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聽公孫瓚賣了一回慘,又罵了一回劉備三兄弟之后,為了展示盟主風度,決定接鍋。
鑒于斗將方面,夏侯惇奈何不了,雁門鐵獅張遼。
曹操軍不愿意無功而返,就只能退而求其次,斗陣。
畢竟在曹操看來,并州鐵騎,四肢發達,頭腦簡單。
呂布又有勇無謀,斗陣應該是萬無一失的吧?
曹操召開文武會議。
戲志才主持會議并說:“主公,畫戟傳人,文武兼備,呂布名聲在外,千萬不要輕敵呀!”
曹操說:“志才放心,關于呂布的能力,我已經領教過了,肯定不會小覷他的。”
戲志才接著講,曹仁即將對戰的,是陷陣營。
關于陷陣營,具體的戰績并不多。
然而回洛倉一戰,百人赴死,沒有一個人回頭。
即便是那高順,要是沒有呂布拖走,也會戰死。
高順的統兵能力,可見一斑。
如今呂布投了董卓軍,集天下之物力,聚三軍之銳士,重組陷陣營。
先戰張揚軍,再斗公孫瓚軍,都有不俗的表現。
高順已經脫胎換骨了,以前拿鼓槌,現在舉戰刀。
以前指揮靠吆喝,如今臨戰卻無聲。
一個眼神示意,三軍配合默契。
這樣的隊伍,實力絕對強悍。
當鐵壁遇上強拆,那結果,可不要太壞了。
曹仁說:“軍師放心,砸不了招牌的。”
曹仁自忖:與陳到名聲在外相比,門金鎖軍,更重內涵。
就這樣,虎牢關戰場上,重啟了斗陣臺。
董卓軍:
西涼鐵騎和并州鐵騎,各出兩萬大軍,組團觀戰。
諸侯聯軍:
十家聯軍齊出陣,替曹操軍曹仁部助威。
辰時,曹操軍先出動。
曹仁命人布置好門金鎖陣。
呂布上前觀陣。
只見門洞開:休、生、傷、杜、景、死、驚、開。
假如從生門、景門、開門而入則吉從傷門、驚門、休門而入則傷從杜門、死門而入則亡。
如今門布得整齊,中間通道由曹仁主持。
如果從東南角上生門沖進去,往正西景門而出,曹仁的大陣,就會流轉不暢,導致大亂。
然而百人的軍陣,很多毛病都被掩飾住了。
曹仁主持大陣,可以有三十六般變化,以巧破陣,風險太大。
呂布說:“高順,任他精妙無雙,我只強拆破敵。”
曹仁的軍陣,有一個致命的弱點對地形地貌的要求,太高了。
陷陣營的盾,也可以當成鐵鍬來使。
強拆破陣,調動曹操軍,看那曹仁如何應對呀?
高順點了點頭,帶著陷陣營,朝著斗陣臺走去。
陷陣營呈倒三角錐陣形,一路碾壓。
曹仁故意放開兩門,高順不予理會。
依舊一路平推,放著陽光大道不走,專門披荊斬棘。
遇上曹仁部的盾墻,以盾拍盾,強上。
曹仁看愣了尋常破陣,不都是沿著通道前進,再左沖右突的嗎?
怎么陷陣營斗陣,不走尋常路了呢?
專門挑硬骨頭來啃呀?
陷陣營的動作,令曹仁想要靠局部優勢,絞殺陷陣營的計劃,徹徹底底的破產了。
高順盯住了生門,讓陷陣營拆門框,專門盯住形成門框的曹仁部,強勢碾壓砸碎。
第一排一百人,像是一道堤壩,把曹仁軍那些不聽話的水,往曹仁發令的位置趕。
曹仁變陣,以死門應對。
然而門金鎖大陣,陣分門,百人被分成了無數個小隊。
直面陷陣營的曹仁部,只是極其有限的三隊人馬。
陷陣營這一推倒,曹仁就束手無策了。
要是陷陣營入陣,就算是萬人之眾,曹仁部也有辦法,進行切割,形成局部優勢,最后各個擊破。
可是陷陣營只拆門,不進陣。
這就輪到陷陣營,以多打少了。
數十人圍攻三、五曹仁部,大家都是刀盾對刀盾。
曹仁軍用n,陷陣營張弩。
一旦曹仁部的盾墻開裂,陷陣營的弩,總能帶走幾條性命。
說好的破陣呢?
