為師傅領進門,修行靠個人。
后來又點撥過顏良文丑,也算是結下了,師徒情緣。
深入東部鮮卑,想砍鮮卑大首領,步度根。
事情不成反被傷,后來帶傷逃命,在范陽郡內的二龍山,被小屁孩周倉所救。
救命之恩,無以為報。
也教了幾天,這才有了關云長亡命天涯,周云天大義扛刀。
再說并州李彥,對于傳道授業,很是抗拒,更是孤芳自賞。
總覺得教不出第一,作為師傅,會沒有面子的。
族中李肅,算是勉強的,入了他的法眼。
悉心教授,又命人打造七十二斤重的畫戟,供李肅習練。
然而好景不長,神勇呂布一出現,李肅就被比下去了。
人比人得死,貨比貨得扔。
呂布年長,又是少年拜師。
本來應該,比不過自幼得李彥指點的李肅才對。
可是那呂布,天生神力。
同樣七十二斤重的畫戟,到了呂布的手中,舞了幾下,輕輕的一掰,斷了。
李彥大喜,命人抬出自己使用的方天畫戟,交給呂布。
呂布拿著方天畫戟,舞了幾十下,感覺還不錯。
本來按入門先后,定師門秩序的規矩,居然被李彥給改了按年齡論長幼。
這樣一來,李肅的最后一絲驕傲,也被毫不留情的拿掉了。
李肅原以為,呂布再怎么厲害,也得叫他一聲師兄。
然而李彥的決定,令李肅如墜冰窟。
李肅負氣,離家出走,到涼州一帶建功立業去了,發誓一定要趕超呂布。
李彥有了呂布,對李肅也就不那么在意了,只是告訴李肅做不了天下第一,就不要以武將自居。
李肅這才偃武習文,以謀士的身份,行走在涼州大地上。
李彥悉心教導呂布,先是七十二路地煞戟法,后來又化繁為簡,變成了三十六路天罡戟法。
再后來,就是劉正,初遇呂布的時候,呂布已經練成了十般戟法。
然而九原縣城與劉正一戰,兩人居然平分秋色。
這才導致了,呂布雖然不甘心為謀士,但是師命難違,踏踏實實的,做了年的丁原軍主簿。
直到呂布來到洛陽城,受到龍氣的滋潤,又滅了董卓軍的威風。
方天畫戟,招式大成共計九式,變化萬千。
呂布這才以武將之身,直面天下豪杰。
李肅底氣不足,依舊只能以參軍的身份,在董卓軍中效力。
n神童淵曾言:
武將就是武將,哪有什么,永遠的天下第一。畫戟李彥,著相了。
趙云的話說完,劉正總算是聽明白了。
敢情那呂布,自忖不是天下第一,才心甘情愿的,做了近年的主簿。
不但讓武將從文,而且還干得有聲有色的。
畫戟李彥的門風,果然不同凡響。
這也難怪,歷代但凡使方天畫戟的人,都是文武雙全,并立稱雄于世。
誰說呂布無謀,縱觀青史記載長安城中謀董卓,濮陽城下敗曹操
徐州巧計得大位,射戟轅門領ns。
劉正吟詩之后,忙對郭嘉說:“奉孝,傳令三軍:小心參軍李肅!畫戟傳人,不可小覷!”
郭嘉領命,出去傳達將令去了。
賈詡說:“侯爺,文武之分,并沒有那么絕對,而是哪方面略勝一籌,就以哪方面為主。”
幸虧興漢軍上下,見機得早,不然的話,只怕會在李肅手上,慘遭敗績。
正在這個時候,馬超來報說:“侯爺,又有一支友軍來到,是否出迎呢?”
劉正說:“迎!”
劉正命令馬超,帶著學生軍,與眾文武,一起去迎接友軍。
眾人離營一里,便看見四師兄袁術,正在與對方主將敘話。
看旗號,正是韓馥軍。
大軍主將,正是冀州牧韓馥。
劉正催馬上前:“征北將軍,興漢侯劉正,見過冀州牧韓大人!”
韓馥可不敢怠慢,畢竟征北將軍,在名義上,有調遣冀州牧的權力。
韓馥回禮說:“劉征北有禮了!
隨后韓馥,又談起了汜水關的戰況。
劉正忙把活捉董卓賊軍,汜水關守將,鎮東將軍華雄的最新戰況,向友軍做了通報。
正在這個時候,韓馥軍大將潘鳳求見。
劉正見潘鳳,身高尺有余,很是威武不凡。
韓馥得意的說:“這是我的無雙上將,潘鳳!”
潘鳳說:“小將潘鳳,見過興漢侯!”
這贊拜的名號,也是有講究的。
軍中稱爵位,如果是自家人,那是表忠心。
倘若是友軍,那是在提醒眾人我不是你的人。
韓馥為了表示親近,這才以軍中地位敬稱。
然而劉正,肯定是不能,把韓馥當成部曲來使喚的。
五人齊聚會議亭,煮茶定大計。
袁術說:“汜水關上,只剩下李肅了!
他肯定獨木難支,不如聯軍群起而攻之,一定可以一戰而下。
孫策也說:“敵軍無大將,李肅稱大王!
孫策還想,報那一箭之仇。
如今華雄成了階下囚,不足為慮。
然而汜水關,依舊在董卓賊軍的掌握之中。
大戰一月有余,聯軍各部,除了興漢軍之外,都沒有什么斬獲。
難道只有興漢軍上下,才是貨真價實的英雄豪杰嗎?
孫策這話,有挑撥離間的嫌疑。
然而結合當前的戰局,又都是大實話。
袁術知道孫策的心思,于是就笑而不語。
鮑信與孫策仍有介蒂,在角落里閉目養神。
韓馥初來乍到,也想建立威望,于是就說:“我有無雙上將潘鳳,攻克汜水關,應該不在話下吧?”
劉正問潘鳳使用什么兵器呢?
潘鳳自稱:十般兵器,樣樣精通,猶其擅長大斧。
只是可惜,時運不濟,一直都沒有趁手的兵器。
劉正聽了之后,命馬超回營,把血月巨斧,帶到會議亭中。
神兵利器,當由英雄豪杰來使用。
一刻鐘之后,馬超帶著血月巨斧,向劉正復命。
劉正立即把血月巨斧,送給了潘鳳。
潘鳳得了血月巨斧,使出了名震天下的三板斧功夫一招風云變,再動星辰隱,三招日色盡,血月嘯長空。
好一個無雙上將,好一個血月潘鳳。
比起汜水關將軍胡軫來,這潘鳳才是血月巨斧的真命天子。
人斧合一,星辰再現。
眾人再看的時候,潘鳳持斧而立。
先拜了韓馥,再大禮叩拜劉正,感謝興漢軍的贈斧之恩。
韓馥很滿意潘鳳的表現,若是他一言不發。
韓馥反而不敢再用潘鳳。
大恩不言謝,這是天下人的行事準則。
潘鳳既然言謝,就代表著贈斧之恩,業已了結將來之事,另當別論!
韓馥大笑說:“劉征北,我這無雙上將,怎么樣呀?”
劉正稱贊說:“英雄了得!”
韓馥大喜,決定讓潘鳳搦戰李肅,也好讓天下人知道冀州物華天寶,人杰地靈。
無雙上將潘鳳,可為天下英雄之首。
劉正忙勸阻,李肅師出名門,又狡詐無比,大將輕出,只怕會兇多吉少。
韓馥不聽,他也坦言早就聽說過并州五原,畫戟李彥的故事。
然而李肅武將文謀,肯定是武藝未成,就得讓無雙上將潘鳳,去稱一稱李肅的斤兩。
劉正無語至極難道武將,做不了天下第一,就沒有真本事了嗎?
劉正也有些后悔,血月巨斧送早了,看來得還給董卓軍了。
然而事已至此,只能聽天由命了。
劉正問馬超:“孟起,潘鳳與你相比,如何呀?”
馬超小聲的說:“插標賣首之徒而已!”
劉正嚇得不敢說話了,潘鳳與華雄相當,正處于一流武將巔峰。
那李肅能得,畫戟李彥的認可,想來也是不差的。
至少是超級武將的水平,要知道,雁門鐵獅張遼,也入不了畫戟李彥的法眼呢?
劉正猜想,參軍李肅,有很大的可能是神將級別。
畢竟超神呂布的同門師弟,能夠與呂布平等對話,總不能差太多了吧?
劉正說:“各位,李肅是呂布的師弟,不可輕敵呀!”
然而在場的眾人,都只是聽說過呂布殺父投董。
至于呂布的戰斗力,耳聽為虛,誰也沒有在意。
連帶著先謀劉備,再陷孫策的李肅,也成了土雞瓦狗。
劉正見眾人,斗志昂揚。
只得提議:待韓馥軍,休整一番之后,再到汜水關下搦戰。
眾人見劉正堅持,只得點頭同意了。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