陷陣營都是大豬蹄子,一群騙子,還能愉快的交戰嗎?
曹仁要哭了,門金鎖陣,一旦布置完成,就只能一條道,走到黑了。
關鍵是陷陣營不上道,曹仁部就成了,中看不中用的空架子了。
陷陣營反而成了辛勤的民夫,一點一點的敲碎了,曹仁部的防線。
其實要是用門金鎖陣,來對付騎兵,戰馬會憑借著本能,往各門里硬闖。
分割包圍就有了用武之地。
然而面對步戰的陷陣營,人家的強拆隊,反而令曹仁部進退兩難。
畢竟陣勢一旦成形,強行瓦解,就會號令不明,直接形成大潰敗。
然而繼續運轉門金鎖陣,也是不行的。
激戰半個時辰之后,已經有一扇門被拆除了。
曹仁的號令,再也無法順利的傳達了。
畢竟門周轉,到了死門就被陷陣營給卡住了。
就像是波浪遇上了堤壩,撞上了就被彈回。
高順一刀斬掉了死門校尉,直接讓堵在死門位置上的曹仁部,變成了聾子。
死門校尉一戰死,周邊兩門的校尉,可就抓瞎了。
本來各就各位的編制,如今死門群龍無首。
另外兩門的人,又無法越俎代庖。
門金鎖陣,開始陷入了混亂之中。
這也怪曹仁部,訓練時日太短了。
死門校尉的戰死,就形成了連鎖反應。
大量的曹仁部各門戰士,徹徹底底的堵住了死門。
把死門變成了一壇死水。
現在好了,死門附近亂了起來,陷陣營依舊鈍刀子割肉。
曹仁看著水泄不通的死門,終于認清了形勢。
不管怎么著,曹仁部斗陣,都已經宣告失敗了。
高順看著殘破的門金鎖陣,心有余悸的,抹了一把額頭上的冷汗。
幸虧是步戰硬推,要是換了騎戰,說不得就已經敗了。
避實就虛的戰馬,肯定會把人帶溝里去的。
再說戰馬目標大,曹仁部的長n一捅,人可能會沒事,戰馬準得受傷。
高順很慶幸,賭對了。
陷陣營步戰,還從來都沒有怕過誰呢?
曹仁鳴金收兵,斗陣宣告結束。
曹仁可不甘心認輸,于是就邀高順斗將。
兩個人斗了三十回合,不相上下,只得各歸本陣。
這一場斗陣,曹仁部損失兩百人,還包括一名死門校尉,門金鎖陣也殘了。
陷陣營損失一百五十人,陣形完整。
曹操說:“子孝,門金鎖陣,以后專門用來對付騎兵吧!”
曹仁覺得也是,騎兵的馬,會本能的沖進通道。
門金鎖陣,就可以發揮作用了。
然而人卻不一樣,即便是一部分人沖進去,沒有馬速那么快,也不至于深入陣中。
高順已經用事實證明了門金鎖陣對付步兵,那純粹是找死。
曹仁總算是明白了,步兵陣戰,最大的缺點,就是機動性不強。
曹操看著曹仁,見他一副恍然大悟的樣子,滿意的點了點頭。
畢竟門金鎖陣,用來防守城池,可以拖延很長的時間。
若是建立一些永固的堡壘,讓陷陣營之流無法強拆,陷陣營就只能被牽著鼻子走了。
一旦陷陣營分兵,門金鎖陣就可以發威了。
想通了這一點之后,曹仁就卸下了包袱,專門研究門金鎖陣,在守城上的實際運用。
曹仁善守,特別的擅長以少勝多,很大程度上低賴門金鎖陣。
門金鎖陣,進攻不行,防守卻是威力巨大。
董卓軍,并州鐵騎陣前。
呂布問:“高順,感覺怎么樣呀?”
高順回答說:“很強!”
這還是門金鎖陣,在開闊地上布置。
要是布置在城池之中,投入多少人,就得死多少人。
最好的辦法是圍而不攻。
然而門金鎖陣守城,只需要四座城門,各自擺上一個大陣。
數千人馬而已,就可以抗拒十萬大軍攻城。
張遼問:“要是碰上曹仁防守的城池,我們應該怎么辦呢?”
高順回答說:“上策是攻曹仁必救!”
中策是長期圍困曹仁部。
下策是不惜一切代價的強攻。
畢竟陣勢也要人來維持,只要是人,就會疲憊不堪。
一旦進攻的強度,超過了曹仁部的承受極限,就可以破陣,繼而破城。
呂布說:“好了,這曹仁雖能,放眼天下只有一個。”
曹仁最多可以替曹操,力保一座城池不失,一旦他敢出城野戰,大家都可以戰而勝之。
并州鐵騎,對于初出茅廬的曹仁部,分析還是挺到位的。
曹仁不守城,就毫無用武之地。
曹性等人,形成了一個共識遇上曹仁把守的城池,全都繞道而行。
并州鐵騎再戰曹操軍,陷陣營的大名,再次揚名天下。
這一次留下的,可不是敢戰之名,而是能戰之名。
回洛倉之戰,陷陣營的血氣之勇,令天下人折服。
虎牢關戰場斗陣,陷陣營的破陣手段,更是千古絕唱。
任他多路而來,我只一路橫推。
陷陣營,威武!
汜水關聯軍大營,興漢軍大營之中。
郭嘉拿著戰報走了進來,興致勃勃的對劉正說:“侯爺,陷陣營對戰門金鎖陣,結果出來了。”
劉正頭也沒有抬,隨口就問:“奉孝,陷陣營損失了多少人呀?”
郭嘉覺得劉正的問題,很是奇怪,為什么不問勝負,直接問陷陣營的損失呢?
郭嘉只能如實上報,劉正聽完之后,就陷入了沉思。
郭嘉忙提出了自己的疑惑。
希望劉正可以替他釋疑。
劉正只能慢慢的解釋,虎牢關斗陣臺,地形平坦。
曹仁部布置門金鎖陣。
一無地勢可以倚仗,二無建筑可以依托。
這樣一來,陷陣營反而可以,便宜行事。
陷陣營步戰能力很強,本來就比曹仁部略勝一籌。
又有門金鎖陣的拖累,曹仁部的失敗,就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了。
唯一的戰果就是曹仁部會帶給陷陣營多少傷亡,以此來估算門金鎖陣的威力。
同時可以推算出,曹仁部的實際戰斗力。
郭嘉回答說:“侯爺,曹仁部,損失兩百人陷陣營,損失一百五十人。”
劉正嘆了一口氣,心有余悸的說:“曹仁的統帥能力,真的好強呀!”
遇上強拆的陷陣營,曹仁部也能,打出近一比一的戰損比例,確實是一支勁旅。
郭嘉認為,曹仁部守城,還會獲得門金鎖陣的加持,威力會更強。
郭嘉說:“侯爺,得早做準備了!”
面對門金鎖陣防守的城池,又該如何攻打呢?
劉正說:“奉孝,傳令梅園:讓參謀部立即推演,尋找對策預案!”
郭嘉離開之后,王越走了進來。
劉正問:“安睿,劉封調教得怎么樣了呀?”
王越回答說:“侯爺,已經成材,可堪一用。你要見見他嗎?”
劉正說:“那就見上一面吧!”
劉正心想,此番一別,以后就是天各一方了。
王越立即去安排了,樓桑村的幸存者,終于該出山了。
劉封肩負的使命,沒有人可以替代。
情報部只是代為牽線搭橋,至于真正的執行者,只能是劉封。
劉正養了多年,十三歲的劉封,也應該開始干活了。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